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构建以人口健康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评价主体,对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分别应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数理统计等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内容、各项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以及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结果:建立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筹资,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规划与标准等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的三阶层次结构模型及指标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信度、效度及区分度检验。结论:指标体系可以用于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对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各地上报工作信息及部分省份现场调研情况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索信息化在新农合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与作用,以进一步明确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方向与内容,促进各地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更加科学、有序。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的总体框架,覆盖80%的省份、70%的地市和全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十三五"期间,将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四级信息平台,实现六大业务协同应用、信息共享和居民健康卡的普及应用。为了完成这一发展目标,我们要深刻认识人口健康信息化对深化医改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重点启动四个方面工作:干起来。要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把重点项目工程和资金安排向人口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全省13个设区市疾控中心2016年信息化建设状况。明确评价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分析市级疾控机构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市级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全省设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规范化建设综合评价中信息化建设评估量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3个设区市疾控中心平均得分66.9分,其中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建设和运维管理类别平均得分率分别为84.8%、73.9%和64.2%;业务系统和指导基层类别平均得分率41.2%和53.2%;28个评价指标中4项评价指标得满分,12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得分率低于60%。结论全省13个设区市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设区市之间发展不均衡,业务系统和指导基层完成情况较差,亟待改进。信息化建设水平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建议当地政府给予重视,增加信息化建设专项投入,尽快提升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立足全方位、高水平的健康战略体系,全面构建卫生健康投入产出基本框架,为全民卫生健康领域建设高效、均衡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在对健康领域指标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战略实施目标和发展路径,融合社会、经济、人口的时代性特征,全面构建卫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评价与分析。结果 构建包括健康人力投入、资本投入、科技投入、系统投入、人群产出、环境产出、服务产出7个维度58项三级指标的卫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实证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反映全民健康背景下卫生健康发展的全面性和效率性,为各地相关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结论 确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卫生健康战略发展内涵,可以为各地实施战略效果评估、促进战略高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国各省份"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 着重探索各省份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同一性与差异性。方法利用地方人民政府网站、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等, 于2022年2月16日至6月5日检索并采集"十四五"时期各省份卫生健康发展规划27份。摘取规划中的卫生健康信息化相关语句, 采用内容分析法以词频统计形式揭示政策结构特征, 并辅以话语分析法研究政策内容。结果 27个省份的"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信息化政策可概括为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等10大主题。东中西部地区的"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信息化政策较为明确, 并根据自身特点, 建设要点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十四五"时期各省围绕卫生健康信息化领域的政策均有较好界定, 核心结构与内容差异不大;东部地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要点分布相对均衡, 中部地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内容更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西部地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补齐短板和弱项。  相似文献   

7.
以各地上报工作信息及部分省份现场调研情况为基础,文章系统分析了各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本思路、系统功能划分、系统管理与维护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规范(2008年)修订版>为基础,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以帮助各地调整和完善信息化建设策略,促进各地信息化建设科学并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8.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是十二五期间医改的重要组成。本文对全国东、中、西部12个地区的省(市)级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投入情况、省(市)级平台、公共卫生信息化、新农合信息化、综合应用、信息化惠民应用等重点领域的建设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资金投入和人才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并且我国医院信息化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甚至是同一地区不同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评价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研究其测算方法,从而对医院信息化水平、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等进行量化地反映与评价,并为医院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和筛选我国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为评价主体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评价指标。方法采用评价框架理论构建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果筛选出了我国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了评价体系,其中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指标涉及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筹资,信息化人才及信息政策、法规与标准等方面。结论两轮专家咨询后,人口健康信息化评价指标选择方面意见趋于一致,27个指标重要性得分大于满分的80%,部分指标存在争议,需要通过进一步实证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为评价主体的区域基层卫生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内容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建立区域基层卫生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信息化的组织管理和规划、信息化保障体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功能与应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情况、信息化建设成效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的三阶层次结构模型以及指标权重。结论: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科学,可以用于区域基层卫生信息发展水平的评价,为进一步开展信息化的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综合评价2020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了解31个省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差异,为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增效、均衡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熵权TOPSIS对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合RSR法进行分档。结果 2020年31个省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好”的地区为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Ci值分别为0.758、0.742、0.665、0.607、0.603;“差”的地区为北京、天津、宁夏、黑龙江,Ci值分别为0.266、0.298、0.311、0.316。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每千人口基层卫生机构数(B=0.182,t=7.264,P<0.001)、床位数(B=0.152,t=2.740,P=0.011)、基层卫生机构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B=0.225,t=7.620,P<0.001)、日均担负住院床日(B=0.905,t=18.279,P<0.001)、基层卫生机构平均住院日(B=0.078,t=3.359,P=0.003)是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指标因素。结论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高且存在地区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我国社区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定量评价,为优化我国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通过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对2012—2018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进行静、动态评价.结果:我国社区卫生机构资源体量提升明显,但仍存在规模...  相似文献   

14.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792-2794
目的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从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概念、建设内容、目标、作用和意义入手,结合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并针对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开展患者体验评价,从需方视角了解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住院医疗服务质量,为改善儿童住院医疗服务质量提供证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全国6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所在医院,以18岁以下出院患儿的家属为调查对象,采用标准化患者体验调查工具,邀请调查对象自愿参与医院评价.报告18项评价指标领先水平的总体均值、...  相似文献   

16.
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是新时代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建立高效、联通的县域医共体一体化信息支撑体系,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研讨,在遵循国家卫生健康信息化总体框架的前提之下,总结各省、市开展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基层县域医共体发展现状及业务需求,提出了县域医共体信息支撑体系的总体框架、体系组成和建设模式,为县域内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应用提供了技术思路,为县域医共体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我国养老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为制定养老资源配置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机构分层分析框架,应用卫生资源密度指数、熵值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养老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我国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资源配置整体呈上升态势,但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不高,各省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两类机构的耦合协调度均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养老机构的总耦合协调度水平略高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但后者的耦合协调度平均状况优于前者,且改善情况更为明显。整体来看,两类机构的相对发展度均由资源配置滞后型向服务利用滞后型方向发展。结论:在制定养老资源配置政策中,应关注地区老年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准性;注重养老资源配置的地区公平性,加强区域内的资源配置规划和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结合地区养老资源配置与服务利用的相对发展度情况,动态调整资源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四川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实践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平台分级;提出把区域卫生信息化所涉及的所有软件分为机构业务软件和区域协同软件两大类来设计和开发,并主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软件必须具有面向居民、医务人员和管理者服务的三个门户。最后,就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仍不明了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国中部6省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中部6省医疗卫生事业与区域经济协同、有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方法: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中部6省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2010—2020年中部6省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距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投入、科技投入均对中部6省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作用最大,产业结构次之,科技投入最小。结论:中部6省应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施差异化财政政策,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