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现代养生》2017,(8)
目的:对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宫颈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展开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化疗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享,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和优质护理组(40例),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癌因性疲乏评分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15.2±3.0)分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患者(24.5±4.1)分;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4.9±1.9)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13.4±3.6)分,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有效了改善了宫颈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现象,降低了患者的睡眠障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10)
目的分析探讨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舒适护理对于癌因性疲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的结肠癌术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是否累了评分、是否过度劳累评分、是否需要休息评分、癌因性疲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情感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中,舒适护理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改善癌因性疲乏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放疗的宫颈癌术后患者140例,按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两组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癌因性疲乏评分分别为(19.13±2.48)分、(23.19±3.19)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的(27.40±3.10)分和(27.41±4.12)分,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中能提高其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有利于缓解癌因性疲乏,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抽取的76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均为2017年2月-2018年3月,76例患者分组方法为入院先后顺序,平均每组38例,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模式分别为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后期知识掌握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后期知识掌握率为78.95%,两组数据经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癌因性疲乏进统计对比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显著降低,和对照组相比组间数据P0.05;(3)观察组患者社会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职能和生理职能分数经护理后显著提升,组间数据经对比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经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可有效改善癌因性疲乏,提升其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知识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疲乏改善程度及心理状况等.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BFI、SAS以及SDS评分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FI、SAS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效果较好,有效缓解患者疲劳感,改善心理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郭敏慧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6)
目的:通过对于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对于乳腺癌化疗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_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当做观察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系统化护理干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结果[1].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状况、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差距明显,且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乳腺癌化疗病人采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值得推广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7.
《职业与健康》2015,(15)
目的调查宫颈癌(CC)患者术后癌因性疲乏(CRF)与抑郁状况,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5例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iper癌因性疲乏量表(CF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30~40岁患者的CFS均分为(2.96±0.99)分,41~50岁患者的CFS均分为(4.06±1.38)分,50岁以上患者CFS均分为(5.14±1.37)分,不同年龄段CC患者手术CRF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40岁的手术后患者SDS标准分均分为(47.16±12.40)分,41~50岁患者的均分为(57.11±14.70)分,50岁以上患者分均分为(65.41±15.52)分,不同年龄段患者SDS标准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患者手术术后CRF程度与抑郁状况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P0.01)。结论 CC患者术后易发生CRF症状以及抑郁,CRF程度越高,抑郁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系统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106例伴癌因性疲乏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系统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系统组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运用Pieper疲乏量表测量其得分结果,包含认知疲乏、行为疲乏、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四项具体指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于Pieper疲乏量表的认知疲乏、行为疲乏、躯体疲乏、情感疲乏的得分分别为(4.36±1.92)分、(5.09±1.96)分、(3.97±1.85)分、(5.62±2.02)分,均优于对照组;系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达到了98.15%,优于对照组的82.69%,P<0.05,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护理用于肝癌介入患者,可改善其癌因性疲乏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马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9):112-1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将36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的一般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较常规组疲乏症状明显改善,总体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34例MM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完成一般资料、癌症疲乏量表(CF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调查。结果 134例MM化疗患者,情感疲乏得分为(5.91±1.79)分,躯体疲乏得分为(13.24±3.11)分,认知疲乏得分为(5.42±1.72)分,疲乏总得分为(24.41±6.58)分;CRF发生率为97.01%(130/134),以中度疲乏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居住地、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同治疗方式、是否达到完全缓解、有无重度贫血的MM化疗患者CRF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M化疗患者CRF得分与疼痛、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524、0.503,P0.05),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评分均呈负相关(r=-0.512、-0.587,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重度贫血、疼痛、抑郁、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等均是MM化疗患者CR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重度贫血、疼痛、抑郁、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等均是MM化疗患者CRF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可根据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以预防或缓解CRF发生。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养生》2021,(10)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八段锦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按照组间年龄、疾病分期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艾灸结合八段锦,对两组干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结合八段锦在宫颈癌术后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某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实施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睡眠干预措施.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对两组患者的疲劳状态进行调查评分,并对两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疲乏量表(CFS)整体评分为(25.68±15.74)分,对照组为(40.38±11.53)分,护理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评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系统护理干预使肺癌放疗患者的疲乏程度明显减轻,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健康状况,并分析影响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根据Piper修正量表(RPFS)评分将患者分为无疲乏组(RPFS 0分,n=9)、轻度疲乏组(RPFS 1~3分,n=6)、中度疲乏组(RPFS 4~6分,n=28)、重度疲乏组(RPFS 7~10分,n=17)。采用中文版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各组患者的健康状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癌因性疲乏与SF-36评分的关系,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 肺癌术后化疗无疲乏组、轻度疲乏组、中度疲乏组、重度疲乏组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环境领域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环境领域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s=-0.421,P=0.000;Rs=-0.418,P=0.000;Rs=-0.452,P=0.000;Rs=-0.389,P=0.012)。单因素分析显示:RPFS评分与年龄、文化程度、患病前吸烟、TNM分期、抑郁以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患病前饮酒、化疗疗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TNM分期(Ⅲ~Ⅳ期)、有抑郁及中重度不良反应是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显著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健康状况较差,患者健康状况与癌因性疲乏存在显著相关性。文化程度、TNM分期、抑郁以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均为影响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纳入的90例病患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两组病患均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病患的护理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癌因性疲乏情况,护理前,各维度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A组病患的评分均低于B组,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病患癌因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优质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近半年来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46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躯体、行为、情感、认知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减轻癌因性疲乏,该护理模式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马双茹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3):14-14
目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进行调查和了解,为制定干预方案和相应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120例,采用便利抽样方法、Piper疲乏修正量表、问卷调查进行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存在癌因性疲乏的患者有112例,占93.33%,癌因性疲乏水平较高的患者为不进行运动和术后第2疗程化疗患者。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要加强营养,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从而达到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调查研究并分析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阐述如何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综合护理干预,使护士系统全面的掌握相关知识,优化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从而最大化减轻患者的心身痛苦,提高生命质量.目前对癌因性疲乏的临床诊断、治疗很少,国内外亦缺少系统的关于癌因性疲乏的评估及护理干预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淋巴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两组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PFS-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并改善其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接受的35例乳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另选取我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35例乳腺癌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RF程度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更低,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改善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症状,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