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测量股骨偏心距的大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正常双髋关节X线片进行影像学测量,测量参数包括股骨偏心距、颈干角、股骨头直径、外展肌力臂、体重力臂、小转子中点及其上下20mm的冠状径、峡部直径和髓腔闪烁指数等,SPSS10.0统计学软件分析股骨偏心距与外展肌力臂、体重力臂、股骨髓腔各解剖参数的相关关系及男女各参数间的差异,并将测量结果与国内外学者的测量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本组股骨偏心距大小为(36.64±5.31)mm;股骨偏心距与外展肌力臂呈明显的正相关(r=0.73,P0.01),与股骨颈干角呈负相关(r=-0.46,P0.01),与其它股骨近端解剖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男女两性间股骨偏心距、颈干角、股骨头直径、外展肌力臂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股骨偏心距、颈干角与白种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股骨偏心距大小为(36.64±5.31)mm,重建股骨偏心距有利于恢复外展肌力臂,重建正常髋关节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内斜位X线片上股骨距的形态特征,探讨内斜位片显示股骨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成人干燥股骨标本143根,进行内斜位拍片,对股骨距影像进行测量分析,根据其特点进行分型。结果:在内斜45°X线片均观察到完整股骨距影像(100%),主要由线形的致密的皮质骨和密集的松质骨小梁组成。股骨距长度INL为(4.36±0.46、)cm。股骨距分为:弧线型,29.5%(42例);骨小梁型,21.6%(31例);断线型,27.3%(39例);融合型,21.6%(31例)。结论:内斜45°X线片显示股骨距影像清晰恒定。股骨距是股骨颈干交界后内侧重要的支撑结构,股骨上段疾病患者应常规加拍内斜位X线片,观察股骨距变化,决定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颅缝的微观生物力学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尸颅颅缝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探讨颅缝微观结构的力学特性,评估其在颅脑外伤中的价值.胶原纤维是构成颅缝的主要承力结构.它们按一定方向分布,部分使骨间结合更牢固,部分对抗骨间过度靠拢.颅缝能维持自身宽度,可防止骨间融合及缓冲外力作用.头部受暴力时,胶原纤维的连结可吸收一定能量,使压力波传播衰减,有利于减轻脑损伤.颅缝这种薄壳结构因缝连结的存在增强了脑保护的能力.老年人骨缝骨化,是容易发生脑损伤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斜位X线片上股骨距的影像特征,探讨外斜位片显示股骨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成人干燥股骨标本143根,进行外斜45°拍片,对股骨距影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外斜位和正位显示股骨距阳性率分别为86.5%和29.0%。股骨颈主要抗压力骨小梁总宽度由上向下递减,与股骨距相交于Ward三角下角,此区骨小梁稀疏。次级抗压力骨小梁与股骨距相连为一体。结论:股骨距与主要抗压力骨小梁交界处相对薄弱,是股骨颈骨折的好发部位。次级抗压力骨小梁即股骨距松质骨影像。外斜位X线片可以为临床上显示股骨距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距下关节的生物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下关节是保持足部稳定的枢轴。它承受并传导人体的体重,转换下肢的旋转应力,协同和辅助踝关节的运动,支配跗中关节和前足的活动。因此它是后足的力学中心。距下关节又是全身最复杂的承重关节之一,一些细微的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特征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距下关节的运动范围远远小于踝关节,但是一些下肢运动损伤,如踝关节扭伤常常累及距下关节。如果早期对这些损伤未予重视,后期就容易引起距下关节不稳定或创伤性关节炎。跟骨骨折时也往往波及距下关节,严重时造成关节面塌陷和破坏,使足部失去后方的支撑。此外,儿麻、类风关和脑瘫患者中也经常累及距下关节。因此,运动医学和骨科医师不但要熟悉距下关节的解剖,而且必须深入研究距下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本文就距下关节的骨性解剖、相关韧带功能、关节运动及关节的接触特征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距骨尾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论证距骨尾命名的科学性及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200例成人干燥距骨上测量距骨尾的长、宽、厚,并观察距骨尾以及整个距骨的形态。结果:距骨从整体看形态如乌龟。距骨尾长为6.4±1.8mm,宽为8.6±2.6mm,厚为5.2±1.4mm,距骨尾多数为半乳突形(63.5%),按长度分为中尾型(81%)、短尾型(12%)、长尾型(4%)和缺如型(3%)。结论:距骨分为头、颈、体、尾四部既符合解剖学命名原则,又切合临床实际需要。距骨尾根部是骨折易发生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距骨的关键指标,为临床距骨骨折的治疗和内固定器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分别测量距骨的全长、高度和宽度以及距骨滑车的长度、宽度(距骨滑车前宽和后宽)和高度。结果距骨全长为(5.348(0.198)cm;距骨高度为(3.131(0.270)cm;距骨宽度为(3.914(0.165)cm;距骨滑车高度为(0.956(0.056)cm;距骨滑车前宽为(2.979(0.100)cm;距骨滑车后宽为(2.420(0.098)cm;距骨滑车全长为(3.166(0.093)cm。结论精确测量距骨的关键指标,为临床距骨骨折的治疗和内固定器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题释义:桥接系统双棒与混棒结构:桥接系统双棒结构类似于锁定钢板,固定骨折方式为平行一侧骨面的偏心固定,但偏心固定可能导致纵向上固定减弱及横向上抗扭转降低,骨折端固定不牢靠而使骨折不易愈合,甚至内固定疲劳失效。桥接系统混棒结构为一根单棒固定骨折后,在其径向90°或135°处固定另一根单棒,实现非平面整体、立体固定,骨折端纵向上坚强固定,横向上抗疲劳性能强。轴向压缩与径向扭转实验:轴向压缩实验是以3 mm/min的速度向模型两端施加轴向压力,观察轴向压缩屈曲载荷与骨折端位移的变化;径向扭转实验是以2 r/min的速度径向旋转,观察横向扭矩与角度变化。轴向压缩实验主要观察纵向上骨折端稳定程度,径向扭转实验主要观察横向上抗疲劳性能。背景:桥接系统双棒结构为偏心固定,术后可能导致纵向上固定减弱及横向上抗扭转降低。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混棒与双棒结构治疗股骨及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以40根短聚甲醛材料配对模拟人体长骨骨干模型20个,其中10个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混棒结构固定(混棒结构组),另10个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双棒结构固定(双棒结构组),对2组分别进行轴向压缩实验和径向扭转实验(每种实验各选择每组5个模型),观察2组的轴向压缩力与位移情况,以及横向扭转力与角度变化,记录各组曲线出现折点或趋于水平状态时的载荷即最大载荷,并计算屈服载荷。结果与结论:①当轴向压缩屈服载荷≤2 000 N、产生相同位移时,混棒结构组所需轴向压缩屈服载荷大于双棒结构组;当轴向压缩屈服载荷>2 000 N、产生相同位移时,双棒结构组所需轴向压缩屈服载荷大于混棒结构组,并且双棒结构组最大轴向压缩屈服载荷大于混棒结构组[(2 420.60±5.67),(2 721.40±5.80)N,t=-82.885,P=0];②当径向扭转屈服载荷≤50 N•m、产生相同角度时,混棒结构组所需的扭矩小于双棒结构组;当径向扭转屈服载荷>50 N•m、产生相同角度时,混棒结构组所需扭矩大于双棒结构组,并且混棒结构组最大径向扭转屈服载荷大于双棒结构组 [(101.85±2.97),(85.41±2.82)N•m,t=8.985,P=0];③结果说明,桥接系统混棒与双棒结构纵向上均可坚强固定骨折,但混棒结构固定骨折更稳定、牢靠,更容易促使骨折愈合;混棒结构横向上固定骨折后,骨折端容易产生微动,符合弹性固定,并且最大抗扭转力及抗疲劳性能优于双棒结构,可防止因横向不稳定造成的桥接系统断裂。ORCID: 0000-0002-0608-5303(汪亮)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10.
国人股骨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股骨的形态学特征 ,对于股骨损伤后的治疗与康复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也可以为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本文测量了 2 5 0例 (男性 10 9,女性 14 1)在成都地区收集到的成人股骨各个部位的径线、扭转角和颈干角 ,并计算出与股骨形态相关的指数。结果 (1)男性股骨各径线均大于女性。 (2 )男、女性股骨各径线指标绝大多数均无明显的侧别差异。 (3)男女性股骨均为扁形和正形居多。 (4)男、女股骨扭转角均为正值 ,无性别差异 ,其中 ,男性有侧别差异 (p <0 .0 5 )均为左侧大于右侧。 (5 )男、女股骨颈干角无性别差异 ,但均有明显的侧别差异 (p <0 .0 1)。 相似文献
11.
跟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为跟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形态学的依据和标准。方法:观察成人正常跟骨的形态特征和骨小梁分布情况,测量跟贩的长、宽、高和Bohler’s角、Bissane‘s角等。结果:(1)骨形态结构较复杂,骨皮汪,骨松质多,跟骨前部跟骨沟下方骨小梁稀疏,后梁侧骨小梁密集。(2)正常跟骨各指标左右俩则无明显差异,而不同性别暗除Gissane’s角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有高/长的比值〉1/2。结论:(1)跟 相似文献
12.
咽下缩肌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提高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用发音管发音重建的成功率,选择最能影响发音重建成功的咽下缩肌进行研究。方法:对40具正常成人尸体标本咽下缩肌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测量。测量咽下缩肌各起点处的宽度,在甲状软骨板后缘的厚度;止点的长度;环咽肌后壁的测量;并用组织切片法观察咽缝的结构。结果:发现咽下缩肌不仅有起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的肌纤维,而且有起于第1气管环的肌纤维和肌腱。咽缝不是呈线状,而是呈条带状。结论:对发音重建行咽缩肌切断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翼钩的形态特点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给临床诊断和治疗翼钩综合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研究 2 44侧翼钩的长度、方位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翼钩的整体形态以扁圆柱形为多约占 47.85 % ,细长形为 2 9.3 3 % ,三角形为 1 2 % ,阶梯形为1 0 .82 % ,翼钩长度为 ( 1 1 .5 8± 3 .2 2 )mm ,外弯角度为 ( 2 4.3 6± 1 2 .84)°。结论 :翼钩综合症的发病与翼钩过长和方位不正有关 ,提出在行翼钩切断术时 ,应控制手术操作范围 ,避免损伤邻近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腓肠豆骨的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国人腓肠豆骨进行解剖观察,为临床腓肠豆骨相关疾病诊治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对61侧成年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腓肠豆骨的出现率、形态及其与周围相关结构的关系.结果:外侧腓肠豆骨的出现率为86.89%,且以骨性多见(55.74%),而内侧出现较少(9.84%),且均为软骨性.腓肠豆骨与腓总神经毗邻,20.8%的腓总神经从其表面通过.腓肠豆骨的存在与腓肠豆韧带的出现并不相关,不能作为判断腓肠豆韧带是否存在的标志.结论:国人腓肠豆骨以外侧多见,与腓总神经关系密切,临床医生需要对此结构有一定的认识,以利腓肠豆骨相关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6.
颏管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国人颏管的形态与位置,为口腔科牙种植术等颏区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剖开6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湿下颌骨标本的下颌管前端,进行观察测量.结果下颌管前端向中线分出一切牙神经管后,该管有96.7%弯向后上形成颏管再开口于颏孔,3.3%直接开口于颏孔;颏管长约(4.01±1.20)mm,管径约(2.6±0.6)mm;颏孔前缘对应下颌管前端的水平距离为(3.54±0.70)mm,颏孔下缘至下颌管上缘的垂直距离为(3.21±0.90)mm;下牙槽神经在下颌管末端分成两支;切牙神经穿切牙神经管分布到切牙,颏神经穿颏管出颏孔.结论下颌管前端向后上方续为颏管,颏管内有颏神经走行. 相似文献
17.
嗅神经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相关手术中保护病人的嗅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鼻腔吸入给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成人头颅湿标本30例(60侧)和成人头颅干性标本30例(60侧)进行显微解剖学测量,另选3例成人头颅湿标本灌注造影剂进行X线扫描。结果:嗅神经(嗅丝)由嗅鞘包裹,呈马蹄铁型分布,分鼻甲侧和鼻中隔侧。鼻甲侧嗅神经数为(10.33±1.81)条,嗅神经根部直径为(0.90±0.22)mm,嗅神经长度为(10.22±2.20)mm;鼻中隔侧嗅神经数为(6.28±1.04)条,嗅神经根部直径为(1.17±0.24)mm,嗅神经长度为(5.91±1.95)mm。每侧筛孔数为(16.33±2.79)个,筛孔最大径为(1.09±0.52)mm。X片可见嗅鞘显影。结论:(1)鼻中隔侧距筛板下10mm外,鼻甲侧距筛板下15mm外极少存在嗅神经,在此范围手术操作较为安全。(2)嗅鞘途径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鼻腔吸入给药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Oddi括约肌(sphincterofOddi,SO)形态结构特点,为SO切开术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53例正常Vater区标本进行巨微解剖,免疫组化,Masson染色和体视学技术综合性观测.结果①SO可分为固有肌和十二指肠延续肌纤维两类,前者有内纵、外环两层;②SO与十二指肠环肌间有肌束联系;③自十二指肠大乳头尖至胆总管(commonbileduct,CBD)括约肌上界距离(15.92±4.97)mm;SO长(13.99±3.84)mm;从大乳头尖至CBD穿十二指肠肌层处间距(11.34±3.07)mm;SO最厚处(0.83±0.18)mm.结论SO形态特点可支持SO生理活动特征;为临床操作ERCP、SO压力检测和Oddi括约肌切开术等,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壶腹隔膜的形态及其生理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胆石性胰腺炎的产生与胆、胰合流部的解剖学关系。方法:对29例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了实验及解剖学观察。结果:79%(23例)的胰管有防止胆胰返流的功能,其开口处和胆管之间菲薄的壶腹隔膜有“活瓣”样作用,可能是防止胆胰返流的重要结构。该活瓣构造不全者占10%(3例)。胆管和胰管的汇合角度是造成壶腹隔膜构造变异的原因。结论:胆胰管汇合角度过大造成壶腹隔膜短而厚,“活瓣”功能丧失,使胆胰返流容易发生。这可能是共同通道过长者易发生胆石性胰腺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脊神经根的形态变异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脊神经根性疾患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5具(70侧)成人尸体的全部脊神经前后根形态、位置、解剖汇合点和前后根的横径进行观测。结果:①脊神经后根有复根现象,双根的占24.3%(双侧),三根占0.4%(双侧),而且有1.32%的前根位于后根上方的变异;②前后根解剖汇合点80%位于脊神经节的远端,20%位于节的中部;③前后根横径之比在11.5~2.5之间。结论:脊神经存有形态和位置上的变异,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