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题释义:跨区皮瓣:穿支血管体区是某一源动脉呈三维立体网状结构所供应的所有解剖区域,是设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临床上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常需扩大切取皮瓣,皮瓣内包含2个以上穿支血管体区,称为跨区皮瓣。Choke区:穿支血管呈树状分支,且口径逐渐减小,并与周围临近穿支血管形成血管网状连接,及“choke vessels”,两相邻穿支血管之间的区域称为Choke区。某一穿支血管不能通过choke区无限制向皮瓣远端供血,穿支皮瓣的缺血、坏死经常出现在choke区域,choke vessels成了穿支皮瓣血运的最大阻力。背景:有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可有效改善皮瓣术后血供,促进皮瓣成活,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通过实验验证L-Arg-NO途径在L-精氨酸促进大鼠背部跨区皮瓣成活中的作用。 方法:成功建立大鼠背部三穿支体跨区皮瓣模型的雄性SD大鼠81只,随机被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1-7 d腹腔注射不同药物,L-Arg组注射L-精氨酸400 mg/(kg·d);L-NAME组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40 mg/(kg·d);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等渗氯化钠溶液。术后7 d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计算皮瓣成活率;颈总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行血管造影,观察血管走形和分布;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术后即刻、1,3,5,7 d chokeⅡ区一氧化氮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choke Ⅱ区新生血管密度和管径;蛋白印记法检测术后3,7 d chokeⅡ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实验方案经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2015KYLL046)。 结果与结论:①术后7 d,L-Arg组大鼠皮瓣成活率最高(89.47±3.17)%,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9.908,P < 0.001);②术后7 d,L-Arg组choke Ⅱ区血管结构较完整,走形清楚,扩张达到真性吻合的血管沿着皮瓣纵轴方向一直延伸到皮瓣末端,空白组和L-NAME组chokeⅡ区血管结构和走形杂乱,L-NAME组皮瓣末端血管结构消失;③L-Arg组一氧化氮水平术后开始升高,术后3 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④术后7 d,L-Arg组新生血管密度和管径最高,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 0.001);⑤术后3 d,L-Arg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量最高,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 0.05);术后7 d,L-Arg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量最高,3组之间比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⑥结果说明,一氧化氮可有效改善大鼠背部三穿支体皮瓣chokeⅡ区血供,促进chokeⅡ区微血管扩张和增生,而L-精氨酸可通过L-Arg-NO途径提高皮瓣术后组织内一氧化氮水平,促进皮瓣术后成活。ORCID: 0000-0002-1812-9457(李文波);0000-0003-2403-1082(高秋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小鼠背部单穿支和多穿支跨区皮瓣模型,探讨3种延迟术对皮瓣微循环重构的影响,术后中央choke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以及该区域血流对其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及实验A、B、C组(每组30只)。A组结扎右胸背穿支;B组结扎2条右侧穿支;C组仅保留左胸背穿支。各实验组分别于术前、术后6h、1d、3d、5d、7d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监测choke区,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并取材进行HE染色,对目的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Western blotting)及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各组choke区血流增加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区血管曲度也明显增加,管径增粗,管壁增厚,蛋白含量增加,目的蛋白主要定位于血管内及其外周。结论术后各组choke区呈现不同的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形态学变化特点,即微循环重构;以保留单穿支的延迟方式对跨区皮瓣choke区微循环重构影响最大;e-NOS、MMP-2参与了血管新生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改变蒂部动脉的位置,探讨其对跨区穿支皮瓣成活的影响。 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保留右侧髂腰动、静脉;实验组,保留右侧髂腰静脉+左侧髂腰动脉。术后7 d,统计皮瓣成活率,血管造影观察choke动脉扩张情况,HE染色显微镜下测量choke动脉的腔内直径。 结果 术后7 d,实验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85.5±2.9)% vs(68.9±2.6)%,P<0.001;两组choke1动脉扩张程度相当,(46.93±6.21)μm vs(46.79±6.69)μm,P>0.05,实验组choke2动脉扩张较对照组更明显,(66.08±6.78)μm vs(46.00±6.90)μm,P<0.001。 结论 蒂部动脉位置改变,可促进choke动脉扩张和皮瓣远端供血,从而提高跨区穿支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每一个新皮瓣的诞生都是以体表皮支动脉血管的分布、走行、营养范围及供血血管源为依据[1-2],为此对皮支血管蒂的定位、外径、蒂长、轴向、供血范围、与其相邻血管的吻合[3-6]血管体及相邻血管体间的"choke vessels"形态[7]、区域性循环、定位标志性结构等问题,提供可观可测的资料是重要的基础研究.用于研究人体皮瓣血管的方法较多,以往多以乳胶灌注大体解剖[8]或透明法[5],目前以血管铸型[2,6]和血管造影、3D可视化[9-10]构建为主.通过有控制的乙醇碱腐蚀法显示皮瓣血管的来源、外径、蒂长、分布、走行、营养范围及血管间吻合网一目了然,并保留了有价值的定位标志性结构,但此方法腐蚀时操作难度大,专业技术不熟悉或不是从事该专业的技术人员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笔者通过长期对皮瓣血管的研究,探索出一种制作简单、高效的获取皮穿支血管铸型的方法,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对皮支血管的研究提供可观可测的形态学资料.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Choke vessels与穿支皮瓣的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随着临床解剖学研究的深入,在皮瓣的血供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1987年,Taylor等[1]提出了"血管体(angiosomes)"理论,所谓血管体是指某一源动脉呈树形分布的所有解剖学区域(anatomical territory),包括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及其深层的各种组织。血管体呈树形分支,其口径逐渐变细并与周围邻近血管体的类似血管形成血管网相连接,这种口径逐渐减小而互相吻合的血管网被称之为"choke vessels"。  相似文献   

6.
背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时,当皮瓣的切取面积太大,常会遇到程度不等的坏死。为了解决此问题,研究者致力于血管新生最重要的2个途径——内皮细胞型血管新生及祖细胞型血管新生进行研究,希望由此来促进皮瓣存活及培育人工血管。 目的:对组织瓣的微血管生理学、缺血损伤后的血管再生及与组织缺损重建相关的组织工程进行综述,总结目前血管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程度,展望其应用前景。 方法:由作者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词为“flap,reconstructive surgery,vascular physiology,choke vessels,angiogenesis,vasculogenesis,tissue engineering”。阅读分析相关文献后,作者从皮瓣的演变史及存活机制、血管新生的主要途径及其分子水平的调控机制和血管新生在组织工程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介绍。共检索到69篇文章,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 结果与结论:皮瓣坏死常发生在闭塞性血管所在的位置;血管新生对于皮瓣的成活至关重要,而血管新生最主要的2条的途径是“内皮型血管新生”及“祖细胞型血管新生”;为了更好的利用组织工程来解决组织缺损的问题必须解决好带血供组织工程的细胞来源与支架设计问题。目前,如何更好的在分子水平来调控血管新生来促进皮瓣存活及更有效的培育带血供的工程组织还有巨大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
跨区互蒂轴型皮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型皮瓣又名动脉皮瓣 ,是一种依赖其中所包含的与其长轴平行走向的知名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供血的一类皮瓣 ,这种皮瓣问世以来即以其血供可靠、抗感染能力强、转移方式灵活多样而得到广泛应用 ,现就轴型皮瓣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皮肤血管供区的研究情况作以回顾。1 皮肤的血管供区1.1 经典的血管供区早在 1889年Manchot[1] 就已经对人体的皮肤血管作了详尽的研究 ,第一次进行了关于皮肤动脉血供范围的解剖学观察 ,确认了皮肤穿支 ,系统描述了各个皮肤穿支的深部来源 ,首次将皮动脉的供血范围划分为 45个血管供区。虽然当时的研究手段极其…  相似文献   

8.
供养人体皮肤的每一条穿支血管均有一个明确的分布范围,即穿支皮瓣的解剖学供区,也称之为穿支体区[1].每一条穿支体区借助周边的穿支血管吻合互相连接[2],紧邻解剖学供区的被称之为动力学供区,若再继续向远邻的供区延伸则称之为潜力供区[3].因此,如欲切取"跨区穿支皮瓣"则必须了解其周边连接血管的特性[4].对尸体标本或活体进行CT血管造影后,应用"后处理软件"可清晰显示全身各部位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细节.使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aterialise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 Mimics 17.0,Materialise, Leuven, Belgium),可快速方便地显示皮下血管网、穿支血管及其源动脉的三维分布状况与毗邻结构,包括浅层肌、肌间隔等,不仅有利于基础研究工作者进行系统的解剖学研究,亦可辅助临床工作者进行穿支皮瓣的术前设计与术中导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踝前穿支皮瓣解剖基础与临床疗效,为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提供选择。方法 根据踝前穿支皮瓣解剖学特征,按照足踝部创面皮肤缺损的大小、形状,在小腿下段前面设计并切取踝前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足踝创面15例,皮瓣面积最大为15.0 cm×6.0 cm,最小面积为4.0 cm×3.5 cm。 结果 本组15例皮瓣,术后成活顺利,其中Ⅰ期愈合14例,皮瓣远端皮缘坏死1例(换药治疗后愈合)。术后常规随访3~24个月,皮瓣外形及颜色优良,供区无溃疡,患足负重行走无障碍。 结论  踝前穿支血管较为恒定、血供可靠,可设计4种类型穿支皮瓣或穿支蒂跨区供血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临床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较为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剖分析小腿部腓动脉穿支的穿出规律及各穿支血管之间的联系,为临床设计腓动脉双穿支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新鲜小腿标本8例行动脉灌注乳胶-氧化铅,对腓动脉各穿支血管解剖结构主要是血管的形态、走形、分布进行研究分析,筛选适合做双穿支皮瓣的血管蒂。临床上应用7例,均为吻合双血管蒂皮瓣,并逐渐扩大皮瓣切取面积,皮瓣大小:5cm×9cm~8cm×15cm。结果腓动脉直径≥5mm的穿支血管4~5支,其中以第2支穿支外径最粗,外径为(0.94±0.11)mm、血管蒂较长,蒂长为(6.61±1.32)cm、皮瓣血供面积较大适合作为首选穿支蒂再联合其他穿支设计双穿支皮瓣。7例双皮支腓动脉穿支皮瓣均成活,随访3~12个月,穿支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恢复较佳。结论设计以第2穿支联合其他穿支的腓动脉双穿支皮瓣,皮瓣轴心线位于穿支点后侧,临床上可切取血供佳、面积较大的腓动脉穿支皮瓣。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Properties of chemoreceptors of tongue of rat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5.
A further analysis of already published data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retardates of low ability level less frequently have retarded siblings, retarded parents, and parents low in occupational level than do retardates higher in ability level. The analysis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retarded individuals, persons retarded as a result of gene or chromosomal anomalies, brain injury, etc.,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lower-level retardate group, and persons whose retardation represents polygenic segregation,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higher-level group.  相似文献   

16.
17.
Modes of Inheritance of Errors of Refrac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Eighteen families in which both parents had refractions within the range of +4·0 D to −4·0 D and axial lengths seen in emmetropia (22·3-26·0 mm) showed coefficients of correlation of the order 0·5 indicative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for axial length (0·407) and for the cornea (0·487), but not for the lens (which is known to be yoked to the axial length). No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in 19 families in which one of the parents had axial length outside the emmetropic range (nine families with long axes and 10 with short axes).

The pattern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for emmetropia (completely correlated optical components) and errors of refraction up to 4·0 D (inadequately correlated components: correlation ametropia) follows that seen in stature and other measurable characters. In contrast the high refractive errors with their abnormal axial lengths (component ametropia) are—like the extremes in stature—pathological anomalies with monofactorial inheritance.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