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无肝素血液透析已在透析中应用广泛,主要针对有出血倾向及伴有活动性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抗凝方法进行透析,会加重患者出血的危险,后果严重。无肝素透析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中出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讨论浅谈血液透析的抗凝技术.方法 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体外循环中有无血液凝固,必要时作相应的凝血功能检查;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观察有无出血或出血加重情况.常用的抗凝方法有全身肝素化、局部肝素化、低分子肝素、枸橼酸盐抗凝、无肝素透析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讨论血液透析的抗凝技术与护理.方法 配合血液透析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使用肝素前需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或出血现象,认真了解患者病史及前1次的血液透析记录单,若患者最近有出血现象、手术或外伤史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更改肝素用量.  相似文献   

4.
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在高危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对48例高危出血患者行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观察有无出血加重及透析器凝血情况。结果未发生出血加重及透析器严重凝血。结论对有出血倾向的,尤其是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吸附法无肝素血液透析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解决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的操作与护理要点。方法采用112 mol/L的枸橼酸钠、空心纤维透析器和普通含钙碳酸氢盐透析液,对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结果通过科学操作与护理,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目标,透析器及管路未见严重凝血现象,无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未见有引起或加重出血。结论具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有抗凝效果好、对出血风险影响小、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量肝素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抗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低分子量肝素与小剂量普通肝素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抗凝中的应用,选择更安全、有效的抗凝剂。方法将12例有出血倾向的尿毒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及小剂量普通肝素进行血液透析24次,观察抗凝效果及病人出血情况。结果低分子量肝素组体外循环凝血显著少于小剂量普通肝素组;两组透后虽应用鱼精蛋白中和,低分子量肝素组穿刺点压迫时间明显延长,透析后病人出血情况较严重,且不易止血,与较小剂量普通肝素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一剂量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效果较好,但透析后病人出血情况较明显,具体应用应结合病人情况个性化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浆置换及序贯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9月—2022年8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需行血液净化并存在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共13例为研究对象,接受局部枸橼酸抗凝单重血浆置换及序贯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共59例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中内环境变化、药物用量调整、治疗前后机体凝血功能变化和体外循环凝血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13例患者共行血浆置换59例次,其中序贯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26例次。血浆置换液均应用新鲜冰冻血浆,所有例次血浆置换抗凝效果良好,抗凝有效率为100%。序贯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抗凝有效率为80.77%(21/26)。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均未出现出血或出血倾向加重。血浆置换治疗结束后出现血pH、血钠及碳酸氢根水平升高,其中血pH在血浆置换结束后达7.50,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1,P<0.05)。结论 局部枸橼酸抗凝效果理想,对于需行血液净化并存在出血情况或出血倾向的患者安全性高。治疗过程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治疗需要建立体外循环,为防止透析中管路及透析器发生凝血,需要配合适量的抗凝药物。目前,临床首选的抗凝药物仍为肝素。但是有活动性出血、高度出血危险和对肝素过敏者,禁忌使用肝素,笔者采用无肝素透析、我科自2001年1月开展血液透析以来,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22例次,既保证透析患者的安全,又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科研人员首次对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液透析中抗凝方法的选择和抗凝剂量、抗凝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重症有明显活动出血者应首选无肝素透析,对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者可选用低分子肝素,对有出血倾向者要避免应用普通肝素抗凝。这些观点的提出,扩大了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液透析治疗的适应症,使合并出血患者的血透治疗成为可能。肾综合征出血热血透研究有新解@衣晓峰 $健卫工作室  相似文献   

10.
无肝素血液透析已在透析中应用广泛,主要针对高度出血危险的患者,如脑血管意外、肾综合征出血热、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及近期手术前后的患者。采用常规抗凝方法进行透析,会加重出血倾向,后果严重。因此,对这些患者,可采用无肝素透析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进行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采用单剂量一次性血路管动脉端(或静脉端)给药,并观察血压、静脉压、透析管道和透析器凝血情况,以及透析中患者有无出血征象、透析后穿刺部位压迫时间.结果:13例用低分子量肝素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无一例出血加重或诱发出血,复用的透析管道及透析器均无残留血,回血干净,穿刺部位压迫时间短(平均7 min).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效果好,安全、稳定,尤其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2.
丁亚杰  卞淑芬  王瑞  刘丽 《吉林医学》2006,27(6):695-695
血液透析中抗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影响着透析的效果及患者预后出血倾向,而且对透析后的护理起到重要的影响。笔者对42例透析患者分别使用四种不同的抗凝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探讨透析护理工作侧重点。  相似文献   

13.
肾功能衰竭伴有活动性出血或伴出血倾向患者行血液透析(HD),应用普通肝素常规抗凝有加重出血的倾向,对此我们应用血仿膜肝素吸附法联合小剂量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无肝素血液透析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范幻新  孟建中 《医学综述》2001,7(3):156-156
常规血液透析需应用肝素抗凝建立体外循环 ,但对高危出血的患者却有加重出血的危险。低分子肝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血的倾向 ,且价格太高 ,国内难于推广 ,理论上最理想的方法是无肝素透析 ,这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现将无肝素血液透析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1 血液透析的条件1 1 透析器的选择[1 ,2 ]  选择抗凝性能良好的透析器是无肝素透析的重要条件。目前认为血仿膜透析器抗凝效果较好 ,此外 ,尚可选择高通量膜的透析器以加强超滤 ,排除进入体内的大量生理盐水。1 2 血管通道[3 ]  内瘘、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插管 ,血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局部体外肝素、无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抗凝在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伴有中、高危出血倾向的血透患者22例,随机分为局部体外肝素组6例,无肝素组8例,低分子肝素组8例.观察出血情况的变化,计算eKt/V值,记录血流量、超滤量、每小时监测透析器跨膜压(TMP),观察透析器凝血程度及透析...  相似文献   

16.
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武警深圳边防中心医院血净中心杨洪杰肝素作为常用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广为应用。出倾向是毒症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对有高出血危险的患乡,使用常规抗凝方法进行分析,会加重出血倾向,后果严重。对这些病人,我们采用的是无肝素血液透析法。近四...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通常使用适量的肝素抗凝,使患者全身肝素化,以防止体外循环凝血影响透析效果。对有活动性出血的尿毒症患者,全身肝素化,可以加重患者出血导致死亡[1]。对于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通常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2]。宁波市第二医院血液透析室对无肝素血液透析方法进行了改进,经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普通肝素 (SH)是血液透析中最常用的抗凝剂 ,但它出血发生率高。 1 985年 Ljungborg等成功地把低分子肝素 (LMWH)用于血液透析 ,它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 ,又减少出血倾向。在国外 LMWH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较普遍 ,国内也逐渐认识和使用。我们观察了 40例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小剂量SH、LMWH的抗凝治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出血倾向患者 40例 ,男 2 4例 ,女 1 6例 ,年龄 2 2~ 74岁。透析时间 2~ 62个月 ,平均 1 7.8个月。其中消化道出血、大便潜血 ( ~ ) 1 2例。出血后至首次透析时间为 2 0~ 42 h,平均 3 0 .8h;眼底出…  相似文献   

19.
1资料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出血倾向是常见的,而对合并出血疾病的病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采用常规抗凝方法加重出血倾向,后果严重。在我院近3年来在32例1860人次血液透析中,对8例有出血危险(如合并有脑血管意外,胃肠道出血,心包积液,急性肾衰合并应激性溃疡等)的患者进行36例次(52%)透析,采用无肝素透析法(小剂量肝素预冲十生理盐水间断灌洗)。2结果2.1均未发生出血加重现象或透析器凝血。2.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纤维蛋白原(FIB)测定值,透析…  相似文献   

20.
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ARF、CRF)的患者,出血倾向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如用常规肝素抗凝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易引起或加重出血。1资料本文总结了对8例有出血倾向和活动性出血的HD患者进行的21例次吸附法无肝素HD,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