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和分析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归性分析99例非M3型初治AML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数据,探讨和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初诊时白细胞数、血小板数、有无贫血、乳酸脱氢酶水平、染色体核型以及融合基因等因素对AML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DFS)及总体生存时间(OS)的影响。结果 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44岁(1~8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2.6月(0.33~59.47月),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率为62.7%,复发率为44.1%,不同年龄段患者CR率有明显差异(P=0.03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老年及染色体数目异常为AML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t(8,1)/inv(16)系其独立预后良好因素。结论 老年及染色体数目异常为非M3型AML患者独立预后不良因素;t(8,1)/inv(16)是其独立预后良好因素。AML临床应结合年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预后因素进行预后评估,据此制定个体化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初治t(8;21)AML患者,包括细胞遗传学G显带核型、免疫表型、细胞形态学、AMLl/ETO融合基因、血象、乳酸脱氢酶(LDH)值及临床特征,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按染色体核型把患者分为单纯t(8;21)组(48例)、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组(32例)。结果80例t(8;21)AML患者中M:77例,M4 1例,M4EO2例;流式细胞仪检测t(8;21)AML患者免疫分型阳性率为:CD3481.48%、CDl3:96.29%、CD33:83.33%、HLA—DR90.74%、CD19:48.15%、CD56:55.55%;遗传学:48例(60.00%)为单纯t(8,21),32例(40.00%)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其中25例(31.25%)伴单纯性染色体丢失,7例(8,75%)为复杂变异型t(8;21)易位;初治时单纯t(8,21)组和伴有附加染色体组的年龄、性别、外周血和骨髓原始细胞数、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计数、Auer小体、肝脾淋巴结浸润、LDH值、皮肤黏膜出血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有附加染色体组的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和CD56阳性率均低于单纯组(P均〈0.05)。伴附加染色体组与单纯组的CR率无明显差异(P〉0.05);伴附加异常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低于单纯t(8;21)组(P〈0.05)。6例伴有髓外浸润患者的CR率和3年Os率均为0。结论伴附加染色体组与单纯t(8,21)组AML的临床特征有差异,附加染色体异常是t(8;21)AML的一种预后不良因素,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的t(8;21)AML生存时间短于单纯t(8;21)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染色体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细胞遗传学改变,将214例初诊AML患者分为4组:伴t(15;17)改变患者为A组;伴t(8;21)/inv(16)改变患者为B组;正常核型及无其他组染色体改变为C组;伴t(9;22)或-7或复杂核型为D组,对各组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214例AML患者染色体畸变率为57.01%。214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3.16±8.497)月,A、B、C、D各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97.30%、86.36%、72.04%、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1)。结论染色体是AML独立的预后因素,用于诊断及预后分析,有利于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56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 L )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102例初诊A M L的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分析CD56在A M 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其他分化抗原的相关性。结果102例AM L患者中,23例(22.5%)表达CD56。伴有淋系抗原表达的AML(Ly+ AML)组CD56表达率高于Ly -AML组(χ2=9.54,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56的表达与伴淋系抗原的表达呈正相关( r=0.304,P<0.05 ),而与年龄、性别、CD7、CD34、CD117及人类白细胞抗原 DR 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CD56+ AML 组的完全缓解(CR)率低于CD56-AML组(42.1% vs .74.5%)(χ2=6.9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56是影响AML 患者 CR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56+ AML 的无病生存期(DFS)较CD56-AML短(χ2=18.97,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CD56是影响AML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CD56+ AML患者CR率明显降低,DFS明显缩短,预后较差。CD56可作为评估AML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髓系原始细胞克隆性恶性增殖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AML的治疗主要是初始诱导缓解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后再给予巩固和维持治疗。由于老年AML患者的生理年龄、体能状态等自身特点及不良细胞遗传学等疾病相关因素,老年AML患者具有CR率低、预后较差及早期病死率高等特点,针对老年AML患者,医生需要对其进行个体化评估,在诱导缓解治疗阶段,部分老年人适合强化疗,而大多数老年人适合低强度化疗。国内外在治疗老年AML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文主要对老年AML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升老年AML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4EO(ANLL-M4EO)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等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ANLL-M4EO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效果、临床特点、年龄、治疗方法、生存情况及各因素与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本组64例患者完全缓解(CR)62例(96.9%),其中1个疗程CR51例(79.7%),2个疗程CR11例(17.2%);总体生存期(OS)为3年40例(62.5%),5年33例(51.6%);无复发生存期(RFS)为3年36例(56.3%),5年27例(41.8%)。有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高白细胞计数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与无上述特征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岁患者的OS、RFS及总生存率均低于≥45岁的患者;标准剂量阿糖胞苷(Ara-C)化疗患者的OS、RFS及总生存率均低于中剂量Ara-C化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ANLL-M4EO主要的预后不良因素,与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高白细胞计数等因素无关,ANLL-M4EO诱导化疗缓解率高,总体生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诱导缓解期残留白血病细胞比例在中间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预后价值.方法 60例中间核型AML患者在诱导缓解化疗末(T1时点)及骨髓抑制期(T2时点)取骨髓涂片行形态学检查,分析不同时点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对完全缓解(CR)、无病生存(DFS)及总体生存(OS)的影响.结果 单个时点(T1或T2)白血病细胞比例划分的2组CR率、3年DFS及3年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单时点的白血病细胞比例是影响CR、DFS、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联合两个时点的白血病细胞比例划分的4组在CR率、3年DFS及3年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两时点的白血病细胞比例可对中间核型AML再精确分组,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t(8;2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0例我院伴有t(8;21)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血象、细胞形态学、染色体、融合基因等,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5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中位年龄45岁,初诊时中位白细胞计数18.6×10~9/L,中位血红蛋白54 g/L,中位PLT 23×109/L。中位原始幼稚细胞54%。M2 45例(占90%),M5 3例(占6%),M4 2例(占4%)。32例(64%)为单纯t(8;21),无附加染色体异常,18例(36%)为具有附加染色体异常。21例行AML/ETO融合基因测定的病例中,21例均存在AML/ETO阳性。在18例进行c-kit基因测定中5例伴c-kit阳性,13例阴性。CR率90%。截止到随访日期,25例死亡(50%),25例存活(50%)。其中2年OS为60%,5年存活50%。结论性别、年龄、初诊时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骨髓幼稚细胞比例等因素与预后无相关性。附加染色体、伴c-kit基因、初诊时白细胞数≥20×10~9/L是影响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OS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异常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截止2021年10月6日前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结果 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1 591人。lncRNA异常表达与AML患者,尤其是与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non-M3)]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降低有关,并与无复发生存率(RFS)降低有关。亚组分析显示HOX转录反义基因间RNA(HOTAIR)和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的高表达与较差的OS相关。结论 lncRNA的异常表达与AML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其异常表达是AML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预测AML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 1~3个腋窝淋巴结(ALNs)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与局部复发及预后相关性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术后放射治(PMRT)的个体化适应证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我院就诊的489例未行PMRT的pT1~2N1M0(1~3个ALNs阳性)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复发率(LRR)、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确定影响不同分子分型患者LRR及与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489例未行PMRT的pT1~2N1M0乳腺癌患者中Luminal A型、Luminal B(HER-2阴性)型和三阴型分别为229、196和 6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 75个月(5~115个月),对分子分型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三阴型 5年 LRR高于非三阴型,5年DFS和OS均低于非三阴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然而,在Luminal A型和Luminal B(HER-2阴性)型之间5年LRR、D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35岁、pT2分期和三阴型是LRR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分子分型有助于个体化区别伴1~3个ALNs转移的pT1~2N1M0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风险,对于LRR较高的年龄≤35岁、pT2分期及三阴型乳腺癌患者推荐行PMRT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术前血清胆固醇水平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survival,D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17例EC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EC患者预后的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预测EC患者DFS及OS的术前血清胆固醇临界值,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评估术前血清胆固醇水平对于EC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结果 术前血清胆固醇水平预测EC患者DFS、OS的临界值分别为5.885mmol/L、5.820mmol/L。生存曲线表明术前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影响EC患者DFS及OS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影响E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可以作为预测EC患者DFS及OS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在美罗华联合化疗背景下,放疗对局限期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2017年收治的93例Ⅰ-Ⅱ期原发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仅接受美罗华联合CHOP或CHOP类似方案化疗的38例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将接受化疗+巩固放疗的55例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局部区域控制率(LRC),并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检验两组患者生存差异,并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患者随访中位时间47个月,3年存活病例67例。单纯化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的3年PFS分别为76.1%和94.2%(P=0.036),3年OS分别为78.6%和96.0%(P=0.032),3年LRC分别为83.1%和98.1%(P=0.015)。其中62例化疗后疗效评估为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中,单纯化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3年PFS、OS和LRC分别为87.8%和97.6%(P=0.164)、93.8%和97.4%(P=0.522)、87.8%和100.0%(P=0.028)。进一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和化疗疗效未达CR是PFS和OS的不良预后因素,B症状和化疗疗效未达CR是LRC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症状、化疗疗效未达CR是患者PFS的不良预后因素,年龄>60岁、化疗疗效未达CR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B症状、化疗疗效未达CR和未放疗是LRC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Ⅰ-Ⅱ期原发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为主的化疗后的巩固性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PFS、OS和LRC,但仍需大样本和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刘波  钟明艳  马熙天  李玲 《江西医药》2014,(10):1072-1075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后淋巴结与临床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80例接受IMRT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咽后淋巴结大小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估。用SPSS 17.0分析总生存(OS)及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结果⑴对80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KPS评分、N、T分期单因素分析OS及DMFFS,结果发现N分期(P〈0.01)与OS及DMFS(P〈0.01)有关。⑵对80例患者115枚咽后淋巴结最短径(如双侧咽后淋巴结,取最小淋巴结最短径)〉0.6cm、≤0.6cm;结果显示淋巴结大小与OS(P=0.900)及DMFS(P=0.826)无关。⑶根据随访结果咽后阳性淋巴结最短径〉6mm的63例患者进行亚组单因素分析,咽后淋巴结大小与OS(P=0.010)有关、与DMFS (P=0.056)无关。⑷将以预后相关(P〈0.05)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咽后阳性淋巴结最短径〉12mm是影响总生存独立预后因子。结论鼻咽癌咽后阳性淋巴结最短径〉12mm是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外周血中CC类趋化因子22(CCL22)、叉头框蛋白P1(FOXP1)表达水平及其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及咸宁市中心医院确诊的68例AML病人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外周血CCL22,FOXP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分析AML病人外周血中CCL22,FOXP1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CCL22,FOXP1表达与总体生存时间(OS)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病人预后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CL22[(600.27±62.89)ng/L比(756.84±100.86)ng/L],FOXP1[(56.02±13.68)ng/L比(103.06±22.16)ng/L]表达均明显升高(t=10.86,14.90,均P<0.05);CCL22,FOXP1表达水平与AML病人年龄、性别、染色体预后、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F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生存时间的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1 465例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肺癌患者的相关信息,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根据COX回归结果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生存风险列线图。结果:1 465例患者中有659例患者死亡,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13 d,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KPS评分,肺切除手术及饮酒史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子。依此建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生存时间预测列线图的一致性系数为0.701。结论:基于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KPS评分,肺切除手术及饮酒史等临床资料建立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患者总生存时间预测的列线图有助于个体化预测患者预后,有利于针对性地治疗预后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Ⅱ~Ⅲ期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7年 1月—2010年 12月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且术后病理分期为Ⅱ~Ⅲ期共 7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治疗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716 例患者 1、3、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79.85%、58.27%、 49.73%。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中粘连程度、术后阳性淋巴结数目、T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 P<0.05)。对术后辅助治疗方式进行分层分析显示:Ⅱa期(342例)患者术后化疗组 OS优于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χ2分别为 9.301、4.422,P<0.05或P<0.01);Ⅱb(75例)及Ⅲ期(299例)患者术后放化疗组及术后放疗组 O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Ⅱb期:χ2分别为 3.926、4.605,P<0.05;Ⅲ期:χ2分别为 8.504、7.435,P<0.01)。716例患者 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 71.23%、49.32%、38.26%。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中粘连程度、TNM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对术后辅助治疗方式进行分层分析显示:Ⅱa期患者术后化疗组 PFS优于单纯手术组(χ2=7.481,P<0.01);Ⅱb及Ⅲ期患者术后放化疗组 PFS均优于单纯手术组(χ2分别为 6.684、5.741,P<0.05)。结论 根治术后辅助治疗为影响Ⅱ~Ⅲ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Ⅱa期患者可仅行术后化疗,而Ⅱb~Ⅲ期患者接受辅助放疗或放化疗可获得更优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老年初治非转移鼻咽癌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年龄≥70岁的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时间(OS)。采用Kaplan-Meier法模拟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3年和5年OS分别为74.3%和54.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KPS评分和ACE-27评分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年龄≥75岁(HR=2.315,P=0.009)、KPS评分<80分(HR=2.258,P=0.025)和ACE-27评分2~3分(HR=3.349,P<0.001)为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年龄、KPS评分和ACE-27评分为老年鼻咽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因素,治疗前需充分评价患者一般状况与合并症情况。  相似文献   

1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齐良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755-2757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5例NPC组织及20例鼻咽非肿瘤组织EGFR表达.结果 鼻咽癌组织EGFR阳性率96,3%(53/55)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中和10%(2/20)(x2=7.123,P<0.01);鼻咽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过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相关性(x2=3.785、3.845,P<0.05);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65.5%,低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75.35%,明显高于高表达52.4%(x2=3.925,P<0.05);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和年龄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P=0.009,P=0.019).结论 EGFR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鼻咽癌进展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分析初诊伴不同类型髓外病变(EMD)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 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资料完整的 99例初诊伴 EMD的 MM患者在性别、年龄、免疫球蛋白类型、DS分期、ISS分期 等临床特征上的异同,对不同髓外病变类型的患者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并探究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意义。结果 伴骨旁髓外病变(bEMD,57例)与非骨旁髓外病变(sEMD,42例)的 MM患者之间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种最多见髓外病变部位分别为肋骨(42.1%)及软组织(50.0%)。bEMD组和 sEMD组中位总生存期(OS,45 个月 vs. 15 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20 个月 vs.10 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 岁(HR= 2.333,95%CI:1.025~5.309,P<0.05)、β2-MG≥2.7 mg/L(HR=4.361,95%CI:1.304~14.587,P<0.05)及 TP53 突变 (HR=3.697,95%CI:1.015~13.469,P<0.05)为影响 EMD患者 OS的独立预后因素。sEMD组含硼替佐米诱导化疗后 序贯 ASCT的患者中位 PFS(49个月vs. 9个月,P<0.05)和中位 OS(79个月vs. 12个月,P<0.05)与化疗后未行自体造 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 sEMD的 MM患者预后较 bEMD差,含硼替佐米化疗序贯自体造 血干细胞移植有可能会延长伴 sEMD患者生存,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集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免疫学为一体的新技术。在基础生物学领域和临床研究如:染色体疾病产前诊断、实体瘤特异性染色体数目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