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解剖国人骨间背侧神经及其肌支,探讨三圆交汇定位法联合神经分段法在骨间背侧神经体表定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5具成人防腐尸体的70侧上肢标本进行精细解剖,观察骨间背侧神经及其肌支的行程与神经各分叉点,提出用"三圆交汇定位法"及"神经分段法"来确定骨间背侧神经的体表位置。选择30例骨间背侧神经损伤手术的成年患者,通过三圆交汇定位联合神经分段法进行体表定位,术中观察定位结果的准确度。结果本组30例患者,27例获得准确定位,3例未获得准确定位,其中1例为指伸肌支,2例为示指伸肌支。骨间背侧神经的4个分叉点(O、O1、O2、O3)对于体表定位的分区及分段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三圆交汇定位可更为精确地定位神经,但指伸肌支及示指伸肌支的变异较大,该二肌支采用三圆交汇定位的准确性较差。结论三圆交汇定位联合神经分段法,可相对精确地定位骨间背侧神经及其肌支,明确神经损伤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进一步完善腕后区第4骨纤维管道的解剖结构,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在头戴式放大镜下,对15具尸体标本30侧上肢的腕后区第4骨纤维管道的顶、底、出入口、内外侧壁及内容物进行了解剖,并测得相关数据。 结果 伸肌支持带构成腕后区第4骨纤维管道的顶;底由桡尺远侧关节背侧及腕关节背侧关节囊近端及其表面的深筋膜构成;内外侧壁均由伸肌支持带向深面发出的肌间隔构成;入口介于尺骨头与桡骨远端背侧之间,而出口位于腕关节近端背侧;管道内走行5根肌腱,包括指伸肌腱的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的分支和示指伸肌肌腱,1条血管神经束即骨间后神经终末支及骨间前动脉终末支桡侧分支。 结论 详细描述了管道顶、底、两口、内外侧壁及毗邻,管道内容物及层次,对临床腕背痛的诊断以及避免管道内容物医源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揭示足底中间群和足背肌的肌内神经整体分布模式,探讨其意义。 方法 取下12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足底中间群肌和足背肌,改良的Sihler’s染色法显示肌内神经整体分布模式。 结果 接受足底内侧神经支配的趾短屈肌、第1和第2蚓状肌的神经支,分别从肌的内侧深面和浅面入肌;接受足底外侧神经支配的足底方肌、第3和第4蚓状肌的神经支从肌止端走向起端;骨间足底肌和骨间背侧肌的神经支从肌起端走向止端。趾短伸肌和母短伸肌的神经支共干。蚓状肌、第1和第2骨间足底肌、第1骨间背侧、母短伸肌和趾短伸肌仅在肌腹中部形成1个肌内神经密集区;趾短屈肌、足底方肌、第3骨间足底肌以及第2~4骨间背侧肌有2个肌内神经密集区,位于肌腹两侧,这些肌可分为2个神经肌亚部。 结论 这些结果可为外科手术免于神经损伤、肌移植的选材匹配,以及注射肉毒毒素A阻滞这些肌的痉挛提供形态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腕背侧深层神经血管来源、走行及分布进行解剖,探讨神经血管损伤与腕背痛的关系,为临床诊治腕背痛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在头戴式放大镜下,对10具尸体标本20侧上肢进行了腕背侧深层神经血管来源、走行及分布进行大体解剖并测量相关数据。 结果 腕背侧深层神经来源于骨间后神经终末支,经过第4骨纤维管道后分布至腕关节背侧;血管来源于骨间前动脉终末支,骨间前动脉在旋前方肌上缘穿前臂骨间膜至前臂后面,终末支最终分为桡侧和尺侧分支,分别经过第4和第5骨纤维管道分布至腕背侧深层,而桡侧分支在穿经第4骨纤维管道时与骨间后神经终末支伴行,尺侧分支单独穿过第5骨纤维管道。 结论 明确腕背侧深层神经血管分布、来源及走行,对腕背痛的预防、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儿童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的肌内终末神经密集区的分布范围,为注射BTX-A治疗脑瘫患儿前臂肌痉挛提供解剖定位。方法使用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观察儿童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模式。结果旋前圆肌的神经入肌点有上、下两个,下部的神经支较粗大、分布更广,其肌内神经分支呈扫帚状,相邻各神经分支末端可见明显的"O"和"Y"型吻合,该肌的肌内终末神经密集区位于肌腹中部;指浅屈肌的神经入肌点有上、中、下3个,肌内终末神经密集区可分上、中、下3部,其中以中部最为密集,各终末神经间可见"Y"、"O"吻合。结论鉴于两肌的肌内终末神经密集区均位于肌腹中部,当脑瘫患儿旋前圆肌、指浅屈肌痉挛时,使用BTX-A治疗肌痉挛的最佳注射靶区应选择在肌腹中部。  相似文献   

6.
桡神经深支出旋后肌管后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桡神经深支出旋后肌管后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定位方法。方法:在44侧上肢标本上观测桡神经深支出旋后肌管后其主干和各肌支的走行、各肌支发出顺序及体表定位。结果:各肌支的发出顺序不恒定,存在交叉;其主干和各肌支均位于肱骨外上髁、尺骨茎突、桡骨Lister结节三点连成的“骨间后三角”内,其起点距肱骨外上髁(6.7±0.5)cm;主干与“骨间后三角”的中线远侧3/4基本吻合。结论:骨间后三角”远侧3/4可作为桡神经深支管后段的体表定位区,该部位深达肌层的损伤均应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前臂骨间后神经及其拇示指肌支的解剖学特征。 方法 解剖43具尸体的86侧上肢部桡神经深支及其分支到腕背部,观测骨间后神经的行程与投影及其拇示指肌支起始部位横径、长度和骨性标志线与神经干间夹角关系等参数。 结果 骨间后神经及其各分支均呈扁薄的窄带状神经束,其主干和多数肌支都走行在前臂后面中2/4段浅、深层肌之间,终末支止于腕背侧的梭形膨大部;主干起始处横径为(3.79±0.64)mm,各分支在起始部的平均横径(除指伸肌支约2.0 mm外)均小于1.0 mm;在旋后位,它呈向桡侧开放的弓形线段投影在肱骨外上髁至尺骨茎突连线的尺侧,半旋前位时则投影于该连线上或其桡侧。 结论 前臂后面中2/4段是骨间后神经主干及其大多数拇示指肌支在临床上易被损伤、误伤发生的高风险区域。  相似文献   

8.
作者于50具尸体解剖观察,发现桡神经浅、深支分叉点高于肱骨外上髁平面;旋后肌弓有襻型、环型之分,多为半肌半腱性(腱性之Frohse弓仅占18%);弓的浅面有桡侧腕短伸肌弓(几乎全属腱性)覆盖;骨间后神经经外侧半弓的深方穿入。被动旋后时,骨间后神经为桡侧腕短伸肌弓所约束,旋前时松解;为旋后肌弓压迫者为数较少。桡神经的浅支发三种肌支,主要是桡侧腕短伸肌支,也可以发支支配旋后肌;25%人体的一侧桡侧腕短伸肌只受桡神经浅支支配。桡神经浅支并不是一完全的感觉支。骨间后神经只发两种肌支,大部分是桡侧腕短伸肌支。作者据解剖所见,结合部分临床文献,认为桡侧管综合征用名不够贴切,建议命名为“肘桡侧弓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测量外侧支持带神经(lateral retinacular nerve,LRN)的临床解剖学参数,探讨LRN的体表定位方法,为膝关节前外侧疼痛的诊治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17具正常成年尸体下肢(34侧)进行解剖,确定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SN)的位置、走形和主要分支,选取位于膝关节后方的分支膝上外侧神经(SLGN)进行研究。追踪SLGN走形确认其第一个分支LRN,测量LRN分叉点分别到外侧胫股关节关节线与股骨外上髁的外侧端两个测量点的距离,从而确定LRN在体表的定位标志,并验证其准确性。 结果 LRN分叉点到第1个测量点的平均距离为(55.00±3.22)mm,到第2个测量点(26.00±2.42)mm。有性别差异,男性LRN分叉点到第1测量点平均(57.00±3.64)mm,到第2测量点平均(27.00±2.72)mm;女性分别为(51.00±1.14)mm,(23.00±0.54)mm。对两个定位标志的准确性评估,第1测量点(55.00 mm)准确率为100%,第2测量点(26.00 mm)准确率为67%。 结论 LRN在体表有两个较为可靠的定位标志,准确定位LRN并描述其路径,可以为诊治外侧膝关节疼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临床带血供的第1骨间背侧肌远端肌支神经肌蒂转移修复拇对掌功能手术提供供区肌肉神经、血管相关解剖学依据,评估切取该肌远端肌支对供区的影响.方法:手部固定标本,采用显微解剖方法,观察第1骨间背侧肌形态和神经支配情况.通过再改良Sihler's染色法对第1骨间背侧肌进行肌内神经染色.结果:第1骨间背侧肌神经来源于尺神经深支,在进入第1骨间背侧肌前分成2支.其中近端分支主要分布于肌腹的上2/3,远端分支主要分布在肌腹的下1/3.结论:切取第1骨间背侧肌远端肌支神经肌蒂转位修复拇对掌肌的功能是可行的,其对供区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人腹外斜肌的神经入肌点定位和肌内神经染色观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 方法 成尸11具定位神经入肌点和5具行Sihler’s 肌内神经染色。 结果 腹外斜肌受下8对肋间神经外侧肌支支配,各个肌齿的神经入肌点距离相应肌齿起端中点(1.54±0.33)cm,位于锁骨中线与第5肋下缘的交界处至腋后线与第11肋下缘交界处的连线上。Sihler’s染色显示支配腹外斜肌的肋间神经外侧肌支入肌后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起端1/3,然后约在各肌齿的近、中1/3交界处分出2支二级神经分支,即上支与下支,它们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中间1/3,相邻两个肌齿的上支与下支在各肌齿中远部形成“U”形吻合,从“U”形吻合弓上分出小分支分布到各肌齿的止端1/3。在腹外斜肌上半部,各肌齿的神经分支分布到相应的肌齿,但在腹外斜肌下半部,上一肌齿的远侧下份是由下一肌齿的神经分支(上支)分布。 结论 ①为临床上腹壁局部麻醉和术后切口疼痛的神经阻滞提供指导意义;②腹外斜肌中远部从上至下形成“波浪形”的神经分支密集区;③腹部手术切口建议不要超过四个肌齿。  相似文献   

12.
Martin-Gruber communicating branch: anatomical and histological stu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dissected 72 upper limbs of fresh cadavers and found 17 cases with a Martin-Gruber communicating branch (23.6%). These were classified into 4 types: type I (n=5, 29.4%): communicating branch between the anterior interosseous and ulnar nn, type II (n=3, 17.6%): Communicating branch between the median and ulnar nn., type III (n=3, 17.6%): Communicating branch between the muscular branches to the 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m., type IV (n=6, 35.3%): combination of type I or II and type III. At histologic examination the number and size of the nerve bundles each communicating branch contained proved to be very different. In one case of type II only a single nerve bundle was found. We suggest that the different numbers of nerve bundles innervate different amounts of the intrinsic hand musculature. The communicating branch with a single nerve bundle probably innervated only the first dorsal interosseous muscl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面神经脑池段与其周围血管是否存在压迫或接触提供形态学诊断依据。 方法 选取采用MRI 3D-FIESTA和3D-TOF序列扫描的检查正常者140例和单侧面肌痉挛患者70例,在MPR重建影像上观测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和血管自身角度、夹角及其与面肌痉挛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正常组、面肌痉挛健侧组和面肌痉挛患侧组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血管自身角度、夹角分别为(0.48±0.03)mm、(0.49±0.04)mm、(0.71±0.06)mm和(8.69±0.62)mm、(8.66±0.75)mm、(5.93±0.47)mm,(74.39±2.33)°、(72.66±2.54)°、(48.57±3.28)°和(85.60±3.07)°、(86.75±2.73)°、(88.41±3.76)°,面肌痉挛患侧组与正常组、面肌痉挛健侧组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血管自身角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夹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I-CSFN-SV与脑干距离的增加则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血管直径的增加和血管自身角度的减小则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夹角变化与发病率之间无显著性变化趋势。 结论 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和血管自身角度是诊断是否存在压迫或接触的重要诊断指标,血管自身角度越小、血管直径越粗和相交处与脑干距离越近,则越容易出现面肌痉挛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找出显露前臂骨间膜的最佳入路.方法 用卡尺测量了30例成人上肢,测量项目如下:桡骨头至旋后肌腱弓处骨间背神经的长度(LHA);桡骨头到旋后肌管下口之间骨间背神经的长度(LHS);骨间背神经从旋后肌管下口至桡骨外缘的距离(DSR);骨间背神经从旋后肌管下口至尺骨内缘的距离(DSU);骨间背神经最外侧分支穿拇长展肌处至桡骨外缘的距离(DSP).结果 LHA、LHS、DSR、DSU和DSP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9.3±4.4mm(11mm~29mm)、53.4±5.2mm(45mm~62mm)、9.7±3.1mm(4mm~15mm)、22.8±3.5mm(20mm~28mm)和7.5±1.6mm(5mm~9mm).牵开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于桡侧腕短伸肌与指伸肌之间显露前臂骨间膜中1/3和远1/3段.结论 桡骨背侧入路可较少剥离肌肉和软组织,能方便、安全显露前臂骨间膜中1/3和远1/3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临床设计切取母趾腓侧趾背动脉蒂甲床瓣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用15只(左侧6例,右侧9例,男性11例,女性4例)新鲜足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的起始、走行及分布规律和特点。 结果 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均存在,根据其起源分为:Ⅰ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由第1跖背动脉内侧发出9例,占60.00%,起始处直径(1.21±0.34)mm;Ⅱ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在近节趾骨由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内侧发出3例,占20.00%,起始处直径(1.13±0.26)mm;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由第1跖背动脉与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在近节趾骨共干发出3例,占20.00%;根据分支优势可分3种亚型:Ⅲa型:第1跖背动脉分支粗大型1例,占6.67%,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82 mm,母趾腓侧趾底动起始处直径0.53 mm;Ⅲb型: 母趾腓侧趾底分支动脉粗大型1例,占6.67%,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51 mm,母趾腓侧趾底动脉起始处直径0.71 mm;Ⅲc型: 第1跖背动脉分支与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分支等大型(均细型)1例,占6.67%,分支在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41mm,分支在母趾腓侧趾底动起始处直径0.43 mm。所有类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均延伸入甲床,并有皮支滋养上甲皮及腓侧甲廓。 结论 以母趾腓侧趾背动脉蒂甲床瓣可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该术式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切取安全,并有营养神经伴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并测量外侧支持带神经(lateral retinacular nerve,LRN)的临床解剖学参数,探讨LRN的体表定位方法,为膝关节前外侧疼痛的诊治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随机选取17具正常成年尸体下肢(34侧)进行解剖,确定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SN)的位置、走形和主要分支,选取位于膝关节后方的分支膝上外侧神经(SLGN)进行研究。追踪SLGN走形确认其第一个分支LRN,测量LRN分叉点分别到外侧胫股关节关节线与股骨外上髁的外侧端两个测量点的距离,从而确定LRN在体表的定位标志,并验证其准确性。 结果 LRN分叉点到第1个测量点的平均距离为(55.00±3.22)mm,到第2个测量点(26.00±2.42)mm。有性别差异,男性LRN分叉点到第1测量点平均(57.00±3.64)mm,到第2测量点平均(27.00±2.72)mm;女性分别为(51.00±1.14)mm,(23.00±0.54)mm。对两个定位标志的准确性评估,第1测量点(55.00 mm)准确率为100%,第2测量点(26.00 mm)准确率为67%。 结论 LRN在体表有两个较为可靠的定位标志,准确定位LRN并描述其路径,可以为诊治外侧膝关节疼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