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姜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114-115
目的为提高急诊救护中严重多发伤的救护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而对急诊中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护经验进行交流。方法对30例急诊救护中的严重多发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提出经验性观点。结果医护人员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急救护理在救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严重多发伤强调抢救先于诊断和治疗,而抢救关键在于早期,研究表明,威胁生命的损伤,最初1h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间。  相似文献   

2.
王晓华 《当代医学》2009,15(33):135-136
目的通过对严重多发伤的救护经验总结,提高救治水平。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12例多发伤病人的急救及护理经验分析,总结出严重多发伤的救护要点。结果本组死亡11例,死亡率98%,抢救成功率902%。结论严重多发性创伤常累及多器官组织,病情复杂、危急、伤情变化快,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及时而全面的评估伤情,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建立完善的创伤救治的绿色通道。同时培养具有处理多发性损伤能力的专业化队伍和完善急救体制是提高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严重多发伤伤情重、复杂、变化迅速,并发症多、救治困难,死忘率高.急诊科如何快速抢救生命越来越显得重要,有人曾提出"黄金1小时"的理念,因此,在急诊科进行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现将抢救256例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总结5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认为在抢救过程中,护士采取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提高了急诊抢救成功率。制定护士配合抢救分工程序化制度,实施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科学规范化、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使受伤患者得到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并为后期治疗、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总结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42例的经验,认为在抢救过程中,护士采取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制订护士配合抢救分工程序化的急救护理措施,从而使多发伤患者得到了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为患者争取急诊手术赢得宝贵的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莫庆招  秦素芳 《华夏医学》2007,20(5):994-995
多发伤的急救护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抢救程序,使急救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可保证患者伤情的判断分类及正确评估,按V IPCO程序实施抢救计划,使急救护理的各项操作快速、准确、有条不紊地进行,可降低了并发症和残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96例,均系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伤后由现场直接送入我科的病例。患者分类符合多发伤的诊断标准。其中闭合性损伤20例,开放性损伤76例;受伤部位在2处以上50例,3处伤26例,3处以上20例。2急救护理2.1伤情评估2.1.1颅脑外伤评估主要评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  相似文献   

8.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玉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215-1216
目的:为提高急诊救护中严重多发伤的救护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而对急诊中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护经验进行交流。方法:对136例急诊救护中的严重多发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提出经验性观点。结果:医护人员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急救护理在救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严重多发伤强调抢救先于诊断和治疗,而抢救关键在于早期,研究表明,威胁生命的损伤,最初1h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间。  相似文献   

9.
严重多发伤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需要我们密切观察病情,挽救病人生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我科在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多发伤伤员68人,工作中我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作一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社会的进步、交通建筑业的发展,严重多发伤患者也急剧增多,死亡率极高.若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与护理,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出现2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创伤,其中至少一处是危及生命的,病情常危重凶险.发展急、变化快、病情复杂,且严重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由于多发伤的隐蔽性与明显性损伤同时存在,易漏诊,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作者已进行的有关MODS研究和参加抢救SARS患者的临床救治体会 ,并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和报道 ,探讨了SARS患者并发MODS的可能机制及紧急救治对策 ,提出最终导致SARS患者死亡的并非病毒 ,而是自身免疫系统失衡后的MOF。其治疗的关键应该 :一是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有效的治疗 ;二是要努力调控过度的炎性反应及异常的免疫反应 ;三是要积极治疗内毒素血症 ;四是要对慢性基础疾病进行有效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6~2009-06以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救治的120例多发伤病人的效果,并与2003-06~2006-05收治的106例非绿色通道组病人的救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ISS及伤后至入院时间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通道组病死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死率(13.2%)(P<0.05);绿色通道组在急诊室滞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出急诊室至手术室时间及入院至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绿色通道急救模式缩短了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救治时间,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急救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颅脑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快速急救的意义及重要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91年5月~1997年6月728例多发伤快速急诊救治的资料。结果:以颅脑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最多见于20~45岁青壮年,占80%。死亡55例中,重型颅脑伤伴顽固性休克死亡者最多,共36例;脑死亡12例;伤后感染或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17例。有233例为急诊观察治疗。急诊抢救成活率92%。结论:强调此类伤病员必须由急诊科医师负责组织指挥,连续不断地采取以脑部伤为主的快速、准确、有效的综合措施和处理其他多发伤,其次要对急诊留观的伤员严密观察,并加强脑组织保护和营养支持,以及预防创伤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胡建成 《安徽医学》2013,34(1):36-3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近4年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中按颅脑损伤GCS计分≤5分者26例,5~8分者52例,所有伤者入院时经简单包扎固定后行头胸腹及骨盆CT检查,52例行急诊开颅手术,胸腔闭式引流24例,8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伤口清创术17例。出院时按GOS分级评分:良好36例(46.2%),轻残14例(17.9%),重残7例(9%),植物状态3例(3.8%),死亡18例(23.1%)。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时应及早诊断,避免漏诊,密切监护,多科协作,重视并处理好颅内高压和休克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伤害控制骨科技术在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8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采取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救治的情况。结果本组86例中,9例死亡,3例截肢,3例发生骨不愈合经再次手术或更换固定方法后愈合。61例患者的功能最终恢复到正常或基本正常,16例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救治模式和理念,明显提高了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3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TNF水平,同时对3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发伤患者中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者血浆TN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未合并MODSD者( 均P<0.01);死亡组血浆TNF水平及AR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均P<0.01);ARACHEⅡ评分与血浆TN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与AR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测定TNF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对早期诊断MODS可起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治疗多发伤合并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2003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PubMed、Science Direct、EBSCO Host、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分组对照临床试验(RCT)行系统评价.结果 7个RCTs共纳入306例患者,其中治疗组(使用乌司他丁)15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147例,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治疗72 h后,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颅内压并未产生显著变化(P>0.05),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显著下降,白介素-6含量显著下降,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显著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机体对创伤侵袭的反应,在治疗多发伤合并重症颅脑损伤中表现出显著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病人的手术救治与护理配合。方法迅速做好药品、物品准备,立即开放静脉通路,止血、静脉补液抗休克治疗,保持患者体温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166例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154例,死亡12例,抢救成功率92.8%。结论重度创伤病人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快,要熟练掌握重度创伤病人的抢救措施,紧张而有序的作好各项准备工作,与麻醉、手术医生密切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胸部外伤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53例多发胸部外伤患者,并对其中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25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机械通气,侵袭性操作,气管切开,水电解质紊乱,休克、腹部闭合伤、重型颅脑外伤等合并症,APACHE评分,TRISS评分,ASCOT评分是多发胸部外伤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多发胸部外伤合并多重耐药菌株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复杂,加强临床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经抢救存活22例,存活率为66.7%,死亡11例,病死率为33.3%;存活者术后半年按格拉斯哥昏迷量表(cos)评分分级为恢复良好8例(占36.4%);中度残疾5例(22.7%);重度残疾6例(27.3%),植物生存2例(9.1%),死亡1例(4.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病死率、致残率高,应早期诊断、及时抢救,正确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及术后严密监护、预防合并症对成功救治及改善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