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8~2000年住入的腓神经损害11例,均为臂部肌注青霉素后所致。经过运动、针灸、导平等一系列康复治疗,好转率达100%。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腓神经损害病例11例,均经过电神经生理学检查、临床康复评定,确诊。由于臂部肌注青霉素所致,年龄2.5~8岁,男8例,女3例。患儿肌注青霉素后即出现跛行,下肢活动障碍,肌力≥Ⅲ级。1.2方法(1)运动疗法:本组病例主要采用运动疗法。均采用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助力运动及抗阻运动等方法,以达到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修复的目的。①被动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2.
采用巨刺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同时与传统针法对照,发现巨刺运动疗法组疗效优于传统针法组,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随机分为巨刺运动疗法组68例,男37例,女31例,年龄41~76岁,病程20d~1年;传统针法组63例,男33例,女30例,年龄39~78岁,病程13d~11个月。方法:(1)巨刺运动疗法组:穴取肩骨禺、臂骨禺、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悬钟。健侧取穴,采用毫针在得气的基础上强刺激,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同时使患者主动或被动地运动患肢,留针30min,其中每10min行针1次,1次/d,1…  相似文献   

3.
0引言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开展系统的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治疗,能否最大限度改善肢体功能,防止异常姿势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本文对此进行探讨。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本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本院2000-05/2002-12年收治,男31例,女9例。纳入标准:CT证实。其中脑梗死30例,脑出血10例,左侧偏瘫22例,右侧偏瘫18例,发病至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2d~1个月、治疗时间20d~3个月,平均年龄52.3岁。1.2方法(1)关节活动训练:完全偏瘫卧床患者最初由治疗师到床旁进行患肢被…  相似文献   

4.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对27例2型糖尿病(NIDDM)患者开展的运动疗法进行定期随访并总结,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27例NIDDM中,男21例,女6例。年龄32~67岁,平均47岁。病程3~15年,且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诊断标准按1986年WHO撰写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实施运动疗法的同时仍给予糖尿病饮食及降糖药物治疗。方法:(1)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不同运动方案,包括运动种类、强度、频率、时间及时机等。①运动种类:慢跑、打球、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可根据患者个…  相似文献   

5.
康复护理在促进脑外伤术后病人功能障碍恢复方面,疗效肯定,我科自1996年对50例脑外伤术后昏迷病人实施康复护理,取效满意。1对象与方法50例患者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12~64岁,平均32岁;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4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8例。方法:(1)康复训练的时间:病人患病后,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一般在1周内大都可进行康复训练。(2)肢体功能的康复:功能位的摆放;被动按摩;被动运动(活动的顺序为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幅度从大到小);健肢的主动…  相似文献   

6.
2000年2月~2001年7月采用运动疗法(PT)加电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10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本组脑血管病人均为住院病人,100例中脑出血40例,脑血栓60例,男70例,女30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3岁。病程 15~40d。治疗最少4个疗程,最多7个疗程,全部病人均经CT扫描或MRI检查证实,其中,左侧肢体功能障碍45例,右侧肢体功能障碍55例,全部病例伴有语言障碍。 方法:(1)PT治疗师训练患者肢体的活动和协助其被动运动,主要有: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996年1月~199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例,符合中华医学会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和CT或MRI证实,排除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平均年龄62(51~73)岁,男10例,女4例。脑出血3例,脑梗死11例,左恻偏瘫7例,右恻偏瘫7例。方法:14例患者应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脑卒中约7~10d后,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时进行此项疗法。(1)限制使用健肢:用吊带或休息位夹板固定健肢,每天固定时间为非…  相似文献   

8.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掌握正确的运动疗法、注意运动前后的护理已成为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迫切需要。我科自1999~2001年对38例糖尿病病人进行定量运动锻炼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38例,男13例,女25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1岁,病程7个月~26年,血糖9.3~32mmol/L尿糖+~++++,酮体阴性~++++,其中并发酮症酸中毒3例。1.2方法(1)Ⅱ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的护理干预:①2型糖尿病的运动方案,每日步行或慢跑40min,以个体能承…  相似文献   

9.
该院收治27例患者,经过中药局部浸泡并结合运动疗法,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自1996~1999年,共收治27例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32~67岁,平均47岁。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9例。病程6~25年,其中神经病变(肢体远端麻木冷感)I度18例,血管病变(皮温下降,足部静息疼痛,皮肤颜色变黑,足背动脉搏动减弱4例,消失1例,新鞋擦伤1例。方法:(1)运动疗法:步行前进行全身检查,重点检查双足鞋、袜,要清洁、宽松、柔软、合脚。平时行走时不可赤…  相似文献   

10.
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运动疗法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本文通过60例2型糖尿病运动前后血糖变化的测定,来探讨运动疗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8年1月~2002年1月我院病人共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68岁,平均55岁。病程0.5~13年。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写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犤1犦。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在运动疗法前、中、后不变。1.2方法(1)运动方案:在掌握心肺复苏急…  相似文献   

11.
作业疗法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并与单纯应用运动疗法相比较。 方法:选择2003-03/2005-06河南省中医中风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住院脑卒中患者160例[开始康复治疗距发病时间为(6.6&;#177;5.0)d],随机分为两组:①运动疗法组(n=40),予以良肢位摆放、被动活动关节、桥式运动、神经肌肉促通术、坐位平衡、站位平衡及步态训练等治疗。40-50min/d,平均疗程7周。②运动+作业疗法组(n=120):在运动疗法组基础上,早期开始予以日常生活活动再学习训练,恢复期重点予以选择性作业课题治疗,患侧上肢的精细活动强化训练,自助具、辅助具的使用训练及健肢的代替、代偿训练等,40-50min/d。在康复治疗开始的24h进行首次评定,应用Fue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价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后每2周评价1次。 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60例进入结果分析。①ruel-Meyer得分:运动+作业疗法组在治疗后2,4,6,8周时得分均高于运动疗法组(P〈0.01)。②Baahel指数:运动+作业疗法组在治疗后2,4,6,8周时得分均高于运动疗法组(P〈0.01)。③两组处于同一运动功能状态下(Fuel-Meyer得分相同时),运动+作业疗法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运动疗法组,在Fuel-Meyer积分在45-60分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 结论:早期应用作业疗法配合运动疗法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其康复疗效优于单用运动疗法组。  相似文献   

12.
0引言运动疗法是指糖尿病患者长期规律的运动锻炼,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正确掌握运动疗法及其前后的护理已成为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迫切需要。文章总结了1998/2000糖尿病患者开展运动疗法的效果及护理体会。1材料和方法1.1材料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平均年龄54.6岁,平均病程(6.4±5.2)年,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降糖药物治疗,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根据有无辅助运动疗法随机将受试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运动组80例;另一组为非运动组40例,继续治疗护理3个月。1.2方…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不仅肢体的随意运动丧失,而且伴有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直接影响到肢体的营养代谢,可导致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骨化性肌炎、肩、手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又会进一步影响肢体的随意运动的恢复。我们对237例脑卒中病人实施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6年1月~1997年1月共收治脑卒中病人237例,其中男140例,女97例,最小41岁,最大80岁。1.2方法肢体功能康复:(1)被动运动。对于完全性瘫痪的肌肉,只能进行按摩和被动运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  相似文献   

14.
自1999年1月~2001年6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32例,通过精心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9~82岁,平均59.6岁。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出血31例,颅内动脉血管畸形破裂出血1例。方法:脑出血偏瘫病人,渡过危险期后及早地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预防畸形,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对瘫痪肢体进行康复护理,采取的步骤是:(1)运动:对于完全性瘫痪的肌肉,只能进行按摩和被动运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活动瘫痪的肢…  相似文献   

15.
张雯  陈文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60-3260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帕金森病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54-80岁,平均(65&;#177;8)岁,病程1-5年,平均(2.4&;#177;0.4)年,均有明显的运动过缓,震颤和僵直等症状,均接受为期2周的一对一康复训练,治疗前后由专人采用韦氏综合评定量表,Akhtar方案和Barthel指数评定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采用SPSS软件包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前后除BI评分外,其余各项评定内容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善。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采用PT(运动疗法),OT(作业疗法)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80例患者,均经治疗渡过急性期,生命体征平稳,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46例,出血性脑血管病32例,另有2例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男53例,女27例,年龄35~76岁,平均63岁。病程1周~2年。具体偏瘫分级(按Brunnstrom法):一级12例,二级23例,三级37例,四级8例。治疗采用PT和OT结合的方法。PT疗法主要包括肌力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耐力练习,平衡练习和协调练习,以及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Brunnstro…  相似文献   

17.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01年4月~9月,在我院住院的脑血栓偏瘫患者共100例。均为初次发病;年龄在85岁以下;经我院CT扫描证实血栓形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康复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1.2方法在康复组和治疗组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的基础上。(1)康复组进行运动疗法治疗,至少1次/d,50min/次,共治疗28d。康复治疗的内容,以Bobath法为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为卧床期,离床期和步行期。卧床期,训练内容主要是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充维持训练。坐位及坐…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1月~2001年12月底采用美国捷迈(Zemmer)公司生产的人工膝关节进行全膝表面置换术(TKA)10例,术后应用持续被动运动(CPM)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0例病人,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46~68岁,平均57.6岁。均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例为外伤术后,所有患者屈膝<90°,其中3例患者屈膝<70°,1例屈膝仅30°。1.2方法(1)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取硬膜外麻醉,膝正中或内侧纵切口,切除全部骨膜,安装美国捷迈公司人工膝关节(Ⅰ/BⅡ后稳…  相似文献   

19.
应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和热外效应(非热效应)治疗颈椎病,结合正确的运动疗法巩固疗效,在颈椎病的康复中效果满意。于1997~2001年应用高频电加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患者300例,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300例颈椎病患者,年龄18~83岁,平均51.6岁。使用频率为40.68MHz、波长7.37m超短波治疗仪或频率为27.12MHz、波长11m的短波治疗仪进行治疗,10~20min/次,1次/d,7d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进行1~4个疗程不等,平均约1.5个疗程。方法:针对病人的年龄和分型,制定运动处方或运动…  相似文献   

20.
1对象与方法本组10例患者均为CCU病房近年来收治的诊断为原发性心脏骤停的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9~60岁。冠心病7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陈旧性下壁心梗2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双瓣膜病变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方法:所有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后,经心脏复苏、抗心衰、抗心律失常治疗,绝对卧床1周。病情稳定后在心电监护下由护士帮助进行床上被动、主动肢体运动,逐渐床上生活自理(如主动进餐、漱口、洗脸等)。如无不适,试探性床边短时坐椅。适应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床边站立,坐位便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