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分析了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化学成成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目前处于多方法、多途径的探索阶段,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为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和体内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简便、快速高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文志明  徐礼燊 《中草药》1999,30(6):468-470
综述了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有效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全方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与鉴定、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的药理追踪等。  相似文献   

3.
葫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系豆科蝶形花亚科植物,其种子为著名补阳中药,具有温肾壮阳,祛寒除湿等功效。除药用外,葫芦巴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如其果实可作为调味品,叶子做蔬菜等。为了更深入地对葫芦巴这一重点药用植物进行研究,开发其多层次、多领域的应用价值,我们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PK/PD结合模型是研究药物时间-浓度、浓度-效应、时间-效应三者之间关系的有力工具,PK/PD研究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中药成分复杂,其药效物质基础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将PK/PD结合模型应用于中药研究,有利于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对中药及其制剂的开发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近年来PK/PD结合模型在中药单体成分及有效部位、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中的应用,为今后中药化学成分PK/PD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复方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福  蒋晔  李艳荣  丁翔宁 《中成药》2007,29(2):258-262
中药复方(或称中药方剂)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它基于辨证的思想观点,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相须、相使、相恶”的作用规律,选择恰当的药物定量配伍而成,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复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和临床疗效上,而对其化学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理的研究不多。然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阐明复方配伍的化学物质基础不仅对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理论、将中药方剂推向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能是结合国情、发挥传统医药及资源优势,进行创新药物研究的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  相似文献   

6.
中药甘松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干燥根及根茎,为国家二级保护藏药,藏、汉医药典籍对其有详细的记载,药用历史悠久。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甘松进行了大量研究,不断有新的发现,对甘松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后续甘松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及甘松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中药制剂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有效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全方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复方活性部位与有效成分的药理追踪等。  相似文献   

8.
中药槐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槐花又名槐蕊,始载于《日华子本草》,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或花。性味苦、微寒,归肝、大肠经。《中国药典》称其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等证[1],为中医常用的止血药。本文对槐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炮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槐花提供借鉴。 1 化学研究 1.1 黄酮及其苷类 1904年Schmidt分离到黄酮苷——芦丁(Rutin)(1),为槐花的主要成分。目前已从花及花蕾中分离到黄酮苷元——槲皮素(quercetin)(2)、山奈酚(kaempferol)(3)[2]、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药复方研究特别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发展迅速,复方中每味中药的性能决定了一个中药复方的疗效及其范围,而其最重要的研究部分就是有效化学成分的提取和纯化。本文通过药理活性指导下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复方汤液的有效部位、煎煮过程及其成分的变化、有效成分组学的研究、无机元素的作用和复方的拆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药刺五加化学成分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药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 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 Harms[Eleuthereoccus senticosus(Rupr.etMaxim.) Maxim.]的根和根茎。是我国传统药物五加的药材来源之一。陶弘景著《名医别录》称五加以“五叶者良”,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功效。《神农本草经》列五加为上品。其叶茎果实亦可供药用。味辛、微苦 ,性温 ;无毒。能益气健脾 ,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 ,体虚乏力 ,食欲不振 ,腰膝酸痛 ,失眠多梦。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刺五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笔者就近年来关于刺五加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作一概…  相似文献   

11.
中药化学成分肠道菌群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介绍肠道代谢研究方法及肠道菌群对中药成分的代谢作用,为开展中药代谢研究提供参考.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中药成分肠菌代谢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40篇,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目前对肠菌代谢研究主要有4个方面,且对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蒽醌类,单萜类等中药成分的肠菌代谢研究最多.肠道菌群对中药成分的生物转化以水解为主,不少苷类成分肠菌代谢为苷元后更易吸收发挥药效.肠道药物代谢研究对临床中西药物合用上有指导意义.中药化学成分肠菌代谢研究有助于了解药物作用机制及作用物质基础,加快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万振先 《江西中医药》1990,21(1):56-57,62
近20年来,不少学者为探明中药复方治病的物质基础,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复方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力图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结构与疗效的关系,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和中药复方防病治病的作用机理。尽管目前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还多处于方法学的探讨,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整理发扬中医药独特理论体系,促进中医药现代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处方某些药物名称的右上角注明的特殊煎服法或用法,如先煎、后下、布包、烊化、单煎、冲服、杵等字样的角注,对发挥药物的疗效有很大影响,是历代医家宝贵经验的结晶,所以一直被沿用.  相似文献   

14.
瓜蒌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瓜蒌,瓜蒌子,瓜蒌皮等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整理,为开展瓜萎的质量标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春霞 《中药材》2004,27(3):224-226
中药菊花系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为一种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1].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记载菊花时云:"久服利血气,轻身耐志延年."后世医药学家对菊花逐渐有了更深的认识,如<名医别录>记载菊花可以"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本草拾遗>记载菊花"作枕明目"[2].中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菊花项下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收载了亳菊、滁菊、杭菊和贡菊.目前我国菊花药用类群有9个栽培变种,分别为贡菊、湖菊、小白菊、大白菊、小黄菊、滁菊、亳菊、大牙马、大怀菊[3].现就近年来国内对菊花化学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中药化学成分的变化来探讨中药配伍理论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中医中药之所以历史悠久,且经久不衰,有赖于它的内在科学性。在中药的配伍上就有其独特的配伍规律,《神农本草经》即有“七情”的提法。随着对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深入,探讨中药配伍的实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从化学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用化学分析的方法阐明中药配伍规律的实质;用一种哲学思想即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揭示中药配伍的内涵;用现代科学方法验证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的配伍规律,使这些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目前我们可以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即药物治病的物质基础是其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本文拟就从中药化学成分的变化来探讨中药配伍理论的必要性及目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超声提取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介绍了超声提取的原理,系统阐述了超声提取在多糖、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等各类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育黎  郝延军  袁汀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14-2316
中药炮制成饮片后其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该文对中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生物碱、苷类、挥发油、多糖、有机酸、鞣质、蛋白质、氨基酸、无机成分及微量元素受炮制影响的研究情况加以汇总,并作分析和阐释,进而探讨中药炮制的真正意义,同时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近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近况李占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100027)岳雪莲(北京市中医研究所100010)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针对具体病证,运用辩证论治及方剂配伍原则组成,体现了中医特色。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复方从不...  相似文献   

20.
中药苍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正>苍耳子系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rt.的带总苞的成熟果实,为中医临床较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散风除湿,通鼻窍的功效,用治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等。有关苍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苍耳子油脂的组成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Z-油酸、E-油酸、硬脂酸、山嵛酸,鉴定量99.42%。另从苍耳子中分离鉴定7个化合物:大黄酚(chrysophanol,Ⅰ)、大黄素(e-modin,Ⅱ)、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Ⅲ)和β-谷甾醇、豆甾醇、胡萝卜苷(daucosterol)、蔗糖等。其中蒽醌Ⅰ,Ⅱ,Ⅲ和山嵛酸是首次报道从该植物得到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