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不服用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1次/d;评价各组临床疗效、IMT值、炎症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临床疗效、IMT值、血清hs-CRP水平、血清IL-10水平、血清IL-17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优于阿托伐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患者ALT水平升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LT升高3倍以上时停药后逐渐恢复;3组治疗前CK、BUN、C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横纹肌溶解、肝功能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理想,安全性好,可显著改善患者IMT值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吴松林  王旭 《国医论坛》2019,34(3):43-45
目的:研究自拟活血通脉汤联合瑞舒伐他汀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92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持续口服瑞舒伐他汀6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6月血管再狭窄发生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的73.91%(34/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C、LDL-C、TG水平降低更明显,且HDL-C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术后随访6月,观察组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为1.85%(1/54),低于对照组的14.55%(8/55)(P0.05)。结论:自拟活血通脉汤与瑞舒伐他汀联合应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可调节血脂,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芪蛭通络胶囊对血脂水平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治疗组(49例).对照组: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1口服;治疗组:加用芪蛭通络胶囊2.0g,口服,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基础治疗相同.结果:治疗后第8,15天的hs-CRP水平,均为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第8,15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为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第15天总有效率,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芪蛭通络胶囊对血脂水平正常急性脑梗死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优于瑞舒伐他汀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蛭通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正常) 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川蛭通络胶囊(0. 5 g,3次/d)联合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治疗,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制定疗效标准,统计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有效率,观察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 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 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川蛭通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优于瑞舒伐他汀单药治疗,且显著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并且经过彩超确诊颈部血管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在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服瑞舒伐他汀片。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积分以及B型超声影像下肝脏脂肪肝的病变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AST、γ-GT、TG、TC、LDL-C、HDL-C、hs-CRP水平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仅ALT、AST、γ-G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后2组TG、TC、HDL-C、L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IMT及斑块积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脏超声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M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及药物干预组各30例,常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干预组予瑞舒伐他汀+常规治疗。并选择正常对照组30例作对照。分别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hs-CRP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做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常规对照组和药物干预组hs-CRP水平及HOMA-I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后药物干预组hs-CRP水平和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而常规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减轻MS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充血后血管内径的变化(FMD)、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NMD)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TC、TG、LDL-C、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hs-CRP、NO、SOD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总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FM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NMD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的F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hs-CRP、NO、SOD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炎症及颈动脉硬化,具有显著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传花  冉刚 《新中医》2016,48(3):23-25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67%,对照组72.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P0.05),ADL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T)、S100β、肽素(Copepti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NTproBNT、S100β、Copeptin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hs-CRP、NT-proBNT、S100β、Copept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hs-CRP、NT-proBNT、S100β、Copeptin水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ACS住院病人,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瑞舒伐他汀5 mg,每晚1次顿服;B组予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顿服;C组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顿服.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第4周、8周抽血检测血hs-CRP,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3组间血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4周后A组、C组病人血hs-CRP水平较治疗前略下降(P&gt;0.05),B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lt;0.05);服药8周后3组hs-CRP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lt;0.05),B组较A组、C组下降明显(P&lt;0.05).结论 10 mg/d瑞舒伐他汀降低ACS病人hs-CRP的效果更明显,从而提示此剂量瑞舒伐他汀可能更有效地控制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蒲参胶囊治疗高血脂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实验组加服蒲参胶囊,对2组患者进行血脂指标测定。结果治疗第6,10周后,实验组TC、TG、LDL-C均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且改善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0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蒲参胶囊治疗高血脂症较单一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提倡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其在UA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观察组)和常规组(对照组),2组均于入院后第2天及4周后空腹采血测定胆固醇水平(包括TC、LDL-C、HDL-C)及hs-CRP。结果对照组4周后胆固醇及hs-CRP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观察组4周后TC及LDL-C较治疗前下降,HDL-C明显升高,hs-CRP明显下降。结论瑞舒伐他汀除有调脂作用外,还能抑制冠状动脉斑块的炎症反应,具有稳定冠状动脉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UA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5mg/d组(A组)与瑞舒伐他汀10mg/d组(B组)。分析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的变化,同时观察UA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瑞舒伐他汀10mg/d作用强于瑞舒伐他汀5mg/d(P<0.05),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升高HDL-C,并降低TG,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显著降低TC、LDL-C,但瑞舒伐他汀10mg/d作用优于瑞舒伐他汀5mg/d。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无脂代谢紊乱的脑血管狭窄患者支架置入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瑞舒伐他汀预防脑血管狭窄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可能性。方法将90例成功置入支架的无脂代谢紊乱的脑血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20 mg组(A组30例)、瑞舒伐他汀10 mg组(B组30例)、瑞舒伐他汀20 mg组(C组30例),于支架置入前、术后24 h及术后3个月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血脂、hs-CRP及TNF-α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3组血脂水平均较前降低,尤以LDL-C下降明显,C组较A组、B组下降明显;C组术后3个月HDL-C较前升高。24 h 3组hs-CRP及TNF-α均较术前升高,但3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3组hs-CRP及TNF-α均较术前及术后24 h下降,C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结论支架置入术后hs-CRP及TNF-α浓度升高,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使无脂代谢紊乱的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对脑血管狭窄支架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高脂血症过程中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09—2010年期间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高脂血症的患者90例,对患者进行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TC、LDL-C以及脂蛋白(Lp)(a)的血清浓度有所下降,而HDL-C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高脂血症过程中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朱晓波 《新中医》2016,48(3):104-106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透明质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OA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透明质酸钠25 mg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每次3粒,每天2次,口服,连用4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评估其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6月评估其远期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出现2例,症状均较轻,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远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口服联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膝关节OA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确切,且安全性较佳,能降低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的疗效,探讨瑞舒伐他汀肾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临床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d,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血白蛋白(AL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U-Pr、ALB、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及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TC、LDL-C、TG、24hU-Pr、hs-CR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均0.01),HDL-C明显升高(P0.01),而FBG、HbA1c、ALB、SCr、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有效降脂的同时,可直接或间接抑制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hs-CRP的表达,减少患者24 h尿蛋白排泄,起到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将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15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给予控制饮食、运动、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等一般性治疗和基础性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口服;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口服,1次/晚,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G、TC、LDL-C水平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HDL水平均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硬斑明显增加,软斑明显减少。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不良反应轻微,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临床疗效满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对瑞舒伐他汀在大鼠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以HPLC法测定瑞舒伐他汀的浓度,计算瑞舒伐他汀的肠道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吸收系数(Papp)。考察灯盏乙素对瑞舒伐他汀在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灯盏乙素联用瑞舒伐他汀吸收速率常数、表观吸收系数与单用瑞舒伐他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给予灯盏乙素不会影响瑞舒伐他汀在肠道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韩瑞芹  秦纲 《中医药研究》2011,(12):1419-142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70岁以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脂及临床疗效。方法 184例UA患者随机分为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5mg/d组(A组)与瑞舒伐他汀10mg/d组(B组)。分析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的变化,同时观察UA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瑞舒伐他汀10mg/d作用强于瑞舒伐他汀5mg/d(P〈0.05),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升高HDL-C,并降低TG,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5mg/d与瑞舒伐他汀10mg/d均能显著降低TC、LDL-C,但瑞舒伐他汀10mg/d作用优于瑞舒伐他汀5mg/d。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10日至2018年1月10日南京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患者采取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则小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