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Peng  吴家荣 《中药材》1999,22(12):652-655
本文考证出了古本草朱砂产地的相应现今地,同时也论及了古辰州是否产朱砂等问题。这可为有关朱砂的历史和资源等的研讨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本草经集注》所述当归地道产地“陇西叨阳黑水”作了考证,认为应为“陇西首阳黑水”,并与现今之地名对照。既澄清了当归地道产地的历史异议,也为今日发展当归地道产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4.
朱砂现今主要产地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砂Cinnabaris ,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始载《神农本草经》称丹砂。朱砂现今主产于贵州的铜仁、万山、务川,湖南的凤凰、新晃、保靖及重庆的酉阳、秀山等地[1~7] 。其古本草上的产地,因历史原因,多与现今名不同。现有文献的考证,存待商榷之处,例如《中华本草》[8] 道,陶弘景云“符陵是涪州(今四川省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地) ,接巴郡(今四川省境内)南……乃出武陵(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本草文献资料为依据,考证了瓜蒌的用药历史包括名称、原植物和产地等内容。结果表明:瓜蒌名称众多,多源于瓜蒌的果实;瓜蒌的主流商品原植物为栝楼,还有王瓜、双边栝楼等多种植物;分布范围较广,山东属于道地产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植物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产地加工等方面对辛夷进行考证,为辛夷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立足历代主流本草文献,对辛夷的信息进行梳理和考证。结果:宋代开始对辛夷的来源有了南北之分,南方人称为迎春花,北方人称之为木笔花,并对其不同来源的植物形态有了详细的描述;北宋时期则明确地将辛夷的来源分为两种:望春花与玉兰,并开始出现栽培品;直至清代武当玉兰开始入药;其中望春花入药历史最久。结论:该研究对辛夷的名称演变、产地变迁、植物基原、品种优劣等进行了本草考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辛夷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本草文献和史学类书研究,认为《本经》药物“鲤鱼(胆)”和“蠡(鳢)鱼”的产地“九江”出自《神农本草经》经文,药物知识形成时期为秦代,药物产地“九江”为秦置九江郡,地域范围相当于今安徽及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  相似文献   

8.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经讨论认为:知母功效主要为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症靶为发热、口渴、烦扰不宁、肺热燥咳。标靶为血糖升高。现代药理发现知母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降糖、改善气道炎症、缓解肺纤维化、镇静催眠、调节交感神经、抗肿瘤、降血脂等作用。本品苦寒滋腻而质滑,凡脾胃虚寒,寒湿内停,大便溏泄者忌服。临床使用剂量为6~90 g,大剂量使用时,须注意避免知母苦寒损伤脾胃,可配伍生姜、干姜、草果、肉桂等辛温药物,并积极探索知母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知母本草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万生  乔传卓 《中药材》1997,20(1):53-54
对知母名称、原植物、产地及炮制方法等考证结果:知母古今用药一致,皆为百合科的知母根茎,《中药志》说古代有多种来源有误。  相似文献   

10.
连翘是一种清热解毒的要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历代方家和诸家本草所说连翘与现在我国的药材市场上所使用的连翘并不是一种。今考证如下。一、连翘的本草考证1.《尔雅》记云,“连,异翘,”郭璞注,“一名连苕,又名连草。”《神农本草经》记作,“连翘,一名异翘,一名兰草,一名折根,一名(?),一名三廉”。其中并无郭注所引的诸名。盖郭璞所见《神农本草经》的本子,可能与今代所传的不同。《唐本草注》,“此物有两种,大翘、小翘。大翘生下湿地,叶狭长似水苏,花黄可爱,著子似椿实未开者,作房翘出众草,其小翘,生冈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小细,山南人并用之。”根据以上记述,乃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以大豆为原料炮制的药材——大豆黄卷和淡豆豉进行本草考证,以期正本清源,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梳理中国历代本草及医药典籍中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记载,分别从名称、炮制工艺、功效3个方面对其进行本草考证。结论:大豆黄卷的炮制原料和工艺均有较大变化,古代以黄豆、黑豆为炮制原料,现代主要以黄豆为主;古代炮制原料芽长至"13~16 cm"时干燥,而现代芽长至"0. 5~1 cm"后干燥。淡豆豉炮制原料古今并无差异,均使用黑豆,但在明清时期之前豆豉入药主要用咸豆豉,淡豆豉入药并非主流,到了明清时期才开始强调使用淡豆豉。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性味归经虽有古今差异,但功效主治仍未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青葙子和鸡冠子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熙  郑庆华 《中药材》1998,21(2):96-98
本文考证本草文献记载的青葙、青葙子和鸡冠子,并就青葙子和鸡冠子的部分化学成分进行比较,提出二者不宜混用。  相似文献   

13.
鸳鸯和鸂(xi,溪)鶒(chì,翅),本草文献始载于宋代掌禹锡的《嘉佑补注神农本草》,以后的《证类本草》、《饮膳正要》、《本草纲目》等著名本草都有记载,现代的文献一般只收载鸳鸯,为雁形目鸭科动物鸳鸯Aix galexiculata(Linnaeus),而鸂鶒并未收载,有也只说明属于鸳鸯类动物.笔者因此对这两种动物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天南星、虎掌历史沿革的梳理和名称、形态以及功效的对比,参考文献对天南星、虎掌的历史沿革进行全面的本草考证,对现代天南星的品种进行比较,确定天南星和虎掌形态差异甚大,并非同种药材,且古今记载的虎掌也有差异.药材天南星使用较为广泛,加强天南星品种鉴定,有利于规范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5.
蛇类药材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历代本草多有记载。蛇类药材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等功效,在风湿痹证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文从名称、产地、性状特征、品质评价、功效五个方面对乌梢蛇和蕲蛇的本草记载进行梳理,旨在对其源流和历史沿革进行考证,以期为这两种蛇类药材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鸡血藤是一种常用中药,明代《本草备要》首次记载,但对其形态并无描叙。而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和《植物名实图考》两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种植物的形态和鸡血藤胶的制造方法。全国各地收购的鸡血藤药材的原植物种类有多种,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是以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为鸡血藤。中药志中是以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 Tutch为鸡血藤的正品。但黑龙江、吉林、内蒙、北京、河南、山西、河北、四川等地是以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chd.et Wils.为鸡血藤。是它地区还有以香花崖豆藤(即丰城鸡血藤)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为或其同属中的多种植物,或木兰科内五味子属KadsuraKaempf.ex Juss.中的多种植物如滇南五味子Kadsu  相似文献   

17.
鹿衔草和鹿蹄草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志民  姜谋志 《中药材》1996,19(1):38-41
历代文献记载的鹿衔草和鹿蹄草分别有19种和14种。本文考证结果认为《中国药典》一九九零○版规定,鹿衔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或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Andres的干燥全草”,是符合本草记载的;鹿蹄草作为Pyrolaceae的中文科名和Pyrola的中文属名,亦符合植物命名原则。  相似文献   

18.
沙参和荠苨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南沙参、北沙参名称的来源、历代本草中沙参、杏叶沙参、细叶沙参、荠苨的原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沙参为Adenophora stricta,杏叶沙参、荠苨同为A. hunanensis,细叶沙参为A. poniculata。  相似文献   

19.
对南沙参、北沙参名称的来源、历代本草中沙参、杏叶沙参、细叶沙参、荠苨的原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沙参为Adenophora stricta,杏叶沙参、荠苨同为A. hunanensis,细叶沙参为A. poniculata。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五加皮和刺五加的本草学考证,研究其原植物基原及产地、功效等,为刺五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和分析历代本草到近现代本草著作的记载,对刺五加和五加皮形态、产地、品质和加工考证,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梳理古代文献,推断古代本草著作中记载的五加皮品种,并不是刺五加植物。刺五加从1977年版《中国药典》开始作为独立的药物记载。结论本研究为刺五加的应用以及扩大药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