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分析使用电针治疗仪疏密波治疗面瘫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发病)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辨证结合疏密波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各30例,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辨证结合多波型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治愈率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治疗面瘫使用电针治疗仪时,采用辨证结合疏密波治疗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温针灸为主且辅以电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2周、4周后H-B量表评分分别为(8.62±3.26)、(2.20±3.14)明显低于对照组(12.38±4.86)、(6.58±3.56)(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温针灸辅以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单针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冯堂银 《现代养生》2014,(16):247-248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的面瘫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1.15±2.43)d,对照组为(16.74±3.58)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3.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临床效果好,且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予以中医治疗的面瘫患者75例,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结合组(n=41)与对照组组(n=34),分别予以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与单纯针灸推拿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住院时间及治疗时间。结果结合组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治疗高效结合,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时间,增强疗效,故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乳根加膻中穴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47例)、中药组(48例)分别采用针刺加电针,服用中药汤剂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量评分,对照比较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且治疗组治愈33例,有效10例,无效4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乳根穴加膻中穴治疗产后缺乳较服用中药汤剂治疗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面瘫患者11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面瘫患者实施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91%、住院时间(15.23±2.01)d和治疗时间(9.28±1.25)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人在2010年至2017年治疗的面瘫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病例总数为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7.8%),且治疗时间更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面瘫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可获得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隔物温和灸法分期辩证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初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采用电针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对照组43例,只采用电针治疗.2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疗效比较,x2=6.57,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周围性面瘫早期治疗中在电针治疗基础上加上隔物温和灸能显著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取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43例,采取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率为95.35%,对照组为81.40%,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H-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见效更快,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80例,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三组,每组60例,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H-B评分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电针组与温针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温针灸组与电针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温针灸组81.67%与电针组80%,有统计学差异(P0.05),温针灸组与电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满意,临床操作过程中应加强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药熏洗对肛周湿疹临床症状及疗效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肛周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6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的醋酸肤轻松软膏治疗;干预组30例,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中共有28例显示有效,治疗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仅有21例有效,治疗有效率达到70.0%,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肛周湿疹患者给予重中药熏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熏蒸外治法结合奇正消痛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奇正消痛贴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熏蒸外治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改善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熏蒸外治法结合奇正消痛贴治疗KOA,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后疼痛、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针刺、中药治疗,治疗2周后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4.2%,对照组是73.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快速缓解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1998年1月~2007年6月,采用自拟面瘫汤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部全息刮痧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针灸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耳部刮痧,连续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unnybrook(多伦多)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多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配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将102例重型病毒性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似的内科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6例加用中药治疗,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2周后的各项生化指标,2月内并发症发生率,1月内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指标好转,预防感染、出血、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顿挫病势,提高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是值得探索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电针推拿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基于100例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腰椎牵引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电针推拿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是90.4%,对照组的优良率是72.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与2个月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针推拿与牵引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改善了疾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片(乐松片)60mg口服3/日、柳氮磺胺吡啶1g口服2/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于第4、8、12周观察治疗前后ASAS20、ASAS40、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指标变化。第12周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在第4周结束时两组患者ASAS20、ASAS40、BASDAI、BASMI均较前好转,两组间在ASAS20、ASAS40、BASDAI方面改善无明显差异性,但在BASMI改善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8、12周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前好转,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2周结束时治疗组较对照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重要熏蒸对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 ~2017年8月市中医院接收的46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针刺和中药熏蒸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仅使用针刺治疗,暂不使用中药熏蒸的方式,统计两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总有效率为9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在对风寒袭络型周围面瘫的治疗上,其效果显著,该治疗方式可在临床中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老年性脑病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性脑病伴吞咽困难患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电针治疗老年性脑病吞咽困难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