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中医药信息》2020,(5)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气滞血瘀型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颈肩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0)。治疗组予浮针配合再灌注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根据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临床疗效、Northwick Park颈部疼痛量表(NPQ)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NPQ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3.33%(22/30),60%(18/30);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气滞血瘀型颈肩综合征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25例。结果治疗2周后治愈9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8%;治疗4周后治愈15例,好转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以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主动再灌注活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浮针配合主动再灌注活动治疗,对照组予单纯浮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VAS及MEPS评分变化、两组治疗1次起效的例数、治疗1个疗程及随访2个月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MEPS评分较治疗前均上升(P0.01),且治疗组上升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治疗1次有效17例(62.96%),高于对照组的32.00%(P0.05);随访2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高于对照组的67.86%(P0.05)。结论:浮针配合主动再灌注活动可有效缓解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肘关节功能,具有起效快、疗效持久的优点,优于单纯浮针治疗。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予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对照组予布洛芬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min、12h及疗程结束后的疼痛程度;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30min、12h及疗程结束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原发性痛经在急性期镇痛及痛经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口服西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2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比较2组疼痛缓解时间及功能障碍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VAS及ODI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优良率100%(30/30),对照组优良率70%(21/30),治疗组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浮针配合再灌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浮针配合再灌注治疗,对照组接受西药常规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综合症状评分、生活满意度指数(LSI-B)、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变化以及氧化应激水平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效果(VAS)、现有疼痛强度(PPI)、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LSI-B、综合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化应激SOD、GSH-Px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2,P=0.0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6月武汉市武昌区惠民医院门诊收治的68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浮针配合再灌注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ASQoL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前后2组炎症指标。结果 BASDAI、BASFI、ASQoL生活质量评分、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浮针再灌注治疗AS能明显改善疾病活动和脊柱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血液炎症指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针灸》2016,(3)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女性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18例)和浮针组(17例)。综合组在肱二头肌肌腹中央或于患侧乳头与乳房结节连线上、距乳房外缘约4cm处进行浮针操作,并配合活动患者上肢及乳房的再灌注活动。浮针组采用单纯浮针治疗。两组均在月经来潮前(7±3)天开始治疗,隔日1次,治疗3次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表的变化、初次治疗镇痛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在初次治疗起针即刻、治疗3次后、随访1个月时,两组SF-MP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综合组SF-MPQ各分项评分及总分较浮针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综合组在初次治疗乳房疼痛缓解起效时间上短于浮针组[(94.72±33.67)s vs(162.06±29.16)s,P0.01]。综合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为5.9%(1/17),优于浮针组的20.0%(3/15,P0.01)。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和单纯浮针均能安全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在即时、远期治疗疼痛方面优于单纯浮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浮针联合12周运动处方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UCS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浮针扫散时配合再灌注活动,同时遵医嘱进行肩背部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浮针扫散时配合再灌注活动,同时制定12周运动处方进行训练,观察12周。比较两组患者头前伸角度(FHA)和圆肩角度(FSA)、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功能障碍程度[颈部障碍指数(NDI)评分]和浮针治疗总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VAS评分、FHA、FSA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使用浮针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12周运动处方可改善UCS患者疼痛症状及颈部活动功能,且疗效较好,优于传统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0)
目的:分析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共4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治疗足底筋膜炎,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复发率,促进患者恢复,整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6)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予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Sunnybrook面神经系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9%,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后,观察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面部主动再灌注能够有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静息状态面部五官对称、随意运动及联动时抬额、皱眉、闭眼、微笑、鼓腮等动作的协调对称性,且无特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中医外治杂志》2018,(6)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再灌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浮针联合再灌注手法治疗肩周炎5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针刺联合火罐治疗肩周炎50例。5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 0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治疗前后治疗组肩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肩关节Fugl-Meyer功能评分比较,P 0. 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浮针再灌注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性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阴虚型老年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从天突穴下3 cm、颧髎穴下3cm进针,行浮针再灌注治疗,留针6h,2次/周;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1滴/次,5次/天,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及FL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BUT、SⅠT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及F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UT、SⅠ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7%(29/30),高于对照组86.67%(26/30)。结论:浮针再灌注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性干眼症有效,其可以刺激泪腺分泌,促进眼表损伤修复,且长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