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例资料 男,40岁.因反复右足背肿痛2个月入院.2个月前走路时不慎扭伤右足,致右足背肿胀、疼痛,以右第二跖骨处为甚.就诊于当地医院,予以外用药膏(具体不详)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右足背仍肿胀疼痛.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查体:右足背近跖趾关节处肿胀明显,面积约4cm×3cm,皮肤红肿,无破溃流脓;右足第二跖骨头压痛明显,未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右足末梢血运好.右足第二跖趾关节屈伸活动障碍,余各趾趾间关节屈伸活动正常;右足各趾感觉正常,未见明显短缩.入院后给予右足MRI检查示:右足第二跖骨头信号异常,周围软组织肿胀,考虑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缓冲式膝关节支具对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2周,且观察组3个月内于步行时佩戴缓冲式膝关节支具.分别于治疗前、3个月后行三维步态分析、下肢简化Fugl-Meyer评分(MBA)、"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观察组膝过伸治疗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3个月后,观察组步态参数(患侧膝过伸角度、步速、步幅、步频、健侧步长、健侧双支撑相)、步态不对称指数、下肢MBI、TUGT、MB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步宽、患侧步长、患侧支撑相、患侧双支撑相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缓冲式膝关节支具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患侧膝过伸角度和步态,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3岁。右小腿上段疼痛一年余。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小腿上段疼痛,活动后加剧,伴轻度肿胀,当地诊断为类风湿,抗风湿治疗无效。1年前在当,地医院就诊,X线和MRI显示慢性骨髓炎可能性大,抗炎治疗疗效不佳,行右胫骨上段活检术,取纵行骨块,大小2.0cm×0.5cm,病理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经表阿霉素、顺铂化疗4d,疼痛消失。患者2006年3月17日来我院就诊,X线、CT、MRI提示右胫骨上段骨质破坏,恶性瘤可能性大。体检:患者右膝关节屈伸活动不受限,周围皮肤色素沉着,右小腿上段轻度肿胀,有深压痛,骨擦感(+)。局部皮肤未见表浅静脉怒张,皮温略高。X线显示右胫骨骨髓腔中段膨胀增粗,密度低,呈溶骨性改变(图1)。MRI显示右胫骨上段骨皮质变薄,一侧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可见钙化影,周围软组织侵犯(图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神经髌下支损伤所致的皮肤麻痹的解剖基础,改良手术切口,减少膝前皮肤麻木并发症。 方法 解剖观察12例成人尸体下肢标本,观测隐神经髌下支形态、神经束的走行及毗邻关系。设计改良膝外侧皮肤切口行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进行临床验证,比较术后效果。 结果 解剖研究发现隐神经髌下支自缝匠肌穿出后,标本在髌骨中心平面神经距髌骨内侧缘约3.2 cm,75%标本有3束分支分布于髌骨下极及胫骨粗隆区域,以髌骨下极与粗隆连线中点为中心作圆,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左侧在第2象限,右侧在第1象限。临床研究采用改良膝关节外侧切口行膝关节置换术15例,方法可行,术后膝前皮肤麻木的发生率及范围较对照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根据膝关节隐神经髌下支解剖分布特点,改良膝前皮肤切口行膝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术后膝前麻木。  相似文献   

5.
正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前交叉韧带3束支变异,为了积累解剖学资料及为临床类似案例提供参考,报道如下:患者女,59岁,因"右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2个月"于2016年2月26日入院。病史:患者自述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疼痛症状,随疼痛进展出现活动受限。入院时:右膝关节略肿胀,浮髌试验(+),内、外侧间隙压痛(+),半月板研磨试验(+)。患者自带右膝MRI示:右膝关节内游离体、右膝半月板损伤、右膝前交叉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6.
背景: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对于膝前痛在临床实践中是有意义的,但没有在膝关节参数测量下证实。目的:通过分析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前后患者髌骨轴位X射线片上的相关参数,得出髌骨轴位片上对髌股关节紊乱最具临床意义的有效参数。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科收治的50例膝前痛患者,OuterbridgeⅠ-Ⅲ级患者45例在关节镜下松解外侧支持带、修整关节软骨,另5例软骨损伤OuterbridgeⅣ级患者行外侧支持带松解的膝关节表面置换。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外侧支持带松解后患者髌股指数、倾斜角及合适角均明显缩小(P0.05或P0.01),而外侧髌股角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且髌骨运动轨迹恢复到原来相对应的股骨髁中央位置,同时未观察到关节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髌骨半脱位等并发症。说明外侧支持带松解对于治疗髌股外侧高压引起的膝前痛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40岁,自2.5m高处坠落,骑跨于条形钢板致会阴部皮肤软组织撕脱伤1h,经当地医院行撕脱软组织原位缝合失败后,于伤后20d转入我院。检查见:阴茎近侧2/3皮肤软组织环形撕脱,左侧阴囊至耻骨联合部皮肤软组织撕脱,面积15cm×13cm。左侧睾丸脱出,伤至外环口,右股内侧肌肉大面积挫伤,广泛皮下软组织贯通,坏死组织感染液化。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决定行左侧下腹壁轴型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进关节镜下治疗难治性髌前滑囊炎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2014年5月对我院30例复发髌前滑囊炎患者,男22例,女8例。囊肿最大为8cm×12cm,最小为4cm×5cm,全部病例均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30分钟,术后固定2周。膝关节疼痛评价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对术前、术后3、6、12、24、36个月随访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全部患者均无感染,无肿胀,关节活动正常,全部病例术后膝关节疼痛显著缓解,活动显著改善。仅有1例患者残留有膝前疼痛,1例患者局部皮肤有麻木感。结论关节镜下保守治疗髌前滑囊炎,美容效果和功能效果满意,适合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膝上外侧动脉穿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周、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显微骨科收治的21例膝周、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26~58岁,平均39岁;皮肤、软组织缺损部位为膝周、小腿中上段前外后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12 cm×8 cm~20 cm×12 cm。21例患者先予创面彻底清创封闭式负压引流,再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膝上外侧动脉穿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周、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观察皮瓣温度、颜色及张力情况。术后定期随访,创面完全愈合后6周,参照 1954年英国医学研究会的评价标准评价皮瓣感觉。小腿骨折者临床骨折愈合后3个月,参照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21例皮瓣均成活,创面在术后2周均一期愈合。21例患者获随访4~10个月,平均7.8个月。随访期间无软组织感染、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饱满,质地柔软,有弹性,皮瓣感觉 S2~S3 级,两点辨别觉7~12 mm(平均 9.7 mm)。供区愈合良好,未见股四头肌功能障碍、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0例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10 个月,平均8.2个月。患侧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05°~ 130°,平均 110°;伸直-5°~ 0°,平均-2°。术后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8例,差2例。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膝上外侧动脉穿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血供充足,为修复膝周、小腿中上段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目前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流方法,而隐神经髌下支于膝前方由内上向外下走行时和腘绳肌腱接近平行,因此在切取肌腱时可能对患者膝关节胫前皮肤感觉造成影响,改变切口方向可能减少对胫前皮肤感觉的影响。目的:探索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中使用不同方向切口切取腘绳肌腱对胫前皮肤感觉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74例,关节镜下使用患者自体腘绳肌腱修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根据切取肌腱时的切口方向,分为斜形切口组和纵形切口组,各37例。结果与结论:虽然两组患者取腱切口长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纵行切口组相比,斜行切口组患者重建后2 d,重建1,3个月时胫前皮肤感觉减退面积明显缩小(P0.05),但重建后6个月时2组患者胫前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时,2种切口产生的隐神经髌下支损伤对重建后近期胫前皮肤感觉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接近。  相似文献   

11.
正1临床资料1例56岁女性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肿胀伴疼痛,行走时加剧,无法独立行走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影像检查:4个月前右膝关节正位平片示右侧胫骨近端骨质密度不均匀(图1A);入院右膝关节正位平片示右侧胫骨近端骨质破坏伴病理性骨折,断裂骨折面呈虫蚀样骨质破坏,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图1B);膝关节MRI示右侧胫骨近端局部骨质破坏并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8.9 cm×8.9 cm×9.8 cm,  相似文献   

12.
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皮瓣血管解剖学基础,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5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的起始处外径,走形距离,分支及吻合支情况.1 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氧化铅灌注,分别于灌注后2、4h行x线片摄影,观察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走形情况.临床上设计切取以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共计87例91块皮瓣.结果: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发出部位比较恒定,沿途分支较多,其中包括皮肤支、肌支、骨膜支,起始处外径(1.0±0.3)mm.主要营养前臂远端尺侧皮肤、腕部尺侧皮肤、手背尺侧皮肤血供.临床设计游离皮瓣87例91块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二次手术植皮后愈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2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美观,对供区损伤小.结论:以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临床上可依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来修复.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0岁.因摔伤后右上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5 d,四肢正侧位X线片发现多发骨破坏,于2010年10月20日入院.既往6年前曾因右下肢活动无力行右下肢及右肱骨正侧位X线片检查后,诊断为"右肱骨、右股骨非骨化性纤维瘤".并行肿瘤刮除植骨术治疗.体检;患者智力正常,全身软组织内未触及明确包块.  相似文献   

14.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中是否置换髌骨以及髌骨软骨对疗效的影响还存在争议。目的:评价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行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后膝前痛发生率、临床功能及髌骨软骨退变等级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采用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治疗162例(162膝)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髌骨软骨退变等级采用Outerbridge分级标准、置换后膝前痛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分、临床功能采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和髌骨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切口达Ⅰ期愈合。髌骨软骨退变等级:Ⅰ级18例;Ⅱ级36例;Ⅲ级62例;Ⅳ级35例。末次随访时,6例(4.0%)患者有膝前疼痛,其中轻度疼痛4例,中度2例,无重度疼痛。患者平均美国膝关节学会、髌骨评分均明显提高。髌骨软骨退变等级不影响置换后膝前痛发生率(χ2=0.42,P=0.94)、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膝评分:F=1.83,P=0.14;功能评分:F=0.56,P=0.64)和髌骨评分(F=0.78,P=0.51)。说明膝关节退变性骨性关节炎行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髌骨软骨退变等级不影响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国人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LL)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膝关节ALL损伤的诊治及手术修复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由山西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成人膝关节标本19具(膝周组织完好无破损、无畸形及手术外伤史),其中左膝关节9具、右膝关节10具。以膝前外侧为中心逐层解剖至关节囊层,寻找并观察ALL的起止点及走行等解剖学特点,测量并记录ALL的解剖数据,对ALL及其毗邻结构拍照记录,进行定性及定量描述。结果 19具膝关节标本中,17具发现ALL。ALL在中立0°位和屈曲60°并内旋5°位时的长度分别为(34.72±6.35)mm和(39.53±6.80)mm,在股骨侧止点、胫骨侧止点的宽度分别为(7.75±0.71)mm、(9.41±1.19)mm,在关节线处宽度为(6.79±1.01)mm。ALL整体是以宽扁样形态由后上向前下走行于膝关节前外侧缘,在关节线处的厚度为(1.21±0.20)mm;ALL在胫骨处以宽大的扇形结构止于外侧胫骨平台Gerdy结节与腓骨头连线中点偏上、距胫骨软骨缘的垂直距离为(11.62±1.32) mm,其胫骨侧止点距Gerdy结节的距离为(19.95±4.63) mm、距腓骨头的距离为(19.47±3.65) mm,Gerdy结节至腓骨头的距离是(33.82±4.69) mm。结论 ALL是一条位于膝关节前外侧关节囊外的独立非等长韧带结构,起于股骨外上髁的后上方,向前下走行,与外侧半月板体部相连,止于外侧胫骨平台前外部,对维持膝关节旋转稳定性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v,TKA)保留髌骨并行髌骨成形术后对膝前区疼痛及髌骨运动轨迹影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2007年1月~2011年1月,共随访类风湿关节炎保留髌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26例383膝,其中男51例,女175例,年龄34~85岁。所有患者膝关节评分采用美国HSS评分系统,髌骨评分采用Feller等评分标准,随访时调查膝前痛,拍摄膝关节正、侧及髌骨90度轴位X射片。髌骨成形术:去除髌骨周围所有骨赘,磨平边缘,修整髌骨至Wiberg分型II型,用电刀切除髌骨周围软组织,试模复位后无拇指试验no thumb test阳性者松解髌骨支持带。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术后的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类风湿关节炎保留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对髌骨进行髌骨成形术处理,使髌骨形态恢复至Wiberg分型II型,术后髌骨运动轨迹良好,膝前痛的发生率低,术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7.
<正>头面部外伤导致视神经挫伤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就诊时视力已有明显下降,我院收治的1例患者就诊时视力较好,仅表现为视野偏盲视神经挫伤,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18岁,因不慎摔伤,左额部外侧着地(水泥地板),随后左眼视力下降、颞侧视物不见,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当地医院诊断为"左眼视神经挫伤",给予输液等治疗,左眼视力无明显提高;6 d后转入我院。入院查体:左侧眉弓外上方可见长约3 cm皮肤裂伤瘢痕。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19岁,因"右锁骨异常弹响感"就诊于我院。患者于就诊前1 d意外发现右锁骨弹响感,无疼痛、活动受限,遂就诊于本院。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侧肩关节对称,右锁骨区可见皮肤稍高于对侧,中1/3体表处隆起,质硬,膨大处远端向前下移位,近端肥大,轻推无明显活动,加压可触及弹响感,右上肢感觉、血运均正常,右肩关节前伸、外展、屈曲、内收正常。双上肢等长等粗。详  相似文献   

19.
背景:虽然后稳定型固定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具有理论上的设计先进性以及体外运动学和磨损方面的优势,但用于外翻膝关节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髁限制性假体目前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后稳定型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修复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中期随访效果。方法:纳入2006年2月至2013年11月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修复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患者33例(35膝),均采用髌旁内侧入路,通过精确的截骨纠正下肢力线,对外侧软组织进行选择性松解,最后置入相同型号的LPS后稳定型固定平台假体(zimmer,美国)并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对比分析患者置换前后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最大屈伸角度的差异以及X射线片观察结果。并记录置换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假体周围感染、髌骨弹响、膝关节不稳、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50个月,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假体周围感染等并发症。3例置换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经过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术后半年恢复。2例出现置换后膝关节不稳,经过支具外固定1个月后改善。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经低分子肝素抗凝溶拴处理后好转。末次随访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由置换前(51.85±4.15)分上升至末次随访(85.77±2.50)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优20膝,良11膝,优良率达89%。膝关节假体X射线片影像学随访下肢力线明显纠正,假体位置良好,未见假体松动。提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采用髌旁内侧入路,通过精确的截骨纠正下肢力线以及对外侧软组织进行选择性的松解,并结合后稳定型固定平台假体修复膝关节外翻畸形可获得较好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4岁.主因右下肢水肿,活动受限于2006年7月8日入院.曾在当地某医院诊断有下肢血栓,治疗后未见好转而来本院.体检:右下肢指凹性水肿,浅静脉曲张,皮肤暗紫色,疼痛,活动时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