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饶媛  岳明明  刘小斌 《新中医》2016,48(12):165-16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病变过程中五脏的病变规律及西医Osserman分型与五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制定重症肌无力疾病五脏相关临床信息采集表,收集四诊信息,确定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五脏辨证归属,建立重症肌无力医案数据库,运用SQL Server数据挖掘软件,采用贝叶斯算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Ⅰ型以脾受累为主,可累及肝;Ⅱ-A型以脾受累为主,可累及肾;Ⅱ-B型以脾肾受累为主,可累及肺;Ⅲ型以脾肺肾受累为主,可累及心;Ⅳ型以脾肺肾受累为主,可累及心。结论:重症肌无力以脾病为主,脾病可以传及四脏;同样,四脏有病亦可传及脾脏,从而形成多脏同病的局面,其五脏相关病机模式有脾肝同病、脾肾同病、脾肾肝同病、脾肾肺同病、脾肾肺心同病、脾肾肺心肝同病;临床上病情越重,涉及病变的脏腑越多。  相似文献   

2.
李东垣对肺系疾病认识主要有以下特点:将五行理论与六气、脏腑、十二经络融合;重视五脏间相互关系;重视节气因素,尤其是六气的影响;善用《黄帝内经》中的气机升降理论;重视《黄帝内经》药物性味理论分析具体用药。由此可见,研究李东垣的学说,不应只关注"脾胃""补土",或部分方剂的应用,还应了解其理论来源、整体特点。李东垣对肺病相关病机分为以下几类:脾-肺,脾-心-肺,心-肺,肝-肺,肾-肺。就五脏间关系而言,李东垣多以心、肝为实证,肺、脾为虚证;论脾、心、肺病机较简单,论肝、肾则多涉及他脏。其中,因脾土为肺金之母,心火易刑克肺金,尤其重视心、脾对肺的影响。因而在治法上,偏向于温补肺脾、清泻心肝,善用培土生金以及清火润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系统调研,总结中医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规律,并与传统五行学说比较,构建COPD五脏相关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证实COPD病位在肺,与脾、肾、心、肝等脏腑系统皆有关系,尤其与脾、肾关系密切;明确了COPD脏腑病机传变的模式以及病机传变的基础和条件,提出COPD脏腑病机传变的模式包括肺脾、肺肾、肺心、肺脑、肝肺、脾肾、心肝、肾心之间的双向或单向传变,总体以肺为中心,脾、肾、心、肝四脏与肺之间可相互影响,后期还可能由肺及脑。  相似文献   

4.
张仲景按照五脏的五行归属,以及五脏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根据《黄帝内经》“虚则补其子,实则泄其母”的原则,确立治则治法,如五行相生中肝木生心火,养肝血以济心,即培木生火法;脾土生肺金,脾健运以益肺,即培土生金法;肺金生肾水,滋肺阴以助肾水,即金水相生法;而五行相克中肾水克心火,肾阴上承制约心阳,若心火亢于上则需壮水制火法;肝木克脾土,肝之疏泄制约脾土壅滞,而肝疏泄过度制约脾之运化,急需达木扶土法;脾土克肾水,脾气健运以制约肾水泛滥,即培土制水法。其中不乏千古名方,其效如神,可供后世效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病性证素湿与五脏病位证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证素辨证方法,对1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四诊资料进行软件系统录入分析,得出证素名称,分析证素湿与五脏病位之间的关系。结果:总体上看,70分以上的证素积分从高往低的分布频率为:湿>肝>脾>肾>肺>心;从证素积分数值的等级观察,湿与五脏证素积分的分布频率为:1级,湿>脾>肾>肝>肺>心;2级,湿>肝>脾>肾>肺>心;3级,肝>湿>脾=肾>肺>心。证素湿与脾、肝、肾的相关性最大,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53、0.45、0.41;与心相关系数为0.24;与肺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湿与五脏中的脾、肝、肾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病位肝的受损程度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6.
余瀛鳌先生是著名的文献学家,临证专擅内科临床。在6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治疗糖尿病、肾病、肝病、癫痫等疾病的通治方,并运用于临证实践中取得卓越疗效。他临床重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如糖尿病及肾病多从脾肾论治、肝病多从肝脾论治、癫痫多从脑、肝、脾论治,进而形成从肝脾肾辨证为主治疗内科疾病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7.
从五脏相关理论分析了仲景对失眠的论治。通过文献研究将仲景对失眠的治疗总结为失眠首责于心、母病及子责在肝、子病及母责之脾、肺心相关求于肺、心肾相关责之肾5个方面,指出仲景对失眠的论治,是以心为主脏,同时也注重从肝、脾、肺、肾相关联的脏腑进行论治,这正是其"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注重内部五脏六腑整体联系性的学术思想的反映。这种注重五脏相关,从五脏相关的整体观出发的论治模式,对今天诊治失眠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43-746
阐述从心论治耳鸣的理论基础,认为心与耳经络相连、藏神相通,耳鸣常由心气、心血失调,心神紊乱引起,故耳鸣的治疗应不仅从肺、肝、肾、脾四脏着手,还应关注肺、肝、脾、肾与心的关系,注意对心的调养。根据临床经验,认为与心相关之耳鸣可分为心火上炎、心血亏虚、心肾不交三型,并拟清心聪耳止鸣汤、补心安神止鸣汤、清心滋水止鸣汤分别治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证候规律中的五脏相关性。方法:在前期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COPD临床证候信息调查,总结COPD证候规律,探讨五脏关系。结果:COPD证候类型的脏腑定位均与肺相关,其次为脾、肾,再次为心、肝。脏腑传变模式以肺虚及脾为主,其次是肺虚及肾、脾虚及肺、肺虚及心、肾虚及肺。病位聚类分析结果提示肺与脾关系最为密切。结论:COPD的中医证型多为虚实夹杂,肺脾之间相关性最强,其次为肺脾肾,肺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从临床角度印证了五脏相关学说。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中医肺胀范畴,其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指五脏虚,并以肺、脾、肾为主,标实主要体现在痰浊、瘀血、气滞、毒邪等痹阻于肺。从肺、脾、肾、肝、心、肠等脏腑的生理病理方面分析与本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并探讨从肺、脾、肾、肝、心、肠6个方面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病。  相似文献   

11.
谈“证候要素”与“方剂要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证候要素(证素)理论,提出方剂要素(方素)的概念,并在方证对应的辨证论治原则基础上,提出方-证要素对应的方剂组成原则,进而探讨方-证要素对应与君臣佐使方剂组成原则的关系,认为两种配伍原则存在着纵横呼应的内在联系,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对于充实方剂配伍规律的理论内涵,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等,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根据丹参酮ⅡA的性质,按生物药剂学系统对其进行分类,并考查了不同类型的促进剂对丹参酮ⅡA溶解性和渗透性的影响,为丹参酮ⅡA口服剂型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热力学的方法测定丹参酮ⅡA在不同pH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考查常用高分子材料以及表面活性剂对丹参酮ⅡA溶解度的影响.用大鼠在体实验研究丹参酮ⅡA的小肠渗透性,考查不同类型的促进剂对丹参酮ⅡA渗透性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在水及不同pH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较低,不同浓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能显著改善丹参酮ⅡA的溶解性.丹参酮ⅡA在大鼠小肠的渗透系数为:(0.960±0.019)×10-5 cm?1,羟丙基-β-环糊精、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去氧胆酸钠、Labrasol都能明显增加丹参酮ⅡA的渗透性,其中羟丙基-β-环糊精的促渗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丹参酮ⅡA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均较差,以溶解度和渗透性为指标筛选出的高分子材料以及表面活性剂能明显改善丹参酮ⅡA的溶解性和渗透性.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针刺人体的穴位后,在人体各部位、各系统产生反应;针刺人体的不同部位,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已被医学界肯定,如针刺胃俞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神道、心俞对心脏活动有作用等等.这种特殊的反应和影响是怎样产生和引起的[1].笔者在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医学部通过对背部经穴的解剖学观察,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见宾  黄静  张毅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670-671
本文探讨结节性红斑宏观和微观辨证论治规律,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将其分为血热偏盛、湿热下注、寒湿凝聚和痰瘀互结证,分别给予通络方、凉血五根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及阳和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并提出活血化瘀通络治法应贯穿于本病治疗始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命门是生命形成和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是生命活动整体的综合的反应,决定着先天体质和先天禀赋的强弱,是中医藏象学说中唯物史观的思辨结果;三焦一统六腑,彰显了通的特点,是正气流通、邪气传变的通道,是沟通表里内外上下左右而高度抽象的虚拟通道,为生命的整体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现代治疗进展及中医诊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淳  叶勇  吴英  谢郁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2):158-159,163
本文阐述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病理生理和治疗新进展概要,并提出阴虚阳亢、阴虚内热、阴虚火旺是CHF的中医重要病机之一,对CHF患者表现出的各种阴虚证予以辨证论治,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阻止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皮、黑皮花生茎叶水提物对小鼠镇静催眠的作用。方法:将SPF级KM种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地西泮阳性对照组,红皮花生茎叶高、中、低剂量组及黑皮花生茎叶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水提及超声辅助的方法充分提取两种花生茎叶的有效成分,灌胃给药7天,1次/d。观察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及对抗3-MP诱导惊厥程度。结果:红皮花生茎叶高、中剂量组与黑皮花生茎叶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1);红皮及黑皮花生茎叶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延长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的睡眠时间(P0.01);除黑皮花生茎叶低剂量组外,其余组均能降低小鼠惊厥率(P0.05)。结论:红皮花生与黑皮花生茎叶水提物对小鼠均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其中红皮花生茎叶水提物的镇静催眠作用略高于黑皮花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图桩记忆术对经络腧穴名称和定位记忆的影响,对比分析图桩记忆术与传统记忆方法的记忆效率差异。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被试学生随机分为图桩记忆组30例、歌诀记忆组30例和机械记忆组30例。进行3次实验,分别运用各组的记忆方法记忆十四经的腧穴名称和定位,对比分析3组的记忆保持量和遗忘率,并且调查3组的记忆感受。结果除手太阴肺经腧穴名称,图桩记忆组的腧穴名称和定位记忆保持量均显著高于歌诀记忆组和机械记忆组(P<0.01);图桩记忆组的腧穴名称记忆遗忘率均显著低于歌诀记忆组和机械记忆组(P<0.01);图桩记忆术在记忆感受调查中得到较好的评价。结论图桩记忆术对于腧穴名称和定位的记忆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向学生们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黄帝内经》对于膜原的论述中,主要强调了膜原内连脏腑的部分,相对弱化膜原外通肢节的部分。历代医家在注释膜原之时,大多也以其为人体的筋膜一语带过,并且着重将其与胸腹腔中的筋膜进行比附,相对忽视了躯体四肢的筋膜同样也是膜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形成了膜原详于内而轻于外的现象。文章通过古籍文献整理、分别对"筋""膜"之内涵以及筋膜与膜原的关系加以辨析,以期厘清相关概念、为邪入膜原的辨证论治提供组方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与临床两个方面,对胆心相关进行了探讨。认为胆与心是通过经络络属的,且生理相关,病理相因。这对于治疗时正确运用心病治胆,胆病治心,胆心同治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