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月华 《康复》2013,(12):60-60
当血脂超标达到一定程度时,只有通过药物的干预,才能实现有效降脂。而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所使用的降脂药物也有所不同。高脂血症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超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四大类,其中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比例正逐年走高。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来说,可选用的降脂药较多,比如他汀类药物、烟酸类药物、胆酸螫合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植物类胆固醇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二者兼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患者日趋增多,而增高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的躯体症状,却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机率。所以对高脂血症忠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2738例职业人群血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人群高血脂检出率,加强人们对高脂血症的警惕。方法对2738例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者)进行调查,年龄为20岁及以上成人,男、女各以10岁分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测定均用酶法。血清总胆固醇(TC)分轻度增高、高胆固醇血症和严重高胆固醇血症3组。血清甘油三酯(TG)分TG增高的边缘、高TG血症和胰腺炎高危3组。结果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出率轻度增高组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检出率分别为32.03%、18.12%;血清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率分别为5.95%、4.57%;严重高胆固醇血症和胰腺炎高危检出率分别为0.51%、0.55%。各组高血脂检出率从20岁组直增至50岁组然后开始下降,50岁组检出率最高。结论高血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步上升,50岁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4种类型,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为主要表现的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外周动脉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30余年来,我国居民中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日趋严重,对ASCVD的防治形成严峻挑战。为进一步做好血脂异常防治工作,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糖尿  相似文献   

5.
血脂异常:遵循指南,分层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膜、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和胆汁酸。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高脂血症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甘油三酯(TG)升高。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除了这些成分的升高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下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建议采用脂…  相似文献   

6.
1995年至今,本人在本院进行了降脂散治疗高血脂症251例临床验证,并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血清总胆固醇〉251 毫克%或甘油三酯I〉201毫克%,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者,即列入治疗范围。丹田降脂丸组251例患者平均年龄55.4岁,其中高胆固醇血症115例,高甘油三酯血症136例。部分患者伴有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高脂血症患者纳入本研究,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术,并继续给予口服降脂药物治疗,术前及术后第2天检测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血浆置换术后重度高TG血症患者的TG平均降幅(74.78%)显著高于中度高TG血症患者(54.85%)(P<0.001);重度高TC血症患者的TC平均降幅(52.30%)显著高于中度高TC血症患者(35.28%)(P<0.001);去除量与总血容量(TBV)比值≥40%患者的TG平均降幅(74.47%)及TC平均降幅(44.73%)分别高于去除量与TBV比值<40%患者的TG平均降幅(65.14%)及TC平均降幅(39.66%)(P<0.05)。所有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病理表现,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者两者兼有的混合型高脂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血脂异常包括遗传性脂代谢  相似文献   

9.
据最近全国调查资料,胆囊结石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而胆固醇结石在胆囊结石中占69%。业已明确,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超饱和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先决条件。国外资料表明,高脂血症Ⅱ_b及Ⅳ型(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中胆囊结石发生率和胆囊结石患者中高脂血症发病率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108例石油工人血清尿酸及血脂的测定,评价石油工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血清尿酸正常者高脂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测定108例无其他疾病史的男性石油工人血清尿酸及血脂值,分别计算石油工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血清尿酸正常者高脂血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石油工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1.5%、32.4%、25.0%;其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中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8.8%、50%.血清尿酸正常者中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0%、14.9%.结论 石油工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高;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高于血清尿酸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传统冠心病危险因子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比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267例合并早发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病变组)与96例冠状动脉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中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病变组比正常组的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吸烟、饮酒比例显著增高,且在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尿酸、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上显著增高,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年数、性别对早发冠心病有显著的预测价值,OR值分别为12.317、3.267、2.894、1.140、0.088。结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我国汉族人群年轻高血压患者出现早发冠心病的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选100位患有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的患者,其中45名为单纯胆固醇血症,27名为单纯甘油三酯血症,28名为混合性是血症,另有50名健康人对照组。首先利用LLB-1光学图象显示仪测定其低毁状态下的红细胞聚集,其余测定的参考数据包括: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血糖(BS)。经测定,氖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性(E.A)都增加;单纯性胆固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载脂蛋白浓度亦有相应改变。提示,血  相似文献   

13.
血脂异常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医学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关系密切。我国血脂代谢异常防治指南将血脂异常分为:高胆固醇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四类,并将以往的降脂药物也改称为调脂药物。临床上调脂治疗是设法使血中过高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降低,使过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以期达到防治心脑血管病的目的。血脂,尤其是血清胆固醇浓度除受遗传、性别、年龄等不易改变的因素影响外,还与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5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使用辛伐他汀前和使用4周后大动脉弹性(C1)、小动脉弹性(C2)和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用药4周后,TC和LDL-C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均为P〈0.01),C1和C2较用药前明显升高(均为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和LDL-C,同时显著改善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UA)与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交互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HITACHI 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75例单纯冠心病、67例单纯高血压病和71例冠心病与高血压病并存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糖(GLU)水平.结果 单纯冠心病、单纯高血压病及冠心病与高血压病并存患者UA水平分别为(385.4±95.3)μmol/L、(359.6±86.2)μmol/L及(391.5±93.6)μmol/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F=13.41,P<0.01).高UA血症患者并存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糖尿病的比例分别为39.73%、52.05%和47.95%,与非高尿酸血症组并存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糖尿病的比例(分别为20.42%、15.42%、21.25%)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高UA血症与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糖尿病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洛伐他丁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流变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动脉硬化及缺血性心脑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旨在观察洛伐他丁对血脂及血流变指标的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经饮食控制无效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0例,均为男性,年龄42~73(50.5±9.4)岁。所有病例血清胆固醇(TC)水平间隔2周的2次检测均在5.95mmol/L以上,不伴甘油三酯(TG)水平增高,并除外继发性胆固醇增高,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7.
高脂血症状态白细胞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利用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研究了白细胞粘附性及白细胞荧光光谱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家兔随喂食高脂食物时间的延长,血清胆固醇浓度逐步升高,同时白细胞粘附性明显增高(P<0.01),白细胞荧光光谱两特征峰面积之比值随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而明显降低(相关系数r=0.927,0.01<P<0.02)。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和甘油三酯(TG)水平的关系,测定了106例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及对照组Lp(a),TG胆固醇(TC)水平,结果:在高甘油三酯血症者中Lp(a)水平TG呈高度负相关,与TC呈正相关,TG水平严重升高组轻度升高组Lp(a),显著降低,认为高TG对血浆Lp(a)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脂蛋白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或延缓其进展。本文观察了新型羟甲基戊二酞辅酶Ⅰ(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普伐他汀(上海施贵宝药厂)治疗原发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原发高胆固醇血症患者26例,均为住院或专科门诊患者。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11岁。在未接受其他对血脂有影响药物治疗前空腹测血清TC>5.95mmol/L,甘油三酯(TG)<…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方法:将52例老年患者分为血脂正常对照组、高胆固醇血症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混合型高脂血症组,分别测定其血流流变学指标。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在高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1),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影响较小(P〈0.05),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与血脂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低切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