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手术室护士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综合保守疗法对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为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自身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将10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观察对象,计算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并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同时对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护士给予综合保守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8例患者发生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为78.00%;以单纯大隐静脉曲张发生率最高。治疗后,显效45例,显效率为57.69%;有效23例,有效率为29.49%;无效10例,无效率为12.82%;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及腿部周径均与治疗前比较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在手术室护士中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综合保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03例,回顾性分析其进行手术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20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随访也无局部静脉曲张复发。结论采用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显著,病人舒适度提高,完善的护理是下肢静脉曲张手术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下肢静脉曲张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可仅表现为下肢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或大隐静脉行程及属支广泛静脉曲张,可以伴有下肢胀痛或烧灼痛、踝关节肿胀、皮肤干燥瘙痒等不适。其临床症状分级标准为:C1——毛细血管扩张或网状静脉扩张;C2——皮下小静脉曲张(直径1cm);C3——静脉曲张合并下肢水肿;C4——静脉曲张合并皮肤色  相似文献   

4.
范艳 《家庭医学》2021,(3):55-55
静脉曲张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因静脉瓣膜功能的不健全,管壁缺失弹性所致。不少人在医院检查时发现自身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症,会产生许多疑问,不知下肢静脉曲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不知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常出现在持久体力劳动和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患者表现为下肢大隐静脉伸长和扩张,下肢乏力和沉重以及酸胀,严重者还会出现浅静脉炎或小腿溃疡等危害生命健康的并发症。临床上将下肢静脉曲张划分为六个等级,等级越高严重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5.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在我国的发病率约占8%,如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减少发病率,一直是临床医生和临床工程人员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新型气动式按摩仪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思路,该仪器操作方便,易于携带,使用面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例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溃疡形成伴带状疱疹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分析早期对带状疱疹漏诊的原因,旨在提高对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带状疱疹、腰椎间盘突出三种疾病的认识及鉴别,避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出现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特点,探索出适合此手术的切实可行的规范化护理方法.方法 配合31例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并对其进行了心理、技术等综合护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1例进行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对术后的恢复效果感到满意,临床疗效好.结论 电凝法是一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方法,手术护士要熟悉手术用物的准备、具体操作步骤及仪器的正确使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操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绵阳市三级医院临床护士职业性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护士职业性防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6—10月对绵阳市5所三级医院1 447名临床护士进行下肢静脉曲张评定及一般资料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影响因素探析。结果 28.47%的护士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其中沉重感占19.64%,疼痛占15.82%,肿胀感占12.47%,色素沉着占17.32%,瘙痒占10.28%,其他占1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6.200,95%CI=2.095~18.353)、工龄(OR=18.312,95%CI=6.251~53.646)、所在科室(急诊科)(OR=14.833,95%CI=1.356~162.214)、体质指数(OR=3.345,95%CI=1.675~6.683)、防护措施(OR=0.149,95%CI=0.051~0.433)、参加运动(OR=0.162,95%CI=0.052~0.501)等是临床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绵阳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临床护士身心健康。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强化职业性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降低临床护士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促进护理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认为,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是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的直接因素,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溃疡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烂腿"。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的突出症状为长期渗液、色素沉着、伴有溃烂、疼痛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影响患者的自身形象,使其产生心理障碍或负担。调查显示,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甚至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不仅是因为生活模式发生改变,也因为人们的饮食状况趋于高营养化。而在对下肢静脉曲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治疗时间长一直是困扰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一大难题。该疾病短时间内无法治愈,而患者因为各种因素并不能够坚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系统和全面的护理配合,来满足临床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需求。本文主要对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下肢静脉曲张影响下肢美观,也影响患侧肢体血液循环。消除原发病,找出患病因素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是关键措施。加强下肢静脉曲张护理,普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知识,采取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措施。降低下肢部位的静脉曲张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通过结扎剥脱的形式切除静脉,切口多、恢复时间长、留有疤痕、易复发。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住院时间短,痛苦少,不影响美观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笔者就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点式切除及电凝法(以下称联合手术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对照分析采用两种手术方法(即联合手术法与单纯电凝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接受两种方式手术的患者,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病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无下肢深静脉损伤.在电凝损伤和一年复发两项指标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手术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与单纯电凝法比较具有电凝副损伤发生率低、不易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CEAP分级法基础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观察组,按CEAP分级,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以临床(C)为主要标准,参考病因(E),选择合适方法治疗;并与未进行CEAP分级3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做对照,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通过随访观察比较疾病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按照CEAP分级选择合理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进行CEAP分级常规治疗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在CEAP分级基础上针对性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还能缩短疾病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静脉腔内激光闭锁术(End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5~2007年收治的980例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闭锁治疗.结果 随访时间6~96个月,908例恢复良好,出现并发症72例,其中可疑肺栓塞急性猝死1例,深静脉血栓6例,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样组织反应18例,闭锁不全及复发16例,皮肤灼伤9例,感觉障碍22例.结论 EVLT是一项微创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新方法,临床效果良好,但并发症不容忽视,有待于临床进行技术改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火针放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0例,对其均使用火针放血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者20例(66.7%),好转者8例(26.7%),无效者2例(6.7%),治疗总有效率.结论火针放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显著,能够促进血液再生和血脉通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腔内激光闭合术组(50例)和常规高位结扎手术组(40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通过结扎剥脱的形式切除静脉,切口多、恢复时间长、留有疤痕、易复发。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住院时间短,痛苦少,不影响美观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笔者就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病因分析、血管损害及判断阻塞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患者行下肢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病因主要有3种,而以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占多数(28例),单纯浅静脉曲张占少数(12例),与下肢静脉造影相比,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无创、安全、准确等特点,是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好发于久立、负重工作者和妊娠妇女,临床上见下肢浅静脉曲张隆起,盘旋成团,患肢有酸胀乏力感,久站踝部及足背部浮肿,小腿皮肤色素沉着伴有湿疹、慢性溃疡,成团的静脉可以合并血栓性静脉炎,红肿疼痛,静脉硬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的人群中,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为7.9%~8.6%,45岁以上为16.4%。以此推算,我国患病总数约为8000万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静脉因血流障碍引起的静脉扩张迂曲,其实质为下肢静脉瘀血。临床上最多见的是下肢浅静脉(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诱因有很多,包括各种内在和外部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妊娠、饮食、排便习惯等。究其发病原因,学者普遍认为由于遗传因素或后天行为习惯,导致轴向静脉的静脉瓣膜功能改变,从而致使静脉压升高、瓣膜返流和浅表静脉管腔扩张,导致下肢静脉迂曲隆起,组织液渗入皮下组织。下肢静脉曲张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可表现为下肢肿胀、酸痛不适,同时有下肢沉重感,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