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保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0),对照组地屈孕酮片联合肌注黄体酮,观察组地屈孕酮联合口服黄体酮胶丸。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P)、雌二醇(E_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均升高(P0.05),但两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97.5%)与对照组(95.0%)无差异(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能够迅速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孕激素水平,提高保胎成功率,其疗效与地屈孕酮联合肌注黄体酮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小,安全性更好,且给药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地屈孕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抑制素A、糖链多肽抗原125(CA125)及雌二醇(E_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来该院妇产科诊治的先兆流产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h CG肌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地屈孕酮口服治疗,分析相关疗法对患者的保胎成功率、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中抑制素A、CA125及E_2检测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β-h CG与孕激素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应指标与治疗前对比都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变化明显,说明h CG可以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病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保胎成功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尤其保胎率高达9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5 9,P=0.022 8);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抑制素A(398.5±124.1)pg/ml及E_2(868.3±3 065.3)pg/ml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A125水平(26.6±6.9)U/m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58 2,P=0.000 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抑制素A、E_2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为94.87%、89.74%与94.87%、92.3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仍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地屈孕酮联合h CG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突出,并有助于结合CA125、抑制素A和E_2指标来有效预估先兆流产患者的病情,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孕20周前先兆流产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应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80例;B组为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80例,观察两组保胎成功率。结果: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74例,成功率92.5%;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41例,成功率51.25%。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泌乳素(PRL)、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糖链蛋白125(CA125)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36例先兆流产孕妇,根据妊娠结局的不同分为继续妊娠组110例、难免流产组26例,另选取同期接诊的8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PRL、β-hCG、CA125,分析3项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先兆流产者血清PRL、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难免流产组的PRL、β-hCG水平低于继续妊娠组,CA125水平高于继续妊娠组(均P0.05)。难免流产组孕5、7、9周时血清PRL、β-hCG水平均低于继续妊娠组,CA125水平高于继续妊娠组(均P0.05)。PRL、β-hCG、CA125联合检验诊断先兆流产保胎治疗后难免流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2%、93.4%、89.9%,高于PRL、β-hCG、CA125单独检测(P0.05)。结论:妊娠早期对先兆流产者联合检测血清PRL、β-hCG、CA125,有较高的预测难免流产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美红 《现代养生》2014,(10):37-37
目的:探讨口服黄体酮胶丸在治疗先兆流产中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先兆流产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黄体酮胶丸口服组62例和黄体酮针剂肌注组62例,观察两组的保胎成功率;测定血清孕酮水平,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口服组62例中54例保胎成功,保胎成功率为87%;肌注组62例中56例保胎成功,保胎成功率为90%。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保胎成功病例中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患者血清P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黄体酮胶丸口服与黄体酮针肌肉注射治疗先兆流产均有显著疗效,口服黄体酮胶丸具有便捷、安全性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低剂量黄体酮注射液联合逍遥丸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除休息、叶酸、维生素E等常规治疗外,对照组肌注低剂量黄体酮注射液,1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逍遥丸,8丸/次,3次/d。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1周、2周时测定2组患者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和癌抗原125(CA125)水平,治疗结束后计算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并评价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2周时观察组血清β?hCG、P和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疲倦、荨麻疹、恶心呕吐和乳房肿胀,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差异(P0.05)。结论:治疗先兆流产患者,在肌注低剂量黄体酮的基础上可口服逍遥丸提高保胎成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rrjk》2017,(2)
目的:评估先兆流产应用地屈孕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9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45例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45例患者应用地屈孕酮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保胎成功率,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血清孕酮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先兆流产应用地屈孕酮治疗与黄体酮注射效果相当,而且地屈孕酮应用更加方便,而且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孕20周前先兆流产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应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80例;B组为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80例,观察两组保胎成功率。结果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74例,成功率92.5%;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41例,成功率51.25%。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法将10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联合组采用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宫缩消失时间、症状缓解、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红素氧合酶-1和血清孕酮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以及宫缩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1、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可提高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梁瑾 《现代养生》2022,(4):496-498
目的 探讨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黄体酮结合间苯三酚的治疗效果及对保胎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4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年龄、孕周、孕次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黄体酮单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黄体酮与间苯三酚配合治疗,对比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晚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间苯三酚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后的效果及保胎成功率。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晚期先兆流产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与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及保胎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保胎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43,P=0.046);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宫缩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显著差异(P=0.000)。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46)。结论:对晚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间苯三酚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后,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保胎成功率,能缩短患者的宫缩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具有较佳的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先兆流产应用硫酸镁和间苯三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110例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6%)、保胎成功率(96.4%)均高于对照组(65.5%、67.3%);宫缩显效时间(2.1±0.8h)优于对照组(5.8±1.3h)(P0.05);新生儿死亡率(1.8%)低于对照组(18.2%),新生儿出生体重(2571.5±231.1g)及Apgar评分(9.5±2.5分)均高于对照组(2133.2±167.5g、8.3±2.9分)(P0.05);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7.3%)低于对照组(29.09%)(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孕妇宫缩,延长妊娠时间,保胎成功率较高,娩出新生儿情况良好,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比较CA125与β-hCG含量变化对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为患者提供先兆流产的改善措施进行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月就诊于西安市第四医院的先兆流产患者160例,158例患者按要求经过保胎治疗及后期随访,保胎失败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妊娠继续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糖链蛋白125(CA125)水平的差异,分析含量变化对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经过保胎前相关血清指标学的检查,并且对保胎治疗患者进行复查随访以及保胎结果统计,得出研究组患者保胎前血清CA125水平、血清hCG水平含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中对于CA125以及hCG水平进行观测,如果前者高后者低的话患者保胎治疗预后较好,如果相反则交叉,CA125≤49.62 IU/ml的患者可以给予积极保胎治疗的建议,而高于这个数值则说明保胎成功率较低,流产可能性大。血清hCG(r=0.51)、血清CA125(r=0.49)的表达均与先兆流产妊娠结局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G、血清CA125影响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比较CA125与β-hCG含量变化应用于预测先兆流产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血清检查分析CA125与β-hCG含量变化,为患者提供先兆流产的参考,在临床当中效果较好,具有研究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保胎无忧胶囊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孕妇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寻求有效的保胎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7月于天津市蓟州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先兆流产孕妇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给予保胎无忧胶囊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腰酸、下腹疼痛及阴道流血改善时间分别为(2.01±0.23)、(2.14±0.29)和(2.11±0.26)d,均短于对照组的(2.76±0.31)、(2.82±0.33)和(2.85±0.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P<0.05)。结论 保胎无忧胶囊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临床效果良好,可较好调节孕妇激素水平,促进临床症状改善,且治疗安全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黄体酮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地屈孕酮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保胎成功率、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新生儿体重、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过程中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91.7%和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分别为1.7%和0.0%,新生儿体重分别为(3314.53±90.31)g和(3279.86±87.25)g,治疗时间分别为(12.51±3.96)天和(12.26±3.49)天,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和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两个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肌注间苯三酚及黄体酮,对照组1肌注黄体酮进行治疗,对照组2肌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观察三组的用药天数、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天数、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方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用于治疗先兆流产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剂量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保胎无忧胶囊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低剂量黄体酮肌肉注射治疗(20mg/d,1次/d);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保胎无忧胶囊治疗(4粒/次,3次/d);两组均用药2周后评价疗效,记录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下腹疼痛和腰酸的VAS评分、血清孕酮(P)、雌二醇(E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78.7%),阴道流血消失时间、下腹疼痛和腰酸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E2、β?hCG水平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与对照组(10.6%)相当(P0.05)。结论:低剂量黄体酮注射液联合保胎无忧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疼痛程度,上调血清P、E2、β?hCG水平,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A125、β-h CG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先兆流产的12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依据妊娠结局将观察组分为继续妊娠组与妊娠丢失组,另选取同期100例正常妊娠孕妇作对照组。予观察组隔日肌内注射20 mg黄体酮,隔日肌内注射2 000 u HCG,监测血清CA125、β-HCG水平,治疗时间4 w。120例观察组孕妇中,83例保胎成功,继续妊娠;37例妊娠丢失。于治疗前后采集所有孕妇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 ml,离心分离血清,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清CA125、β-HCG水平。结果治疗前妊娠丢失组、继续妊娠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t=8.45,t=24.63,P0.01),妊娠丢失组与继续妊娠组比较,妊娠丢失组CA125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2,P0.01);妊娠丢失组及继续妊娠组的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34,t=9.29,P0.01),妊娠丢失组、继续妊娠组2组相比,妊娠丢失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P0.01)。治疗后妊娠丢失组CA125水平明显高于继续妊娠组与对照组(t=7.85,t=6.43,P0.01),β-HCG水平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与对照组(t=8.31,t=7.74,P0.01),继续妊娠组较治疗前比较两项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孕妇血清CA125和β-HCG水平有助于诊断先兆流产并预测结局,对指导保胎、及早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案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先兆流产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注射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地屈孕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孕酮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孕酮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治疗时,使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相关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与保胎率,但地屈孕酮改善效果更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兆流产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与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先兆流产产妇9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β-HCG、CA125水平,以及黄体、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经阴道彩超诊断先兆流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100.00%、96.46%、100.00%和93.46%;观察组黄体血流PI、R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β-HCG低于对照组(P<0.05),而CA125高于对照组(P<0.05);黄体血流参数PI、RI与β-HCG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1、-0.465,P<0.05),而与CA125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1、0.492,P<0.05);观察组保胎失败产妇黄体血流PI、RI和CA125高于保胎成功产妇(P<0.05),而β-HCG低于保胎成功产妇(P<0.05);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