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中MMP-9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益气活血法的干预,研究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Ⅶ型胶原酶立体定位后注入苍白球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脑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益气活血法治疗组、益气药治疗组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组,观察出血后1天、1周、2周、3周、4周鼠脑MMP-9蛋白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脑出血模型组、益气活血法治疗组、益气药治疗组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组造模后1天均可检测到VEGF蛋白阳性,益气活血法治疗组1周达高峰(P<0.05),早于益气药治疗组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组。至第4周,益气活血法治疗组的VEGF蛋白含量也高于其它治疗组(P<0.05)。出血后1天,益气活血法组的MMP-9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其它治疗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上调脑出血大鼠脑组织VEGF蛋白,使VEGF峰值提前,控制MMP-9蛋白的表达,以促进脑出血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补体C3表达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补体激活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立体定向注血制作脑出血动物模型,在手术后6h、12h、24h、48h、72h、7d分别处死动物,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测量血肿周围补体C3阳性细胞数,观察血肿周围炎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血肿周围补体C3表达于6h开始增多,72h达到高峰,7d仍高于假手术组,血肿周围炎细胞浸润和脑水肿也于出血后48—72h达到高峰,提示补体C3表达与炎细胞浸润及脑水肿有关。结论 补体C3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ICH后2天组和应用MMP-9抑制剂BB-94处理组,每组各10只,分别应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MMP-9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率,同时对ICH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大鼠ICH后2天、MMP-9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应用MMP-9抑制剂BB-94后MMP-9表达下降的同时,神经细胞凋亡率也明显下降(P〈0.01),但是神经功能评分并未同时好转。在大鼠ICH5~10天后,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好于ICH组(P〈0.01)。结论神经细胞凋亡与神经功能缺损有关,而MMP-9的高表达则促进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脑出血后MMP-2/9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立体定向技术在大鼠尾状核注射自体血制作脑出血模型;用冰块降温及白炽灯照射加温的方法调节体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MMP-2/9表达。结果:脑出血模型大鼠血肿周围MMP-2/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1);各个时间点亚低温组大鼠病灶侧血肿周围MMP-2/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常温对照组(P<0.05~0.01)。结论;亚低温能明显减轻脑出血后MMP-2/9的表达,亚低温可能通过抑制MMP-2/9的表达而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5.
大鼠脑出血后MMP-9的表达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湿重-干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MMP-9在ICH后6 h开始表达,24~48h最明显(P<0.01),6 d仍有较低水平表达.脑组织含水量ICH后6 h开始增加,24~72 h达高峰(P<0.01),6 d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MMP-9可能参与急性期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变化与患者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病神经内科2013年8月~2015年10月收集的69例HICH患者作为病例组,40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1d、3d、7d、14d测定HICH患者外周血中SF的水平,同时采用CT检查HICH患者脑血肿及水肿体积,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中SF水平在患者入院后第1d、3d、7d、14d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患者的血清SF水平在入院后逐渐升高,在第3d左右达到最高水平后逐渐降低;病例组患者的脑血肿体积、绝对水肿体积、相对水肿体积在患者入院后第1d、3d、7d、14d逐渐升高,在第7d左右达到最高水平后逐渐降低;病例组患者的脑水肿相对水肿体积与患者的血清SF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HICH患者的血清SF水平显著的升高,并且与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色素C的表迭及其与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与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2001年9月-2002年9月住院的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量25-80ml,年龄35-75岁,住院行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在微创血肿抽吸术过程中获得血肿周围脑组织,采用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其细胞色素C的表迭。根据术前头颅CT测量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水肿带的大小,用双盲法对染色结果及术前脑水肿的体积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12-72h血肿周围脑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广泛性脱髓鞘.神经元皱缩,核固缩.并有凋亡小体形成;脑出血后4h,血肿周围组织已出现细胞色素C的表达,脑出血后48~72h,细胞色素C的表达达到高峰。细胞色素C表达强阳性(16例)组、弱阳性(13例)组、阴性(5例)组之间比较,脑水肿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色素C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表迭上调.可能参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与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安脑平冲汤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和MMP-2/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Ⅳ型胶原酶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术后12 h、24 h、48 h、72 h、120 h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MMP-2/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脑组织含水量:模型组术后各时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治疗组各时点均低于模型组(P<0.05)。(2)MMP-2/9水平:模型组术后各时点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1);而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MMP-2蛋白表达在24~120h时点降低(P<0.05),12 h时点差异不明显(P>0.05);MMP-9蛋白表达在24 h、48h、120 h时点降低(P<0.05),12h和72h时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安脑平冲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MMP-2/9蛋白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选择起病在24 h以内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入选120例,入院后常规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营养支持等治疗,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治疗组60例、内科保守治疗组60例,分别于入院第l、3、7、10和14天各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MMP-9浓度测定;选取6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当天抽取空腹静脉血1次测定血清MMP-9浓度。测定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水平于起病后第l、3和7天升高,其中发病后第3天水平升高尤其明显,此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至起病后第14天仍高于高血压组水平(8.98±6.32)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微创治疗组中血清MMP-9水平于起病后第1天明显升高,经微创治疗后第3天逐渐降低(52.42±16.40)ng/mL,与内科保守治疗组(99.38±25.75)n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清MMP-9水平开始升高,发病第3天后达到高峰,此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第14天后仍处于较高水平;颅内血肿经微创引流清除,减轻压迫,缓解脑水肿,血清MMP-9水平逐渐下降,提示MMP-9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水肿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ICAM-1表达与白细胞浸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在不同时间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和白细胞浸润之间的关系。方法:72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分别用免疫组化和髓过氧化物酶的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血肿周围组织ICAM-1的表达及白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大鼠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ICAM-1的表达即已升高,于72h达到高峰,持续至120h仍有较高表达;而该区域 中白细胞浸润于6h即已明显升高,24h达到一高峰,之后略有下降,至72h到达最高峰,与ICAM-1的表达基本同步。,结论:脑出血后局部组织表达增高的ICAM-1与该区域白细胞的浸润相关,二者参与了出血后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动态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方法将雌雄各半的Wistar大鼠17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ICH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h、12h、24h、48h、72h、120h、7d、15d八个时间点,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MMP-9蛋白表达。结果ICH后MMP-9蛋白表达在24h~48h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949,P<0.01)。结论大鼠ICH后MMP-9蛋白的表达是ICH后脑水肿形成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章晓英  宋水江  迟淑梅  王超 《浙江医学》2017,39(13):1094-1096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第3、7天的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与脑组织水肿体积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出血第3、7天血清AQP4水平,通过头颅CT计算脑出血和脑水肿体积,计算相对水肿体积并分析其与AQP4水平的关系。结果脑出血后第7天AQP4水平与相对水肿体积均较第3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3天与第7天AQP4水平的改变与相对水肿体积差值呈正相关(r=0.555,P<0.0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及发展与血清AQP4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减少AQP4的过度表达有可能成为脑出血后脑水肿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小量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82例中小量脑出血患者采用甘露醇脱水,必要时加用布美他尼;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作头颅CT及临床表现评分。结果治疗2周内8例患者血肿扩大;余74例患者2周时均有水肿加重,仅8例临床表现加重,经加强脱水治疗2周均好转。结论脑出血后脑水肿高峰可持续2周以上,但水肿程度与临床表现程度不相关,因此脑出血患者需注意防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性脑出血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无创性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Wang J  Yang H  Wang P  Dong WW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6):471-474
目的 探讨脑出血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无创性脑电阻抗检测方法 ,测定了 10 0例正常志愿者和 2 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双侧脑电阻抗 ,并将其与头颅CT检查作对比研究。结果 在不同测定频率下 ,正常人两侧大脑半球电阻抗基本对称 (P >0 0 5 )。左右两侧脑电阻抗值在测定频率为 2 0kHz时分别为 11 5± 1 3kΩ和 11 4± 1 8kΩ ,5 0kHz时分别为10 2± 1 0kΩ和 10 3± 1 1kΩ ,10 0kHz时分别为 9 1± 0 8kΩ和 9 2± 0 8kΩ。年龄、性别及测定时间等因素对脑电阻抗无明显影响。脑出血患者血肿侧脑电阻抗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 2 4h内血肿侧电阻抗变化率与血肿体积呈负相关 (r=- 0 895 3 ,P <0 0 1) ,而血肿侧电阻抗变化率与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体积呈正相关 (r=0 8811,P <0 0 1)。结论 脑电阻抗是反映人脑组织电学性质的一种较稳定的物理学参数 ;无创性脑电阻抗检测可较敏感地反映脑出血后血肿及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变化 ,有助于指导脑出血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抑制剂锌卟啉(ZnPP)对自发性脑出血(ICH)大鼠脑水肿和远期脑萎缩情况的影响。方法应用立体定向仪同定大鼠,将自体新鲜动脉血100μL往入大鼠的有侧基底节区制作ICH实验动物模型,ICH大鼠分为ZnPP治疗组和DMSO溶剂对照组。部分大鼠在术后3d断头取脑,采用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最;部分大鼠在术后28d灌注取脑作形态学分析。结果ICH后3d,ZnPP治疗组同侧肚底节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DMSO财照组(P〈0.05)。ZnPP治疗组两侧基底节而积差值明显小于I)MSO对照组(P〈0.05)。结论ICH后腹腔内应用HO-1抑制剂ZnPP缓释泵可以减轻ICH大鼠脑水肿程度和远期的脯萎缩。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ICH)后脑组织氧化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ICH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5只.术后每组分7个时点(各5只).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尾状核建立ICH模型;观察各组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ICH组各时点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ICH组各时点含水量与SOD活力呈明显负相关,与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依达拉奉组SOD活力显著高于ICH组,12~96h时点MDA明显低于ICH组,依达拉奉组含水量与SOD活力呈显著负相关,与MD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依达拉奉使脑出血氧化损害明显减轻,抗自由基药物可能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地塞米松对脑出血大鼠脑AQP4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自体血脑出血(ICH)模型,观察地塞米松对水孔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及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与AQP4表达的关系。方法建立自体血ICH模型后,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模型对照组(ICH组)和脑出血加地塞米松干预组(DEX组),观察脑出血后12h、1d、3d、5d、7d各点大鼠BBB通透性及AQP4的表达。结果ICH组大鼠BBB通透性从12h开始明显增加,1d达高峰(20.350±1.294),灶周AQP4的蛋白及其mRNA光密度值均至第3天达到高峰(0.806±0.113,1.112±0.072),BBB通透性的变化与AQP4蛋白及其mRNA的变化成正相关(r=0.898和r=0.847,P<0.01)。脑出血12h后DEX组BBB通透性和AQP4的表达均较ICH组降低。结论地塞米松可以保护脑出血大鼠BBB,并降低AQP4的表达,并且BBB通透性与AQP4及其mRNA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后在血液凝固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凝血酶 ,高浓度的凝血酶具有神经毒性 ,并参与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程序性死亡。凝血酶导致神经细胞程序性死亡与其浓度、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RhoA活化、PKC的过度激活、NMDA受体反应性增高等。针对凝血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有可能成为防治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遵清热解毒法制成的脑宁康颗粒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清热解毒组(1.2、2.4和4.8mg·kg-1),采用胶原酶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h,清热解毒组给予脑宁康颗粒灌胃,另2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次/日),分别在给药3d和7d后取脑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出血周围脑组织凝血酶受体(PAR-1)的表达,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水肿。结果:脑宁康颗粒能够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抑制脑组织PAR-1表达,减轻脑组织水肿。结论:脑出血后脑组织PAR-1表达增强,PAR-1高表达可能介导了神经细胞损伤和脑水肿,清热解毒法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出血后脑组织PAR-1表达和减轻脑水肿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ICH)后行为学、外周血白细胞和脑水肿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关系.方法 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ICH组,应用肝素化Ⅶ型胶原酶建立大鼠ICH模型,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白细胞,Berderson评分评定行为学变化,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结果 (1)大鼠ICH后行为学改变与脑水肿演化规律一致,从12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72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第7天大致恢复至正常.(2)ICH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h开始升高,72h达到高峰,48-72h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与脑水肿和行为学变化相一致.结论 ICH后行为学改变、外周血白细胞变化能够反映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