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血液透析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是CKD5期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10%~40%。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也是较难处理的并发症,严重的低血压可以诱发心律失常,缩短透析时间导致透析不充分甚至中断透析。不仅会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的正常进行,降低治疗效果,频繁发生低血压还可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也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09/6~40%,有报道高龄是透析患者发生IDH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老年透析患者多伴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极易发生低血压,是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常见原因,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3.
透析中低血压( IDH )是指血液透析中收缩压下降大于20 mmHg或收缩压小于 90 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大于10 mmHg,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低血压症状[1] ,其发病率高达25. 0% ~50. 0%,是透析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2].近年来,中医药在改善血透患者透析低血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治疗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措施。然而,当透析过程中液体的去除速度过快,超过血浆补充的速度以及相关的心血管、神经、激素等代偿反应的速度时,就会发生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DH),其可造成全身多处器官、系统的损害,甚至危及MHD患者生命。但随着对IDH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低温透析、生物反馈透析、间歇补充型血液透析滤过等措施的出现,降低了IDH的发生,改善了MHD患者的预后。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IDH相关的研究进行探讨和概述,为IDH防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反复发生IDH的患者,给予0.9%o生理盐水100ml加参附注射液20m1静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监测透析中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显效率63.3%,有效率26.7%,无效率10%,总有效率为90%;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效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作为临床上一种替代疗法,现已广泛应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但与此同时各种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其中以透析过程中低血压(intradialydic hypotension,IDH)最为常见。IDH发生率为20%-30%[1],虽经西医干预后,仍不能缓解,导致中断透析,长期低血压患者透析不充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危机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DH)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将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44例,根据透析过程中是否发生血压下降,分为IDH组和非IDH组。测定透析前后的血压、NT-proBNP,并记录心胸比、超滤量、超滤量占体质量百分比、低血容量发生次数,并分析NT-proBNP与IDH的相关性。结果透析期间,IDH的发生率为28.5%。与非IDH组比较,IDH组的年龄、NT-proBNP显著降低,超滤量、超滤量占体质量百分比、心胸比、低血容量发生次数明显升高(P〈0.05)。透析后,非IDH组SBP、DBP与透析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IDH组则较透析前显著下降(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超滤量、超滤量占体质量百分比、心胸比、低血容量发生次数后,NT-proBNP对透析中发生IDH仍有预测价值,OR=0.412(95%CI 0.212-0.801)。结论NT-proBNP与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负荷密切相关,NT-proBNP水平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透析中血容量的变化,预测IDH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DH)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与IDH发病的关系,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5月我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202例MHD患者资料,根据3个月内每次血透中血压下降情况,分为无透析中低血压组( no-IDH)、透析中低血压偶发组(o-IDH)和透析中低血压频发组(f-IDH).IDH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 mm 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 mm Hg并有低血压症状或需要干预措施.3个月透析过程中发生IDH频率<1/10为no-IDH,≥1/10但≤1/3为o-IDH,>1/3为f-IDH.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与IDH发生相关性.血NT-proBNP诊断效能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结果 202例MHD患者中男108例(53.5%),女94例(46.5%),年龄20~80( 55.85±14.48)岁.原发病分别为肾小球肾炎133例(65.8%)、糖尿病肾病20例(9.9%)、高血压肾病17例(8.4%).IDH发病率42.1%,其中o-IDH 27.2%,f-IDH 1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超滤率、血NT-proBNP、血浆白蛋白、主动脉根部内径等与IDH发生密切相关(均P< 0.05).血NT-proBNP水平与透析初始血压及透析中血压下降值均呈正相关(P<0.05).以血NT-proBNP水平判断MHD患者发生IDH的AUC为0.76(95% CI 0.69~0.83,P<0.01);以NT-proBNP 1746.5 ng/L作为界值的灵敏度为88.61%,特异度为51.10%.判断MHD患者频发IDH的AUC为0.65(95% CI 0.53~0.76,P<0.05),以NT-proBNP 8208.0 ng/L作为界值的灵敏度为33.33%,特异度为91.30%.结论 高龄、女性、高超滤率、高血NT-proBNP水平、低血浆白蛋白、主动脉根部内径短是MHD患者发生IDH的主要危险因素.血NT-proBNP可作为IDH发病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替代方法之一,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低血压。反复发作的低血压不但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而且会影响血液透析的充分性,降低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1]。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程中的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40%。IDH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透析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容量反馈控制系统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发生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 IDH)的作用。方法该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透析中心反复发生IDH的30例MHD患者, 以A-B-A倒返实验设计进行自身对照研究, 分别进行4周12次的基线期(A1)常规透析治疗、干预期(B)血容量反馈控制下的透析治疗以及再观察的倒返期(A2)常规透析治疗。统计并比较A1期、B期和A2期中患者平均IDH发生次数、IDH相关不良事件(因IDH并经临床判断需停止脱水且停止时间>10 min或需提前>10 min下机的事件, IDH-related adverse events, IDH-RAE)的发生频率。在共1 080次透析记录中, 以年龄、性别以及是否使用血容量反馈控制系统为自变量, 以是否发生IDH-RAE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本研究纳入的30例MHD患者中, 男性14例(46.7%), 女性16例(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