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研究显示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5.7%〔1,2〕,老年焦虑症状的患病率为22.11%〔3〕。严丹君等〔4〕研究表明,老年人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也不利于老年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5〕。目前,药物治疗老年情绪障碍的不良反应较多〔6〕,正念减压痛法(MBSR)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当下,关注身心的体验且不加以主观评判,可有效地帮助老年人解决情绪障碍〔7〕。现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淡漠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卒中患者94例,按是否发生急性期淡漠情绪障碍分为淡漠组34例与对照组6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淡漠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饮酒史阳性率、吸烟史阳性率、高血压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枕叶病变发生率、顶叶病变发生率、颞叶病变发生率、皮质下白质病变发生率、中脑病变发生率、半球病变发生率、丘脑病变发生率、延髓病变发生率、小脑病变发生率、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三酰甘油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淡漠组患者额叶病变发生率、基底核病变发生率、卒中史阳性率、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额叶病变〔OR=8.317,95% CI(2.032,34.042)〕、基底核病变〔OR=6.851,95% CI(1.784,26.310)〕、卒中史〔OR=4.998,95% CI(1.531,16.316)〕、年龄〔OR=2.931,95% CI(1.314,6.538)〕、NIHSS评分〔OR=3.824,95% CI(1.635,8.944)〕、Hcy〔OR=2.715,95% CI(1.293,5.701)〕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淡漠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额叶病变、基底核病变、卒中史、年龄、NIHSS评分、Hcy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淡漠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呼吸内科住院部和门诊部就诊的COPD患者206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记录其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受教育程度、体质指数(BMI)和COPD分级〕,采用肺功能仪检查患者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患者抑郁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OP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1.3%(85/206)。抑郁患者和非抑郁患者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患者和非抑郁患者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受教育程度、BMI、COPD分级及FEV1%pr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457,95%CI(0.210,0.993)〕、年龄〔OR=0.617,95%CI(0.428,0.890)〕、受教育程度〔OR=1.455,95%CI(1.099,1.927)〕、BMI〔OR=0.492,95%CI(0.291,0.833)〕、COPD分级〔OR=1.946,95%CI(1.003,3.779)〕及FEV1%pred〔OR=2.337,95%CI(1.523,3.587)〕为COP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OPD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BMI、COPD分级及FEV1%pred为COP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4年在广东省肇庆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510例体检者,均进行贝克抑郁量表(BDI-Ⅱ)筛查,根据得分情况分为3组:10分为无抑郁组(n=306),10~18分为轻度抑郁组(n=136),≥19分为中-重度抑郁组(n=68)。比较3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发生率、吸烟率及2型糖尿病发生率〕、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CIMT及AASI,并分析其与抑郁症的关系。结果 3组受试者年龄、BMI、高血压发生率、吸烟率、2型糖尿病发生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抑郁组女性患者比例大于无抑郁组,TC水平低于无抑郁组,LDL-C、hs-CRP、IL-6水平及AASI均高于无抑郁组,CIMT大于无抑郁组及轻度抑郁组(P0.05)。轻度抑郁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无抑郁组(P0.05)。轻度抑郁组及中-重度抑郁组女性患者CIMT大于男性,AASI高于男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13,95%CI(1.62,3.95)〕、hs-CRP〔OR=1.79,95%CI(1.56,2.43)〕、IL-6〔OR=2.46,95%CI(1.59,3.02)〕、CIMT〔OR=3.78,95%CI(2.01,4.21)〕和AASI〔OR=2.26,95%CI(1.73,3.14)〕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IMT和AASI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临床筛查抑郁症时可参考该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抑郁(depression)是一类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快感缺失、意识活动减退等~〔1〕,抑郁的发病率较高、病程高度可变,发病年龄段区间大,大约会影响世界上20%左右的人群~〔2〕。抑郁对治疗的反应往往不一致,且其没有确定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抑郁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因素、神经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等~〔3〕。研究表明,抑郁与脑组织5-羟  相似文献   

6.
<正>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250/10万,仅次于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为300/10万)。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70%~80%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30%~50%的患者〔2~4〕患有脑卒中后抑郁(PSD),无论是在早期或后期均可患此病。有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的患者会影响康复疗效,并和死亡率、认知水平及肢体残疾均有很大联系〔5〕。Bobath作为传统治疗脑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糖尿病(DM)归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并强调心理应激在其发生中的重要作用〔1〕。DM的高患病率及DM患者血糖控制不良与患者DM知识匮乏、生活方式不良、心理健康水平低等也有很大关系〔2〕。DM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3〕,从而影响其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中晚期痴呆治疗效果不佳,研究的焦点已逐渐转向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1〕。作为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的过渡状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1999年被Petersen等〔2〕提出后,已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痴呆和认知功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焦点。目前针对MCI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调查〔3,4〕,筛查工具研究〔5,6〕及探讨MCI的转归〔7,8〕。此外,另一个备受争议的焦点问题为MCI与抑郁二者关系的研究。初始针对MCI患  相似文献   

9.
<正>脑卒中后抑郁(PSD)属于继发性抑郁〔1〕,不仅有不良的情绪体验和躯体功能障碍,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及神经、肢体功能的康复〔3〕。PSD患者的死亡率高于不伴有PSD患者〔4〕。一般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在未来能够完成某种工作任务或行为活动的一种信念〔5〕。自我效能对行为结果有显著的影响,它涉及的不是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本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老年抑郁症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以情绪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自卑、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还会导致自杀倾向。老年抑郁症包括原发性(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于老年期复发)和见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1〕。截至2010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8亿〔2〕,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是重要课题,而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晚年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会使其配偶也罹患老年抑郁〔3〕,因而受到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心理干预疗  相似文献   

11.
<正>自我效能主要通过调节和控制行为来影响个体的健康结果〔1〕。老年性痴呆(AD)目前尚无治愈方法〔2〕。90%以上AD患者接受家庭照顾〔3〕,50%以上的家庭照顾者表现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而家庭照顾者的健康、生活状况直接决定着A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5〕。以往的研究多注重于减轻照顾者负担、焦虑等消极感受的影响,而忽视了对照顾者积极感受的促进。AD患者家庭照顾者自我效能的高低对其在适应照顾  相似文献   

12.
<正>广义的老年抑郁症指发生于老年期(≥60岁)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于老年期复发)和见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狭义的老年抑郁症特指≥60岁首次发病的原发性抑郁〔1〕。老年抑郁严重者会导致老年人的自杀倾向,甚至会使其配偶也罹患老年抑郁〔2〕。引起老年抑郁的因素有很多,现就原发性老年抑郁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英国帕金森协会脑库诊断标准诊断PD病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PD统一评价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80例PD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PD患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63. 75%。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文化程度低的患者〔(19. 64±4. 327)分〕、家庭人口数量> 2人的患者〔(17. 75±5. 148)分〕、从事过农业工作的患者〔(19. 85±4. 196)分〕、UPDRSⅡ分数高的患者〔(18. 46±4. 875)分〕、UPDRSⅢ分数高的患者〔(18. 75±3. 972)分〕和H-Y分期大的患者〔(19. 42±4. 513)分〕MOCA分数显著低(P<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P=0. 025)、病程(P=0. 019)、抑郁(P=0. 042)、尿素氮(P=0. 044)、葡萄糖(P=0. 049)是PD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文化程度低、病程长、尿素氮和葡萄糖指标升高、抑郁者会影响PD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口中,老年抑郁症发生率为15%〔1〕。本文拟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口腔临床特征。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口腔门诊接诊中现病史确诊为老年抑郁症的患者30例为病例组,年龄6178〔平均(68.27±4.34)〕岁。符合CCMD-2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在60岁以上;排除心境恶劣及躯体源性抑郁症。男11例,女19例。同时按照1∶1比例选择30名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年龄6278〔平均(68.27±4.34)〕岁。符合CCMD-2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在60岁以上;排除心境恶劣及躯体源性抑郁症。男11例,女19例。同时按照1∶1比例选择30名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年龄6279〔平均(68.67±4.79)〕岁,性别相同,受教育程度相近,居住在同一地区,未患老年抑郁症。  相似文献   

15.
<正>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为8.8%23.6%〔1,2〕,老年抑郁的发生与躯体、心理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3〕,会导致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已有的躯体疾病恶化、残疾的危险性增高、生活质量收到严重损害等〔4〕。本文旨在了解社区老年抑郁患者的现况。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我中心门诊就诊的336例老年抑郁患者,排除恶性肿瘤、急性脏器衰竭、痴呆、酒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与患者血清单胺类递质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55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49例脑卒中后无抑郁状态患者及37例正常人的血清单胺类递质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血清中单胺类递质含量〔DA:(113.83±50.01)μg/L,NE:(35.75±16.81)μg/L,5-HT:(235.82±92.18)μg/L)〕低于脑卒中后无抑郁组〔DA:(208.9±78.00)μg/L,NE:(67.19±37.37)μg/L,5-HT:(373.61±96.31)μg/L〕及正常对照组〔DA:(240.89±62.87)μg/L;NE:(105.69±67.78)μg/L;5-HT:(397.17±98.67)μg/L〕,而大脑左侧及前部脑卒中患者的血清中单胺类递质水平低于其他部位脑卒中的患者(P0.05),血清单胺类递质水平与抑郁量表的分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与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城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老年人群是值得社会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到1999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我国人口的比例为10.09%,老年人口总数已近1.3亿,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下降,常见病、多发病逐渐增多,心理的变化十分复杂,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变化经常使老年人有自卑及恐惧感,甚至抑郁自杀。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Scale,GDS)由Brink等(1982)创制,是专用于老年人的抑郁筛查表〔2〕。为了解武汉市老年人的抑郁情绪现状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武汉市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出相应的对策,我们对武汉市城区9个居委会…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生率高达31.89%~42.06%〔1〕。积极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脑卒中的康复〔2〕。本研究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PSD患者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2年10月至2013年04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PSD患者60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符  相似文献   

19.
<正>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以心情低落、学习及工作兴趣减退、生活规律改变等为主要表现。有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与PSD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且随着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升高,PSD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抑郁程度亦随之加重〔1〕。而目前治疗Hcy较为普遍的方法是给予B族维生素治疗〔2〕,通过促进Hcy的转化与代谢,进而降低血浆中Hcy的浓度。本研究旨在观察B族维生素  相似文献   

20.
<正>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体重减轻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1,2〕)。运动锻炼对于T2DM的益处主要有调节血糖~(〔3〕)、增加胰岛素敏感性~(〔4〕)、延缓并发症~(〔5〕)、控制体重、降低血脂~(〔6〕)、提高机体适应性~(〔7,8〕)。然而,尽管运动锻炼能给T2DM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诸多益处,但大多数的T2DM患者依然未能有效参与运动~(〔9〕)。一项有关T2DM患者的大样本研究显示:31%的患者没有规律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