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微炎症发病机制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从微炎症发病机制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以CRF"毒损肾络"病机理论与微炎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为切人点,结合cRF微炎症状态的发生机制及其在CR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理解巾医学"毒邪"与微炎症的关系及在cRF中作用的病机,探讨中医治疗cRF从毒邪立论的思路与方法.结果 毒损肾络是CRF微炎症状态的病理基础,并贯穿cRF微炎症状态的始终.炎症因子的作用与中医学的"毒随邪生、变由毒起、毒损肾络"观点相一致.结论 解毒通络、健脾补肾法重在保肾,清除毒素,可抑制炎症因子在CRF中的致病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中医归属于"颤证"范畴,是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进展性变性疾病之一。其病机复杂,属脑系疑难杂症,病理变化之一是出现异常聚集的低聚a-突触核蛋白,病变范围波及全身多个系统,其疾病特点与毒邪致病、中医络病存在高度一致性。作者意以"毒损脉络"为切入点,试从"毒损脉络"致帕金森病理论依据、"毒损脉络"致帕金森病之病机阐述及中医临床辨证治疗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疾病,属中医"颤病"。其基本病机是肝肾阴虚,肝风内动,随病情进展,逐渐演化为肾虚毒损。本文提出了毒损脑络-枢机-筋脉的思路,指出了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的内在病机,并指明可运用疏筋解毒法来治疗肾虚毒损型帕金森病,从而为帕金森病的中医药诊治提供更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糖尿病肾病炎症发病机制与中医学毒损肾络病机理论的相关性,阐明解毒通络保肾法可作为抑制糖尿病肾病炎症发病机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苏芮  韩振蕴  范吉平  张允岭 《中医杂志》2011,52(16):1370-1371
对于老年性痴呆(AD)的中医病机,历代医家认为心、脾、肾与脑髓的关系密切,肾精亏虚,痰浊瘀血闭阻,脑髓空虚是痴呆的基本病机。随着中医对AD发病更深入的认识,发现"毒损脑络"也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中医病机。具有神经元毒性的病理产物可以造成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属于"内生毒邪"范畴。而神经元细胞膜的广泛损伤则属于"气络"受损的范畴。"毒损脑络"理论是当代中医在抗衰老以及神经元退行性病变领域对中医理论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出"毒损肾络"是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炎的中医病机假说,探讨毒损肾络病机理论与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比较二者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学术上拓宽思路,还是对指导实验和临床上筛选合理的理法方药,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病因不明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属于难治型复发性疾病。通过对"络脉理论"研究,认为血络与气络形成经络相互独立而又密切联系两大网络系统,依据"气络学说"整体观思想,认为UC的发病机制毒邪产生于局部,但是并不局限于"脉络系统",而与"气络"密切相关。笔者将中医络病学说与UC发病机制相结合,提出"络虚毒滞、毒损肠络"的病机学说,也是UC恶化的关键环节。结合现代研究认为气络与NEI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提出"NEI网络异常"是"毒损肠络"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基于"络病"理论结合现代研究对UC病机特征总结,为临床诊治UC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肝内炎症发病机制与中医学毒损肝络致消渴病病机理论的相关性,阐明解毒通络调肝法可作为抑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肝内炎症发病机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基于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病机,提出了"脾虚络阻毒损"为CAG的基本病机,"脾虚""络阻""毒损"是CAG病机演变中的基本因素,多表现为脾胃亏虚→胃络瘀阻→毒损胃络的病机演变规律。其中脾胃亏虚是CAG的始动因素、发病之本;胃络瘀阻是CAG致病的关键条件;毒损络脉是CAG发展为癌前病变的重要因素。本病的表现较为符合络病发病的特点,通过络病理论可以更好地阐明CAG的病机特点,更加深入了解CAG的病机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与动脉粥样硬化、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从微炎症状态的病理物质是炎症因子来看,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病理机制可归属于中医学毒邪、络病等范畴,属于慢性肾衰的标证。且络病蕴毒、毒邪损肾络是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病理基础,贯穿于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从毒损肾络探讨糖尿病肾病炎症发病机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朴春丽  姜喆  南征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0):582-583
毒损肾络是糖尿病肾病主要病理机制 ,探讨毒损肾络病机理论与糖尿病肾病炎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 ,比较二者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对学术上拓宽思路 ,还是对临床上筛选合理的理法方药 ,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毒损心络理论探讨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病机,指出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基础,络脉瘀阻、饮凝痰聚是其主要病理过程,积久成毒,络息毒损为主要病理改变。依据"益气养阴、解毒通络"法制定的生脉解毒通络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对细胞外基质及调控炎症因子方面有明显的影响。理论及实验研究初步阐明,络息毒损的病理改变与糖尿病心肌病细胞外基质产生及炎症因子高表达具有内在相关性,佐证了毒损心络理论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络脉是经脉系统的分支,具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的作用,在支持气血运行方面呈现双向流动的特性,具有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的功能。脑为诸阳之会,脑络纵横交错,脑络渗灌气血以充实脑髓并敷布阳气以温煦脑神,为"脑主神明"提供物质基础和源动力。病理情况下脑络不通,毒邪内生,而致"毒损脑络"。"毒损脑络"病机学说不仅应用于中风病机研究中,而且拓展到痴呆等其他脑病中,推动了中医脑病病机理论的发展。新近发现脑内存在"胶质淋巴系统",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脑脊液-脑间质液的交换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把脑脊液中的葡萄糖、脂质、电解质和载脂蛋白E等营养物质和神经活性物质运送到脑组织,也能清除脑内代谢产物(如乳酸)、可溶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和异物,这是维持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液体流动系统。胶质淋巴系统的发现为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可能成为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干预的新靶点。作为脑内广泛分布的代谢废物排出途径和物质运送系统的胶质淋巴系统可能是"脑络"病变的生物学基础,是中西医对"毒损脑络"认识的交叉点,从胶质淋巴系统探析"毒损脑络",有可能为揭示"毒损脑络"的现代内涵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与“毒损肠络”病机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病因不明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治愈难度大,常反复发作,甚至伴有肠外病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笔者将中医毒邪学说、络病学说与UC发病机制相结合,提出“毒损肠络”病机学说,认为湿热瘀毒积久损伤肠络是UC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病机关键,从中医及现代医学发病机制角度阐释其理论基础,完善UC辨证论治体系,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毒损肝络探讨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炎症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毒损肝络是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主要病理机制。探讨毒损肝络病机理论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肝内炎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无论对学术上拓宽思路,还是对临床上筛选合理的理法方药,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毒损肝络是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主要病理机制。探讨毒损肝络病机理论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肝内炎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无论对学术上拓宽思路,还是对临床上筛选合理的理法方药,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芳 《中医杂志》2012,53(17):1462-1464
探讨以“毒损肾络”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炎的中医病机的理论基础及“毒损肾络”病机理论与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毒邪具有非孤立性.毒总是与其他病邪交织而存,临床上很难发现孤立存在的毒邪。毒以其成因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征.但也有其临床共性,即毒损络脉,功能破坏,形质受损。中风病毒损脑络是其基本病机,风毒损络、(火)热毒损络、痰毒损络和瘀毒损络是中风病毒损脑络的主要表征形式,具体的临床表现又因其病程阶段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57-958
基于络病理论和毒邪学说,从毒损肾络角度出发,试着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认为糖尿病肾病乃糖尿病日久,产生毒邪这一病理产物,毒邪又损伤肾络,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慢性肺系疾病为研究对象,结合前期聚散理论、肺络微型癥瘕理论研究结果,通过阐述中医学"毒"和"肺络"的内涵,提出慢性肺系疾病既可由外受毒邪引起,亦可由内生毒邪所致并加重,其核心病机为毒损肺络,络脉瘀阻,对"毒损肺络"病机假说进行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应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