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术与深部感受器放电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9只兔上观察到每类深部感受器均可对所用针术产生放电反应;针刺影响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点。说明针刺对感受器的有效刺激主要是针刺的压力、牵拉和振动等所产生的使感受器发生形变的应用作用。认为胀与胀痛,包括酸感为主的手针针感主要是兴奋了深痛感受装置。  相似文献   

2.
针感是临床用来判断针刺是否得气的标准之一,穴位局部的组织结构是产生针感的基础,穴区局部的组织结构不同,产生的针感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梳理针感的性质,对针感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医者针下的跳动性针感与穴位局部的肌肉或神经干受到突发性刺激有关;医者针下的沉紧涩滞感多因穴区结缔组织缠绕针身,或源于穴区局部肌肉中的肌梭感受器受到针体刺激。患者接受针刺时的酸胀感源于穴区局部肌肉、肌腱或骨膜受到针体刺激,而针尖刺激穴区神经干多可使患者产生麻感、蚁行感、跳动感、放射感;毫针刺激到穴区周围的血管或神经末梢可使患者产生痛感;针刺时患者自觉穴区局部的“寒”或“热”感与该区域皮肤中温度感受器和游离神经末梢相关。但由于针感多复合出现,且针感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故未来可结合具体影响因素或病种,探索得气针感产生的机制及针感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得气针感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肌梭在腧穴针感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实践表明,腧穴针感的强弱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所谓"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以往的研究证实,针感的产生与分布于腧穴局部的感觉神经末梢(或称为感受器)关系密切,这些感受器有多种,其中有感受触觉的触觉小体,感受压觉的环层小体,感受肌肉牵引刺激的肌梭等,这些感受器形态结构各异,功能不同.本文就肌梭在腧穴针感形成中的作用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合谷穴内神经末梢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阐明针麻原理,必须对产生穴位针感的感受器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虽然对针剌穴位时形成针感的机理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从现代医学的观点出发,一切感觉都是对末梢感受器刺激的结果;是以对穴位内各种感受器的存在位置、所属类型及其结构特点的观察,仍是针麻原理研究中的重要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上海、山东、重庆、安徽以及西安等地,都证明体针穴位针感感受器位于深部组织中,并且通过不同实验方法提出了一个推论,认为在肌肉丰厚处产生针感的感受器主要是肌梭。本文仅以合谷、内关、三阴交和涌泉四个穴位中所观察到的肌梭,分析其微细结构,为探讨肌梭与针感的关系,提供一些形态学根据。  相似文献   

6.
对合谷与涌泉穴内肌肉感受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合谷穴与涌泉穴都是临床上常用的穴位,因此对该等穴位内针感感受器的研究也较多。一般在针刺该等穴位时,产生针感的部位多在深部肌层。不少学者认为形成针感的感受器应在肌肉内,并根据组织学与生理学方法的研究,提出针刺时所兴奋的深部感受器可能是肌梭。为了探讨计感形成的机理,我们对含肌肉较多的合谷穴与涌泉穴肌肉内的感受器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7.
皮肤感受器有二十多种,其中伤害性感受器只有两种,即机械刺激感受器和多觉型感受器。熊泽等证实,猿皮肤C纤维感受器的80%~90%是属于对机械、化学、热刺激均有所反应的多觉型感受器。此种感受器对可损伤组织的较强的机械刺激产生反应,对热刺激以及在皮肤受酸的侵害时也产生反应,故而被称为多觉型感受器。多觉型感受器在不同的动物并且在身体各部位分布是不同的,对其大小和形态至今仍无明确的认  相似文献   

8.
从手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手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手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产生手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在针感普查掌握手针感主要特性、进而分析与穴位组织层次关系的基础上,对感觉分离受试者感觉分离部位检测诸类浅、深感觉机能及手针感反应,从中鉴别手针感与哪些或那种感觉机能关系密切,从而确定穴位感受针刺、产生针感的感受性装置,即物质基础。结果:手针感与穴位深痛觉的关系至为密切,凡深痛觉存在部位都能引起手针感反应,反之,深痛觉缺失部位是不能产生手针感反应的;手针感与躯体其他各类感觉机能之间都不存在此种内在联系。结论:产生手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主要是深部痛觉感受器。  相似文献   

9.
随着围产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围产期保健工作。分娩期保健又是围产期保健的重要环节,如何减轻分娩痛则一直是医学工作者予以极大关注并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以往的研究资料表明,针刺或电针一定穴位可以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针刺信息是经外周针感感受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痛觉调制作用的。参照有关手法针刺所引起的针感感受器的瞬间发  相似文献   

10.
介绍孙学全教授自身针感体验的研究总结。孙学全教授通过自身针感体验,从针感的表现形式、产生的物质基础、针感的区别及临床意义等方面提出了新认识。孙老认为针感的产生及传导方向有其物质基础,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刺激量与刺激总量的概念。认为刺激量的大小对个体而言是产生补泻的主要基础,刺激总量与针刺的深度、强度,留针的时间,针刺的数量等因素相关。孙老认为针灸补泻是针对疾病的虚实性质相对而言,是针刺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反应,并认为个体对针刺刺激量的耐受程度也是影响补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刺穴位后产生和保持“针感”,对于针刺治病和针麻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然而,针刺刺到穴位的什么组织结构才能产生和保持“针感”?“针感”是针尖接触的组织,还是整个针体接触的组织?“针感”是针尖直接刺激的组织起作用,还是由于针的提插、捻转机械刺激牵动附近组织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感觉与运动的整合作用。中医认为穴位多在“分肉间”、“两筋间”。临床针麻及针刺治疗痛症过程中,传统的体穴手针可使肌肉、肌腱、关节中运动感受器直接受到针的机械刺激,电针体穴时,低频刺激可见肢体运动或局部肌肉抽动,较高频电针时则出现肌强直。有资料表明,针形电极微小移动后,在正常肌肉运动终板区可见随机发生的纯阴性发放。医生手下得气感,受针者的针感和  相似文献   

13.
这里说的穴位是体针穴位,针感以酸重胀为主,痛不计在内。祖国医学指出:“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灵枢》)现代医学临床实践也证明,无论是针刺治疗也好,针刺镇痛也好,甚至于研究经络实质也好,都是从针刺穴位产生针感开始的。所以把产生针感的组织结构——穴位针感感受器搞清楚,对于阐明针麻原理,探论经络实质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伟  相似文献   

14.
循经感传机理的神经-体液-低流阻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万刚 《河南中医》2008,28(7):13-15
分析循经感传的机理,进而指导针灸临床实践,促进针灸理论的发展及针灸现代化;通过对数十年针灸学者发表的针灸学相关文章及其实验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了循经感传机理的神经—体液—低流阻假说:异物刺激穴位感受器引起神经冲动传入中枢产生针感,非特异性免疫细胞被激活致胞浆外溢,某些细胞被激活产生细胞因子及脱颗粒和内分泌系统局部变化等,使组织液及离子成分向经脉管集中,流动于经脉中的组织液体积增加,离子浓度增大。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组织液管两端的组织液形成潮头样流动,沿途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亦可引起感觉中枢产生显性循经感传现象。由于某些原因,隐性循经感传不易被察觉。  相似文献   

15.
针术与皮肤感觉器放电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泉声  董新民 《针刺研究》1992,17(3):221-229
<正> 我们曾用不同针术刺激同一穴位,在相关的皮神经和肌神经上都可引导出各具特征的、可以作为针下反应对比性指标的“针刺诱发电位图”,进而指出皮神经和肌神经中传导针刺信息的纤维类别亦因针术不同而有差异。这些现象的出现必然和浅、深感受器的针刺反应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本文报导不同术式针刺与皮肤感受器放电反应的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腧穴针感在针刺防治疾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针刺作用的感受器,腧穴针感的外周传入神经,以及针感与中枢神经的关系,诸方面,列举大量实验结果和理论,阐明针感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15、16、17华佗夹脊穴位(3、4、5腰推穴)为主,治疗腰椎骨刺、小儿麻痹、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炎、“乙脑”后遗症、大脑发育不全、半身不遂、骶骨裂等症,均收到较好的疗效。取穴手法:患者侧卧,腰部呈弓字形,下肢屈曲。将针快速刺进穴位,然后向里慢慢推针,不捻转,或微捻转,一般深刺约1.5~3寸左右,应根据患者体形的胖瘦不同而定。如进针受阻或无麻电传导感,可调整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使之产生放射性麻电感传至足部为止。如刺激量不够,可将针作微微震动,增强麻电感,如患者臂部产生震颤摇晃之感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针刺手法与针感的关系,按定量描述针刺刺激量的M-QNS规则,进行若干实验,提示针刺和电刺激强度常为变量,手法与"针感峰值"可不存在确定性关系,手法产生的"针感峰值"在一定条件下是随机变量。假针刺不一定具有零刺激量的特征。故针灸和药物的研究对象具有某种异质性,以神经科学的基础框架为主要作用机理的针刺应以监控针感及"针感峰值"为主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电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电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产生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在掌握电针感主要特性、分析与穴位组织层次的关系及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感觉分离受试者感觉分离部位检测诸种浅、深感觉及电针感反应,鉴别电针感与哪些或哪种感觉机能关系密切,从而确定产生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即相关的感受装置。结果:电针感的主要特性是来自穴位深部组织的胀与深(胀)痛感和来自体表组织的麻感。前者和手针感一样依存于深痛觉,而与他种感觉无此内在联系。文中首次提出来自皮肤的电针性麻感是在叩击、痛感等感觉反应基础上,于高频电刺激条件下形成的继发性感觉反应,是一种皮肤感觉融合现象。各感觉分离组实验结果一致指出,以麻感为主的皮肤电针感与痛觉关系最为密切,而与触-压等感觉的关系尚未充分取得有内在联系的确切资料。结论:产生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主要是深部痛觉感受器和皮肤痛觉感受器,与触-压觉等组织结构的关系还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穴位的组织特性(不同经络、组织、神经节段)对电针针感频率、强度及产生针感电流量的影响。方法:电针针刺21名健康志愿者,根据穴位不同组织特性配成5组:足三里vs阳陵泉(ST 36 vs GB 34,不同经络)、内关vs大陵(PC 6 vs PC 7,不同组织)、足三里vs水道(ST 36 vs ST 28,不同神经节段)、关元vs中脘(CV 4 vs CV 12,不同神经节段)、足三里vs关元(ST 36 vs CV 4,不同组织、经络、神经节段)。电针频率为15 Hz,电流量以受试者能忍受但不产生尖锐性疼痛为度,间断电针3次,通电时间共90 s。记录酸感、麻木、胀满、沉重、麻刺、压感、钝痛、热感及冷感针感和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比较配对穴位间各种针感发生的频次、强度及电流量间的差异。结果:各种针感频次在配对穴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针刺的9种感觉中,胀满、麻木和酸感最常见和最明显,沉重、压感和麻刺次之,钝痛、热感和冷感的发生频次均较低;部分针感强度在配对穴位间存在差别,酸感、胀满、沉重感在ST 36较ST 28更强(均P<0.05),胀满、麻木在ST 36较CV 4更明显(均P<0.01),胀满在CV 4较CV 12更明显(P<0.05);电针针刺电流量在配对穴位间相近(均P>0.05)。结论:在产生针感的电流量未见明显差异的状态下,电针针感次数与穴位的不同组织间未见明显相关,穴位间针感强度的差异可能与穴位位于不同神经节段相关。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同一穴位产生的各针感频次及其强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