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世居贵州省雷山县苗族、三都县水族人群线粒体DNA(mtDNA)Re,onV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法对91份苗族和96份水族样本的线粒体DNARegionV区进行多态分析。结果:两个群体中均只发现标准型和短型(9bp缺失)两种多态,9bp缺失基因频率分别为:雷山苗族25.27%、三都水族25.00%。结论:上述两个少数民族群体中线粒体DNARegin V区短型多态基因频率较高,与其地域分布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脑肌病中线粒体DNA的部分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例Kearns-Sayre综合征(KSS)和2例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患者的骨骼肌线粒体DNA(mtDNA)中发现存在单一的大片段缺失突变。缺失的长度2.5~5.5kb,突变只发生在部分线粒体DNA中,突变型mtDNA占全部mtDNA的60.5%~84.6%。在10例其它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骨骼肌标本和外周血标本及数例正常骨骼肌和胎肝标本的mtDNA中均未发现缺失突变。上述发现支持mtDNA的缺失突变为KSS和CPEO主要病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贵州省3个少数民族线粒体DNA(mtDNA)9 bp序列缺失频率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贵州省雷山县苗族(69例)、荔波县布依族(70例)、荔波县水族(44例)共183例男性血液标本,应用PCR及直接测序检测线粒体DNA 9 bp序列缺失情况.结果 在贵州省3个少数民族样本中发现标准型、缺失型、3型,缺失频率最高为荔波县水族(40.91%),雷山县苗族中检出3型1例,3个少数民族群体间mtDNA 9 bp缺失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个世居少数民族mtD-N A 9 bp缺失频率不同,水族的遗传变异较大,水族与苗族的亲缘关系相比水族与布依族较近.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部分少数民族线粒体DNA 9bp序列缺失频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贵州省部分少数民族线粒体DNA 9 bp 序列缺失情况.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线粒体基因组细胞色素氧化酶II和tRNAlys基因间非编码序列中含9bp序列缺失的片段,3%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缺失情况.结果: 各少数民族线粒体DNA 9 bp序列缺失频率为7.4%~23.4%,最低为银屏壮族,最高为沙井苗族.结论: 贵州省部分少数民族线粒体DNA 9bp 序列缺失频率较高,各民族DNA 9 bp序列缺失频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州省3个少数民族(布依族、水族、苗族)群体人类白细胞抗原-G( 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遗传背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电泳及测序的方法对来自贵州地区的布依族、水族、苗族共344例健康个体DNA进行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检测,并与文献报道的仡佬族、壮族等13个民族群体的HLA-G基因14 bp插入/缺失多态性分布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布依族、水族和苗族人群的+14 bp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7%、26.0%和38.1%,+14 bp/+14 bp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40%、10.4%和15.9%,14 bp插入频率比较示布依族和苗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5,P=0.001),苗族与水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09)而布依族和水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7);与其他人群数据比较,苗族群体的14 bp插入/缺失分布与其他人群相似,而作为壮侗语族的布依族、水族则有自己独特的14 bp插入/缺失分布规律。结论:布依族、水族人群的14 bp插入/缺失分布相似,但是与苗族人群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卫星DNA杂合性缺失与急性淋细胞白血病(ALL)的相关性。方法:ALL患者72例,其中T-ALL9例,B-ALL55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急淋为8例,应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检测ATM基因D11S2179位点、BRCA2基因D13S269点位点和D13S25在B-ALL、T-ALL和慢粒急淋变患者的微卫星杂合性缺失(LOH)。结果:72例ALL患者中,3位点总LOH频率为26.4%。D11S2179、D13S260和D13S53位点LOH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5.3%、12.5%和5.5%。B-ALL患者3个位点平均LOH发生率为12.7%。在D11S2179和D11S2602位点同时发生LOH频率为9.1%。9例T-ALL患者未发现LOH。8例慢性急淋变患者只在D11S2179位点检测到3例(37.1%),其他2位点未异常。结论:ATM基因、BRCA2基因帮D13S25位点微卫星的LOH与B-ALL的发病存在相关性;而ATM基因遗传不稳定性可能参与慢粒急淋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p16基因纯合缺失和甲基化变化与其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成人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分别用多重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及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PCR技术检测了71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DNA中p16基因纯合缺失及甲基情况;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技术检测p16基因mRNA及p16基蛋白表达,结果:71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中,2例检测出p16基因纯合缺失,在无p16基因纯合缺失的病例中,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26)和9例急性髓性白血病(9/43)患者测出p16基因甲基化,p16mRNA及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0.4%(50/71例)、61.9%(44/71例),结论:在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p16基因甲基化比p16基因纯合缺失更具有意义;p16基因表达异常与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国布依族、苗族人群线粒体DNA Region V区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布依族(96份)及苗族人(90份)样本线粒体DNA Region V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布依族及苗族样本中只发现标准型和短型两种多态,短型多态(即9 bp缺失)频率在布依族、苗族人群中分别为31.1%和33.3%。结论:中国布依族、苗族人群线粒体DNA Region V区有相似的多态性,而与其他民族或人种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16基因的状态。方法:采用多重PCR分析法、SSCP分析法及以PCR为基础的甲基化分析法,分别对40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突变及甲基化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40例肿瘤标本中,发现7例(17.5%)p16基因缺失,3例(7.5%)发生了突变,9例(22.5%)有甲基化存在。全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均未发现有p16基因缺失、突变或甲基化存在。结论:p16基因的异常改变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任凌雁  何燕  张婷  王婵娟  王欢  官志忠  单可人 《重庆医学》2013,(22):2586-2587,2590
目的分析贵州3个地域苗族人群线粒体DNA COⅡ/t RNALys基因间小非编码V区串联重复序列9bp缺失频率。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法(PCR-PAGE)及DNA序列分析法进行检测。结果从江岜沙、黔西沙井、威宁龙街等3个地域苗族人群缺失频率分别为19.15%(9/47)、42.5%(17/40)和29.55%(13/43);岜沙苗族人群与沙井苗族人群9bp缺失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个地域苗族人群mtDNA 9bp缺失基因频率较高,不同地域苗族人群间缺失频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国河南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DNA Region V区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法对277份河南汉族样本的线粒体DNA RegionⅤ进行多态性分析,并随机选取部分DNA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予以确认。结果在河南汉族群体中发现标准型和缺失型2种多态类型,缺失型多态(即9 bp缺失)出现频率为15.88%。结论河南省汉族群体DNA RegionⅤ缺失型多态基因频率较低,与其他民族或人种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人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中存在特大片段缺失突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了解线粒体DNA大片段缺失突变及其意义。方法采用6种方法提取人外周血细胞DNA,,其中1种方法先分离线粒体,再抽提线粒体DNA。以得到的人外周血细胞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其产生经琼脂糖凝胶回收后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测序。结果6种方法抽提DNA进行PCR扩增后,产物电泳行为相同,发现人血细胞线粒体DNA存在13162bp特大片段缺失突变。结论此缺失首首发现的,经测序证明为人线粒体DN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线粒体DNA(m itochondrial DNA,m tDNA)多位点突变频率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PCR、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 ent length polymorph ism,RFLP)、PCR-时相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emporal temperature grad ient gel electrophoresis,TTGE)法筛查m tDNA 4977片段缺失、线粒体tRNALeu(UUR)A3243G突变和m tDNA T14577C突变。结果:在2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42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基因组总DNA中,未发现m tDNA 4977缺失、线粒体tRNALeu(UUR)A3243G突变及m tDNA T14577C突变。结论:m tDNA 4977缺失、线粒体tRNALeu(UUR)A3243G突变及m tDNA T14577C突变在外周血中没有检出,采用常规PCR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线粒体DNA突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汉族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前体cDNA进行核苷酸旬分析及功能研究。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汉族人GDNF前体cDNA,利用昆虫杜状病毒表达系统(BES)表达此前体cDNA,原代培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对表达产物进行活性测定。结果:汉族人GDNF前体cDNA为截短的555bp的转录体,其在昆虫细胞中的分泌表达产物能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结论:汉族人GDNF前体c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tDNA4977bp缺失用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MTT法和巢式PCR法测定人肿瘤细胞株—肝癌细胞(HepG2)、食管癌细胞(EC-9706)和乳腺癌细胞(MCF-7)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的存活分数(SF)和mtDNA4977bp缺失率。结果:MTT法:2Gy、4Gy和8Gy照射后,HepG2和EC-9706的SF显著低于MCF-7,表明HepG2和EC-9706细胞具有更高的辐射敏感性,HepG2细胞照射后的SF略低于EC-9706细胞,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CR法:1Gy和4Gy照射后3种肿瘤细胞mtDNA4977bp缺失率无显著性差异。8Gy照射后HepG2和EC-9706 mtDNA4977bp缺失进一步增加,而MCF-7的缺失率下降,显著低于HepG2与EC-9706细胞的缺失率,但HepG2和EC-9706细胞的缺失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HepG2和EC-9706细胞的辐射敏感性高于MCF-7细胞,这与MTT法测定结果相符。结论:测定mtDNA4977bp缺失作为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有望用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序列变化,探讨骨关节炎发病的潜在病理机制。方法:应用gap—PCR扩增方法检测10例骨关节炎病人和3例正常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的4977bp缺失突变。采用2轮PCR扩增,第1轮PCR反应以骨关节炎病人的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第2轮PCR扩增反应以第1轮PCR扩增反应的产物为模板,再次进行扩增。结果:第1轮PCR反应结果显示,mtDNA524bp扩增产物呈阴性,而533bp扩增产物均呈阳性;第2轮PCR扩增反应结果显示,10例骨关节炎病人病例标本中有2例出现524bp区带,而533bp扩增产物均呈阳性。两次扩增,正常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和外周血对照524bp扩增产物全部为阴性。结论:骨关节炎病人关节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有8470~13447nt之间4977bp大片段缺失,提示骨关节炎的发病与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线粒体DNA的突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Cochlear mitochondrial DNA3867bp deletion in aged mice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老龄小鼠耳蜗mtDNA缺失情况 ,明确老龄小鼠耳蜗mtDNA缺失的位置。方法 应用套式PCR和DNA测序技术对不同月龄 12 9/CD1杂交小鼠耳蜗 31个 (2月龄 7个 ,7- 10月龄 16个 ,17- 19月龄 8个 )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  1 小鼠耳蜗mtDNA386 7bp大片缺失 ,缺失发生在nt910 3-nt12 970之间 ,其两侧nt90 89-nt910 3和nt12 95 6-nt12 970为核苷酸完全相同的 15bp重复序列。 2 随着小鼠月龄的增加 ,耳蜗mtDNA386 7bp缺失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2月龄小鼠未发现缺失 (0 /7) ;17- 19月龄小鼠 (7/8)明显高于 7- 10月龄小鼠 (4/16 ) (P <0 0 1)。 3 缺失mtDNA/总mtDNA比值 ,17- 19月龄小鼠明显高于 7- 10月龄小鼠 (P <0 0 1)。结论 老龄小鼠耳蜗出现mtDNA386 7bp大片缺失可能与老年性聋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颗粒细胞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和4 977 bp缺失情况,初步探讨DOR患者颗粒细胞mtDNA结构的完整性。方法:选取DOR组及对照组各50例,分离提纯卵泡液中颗粒细胞,提取DNA,RT-PCR相对定量颗粒细胞mtDNA拷贝数及PCR检测其4 977 bp缺失情况。结果:DOR组及对照组均未检测到mtDNA 4 977 bp缺失,其拷贝数相对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R患者颗粒细胞mtDNA结构基本完整,颗粒细胞可作为DOR患者卵母细胞浆内线粒体自体移植的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