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由于长期遭受疾病困扰,缺乏行之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手段,眩晕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也为眩晕疾病治疗手段的选择与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卫生领域的心理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集中在治疗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以及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尝试通过CBT对眩晕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CBT在眩晕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眩晕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相关性眩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眩晕是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的反应失真所致,是环境或自身的运动幻觉。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偏头痛患者容易出现前庭症状,在眩晕患者中偏头痛的发病率也很高。Neuhauser等的研究显示头晕(dizziness)患者患偏头痛的比率为38%,而整形患者患偏头痛的比率为24%,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Kayan和Hood也发现偏头痛患者前庭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紧张型头痛患者。偏头痛患者的眩晕症状可以表现为自发性眩晕、位置性眩晕、或不敢转头等。国际头痛学会关于偏头痛的分类中,只有基底型偏头痛和作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这两个亚型中提到眩晕症状,大部分伴眩晕的偏头痛患者不能满足上述两亚型的诊断。因此,有作者提出了偏头痛相关性眩晕的诊断,现就其相关研究和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梅尼埃综合征所致眩晕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尼埃综合征(又称美尼尔综合征)所致眩晕是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属于现代医学耳源性眩晕的范畴,占耳源性眩晕的61%~64%。其眩晕的临床特点是眩晕常突然发作,患者常突然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有旋转、浮沉、倾斜的运动性幻觉,可有先兆,反复发作,发作之间可无症状,眩晕多重,耳聋为感音性,耳鸣多为单侧呈高音调,且剧烈眩晕发作时常伴随恶心、呕吐、出汗及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反应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秦学玲  郑虹 《华西医学》1997,12(2):211-211
从328例眩晕病人中,筛选出假性眩晕44例,进行病因分析及临床检查。发现假性眩晕中50%为精神神经失调,36%为各种中枢系统损害,有中枢系统损害的假性眩晕,多主诉为头昏、行走不稳且常有听力和前庭系统损害。提示对假性眩晕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部疾病的微波治疗过程中眩晕的发病率、规律及机制,探索其防治措施。方法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103例耳部疾病患者行微波治疗过程中眩晕的发病率;眩晕发作与患者年龄、疾病类型、微波治疗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耳部微波患者中,眩晕的发病率为22.3%;中耳疾病患者并发眩晕的发生率高于外耳疾病;微波治疗结束后并发眩晕的发生率高于治疗中;眩晕发作与年龄无关。结论微波治疗耳部疾病过程中,眩晕为常见并发症,中耳疾病患者发生率尤高,且微波治疗结束后并发眩晕的发生率高于治疗中,须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6.
内耳性眩晕亦称美尼尔综合征,以耳膜迷路积水为病理学特征,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多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及听力下降,属中医学眩晕的范围。笔者自1998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自拟天麻菊花汤并用碳酸氢钠静脉注射治疗内耳性眩晕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源性眩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源性眩晕的性质以真性眩晕为主;眩晕以发作性或发作性与持续性重叠为主;眩晕的发作或加重绝大部分与颈部活动有关;多伴有自主神经的症状;脑血流图或TCD检查多有椎基动脉缺血性改变。颈性眩晕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以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本,风、火、痰、瘀为标。前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理论,也说明了眩晕的病机。法宜滋补肝肾,化痰开窍,活血通络;治疗当补肾生髓,化痰逐瘀并进。中医药治疗颈源性眩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显示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患者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或平衡障碍,是一种运动错觉。临床上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性眩晕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包括末梢器、前庭神经及其中枢的病变所引起,非系统性眩晕是参与意识及平衡的整个脑部功能改变的结果。多年来,笔者通过针刺治疗眩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脑电地形图及眼震电图的观察(摘要)王静怡,林海,邱有诚,王小燕,贾兰芬,刘冬霞,徐妮,邓瑶珠,李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自!991年以来.我们观察了33例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脑电?..  相似文献   

10.
眩晕是一种幻觉的运动,是身体与空间关系的知觉错乱,感觉自己或周围物体在转动。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或倾倒感,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指物偏斜、站立不稳或倾倒)和植物神经症状(面色苍白、恶心、出汗、血压脉搏改变等);假性眩晕(昏晕)为自身或外物的晃动不稳感,常较持续,  相似文献   

11.
刘少君  周立平王华 《护理研究》2005,19(11):2392-2393
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是自身或外景运动错觉或幻觉,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摇晃不稳甚至跌倒。临床上老年大肠癌病人活动时不注意方法易出现眩晕,病人及家属常认为是身体虚弱所致,只要延长卧床时间就可避免。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规范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以预防眩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西比灵治疗周围性眩晕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比灵为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我科应用西比灵治疗周围性眩晕症42例,包括梅尼埃病,反复发作性眩晕和小儿良性眩晕症。求出眩晕系数,根据此系数判定疗效,在服用药物期间能控制或减轻眩晕发作,其有效率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实用症状护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眩晕(Vertigo)是迷路症候群中的主要症状,也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发生于很多疾病,常见于耳科疾病,其次为中枢神经疾病,也可发生于颈椎病变、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及是动病等。眩晕多突然发作,伴平衡失调、体位不稳、定向力紊乱等表现,因此,及时给予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症状减轻,然后找出原因,加以治疗是至关重要的。1基础知识1.1定义眩晕是对空间走向的一种运动错觉,轻者自觉外物呈上下颠动、左右晃动或前后摇摆;重者则感觉自身或四周物体旋转,并失去平衡,有倾倒感,不敢张目,睁眼则旋转加剧,但神志清…  相似文献   

14.
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大类。(1)真性眩晕:为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摆、浮动感,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平衡失调、眼震等症。主要病症有: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前庭神经炎、位置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听神经瘤、小脑病变、第四脑室及脑干肿瘤或占位性病变等。(2)假性眩晕:俗称头晕、头昏、沉闷,无旋转,常由供血不足、高、低血压、心血管病、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症、颈椎病及某些真性眩晕遗留症等原因引起。无论何种原因所致,都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5.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是空间定位错觉引起的自身或周围物体的运动幻觉。临床表现为:患者有周围物体或自身旋转感,称为真性眩晕;或仅有头昏、头重脚轻,摇晃浮沉感,而无旋转感,称为假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耳鸣,站立不稳,甚至不能行走。常反复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临床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梅尼埃病、贫血等。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眩晕有很多种类型,其中颈性眩晕的定义争议较大,多是指因颈椎病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一过性的脑缺血性眩晕,可随颈部位置的复原而缓解。其主要表现为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症候群,以眩晕为主诉,伴有恶心、呕吐、头颈痛、肩背痛、耳鸣、视觉障碍、出汗、心悸等临床表现。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6年8月收治颈性眩晕患者7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眩晕症为急性常见多发病,由于其起病急、缓解慢、复发率高,治疗有一定难度。眩晕作为急症处理,尽快缓解症状,有时十分重要。为了探讨眩晕症的有效治疗方法,2003年8月~2006年9月,笔者观察比较了纳络酮合用利多卡因与培他司汀氯化钠针治疗眩晕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眩晕宁片配合西药治疗梅尼埃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尼埃病是以发作性眩晕、耳聋、耳鸣和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较难根治。笔者自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期间,采用眩晕宁片配合西药治疗梅尼埃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梅尼埃病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简介患者,女,52岁,因突发性旋转性眩晕、耳聋、耳鸣加重4h收住院。患者有眩晕史3年,为突发性眩晕伴耳聋、耳鸣,时有恶心、呕吐,发作时患者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惧光,睁眼、头稍动即感眩晕加重。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极差,眼球水平震颤(+)...  相似文献   

20.
背景:眩晕患中椎动脉狭窄性眩晕占相当比例,其诊断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影响其诊断的准确性。用转颈、屈颈、头后仰法试验,简单的检查做到对椎动脉狭窄患临床初诊,再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目的:评估转颈屈颈及仰头试验与TCD和MRA检查对椎动脉狭窄性眩晕诊断价值。设计:以患为研究对象,病例分析。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对象:2004—02/04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眩晕的患41例,排除非椎动脉狭窄的其他病因所致的眩晕。方法:用转颈、屈颈及头后仰法诱发出眩晕症状的41例患,然后用TCD和MRA分别进行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检查。主要观察指标:41例患三项检查结果。结果:41例患经转颈试验屈颈和头后仰诱发眩晕症状,其中左右转颈出现眩晕32例,检出率为78%,屈颈和头后仰出现眩晕25例,检出率为61%。TCD检查发现双侧椎动脉血流不对称,双侧椎动脉直径相差在0.5~2.0mm30例,检出率为73%。MRA检查发现血管内径双侧椎动脉不对称,相差在0.5~2.6mm39例,其余2例患双侧椎动脉狭窄,检出率为95%。结论:转颈、屈颈和头向后仰试验,对诱发患出现眩晕症状,是否为椎动脉狭窄性眩晕进行确诊,TCD检查对诊断椎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相对较高,MRA检查确定椎动脉狭窄的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