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 ,用常规皮内试验方法和判断标准来处理小儿 ,尤其是周岁以内的婴儿青霉素皮试 ,大部分患儿呈阳性或接近阳性特征 ,使青霉素的应用受到不应有的限制。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在工作中经过不断探索 ,分析总结出诱发婴儿皮试假阳性的相关因素和应采取的改进措施。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资料共 1 2 0例 ,年龄 0~ 1岁 ,男 5 8例 ,女 62例 ,分两组 ,A组 60例采用常规皮试法即取 412 号皮试针 ,0 9%生理盐水做稀释液 ,皮试液浓度为 5 0 0u/ml现配现用 ,局部皮肤消毒液为 75 %的酒精。皮内注入 0 1ml,观察时间为 2 …  相似文献   

2.
青霉素类抗生素杀菌力强 ,疗效高 ,毒性低 ,且价格低廉 ,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基础护理学》规定 ,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毒前均需做过敏试验 ,试验结果属阴性者给药 ,阳性者不得给药 ;而且判定是否阴性、阳性的结果都有明确的规定。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0 .7— 1 0 % ,[1] 但临床实践当中 ,青霉素的阳性率相当高。通过对这些阳性结果的分析总结 ,笔者发现其中的真阳性率仅为 60—70 % ,其余均是假阳性。这样错误的判断结果使患者失去了使用青霉素作为首选的机会而改用其它抗生素 ,影响了治疗效果 ,甚至增加了经济负担。现就笔者多年的临床实…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分析江苏省镇江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林梅(镇江212001)青霉素是目前我国各级医院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广谱抗生素,广泛地应用于呼吸系统感染(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败血症、淋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  相似文献   

5.
<正> 青霉素是临床治疗广泛应用的广谱抗生素。由于青霉素是人工合成的半抗原,进入人体后与人体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易致过敏。如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故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皮试过程中某一环节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判断。因此,慎重而准确地判断青霉素皮试的阳性及阴性,是患者能否得到正确抗炎治疗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对假阳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9.
由于青霉素具有使用剂量范围大,毒副作用低微等特点,成为临床抗菌消炎很重要的药物.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肺炎、梅毒等若失去使用青霉素的机会,在治疗方面将是十分棘手的.更重要的是当患者青霉素皮试阳性时,由于青霉素族药物存在交叉过敏的特点,则意味着失去对一系列药物的使用机会,如氨基苄青霉素,羧基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青霉素皮试阳性比以前增多,其中大多数是对青霉素过敏,但也有一部份为假阳性,致使有些人急需用青霉素治疗的患,因此而延误治疗。青霉索皮试为何会出现假阳性,笔认为有以下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论述了诊断试验中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的含义与计算公式。对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的某些概念与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阐明如何估计两种诊断试验优劣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快速青霉素过敏皮试仪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从2004年2月至2007年12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2669例患者,并随机分为皮试仪组和皮内注射组,对比结果。结果:皮试仪组6341例,阳性38例,阳性率0.6%;皮内注射组6328例,阳性262例,阳性率4.14%,两组皮试阳性率有显著差异,根据皮试结果用药,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青霉素快速过敏皮试仪方法简便、无痛、所需时间短、安全性强,准确性高,使用效果好,可代替皮内注射法,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避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假阳性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昌炼 《河北医学》2005,11(10):919-921
目的:对避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假阳性的做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正确的稀释液,严格掌握皮试液配制方法及皮内注射方法,规定皮试结果最佳观察时间,规范皮试结果判断标准,严格掌握TAT注射原则。结果:采取新方法进行TAT皮试,皮试结果阳性率仅占7.2%,对这7.2%采用了脱敏注射方法,使TAT注射率迭99.88%。结论:严格掌握TAT皮试液的配制方法、最佳观察时间及注射原则,可明显降低TAT皮试结果假阳性率,增加病人用药机会。  相似文献   

14.
酶免法检测HBeAg假阳性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酶免法检测 HBe Ag假阳性的原因。方法 :标本分别采用 30 0 0 rpm离心 0 ,6 ,9,12 ,15 ,18m in,取上清液检测。结果 :标本经离心 6 m im以上 ,本底皆干净 ,没有 HBe Ag假阳性结果。结论 :经过充分离心处理的标本无 HBe Ag假阳性检出。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因子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假阳性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浓度与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假阳性之间的关系,为排除该抗体的假阳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RF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抗HAV-IgM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 实验组RF明显增高,且与抗HAV-IgM检测的光密度OD值之间存在直线回归关系。结论 抗HAV-IgM阳性的确定应依据临床症状、病史、年龄及RF水平来综合判定以降低假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霉素快速皮试仪在儿科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从440例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患儿中,随机分成实验组220例和对照组220例,采用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法与采用传统青霉素过敏试验皮内注射法作对照,并观察记录.结果 两种皮试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皮试方法致患儿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霉素快速皮试仪准确性高,效果可靠,安全,无痛,省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 12 3例以往青霉素阳性患者 89例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再分析。方法 对 89例青霉素皮试阳性者运用 0 .2 %利多卡因作为溶液配制剂进行测试 ,定人观察 ,同时避免了在皮试液的温度、浓度、皮试部位、病人心理等方面易发生假阳性的因素。结果 在 89例青霉素皮试局部阳性者中 ,青霉素阴性为 69例 ,注射青霉素后有阳性反应者 14例 ,有阳性症状者 6例 ,分别占77.5 1%、15 .7%、6.85。结论 假阳性率的产生与测试者、皮试液、病人三者均有一定的联系 ,皮试时要规范操作、爱岗敬业 ,可减少假阳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上TAT皮试液溶度过高的原因与对策。方法选择目前正在不同地区50家二甲以上医院使用的TAT注射液为调查对象。采用符合标准的1mL注射器抽吸,以准确了解TAT注射液的容积,同时询问各家医院护理人员配制皮试液的方法。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TAT注射液容积不同。甚至相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产品容积有时也不同,而各家医院护理人员配制皮试液的方法一致。结论TAT制剂溶度和容积不同而护理人员采用相同的方法配制是导致TAT皮试液溶度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快速无痛过敏皮试仪做皮试的准确性。方法:在同一个患者身上使用同一批号的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药物,同时作传统的针刺皮试和皮试仪皮试,以比较2种皮试法的假阳性结果差异。结果:273例患者中,2种皮试方法均阳性者18例,2种方法均阴性者210例,传统皮试法假阳性,皮试仪皮试法阴性者40例,传统皮试法阴性,皮试仪皮试法阳性者5例。结论:快速无痛过敏皮试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针刺皮试,快速过敏皮试准确、无痛、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f immun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RA) affect the result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screening by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Methods 100 RA cases were enrolled from January 2012 to February 2013 into this study. HIV screening was conducted with ECLIA detecting both HIV-1 p24 antigen, HIV-1 and HIV-2 antibodies, with ELISA and colloidal gold method detecting HIV-1 and HIV-2 antibodies. The samples producing positive results were submitted to th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for confirmation using Western blotting method. The antibody titers of rheumatoid factors(RF) including RF-IgG, RF-IgM, RF-IgA, and CCP-IgG were analyzed by ELISA. Results The HIV positive-rate determined by ECLI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y ELISA and colloidal gold method(P〈0.01). The false-positive rate of HIV screening was associated with antibody titers of RF-IgG, RF-IgM, RF-IgA, and CCP-IgG in RA(P〈0.01). Conclusion Immunological factors, including RF and anti-CCP antibody, may influence the screening of HIV by ECLIA, producing false-positive resu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