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骨科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2%,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满意度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清远市阳山县人民医院住院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注册号码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层级护理管理的模式,观察比较不同管理模式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沟通评分、正性心理疏导、护理服务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胸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实施胸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83.3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科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 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重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体征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较护理前均有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6.1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达到85.19%,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施效果显著,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情况较好,利于患者的康复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手术室接收的85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选取的时间为2018年1月至6月。将所有患者按照单双数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行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优于观察组,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室患者行细节护理效果更好,且护理满意度更好,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图文式护理模式在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于中山市中医院就诊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68例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图文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听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文型护理可明显提高感音神经性聋的听力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信息化护理管理在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信息化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度.医院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响应时间。结果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度对照组为84%,观察组为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4%,对照组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措施响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护理措施响应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与分析在老年病房中医养结合模式下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3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住院顺序号将326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对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住院患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分析尿毒症患者肺部感染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45例尿毒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常规护理途径进行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发生肺部感染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患者的一周治愈率、总治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7%,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1.8%,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上,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强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对晚期胃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人民医院162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8%,高于对照组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临终关怀有助于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和分析人性化护理方法在食管癌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为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从本院患有食管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数据。结果: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在焦虑、恐惧、抑郁、敌对等情绪方面数据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家属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为9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护理安全管理在提高尿毒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将护理安全管理在尿毒症患者护理中进行推广。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8例进行数据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9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安全隐患发生率,投诉率都较对照组的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的满意度高,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提高尿毒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运用护理标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安全管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护理标识,对比分析两组运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护理标识运用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能够使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使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对于提升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50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应用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开展细节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33%,同期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3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满意度水平为98.67%,同期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满意度水平为81.33%,观察组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在细节思维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细节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水平,并提升患者满意度水平,因此细节护理服务适合作为心内科护理中的优选护理方式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临终关怀护理对癌症晚期患者临终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红桥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癌症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终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终期的生存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评分为(89.71±6.5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14±5.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0%(49/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晚期患者采用临终关怀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终期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惠州市中信惠州医院就诊的儿科患儿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风险防范护理,分析两组患儿住院期间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论是从病房管理质量、患儿治疗护理、护患沟通还是健康宣教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2%,其中观察组非常满意度为79.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能得到更多家属的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方法改进,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2.55%,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中推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心血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3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模式对普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02月-2017年0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45)给予程序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操作、健康指导、心理支持、安全管理、护理文书等各项评分中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中实施程序化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rrjk》2017,(14)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在肿瘤晚期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肿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晚期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7例)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和临终关怀护理,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抑郁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72.8±4.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61.9±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重度抑郁发生,对照组患者的重度抑郁发生率为6.46%;观察组患者的无抑郁发生率81.0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无抑郁发生率29.03%,其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7.4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用于肿瘤晚期患者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抑郁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其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