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IgG抗体亚型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丽美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189-1190
目的 探讨ABO溶血病的新生儿IgG各亚型含量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实验室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采用常规ELISA法测定患儿血清中IgG各亚型含量及胆红素水平。结果 ABO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34.0%,IgG各亚型阳性发生率32.0%,IgG1、IgG3阳性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较IgG阴性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高(P〈0.05),IgG2、IgG4则无差异。结论 新生儿免疫血液学检查对ABO溶血病时高胆红素血症有预警作用,当血清IgG1、IgG3亚型阳性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母婴血型、孕期血型抗体效价、胎儿性别、胎儿血型、羊水性质、脐血胆红素、脐血溶血三项实验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我院568例ABO血型不合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病例,根据母婴血型、是否发病来分组分析.结果 母婴血型不同组脐血血清胆红素浓度、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发生率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母婴血型相同组;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1/128时,新生儿患ABO-HDN的几率明显增加;A型血的胎儿更易患新生儿溶血病,胎儿性别及羊水性质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孕期血型抗体效价、胎儿血型、脐血胆红素和脐血溶血三项均与新生儿ABO溶血病有密切相关,根据检测结果可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DN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水肿、黄疸、贫血和肝脾肿大,黄疸深者可能并发胆红素脑病。因此,尽快对黄疸患儿进行HDN的临床诊断,可争取治疗时间,提高治疗质量,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ABO HDN是由于母婴ABO血型不合,母体IgG抗A(B)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致敏并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胎儿有核红细胞增多症、胎儿水肿、新生儿重症黄疸等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疾病[1-2].既往,临床上主要通过手工抗人球蛋白方法进行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以及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来诊断ABO HDN.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并确诊ABO HDN患儿507例,本文将总结其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其常见血清学表现形式、3项试验指标的各自特点及可能的相互联系,为改良ABO HDN的实验诊断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了解其优缺点.方法 选取306例我市各大医院新生儿科疑似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的抗凝血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3例,实验组采用微柱凝胶法、对照组采用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释放试验,并对阳性结果的标本进行血型不规抗体特异性鉴定及其效价测定.比较两组的检测效果.结果 实验组出生天数≤3天的患儿的新生儿溶血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释放试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7.91% vs.1 1.76%,56.86% vs.31.37%,61.44% vs.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操作方便简单,与常规手工法试管法相比,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高、诊断效率高、使用标本量少、结果易于观察和保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筛查孕妇不规则抗体和测定效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法鉴定夫妇的ABO血型及Rh(D)血型、筛查孕妇血液不规则抗体及测定抗筛阳性者抗体效价。结果 1100例孕妇抗体筛查出现98例抗体阳性,效价测定结果分析显示出抗体效价高低与孕妇流产、死胎及新生儿发生溶血病的关系。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筛查不规则抗体和效价测定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稳定;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孕妇血液不规则抗体阳性及效价高低有重要联系,孕产妇产前检查可早期发现不规则抗体,提起临床注意采取预防治疗措施,减少或减轻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共74例,其中30例符合换血治疗的标准,实施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观察换血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血生化指标水平改变情况。结果换血治疗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显效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前后患儿血钾、血钠、血钙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孟侠 《淮海医药》2013,31(3):252-252
目的了解新生儿溶血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来自本院的156例新生儿血样本。结果 156例新生儿血样本中,阳性74例,阳性率为47.4%;其中男82例,女74例,阳性率分别为40.3%和41.8%,男女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型67例,B型46例和O型43例,阳性率分别为67.1%,56.5%,4.6%;A型、B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型、B型与O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微柱凝胶法可以快速特异性的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检测,提高了诊断率。A型、B型患儿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且无其他合并症的51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IVIG治疗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1g·kg-·1d-1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日。结果IVIG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黄疸消退时间为4.18±1.03天,常规治疗组为5.28±1.50天,t=3.383,P<0.01。结论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合并G6PD缺乏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对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效果。方法对214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14例患儿中三项试验均为阳性者约占29.4%;游离、释放试验阳性,直抗试验阴性者约占50.5%;直抗、释放试验阳性,游离试验阴性者约占6.1%;直抗、游离试验阴性,释放试验阳性者约占3.3%;确诊患儿抗体释放试验均为阳性。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用量少,影响因素少,灵敏度及特异性良好,结果易保存,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18例2009年7月—2011年10月在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换血前后检测肝功能检查,观察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变化。结果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显著减低,与换血前相比,t值分别为14.86、13.75、11.56,P均〈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方法简单、方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7,(14):49-51
目的对微柱凝胶技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HDN)检测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中心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集的80份HDN患儿血液标本,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传统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技术分别进行抗体放散试验、抗体游离试验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所取得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80份HDN患儿血液标本的检测,采用试管法进行抗体放散试验检测出67份(83.75%)呈阳性,进行抗体游离试验检测出62份(77.50%)呈阳性,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出54份(67.50%)呈阳性,而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抗体放散试验检测出76份(95.00%)呈阳性,进行抗体游离试验检测出72份(90.00%)呈阳性,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出70份(87.50%)呈阳性,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技术在三种试验中的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新生儿溶血病可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检测,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果稳定、操作简单,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方法对新生儿溶血病诊断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针对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的277例可疑溶血病新生儿,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溶血三项试验,分析指标与溶血病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微柱凝胶法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式试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型血婴儿的溶血三项阳性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微柱凝胶技术,在对新生儿溶血的病例检查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4例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对患儿进行血液的采集,采用微柱凝胶的方法和传统试管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实验,并分析结果。结果微柱凝胶法更灵敏,检查结果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的检查方法较为简便,结果更加准确,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妇IgG抗体效价及其各亚类含量与新生儿溶血病(ABO—HDN)的关系。方法选取有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HDN)的母婴(母亲为O型血,父亲非O型血,且母亲血清IgG抗体效价≥1:64)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HDN进行分组,其中A组为新生儿发生HDN孕妇组27例,B组为有HDN风险但未发生HDN孕妇组37例。另选取28例IgG抗A(B)效价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ELSIA法测定各组孕妇的血清IgG抗A(B)亚类的含量。结果IgG抗A(B)效价在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gG1和IgG3亚类含量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IgG亚类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升高对ABO—HDN有预警作用,IgG亚类的含量水平与ABO—HDN的发生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关系。方法选择我院,IgG抗A或者抗B效价增高孕妇以及其新生儿共314例,均为单胎。对孕妇妊娠16周、28周、36周与丈夫血型相对应的血清IgG抗A或者抗B效价进行检测以及非特异性抗体测定。在新生儿出生7d内对溶血3项目检测。结果本组共发生63例新生儿溶血病,总发生率为20.01%。孕妇IgG效价在1:128~1:256、1:512~1:1024、大于1:1024时,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分别为13.5%、23.2%、46.8%。结论 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体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随着血清IgG抗体效价升高,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在孕期要及时检测,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溶血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检测O型孕妇IgG抗A(B)效价及新生儿溶血三项,分析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528例O型孕妇IgG抗A(B)效价测定,抗体效价<1:64者占59.5%,抗体效价1:64者占16.7%,抗体效价1:128者占10.6%,抗体效价1:256者占9.5%,抗体效价1:512者占3.8%。ABO-HDN发病率与母体血清IgG抗体效价成正相关,抗体效价超过1:64 HDN发生率明显增加,发病几率为64.5%(138/214)。结论 O型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发病率成正相关,随孕妇孕期IgG抗体效价增高,新生儿溶血病发病逐渐增高。监测孕期IgG抗体效价可预测新生儿溶血病发病情况,提示医生采取医学干预可减轻其危害。  相似文献   

18.
<正> 人群中 Rh 血型抗原阴性较少,故母子 Rh 血型不合及新生儿 Rh 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不高。由于新生儿 Rh 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新生儿期的严重溶血性疾病,如不能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或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产前进行 Rh 血型检查,夫妇 Rh血型不合妇女进行 Rh 血型抗体测定,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 Rh 溶血病具有重要价值。我院10年查出孕妇 Rh 血型抗原阴性27例,娩出24名新生儿被诊断为新生儿 Rh 血型不合溶血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研究O型血孕妇抗体效价和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相互关系。方法进行产前检查的血型不合并且IgG抗体效价在1:64以上的O型血孕妇共35例,对其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时进行血型血清学、胆红素及溶血指标检测,并对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价。结果全部O型血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血液中HDN指标呈阳性的共16例,且伴随着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度的升高,其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比例也在升高,组间HDN的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母亲进行产前血型抗体效价检验,能够提前预测到出现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可能性,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溶血病(HDN)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者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ABO血型系统所致的HDN最为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MSN、Ken、Kidd、DL母等血型系统偶尔也可引起HDN。笔者于2010年10月检测到1例由抗-Jka不规则抗体引起HDN,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