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加强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指示,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对中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中医药大学以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培养高水平应用型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坚持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以长学制为办学主体,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教协同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深化医教协同的中医人才培养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院校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任务。此研究以新文科背景为切入点,分析大学外语思政教育与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逻辑关联,探索大学外语思政教学改革,构建“外语+中医”复合型国际中医人才培养的模式,为大学外语思政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经验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适宜技术传承人才培养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些年来,中医药适宜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困难,存在着问题。文章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之策,目的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新要求,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新时代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在我国正式实施,这对以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特点,对比了中医药人才培养传统的师承教育模式与以院校教育为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代模式的现状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了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改革中医教育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地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旨在为培养适应新形势下高等中医药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医诊疗体系是根植于中医学理论,经过数千年医疗实践经验总结而逐步形成的智慧结晶。诊疗体系的构建对于中医药规范化参与疾病全程、提升中医诊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今中西医并行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医学在诊疗过程中仍发挥着主体作用。传统的中医诊疗体系如何更好地与现代诊疗体系融洽互鉴,如何找准中西医诊疗之间的契合点,使二者达到良好的共性融合是时代留给中西医的历史拐点性难题。中医学已然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现有中医诊疗体系的革新重构,对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回顾性梳理中医诊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围绕着“病、证、治”中医诊疗体系三大核心构成要素,总结各历史时期中医诊疗体系特点,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路径,为日后体系的革新重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背景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突显地方中医药特色和自身办学特点,湖北中医药大学试点学院(国医学院)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介绍了其在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一些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条以"试点班-试点专业-试点学院"为主线的富有中医特色的试点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7.
"读经典做临床"是传统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中医成才的平均时间为17余年,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因此,笔者提出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医药现代传承模式,将传统模式下一人完成的诊疗知识积累变为多人协同完成中医诊疗知识的积累,实现从"读经典"到中医经典知识管理、从"做临床"到中医医案知识管理的转变,从而大大提升中医人才传承培养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医现代传承平台功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传统和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梳理了现代中医药人才教育中存在的中医课程体系不合理、临床实践机会不足、中医忠诚度低等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中医药人才培养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注重现代教育方式要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中医药文化底蕴,制定适宜的人才评判标准等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高水平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时代国家对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分析和总结当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塑造、思维培养、能力构建和知识传授"四位一体"的"通专融合"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结构模式,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质量的高低由人才培养的质量所决定.以院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中医理论薄弱、实践能力缺乏、传统中医的特色优势衰减等弊端.提出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处理好继承与创新、课堂讲授与师承授受、中医与西医的3个关系,变革目前的中医教育模式,以再现中医药学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开办中医专业传统班的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我院开办了中医专业传统班,对培养传统型中医人才进行了探索.1开设传统班的基本思路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40多年的发展,虽然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但我们看到以院校教育为主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仍然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学术争鸣、中医理论没有突破、传统中医特色优势在蜕变等问题.为保持中医传统特色优势,培养高质量的传统中医药人才,造就新一代广西名中医,我院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办传统班的设想,并于1999年付诸实施,开办了中医专业传统班.  相似文献   

12.
中医骨伤是一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的学科,具有较强专业性及临床实践操作性。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既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中医药院校的现代化教学要求,为此互联网医疗教学平台应运而生,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更是促进了互联网医疗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如何将互联网医疗与中医骨伤科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以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为中心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例——"李斯炽班"导师制,结合中医传统师带徒培养模式,以提早介入、明确目标、正确引导等形式,构建分阶段导师制方案,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保障"5+3"一体化培养模式后续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医儿童健康科普人才和儿科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在"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更加凸显出来。这对中医院校培养中医儿童健康科普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在基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此引入设计思维,对中医院校培养中医儿童健康科普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引导科普人员从传统的思维方式转向通俗和社会化思考,站在受众的角度,以要达成的成果着手,解决中医药科普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科普人员实现正确运用科普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科学知识,传递科技信息;能够创新性的构建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医药科普人才培养质量,丰富科普教育理论,促进中医药科普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5+3"中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进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阶段岗位胜任力情况,为大学、医院持续改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提供依据。方法: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7名2018级新入学"5+3"中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知识、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人文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岗位胜任能力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51.10%的学生认为岗位胜任力有待加强,具体表现在:科研素养为66.10%、临床实践能力为61.40%、临床知识为58.50%、创新能力为49.12%、医患沟通能力为24.30%、自我学习能力为21.70%、人文及职业道德为9.47%。结论:大部分"5+3"中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进入规培并轨阶段,岗位胜任力自我感觉较差。医学院可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改革、加强基地培训考核等方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6.
张杰 《光明中医》2022,37(6):1086-1089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担负着传承与创新中医药发展事业的重任.面对当前中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高等院校中医毕业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中医文化自信、重视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改革培养模式和重视医德教育等方面对高等院校中医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和应对措...  相似文献   

17.
对河北中医学院近60年的办学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总结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取得的成绩。针对中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1234"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对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培养高水平中医临床医师并具有燕赵医学特色的中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符合"厚基础、重经典、早临床、多实践"要求的中医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中医经典功底,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打造带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活动品牌,构建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临床能力与人文沟通相结合、专业素质与医德素养相结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并具有燕赵医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医""中药""中医药"存在多种译法。由于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基础核心术语内涵也反映了中医药的发展趋势,涵盖中医药新学术理念。怎样在翻译中医基础核心术语时既保持中医药传统理念,同时又反映中医药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关系到中医药的发展,也是中医英译的重要命题。故通过对"中医""中药""中医药"传统与现代的语义辨析,研究其英译,根据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提出概念细化的翻译原则,以期对中医基础核心术语新内涵的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当前,“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及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历史使命都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此文提出构建体现中医药特色的“1+2+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体系,从打造创新训练大平台、建设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创新实践载体、组建师资队伍、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2015年起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为"5+3"一体化教育模式,这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中医药人才培养应融入中医教育的精髓。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培养中医药人才、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的有效方式,其最大优点在于融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是新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探索两种教育模式结合的适当方式,是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