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生元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总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总结了吴生元摇控在1997年4月至至1999年8月间,用中医辨证治疗7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列的经验,将其分为风湿热痹型,风寒湿痹型,气血失调型,痰瘀团阻这期临床治愈4例,显效24例,好转3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9%。  相似文献   

2.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特点为慢性、对称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发病率逐渐升高,致残率高,是全世界公认的疑难病。谢兴文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人,甘肃省领军人才,上海石氏伤科高级研究员。谢老师从事中医骨伤科专业的临床、科研工作近20年,先后师从陇中正骨传人宋贵杰教授以及石氏伤科传人施杞教授,在陇中正骨及  相似文献   

3.
侯勇谋 《中医研究》2006,19(3):50-52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可以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木病又称为类风湿病。类风湿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菌、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发因素,但多数患者病前常无明显诱因可查。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张仲景提出的”历节”之名,宋代严用和所称的“白虎历节”以及现代医家焦树德所倡“尪痹”之说,均强调了该病同一般痹证的区别。中医认为其主要病因是禀赋不足(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性别有关),复感风寒湿热之邪,或过劳、七情而致病。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性关节炎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李灿东教授临床注重整体观念,活用“五辨”思维辨治疾病,认为不寐病以“痰、火、郁、虚”为核心病机,本文将其辨治思路进行总结和分享,以期为临床实践和辨证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灿东教授认为胃病其病位虽在胃,却与肝脾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不通则痛。治疗上强调“通”法贯穿始终,理气和胃止痛为治疗大法,或温散,或消导,或温阳,或滋阴,或主以健脾,或佐以疏肝,或平调寒热,均注重脾胃气机流动,切勿使气机呆滞,使后天之本得养,气血生化有源。注重详辨寒热,谨察虚实。多主张采用消补兼施之法,以运为补,力求攻不伤正,补不碍邪。随证化裁,灵活变通,用药精炼。  相似文献   

7.
李灿东分脏辨治痤疮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秋仔 《河南中医》2012,32(1):31-32
李灿东教授依据面部皮损分区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提出面部分脏辨证方法,将痤疮分为5种类型,心火炽盛型以导赤散治疗,湿热蕴脾型以泻黄散加减治疗,肝郁化火型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以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肾虚火旺型以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我科从2002年-2008年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53例。年龄13~72岁。治愈46例,好转34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达94.1%。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常见,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多缠绵难愈。笔者临证体会其据病机变化,分缓急遣方用药才能不延误时机,获得较好疗效。 风寒湿痹多为痹证的缓型,风湿热痹则多属急型,两种病因同时侵袭,如外感风湿寒邪,寒湿或风寒即行得病并不少见,风寒湿邪侵犯人体之后,急型直入血脉,缓型入于经络。缓者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甚至关节肿大,屈伸不利,脉象沉涩。其风气胜为行痹,寒气胜为痛痹,湿气胜为着痹,此三者均为经络之病,由经气的强弱决定得病与不得病,经气胜者病轻或不得病,经气弱…  相似文献   

10.
如何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7,48(6):567-568
答: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以手足小关节起病,多呈对称性,可侵犯多个关节,并以肿胀、疼痛、晨僵、关节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顽痹”、“历节风”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外邪痹阻;或内生风寒湿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中“痹证”、“历节”、“痛风”等范围。其病因病机等,已见于一般医书中。今主要就本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些体会,不揣冒昧,介绍于同道,尚祈指正。类风湿性关节炎大致在临床上可分为:风湿毒热,阻痹关节;寒湿凝滞,血瘀络阻;寒热夹杂,湿痰瘀阻;肝肾不足,寒痰阻络四个证型。现仅以四个典型病例分述如下: 病例一张×男44岁初诊:1990年12月10日。主诉:发热三天,关节红肿胀痛。证候:缘由三年前发现手足小关节肿痛,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祖国医学之痹症范畴,其发病主要由正气不足,风寒湿邪外袭所致。急性期宜治其标,慢性过程宜治其本。兹分型辨治如下。偏热型手足小关节红肿胀痛,局部有热感,关节活动受限,行动艰难,或伴有全身低热不适,烦渴汗出,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数。治宜清热解毒,祛瘀通络,少佐搜剔。处方:银花30克连翘15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秦艽15克丹皮10克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临床上,我以两方统治之,即急性发作期用一方,缓解期用一方,并根据辨证加减药味。急性发作期(风寒湿证)以祛风除湿行痹为法,自拟桂枝苍术乌头防己汤(简称为第一方):桂枝10克,苍术15克,防己15克,川乌6克,当归15克,蚕砂30克,海桐皮15克,川牛膝10克,炮甲珠10  相似文献   

14.
补肾健脾以治根本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 ,不外乎正气不足、邪自外侵、经络阻滞等因素。其病机实质为本虚标实。这类痹证之成因与一般痹证不同 ,它不仅局限于风寒湿之外因 ,而且还兼有肾阳虚、气血亏虚、瘀滞等诸多内因。明代医家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指出 :痹证病因多端 ,均属“标”证 ,惟有肾虚 ,才是其“本”也。类风湿的病位在肾 ,而骨又为肾所主。又因类风湿久病不愈 ,久病多虚 ,久必及肾 ,以脾肾最为重要。因此 ,治疗上应补肾健脾 ,这是治本病之根本。补肾应分补肾阴、补肾阳。关节痛烦、筋脉拘急牵引、动则加剧、低热盗汗、日轻夜重…  相似文献   

15.
16.
霍彬  徐斌  胡永东 《新中医》2011,(2):148-149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属中医学顽痹、历节等范畴。笔者结合古今医家的认识,对其理法方药,浅议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建斌 《江西中医药》2005,36(10):10-10
笔者曾长期侍诊已故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李树康主任医师,先生学验俱丰,对内科疑难杂症治疗有较好疗效.现不揣浅陋,对先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症候:展僵与关节痛、关节及肌肉软组织肿胀、血沉增快等的不同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风湿关节炎、增生性脊柱炎等均属“痹证”范畴,凡症情较重、迭治缠绵不愈者,即非单纯祛风、散寒、逐湿之剂所能奏效。正如王肯堂对其病因所说的“有风,有寒,有湿,有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仅是外在诱因,而肾虚才  相似文献   

19.
经方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茂林 《国医论坛》2007,22(1):9-1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的疗法,笔者运用《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方辨治该病收效显著,兹略述心得如下.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晶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2):212-21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属“痹证”、“顽痹”、“痹”、“历节”等范畴。笔者在临床治疗上有以下几点体会。1病因病机论痹证首见于《内经》,其《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表虚不固,复感外邪乃历节病发生的病因病机。此外,痰浊与瘀血在历节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亦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疾病过程的病理产物,有时又是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之一。痰瘀互结,闭阻经络,深入骨骱,则致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畸形,并使病情逐渐加重,缠绵难愈。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