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所创立的三阴三阳辨证,后世也广泛称之为六经辨证,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笔者通过对经方、六经理论的阐释,以及对《伤寒论》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位序的理解,认识到古人总结经方的过程即:先认识到表、里,后认识到半表半里,三阳证先认识到表阳证太阳和里阳证阳明,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阳证少阳,故三阳的排序是太阳→阳明→少阳;三阴证先认识到里阴证太阴和表阴证少阴,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阴证厥阴,感到疑问最多的是厥阴,故三阴的排序是太阴→少阴→厥阴。《伤寒论》中三阳三阴排序不是简单的编写问题,更与经络相传无关,而正是标明了经方发展史。  相似文献   

2.
谢红东  蔡力 《环球中医药》2020,13(8):1422-1424
胡希恕先生是近代著名经方临床大家,在精研《伤寒论》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正本清源,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执简奴繁的作用。笔者有幸跟随胡老高足冯世纶教授学习,得以了解和掌握胡老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本文笔者分别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病,破格救心汤加逆气汤治疗少阴太阴合病,桂枝汤加附子黄芪治疗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补中益气汤治疗少阴太阴合病,白虎桂枝加人参汤治疗阳明厥阴合病。通过5例不同临床病案,笔者探讨运用先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六经,辨表、里、阴、阳、寒、热、虚、实之八纲,再辨方证的方法,即应用胡希恕先生六经八纲辨证治疗杂病畏寒怕冷体悟。  相似文献   

3.
吴英举 《国医论坛》2019,34(6):54-56
目的:总结冯世纶教授运用肾着汤的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对病案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冯师认为,《伤寒论》体系不同于《黄帝内经》,《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临床中提倡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应用肾着汤,首先辨六经为里虚寒、水饮内停的太阴证,同时"腰冷重、小便自利",即可辨证为肾着汤方证。临证随症合方及增损药物,多可获得良效。结论:冯师运用肾着汤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马民凯  韩福谦  陈娜  马伟凤 《中国中医急症》2023,(8):1474-1478+1495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方学家,率先提出了“六经源自辨证”“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等重要学术思想,指出经方主要依据症状反应进行六经方证辨证,即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治愈病。笔者基于胡希恕六经-八纲-方证学术思想探析外感发热的经方治疗,分别从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方面论述外感发热的六经八纲方证治疗,总结外感发热常用方剂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的治疗外感发热方证要点,并举例说明,以期精准辨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经方是先由方证积累,后经“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渐产生八纲辨证,又发展到《伤寒论》六经辨证。六经辨证的太阳病即是表阳证,今重点探讨表阳证。 怎样认识表阳证(太阳病) 《伤寒论》以六经分篇,首篇即讲太阳病。判定太阳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即主要依据提纲,也即《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但能真正认识太阳病必须明确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薰  杨柱  龙奉玺  伍谨林  唐东昕 《河南中医》2020,40(12):1783-1785
《伤寒论》六经辨证详述了外邪入侵机体后的传变规律,恶性肿瘤原发部位侵犯其他内脏与组织或恶性肿瘤转移符合六经传变规律。太阳经分布于体表,外邪入侵,首犯太阳,若恶性肿瘤患者辨为太阳病者可用麻黄汤、桂枝汤、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等治疗;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若患者表现为阳明经证者可用白虎汤、承气汤、茵陈蒿汤等治疗;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症,若患者辨为少阳病者可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足太阴经属脾属土,太阴之为病,当温化太阴寒湿,若患者属太阴病者可用理中汤等治疗;少阴病为太阴病进一步发展而成,主症为"脉微细,但欲寐",若患者属少阴病热化证者用猪苓汤治疗,属肝气郁结、脾胃虚寒证者用吴茱萸汤治疗;少阴病进一步发展为厥阴病,厥阴病属半表半里之阴证,若患者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可用厥阴病代表方乌梅丸治疗。然恶性肿瘤呈现多脏器、多系统损害,不能仅用一证识别,用一方治疗,应全面系统掌握六经辨证。在运用六经辨证基础上也要注意与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书《伤寒论》,后世医家潜心研究并形成不同见解。胡希恕先生力排众议认为《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六经来自八纲,表证分阴阳,太阳病为表阳证,少阴病为表阴证。表阴证的本质为营卫不和,营主营养和化生血液,营虚是本,温阳自能生津液。真武汤方证为少阴寒化证,黄连阿胶汤方证为少阴热化证。少阴病本质是阳气虚,一为太阳病久治或误治转为少阴病;另一为素体阳气虚,感邪即为少阴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新陈代谢机制探讨《伤寒论》太阴病实质,分析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与人体阴阳的关系以及能量代谢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太阴病之间的联系。太阴病实质为机体能量代谢低下致产热不足、导致机体体表和深部脏器温度下降、出现以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器官功能障碍为基本病机、以阳虚寒症状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理状态,属八纲阴证范畴,辨证为里阴证。依据太阴病为里阴证之理论基础,结合六经-八纲-方证辨证,以温法治之,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以方证为目,首创方证辨证,有很好的客观性和通用性。在《伤寒论》,教学实践中围绕“方-方证-辨方证”展开方证教学,以方证为中心,认真讲解经方的组方理论、药物配伍规律,使学生全面掌握各个方证内在的应用指征,深入理解仲景方证的“辨证心法”、“辨证思路”实质,深刻掌握仲景的“六经方证体系”精髓,融会“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辨证方法,突出方证“辨”的特色,培养学生树立方证的概念和以方证为核心的临床辨治思维。  相似文献   

10.
罗燕文 《新中医》2021,53(11):5-11
六经-八纲-方证经方辨证施治理论是著名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首先提出的。现将《伤寒论》中有"汗出"这一病理性反应并且提供了相应治疗方的条文整理出来,以六经-八纲-方证经方辨证施治理论进行分析,以方为纲,条文为目,条分缕析,总结出《伤寒论》中这些汗证治疗方的六经归属以及方证辨证要点。认为除厥阴病条文中未涉及汗出的方证外,《伤寒论》记载了23个汗证的治疗方,其汗出症状可有部位、数量、性质、气味以及伴随症状的不同,但证候仍不外六经病或者六经病之间的并(合)病。  相似文献   

11.
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又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它以六经辨证为辨证纲领。太阳病是外感病韵初期阶段,其篇幅在《伤寒论》中占据较多。传统观念认为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辨证体系。一般认为,三阳病多属于热证、实证、阳证;三阴病多属于寒证、虚证、阴证。从而得出了太阳病当属阳证、热证、实证,对于太阳病性质为热证,笔者持相反观点,现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方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其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上承《神农本草经》与《汤液经法》。经方的辨证论治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临证中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是其具体实施步骤。六经来自八纲,辨六经的依据主要是六经病的提纲证,六经统摄,方证相应,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伤寒论》、《金匱要略》,作者认为要认识经方关于风湿病的位,首先要理解经方的辨证体系不同于阴阳、脏腑、津液、气血之八纲辨证,经方的方证是个动态的概念。风湿病的位可从以下因素理解:(1)经方的六经是6个系统,系统包括经络、表里、部位及气化的概念,五运六气系统是六经系统中的核心部分;(2)大部分风湿病是太阳系统病,少部分是少阴系统病,而太阴系统也参与了风湿病的发病;风湿病的势体现在太阳风湿病可以寒化也可以热化,少阴风湿病仅为寒化,而对厥阴风湿病的记录是不完全的,风湿病的态体现在抗风湿病的方证中。  相似文献   

14.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纲领,贯穿着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运用六经辨证可较全面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文章旨在运用《伤寒论》经典原文,依据现代各家研究来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分经辨治,对进此病行分析、归纳、总结、系统剖析,为治疗本病提出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遵仲景、胡希恕经方学说,经方辨证应先辨六经,再辨方证,辨方证是经方辨证精髓;辨抑郁为少阳阳明太阴合病,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茯苓丸、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辨证用药,瘀血未排加王不留行、夏枯草;耳鸣口渴加葛根;头痛加蔓荆子等,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正《伤寒论》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数篇自成一体,成为辨治外感伤寒的轨范,后世将其将其称为"六经辨证",六经辨证包含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其以病为纲,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都能包含在内。1六经辨证本质不明关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本质争论较多,对六经的本质研究形成了各种学说,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六区地面说、阶段说、八纲说、正邪斗争说、证候群说等。至今这种争论仍然在延续,赵氏等~([1])认为《伤寒论》  相似文献   

17.
欧阳卫权教授从《伤寒论》经方中探索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医六经辨证理论,认为临床中应先辨六经,后辨方证,方证须对应,勿忘整体的治疗思路。只有彻底践行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的治疗理念,活学活用伤寒论方,方可造福一方。  相似文献   

18.
侯艺涵  季云润  张伟森 《陕西中医》2021,(12):1736-1738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持续6周以上的局部或全身皮肤黏膜血管扩张所引起的局限性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寒冷性荨麻疹是受冷刺激后出现的风团水肿。从六经八纲辨证的角度来看,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太阳太阴合病,表虚里寒。临证治疗需首辨六经,继辨方证,多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及其变方表里同治,临床疗效较好。现对六经八纲辨证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思路及疗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胡希恕先生通过毕生对仲景之学的深入研究,总结出自己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提出《伤寒论》是继承发扬了《伊尹汤液经》与《神农本草经》的经验理论.认为伤寒六经辨证是病位与病情的辨证统一,其实质为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辨方证是六经辨证的继续,是辨证的最尖端.胡先生医案体现了其六经辨证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邓璐瑶  李侠  曲淼 《环球中医药》2022,15(4):626-628
胡希恕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经方大家,提出了津液为"阳气"以及《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的重要思想.本文从胡希恕六经理论出发,对产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进行了探讨,认为产后抑郁症基本病机为津血亏虚、气机郁滞,半表半里为病机关键,日久易夹杂食、水、瘀三毒.临床予柴胡汤类方证进行治疗,半表半里阳证以小柴胡汤类方加减调畅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