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严重烧伤早期应用亚胺培南对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TNFα的影响。方法将1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即烧伤后亚胺培南治疗组和烧伤后生理盐水对照组。2组分别于伤后20min内静滴100mg泰能和等量生理盐水,8h/次,共3d,并补液抗休克。采用ELASA法检测2组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TNFα的含量。结果家兔烧伤后血浆中TNFα含量较伤前明显增高,伤后16h达到高峰,并维持较高水平至伤后72h。在各相同时点,痂下组织液中TNFα分别较血浆中TNFα含量有显著增高。在烧伤早期应用亚胺培南治疗组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严重烧伤早期使用亚胺培南,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TNFα水平较对照明显降低,提示亚胺培南对TNFα、内毒素释放呈低诱导状态,有利于防止和减轻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亚胺培南在严重烧伤早期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  16只烧伤早期家兔 (A组 )和正常对照非烧伤家兔 (B组 )于 2 0min内静滴 10 0mg泰能后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测定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药物的浓度 ,利用 3P87软件计算其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 ,采用SPSS 8 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B组相比A组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显著改变 ,表现为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药物半衰期明显延长 :A组血浆 (1 5 6± 0 3 3 )h、痂下组织液 (2 5 7± 0 44 )h ;B组血浆 (0 97± 0 12 )h ;亚胺培南在痂下组织液中用药后 1h即可以检测到 ,有效浓度可维持 6~8h。结论 亚胺培南在烧伤早期痂下组织液和血浆中半衰期明显延长 ,其在痂下组织液中形成抗生素保护屏障 ,可有效地防止创面细菌的侵袭性感染。  相似文献   

3.
烧伤患者痂下水肿液内毒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烧伤早期患者水肿液内毒素变化规律。方法 伤后1 ̄6d采集了20例严重烧伤2的痂下水肿液和血浆标本,用偶氨基质显色法测定了水肿液及血人毒素含量。结果在伤后早期水肿液内毒素含量高于血浆,伤后各时相点血浆内毒素和水肿液内毒素明显相关。结论内毒素为严重烧伤早期痂下水肿液重要成分之一,其含量随伤后时间的增加而增另,水肿液内 与血浆内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烧伤早期切痂对血浆中IL-6,IL-8及TNF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甲汉  任加良  易朝辉 《广东医学》2002,23(11):1144-1145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切痂植皮对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30%TBSAⅢ度烫伤大鼠为模型,随机分为切痂组(A组,n=35),非切痂组(B组,n=35),A组动物于伤后3h切痂植皮,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IL-6,IL-8及TNF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动物伤后1h血浆中IL-6,IL-8及TNF含量显著升高,A组切痂后较术前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烧伤早期大面积切痂能有效降低血浆中部分类性细胞因子含量,对防治SIRS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一次性大面积切痂术前和术后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损伤的改变,以探讨一次性大面积切痂术在烧伤后脏器功能障碍防治的机理。手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14天取血分离血清和血浆,测定20侧严重烧伤病人血浆中内毒素和TNFα水平,并结合体外内皮细胞培养,将烧伤血清与内皮细胞共同孵育24h,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变化和培养液中LDH、6-keto-PGF1α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一次性大面积切痂术后烧伤血清中内毒素和TNFα水平均较术前1天明显降低(P<0.01);术后烧伤血清与内皮细胞孵育24h后,培养液中LDH和6-keto-PGF1α量均较术前烧伤血清的低,光镜下见内皮细胞变形、坏死也较术前烧伤血清所致显著减轻。实验提示,一次性大面积切痂可有效降低烧伤血清中内毒素和TNFα水平,并减轻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损伤,从而能有效防治烧伤后脏器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严重烧伤后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 用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造成30%TBSAⅢ度烫伤)和治疗组(烧伤后腹腔注射牛磺酸.剂量400mg/kg体重)。于伤后l、3、6、12和24h检测血浆TNFα、AngⅡ和cTnT含量与心肌中TNFα、AngⅡ含量。结果 烧伤组伤后3h血浆cTnT即呈显著升高,12h达峰值.24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烫伤后6h血浆和心肌组织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2h达峰值;伤后lh血浆AngⅡ即显著升高,伤后24h血浆及心肌中AngⅡ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血浆cTnT、TNFα和AngⅡ水平较烧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血浆TNFα、AngⅡ含量与血浆cTnT变化密切相关。结论 牛磺酸对严重烫伤后心肌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毒素结合肽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组人内毒素结合肽蛋白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 ,分为模型组 (n =3 6)、治疗组 (n =3 6)及对照组 (n =6)。模型组在烧伤后立即腹腔内注射 1mg/kg内毒素(用 1ml生理盐水配制 ) ;治疗组腹腔内注射 1mg/kg内毒素 (用 0 5ml生理盐水配制 )后 ,再注入 40 0 μg/kg制备好的内毒素结合肽 (用 0 5ml生理盐水配制 ) ;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在处理后 1、3、6、12、2 4、48h取血和肝、肺组织 ,对照组仅在脱毛后腹腔内注入 1ml生理盐水 ,取血和肝、肺组织作总体对照。采用生化速率法、ELISA法及组织学切片染色和电镜制样等方法 ,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 (ALT)、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 6(IL 6)的含量变化以及光、电镜观察肝、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于伤后 1h血清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6h达峰值 ;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相点血清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 0 1,P <0 0 5 )。血清IL 6含量测定结果 ,模型组于伤后 1h血清IL 6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 ,12h达峰值。治疗组 3~ 48h各时相点血清IL 6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1,P <0 0 5 )。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动态变化提示 ,模型组大鼠血清ALT水平较正常组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L-精氨酸(L-Arg)、谷氨酰胺(G1n)及两者合用(L-Arg+G1n)对重度烧伤大鼠早期肝脏功能保护和缓解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方法 建立重度烧伤大鼠模型,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NS)组、L-Arg组、G1n组和L-Arg+G1n组烧伤后8、16、24和48h4个时间点的肝组织NO2-/NO3-含量和门静脉血内毒素的水平。结果 (1)肝组织中NO2-/NO3-含量:L-Arg组、L-Arg+G1n组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正常对照组、NS组、G1n组(P<0.001),NS组和G1n组又高于同时间点的正常对照组(P<0.05);(2)门静脉血浆内毒素水平:对照组和NS组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L-Arg组、G1n组、L-Arg+G1n组(P<0.001),Gln组低于L-Arg组(P<0.001),L-Arg+G1n组又明显低于同时段的其他组(P<0.001)。结论 在重度烧伤大鼠早期,采用L-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对保护其肝脏功能及缓解内毒素血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rhGH)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rhGH 3组。后2组造成25%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立即腹腔注射地塞米松80mg/kg,伤后2h分别给予等渗盐水和rhGH 1.33 IU/kg。伤后8、24h,观察肠道细菌移位频率、门静脉与腔静脉血清内毒素含量、腔静脉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和肝功能变化。结果rhGH组肠道细菌移位频率和组织细菌含量均明显低于烧伤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GH组门、腔静脉内毒素含量明显低于烧伤组(P<0.01);腔静脉TNFα含量和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烧伤组(P<0.01,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rhGH能有效减轻严重烧伤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减少炎性介质释放,保护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参对兔严重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PMN)与内皮细胞(EC)粘附的作用及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24只日本大耳兔,建立兔30%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丹参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于烧伤后即刻,2、4、8、16、24、48h,取血分离获得PMN,与体外培养的兔血管EC作用测定PMN-EC的粘附率,并测定各时点血浆TNF-α值。结果:烧伤后即刻生理盐水组与丹参组粘附率均升高,生理盐水组伤后4h达高峰,丹参组2、4、8、16、24、48h各时点的粘附率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生理盐水组于伤后2hTNF-α开始升高,8h达高峰,48h仍高于正常,丹参组2、4、8、16、24、48h各时点的TNF-α的值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丹参能降低严重烧伤后血浆TNF-α的水平,进而抑制PMN-CE粘附,改善微循环及减轻组织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核黄素对烧伤后肠源性感染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30%Ⅲ度烧伤模型并通过胃肠道管饲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示踪,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和肠道示踪菌的播散情况,比较核黄素腹腔治疗与单纯烧伤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伤后12h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低于烧伤对照组(P〈0.01),伤后24h治疗组肠道示踪菌较对照组在血液、痂下、肾、肺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P〈0.05);肺、肾、痂下等组  相似文献   

12.
李志清  王甲汉  任加良  黄苏宁 《广东医学》2003,24(12):1336-1337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痂下水肿液(sera)对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活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ELISA和原住杂交动态检测严重烧伤患者痂下水肿液刺激健康人PBMC后,TNFα及IL-8 mRRA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8含量。结果 烧伤痂下水肿液刺激PBMC后1h,TNFα mRRA表达和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含量即升高达峰值,而IL-8 mRRA表达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含量在刺激后4h达峰值。结论 烧伤痂下水肿液可活化PBMC,并刺激PBMC表达和分泌TNFα和IL-8,从而在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核黄素对烧伤后肠源性感染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Ⅲ度烧伤模型并通过胃肠道管饲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示踪,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和肠道示踪菌的播散情况,比较核黄素腹腔治疗与单纯烧伤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伤后12h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低于烧伤对照组(P<0.01),伤后24h治疗组肠道示踪菌较对照组在血液、痂下、肾、肺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P<0.05):肺、肾、痂下等组织的示踪菌定量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核黄素的早期使用可降低严重烧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的吸收入血量,减轻肠道细菌的全身播散发生率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复制创面绿脓杆菌感染、背部Ⅱ度30%体表面积烧伤的家兔动物模型,动态检测了烧伤动物血浆内毒素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烧伤创面及感染是血中内毒素和氧自由基的重要来源;早期切痂能降低血内毒素和MDA水平。对内毒素影响氧自由基形成及早期切痂影响血中内毒素和MDA水平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手削痂时用亚甲蓝染色测定烧伤深度。方法 术前24h用亚甲蓝霜剂均匀涂抹到双手背烧伤创面上,术前30min揭开敷料,此时坏死组织已着色,即坏死组织染成蓝色,而健康组织不着色,以便在术中正确判断削痂深度。结果 16例手烧伤用亚甲蓝染色测定烧伤深度,术后5d检创,本组病例皮片100%成活14例,95%成活2例。术后半年随访14例病人,手的外形、功能、生长发育均不受影响。结论 亚甲蓝染色测定烧伤深度,可在术中提供判断烧伤深度的客观依据,其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易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家兔烧伤后血浆内毒素和丙二醛水平及早期切痂对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复制创面绿脓杆菌感染,背部Ⅲ度30%体表面烧伤的家兔动物模型,动态检测烧伤动物血浆内毒素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烧伤创面及感染是血中内毒素和氧自由基的重要来源;早期切痂能降低血内毒素和MDA水平。对内毒素影响氧自由基形成及早期切痂影响血中内毒素和MDA水平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严重烫伤大鼠血清内毒素及TNFα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wistar大鼠 130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N)、伤后对照组 (C)、早期肠内营养组 (EEN)及早期肠内营养 +重组人生长激素组 (EEN +rhGH)。C组、EEN组、EEN +rhcGH组均给予 30 %TBSAⅢ°背部烫伤 ,分为伤后第 1、3、5、9天四个时相点 ,烫伤后C组大鼠自由进食饲料 ,EEN组及EEN +rhGH组大鼠灌喂牛奶 ,EEN组大鼠每晚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0 .1ml,EEN +rhGH组大鼠每晚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 0 .3U kg。于各时相点活杀取血 ,分离血清 ,测定内毒素、TNFα含量。结果 :(1)烫伤后各组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较伤前正常组 (N组 )显著上升 ,EEN组、EEN +rhGH组大鼠血清内毒水平在各时相点低于C组 ,EEN +rhGH组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在各时相点低于EEN组 ;(2 )各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较伤前正常组 (N组 )显著上升 ,EEN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在各时相点低于C组 ,EEN +rhGH组血清TNFα水平在各时相点低于EEN组。结论 :严重烧伤后 ,早期肠内营养可以降低内毒素及TNFα水平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作用于优于单纯早期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8.
休克期切痂植皮对烧伤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伤后不同时期切痂对烧伤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雄性大鼠,采用30%TBSA三度烫伤模型,分为5组:伤前正常对照组、单纯烫伤对照组、伤后8h、24h、96h切痂植皮治疗组,于烫伤后168h处死大鼠。结果:①烫伤后大鼠血清TNFα、花生四烯酸水平显著高于伤前,切痂后降低,其中8h、24h切痂组TNFα水平及8h切痂组花生四烯酸水平显著低于单纯烫伤组。各组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水平的改变均不具显著性。②烫伤后骨骼肌ATP含量显著降低而ADP含量显著升高,EC水平略下降;切痂后ATP、EC水平均有恢复,其中8h、24h切痂组ATP含量及8h切痂组E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烫伤组。肝脏ATP含量于烫伤后亦显著低于伤前,切痂后略回升;切痂后肝脏EC水平升高,其中24h切痂组E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烫伤组。结论:严重烧伤后组织ATP、能荷水平的降低是高代谢重要表现之一,该现象与细胞因子、脂类介质水平升高有关,及早切痂植皮可促进组织能量代谢水平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9.
氯化镧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炎性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氯化镧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以探讨氯化镧对内毒素效应的阻断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发为内毒素组、氯化镧用药组、氯化镧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内毒素攻击后4h、20h取血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中TNFα、IL1β的含量,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氯化镧用药组TNFα、IL1β的含量明显低于内毒组(P<0.001)。形态学观察显示氯化镧能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效应。结论:氯化镧对内毒素所致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对血管内皮活力及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对内皮细胞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应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层模型,观察切痂前后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活力和通透性的影响;检测切痂后4d内血浆LPS,TNF,TXB2及IL-8含量的变化。结果 烧伤血清与培养的内皮细胞孵育后,内皮细胞单层对HBSS液和5g/L白蛋白HBSS液的跨膜流量(Jv),滤过系数(kf)显著增加,渗透压反射系数(σ)及细胞活力显著降低,血浆中炎症介质含量也明显增多。切痂组(E组)术后内皮细胞活力和通透性较非切痂组(C组)明显恢复,血浆中LPS,TNF等含量也显著降低。结论 休克期切痂可减轻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有利于防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