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临床优势。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4月本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6,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n=46,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结果:组间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4.34%)少于对照组(26.08%),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情况比较,按照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观察组评分(22.20±2.50)分少于对照组(33.50±3.50)分,P<0.05。结论: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且手术安全性高,是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开颅术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血肿清除,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与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48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30 d,观察组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和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明显改善手术指标和血清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适合于基层医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式。方法分析高血压脑出血16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定位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的影响。结果存活118例,死亡46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死亡率(40.7%),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24.1%)和血肿定位抽吸术组(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生存者随访3个月,结果按ADL分级,其中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恢复良好率(75.0%)低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85.4%)和血肿定位抽吸术组(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选择手术方式,基层医院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定位抽吸术能提高病人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1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6,采用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和对照组(n=55,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91.07%)优于对照组(72.72%),组间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X2=9.853,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rrjk》2017,(8)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随机选择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标号和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肿量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天和治疗后7天,观察组患者血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观察组血肿量降低程度更加显著,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8.09%,明显观察组临床疗效更好,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能够充分减少患者血肿量,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PY、 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 <0.05)。结论 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术可更明显地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两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运动恢复指数、认知程度恢复等级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疗效确切,具有较高预后恢复力以及较少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术,而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于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12.50%、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2.50%、15.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和常规骨瓣开颅用于不同出血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2组,A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手术,B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显著少于B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组患者中,出血量<60ml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出血量在60~80m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患者中,出血量<60ml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出血量在60~80m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救治高血压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出血量小的患者可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出血量较大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徐鸿飞 《现代保健》2014,(23):133-135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与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ADL量表以及神经功能评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一年回访复查后两组预后无差异。结论: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臻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97-97,99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9年12月-2013年3月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7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我院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6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在血肿清除、死亡率及术后ADL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显微镜下小骨窗微创手术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一种确切有效的手术方法,对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为提升临床该术式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奇偶分组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实施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分别为(20.16±4.12)d、(60.34±12.59)min,短于对照组的(30.55±6.26)d、(180.55±26.34)min;研究组血肿清除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的62.07%;研究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改善各项临床指标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对加快疾病恢复速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清除血肿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23例,重残3例,死亡4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损伤轻、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编为观察组;同时回顾性分析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编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KPS)及预后评分(GOS)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死亡率较低,KPS及GOS指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危重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年1月~2008年9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Ⅳ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按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级均为Ⅳ级,将这些病例随机分为三组:微创血肿碎吸并尿激酶溶解吸除组(A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B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组(C组).结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