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从疾病经济负担减缓的视角出发,比较社区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留守老人和进城农村老人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使用CLHLS 2014年横截面数据作为研究资料,全国东中西部农村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0岁老年人共7 168人,采用方差分析,χ2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结果 (1)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老年人中34.28%(2 457/7 168)的老人会离开农村,65.72%(4 711/7 168)的老人会留守在农村。(2)进城农村老人家庭收入高于留守老人(P 0.001),医疗服务可及性优于留守老人(P=0.009 4),但医疗支出与留守老人不存在明显差异(P=0.598)。(3)东部地区社区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缓解农村老人的疾病经济负担效果(P 0.05)优于中西部地区。(4)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独居和失能特殊老年人人群的疾病经济负担缓解作用有限(P 0.05)。结论我国东中西部医疗保障和社区服务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对缓解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也对农村老人养老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提高农村社区服务能力和改善医疗保障制度,将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改善和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选择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近10年的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研究和探索中发现我国有些地区的养老模式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医养结合应该是为绝大多数的普通居民和村民服务,即采取政府主导的区域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高龄老人、高危老人采用大医院主办的"院中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更为合适;部分活力老人可采用企业家按市场需求在风景区建设的中高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如此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养老志愿服务对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SWB)的影响.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吉林省135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有配偶或无配偶但有近亲陪伴的农村留守老人前测幸福度极为显著高于无配偶独居的农村留守老人(P<0.001);无生活压力的农村留守老人前测幸福度非常显著高于有生活压力老人(P<0.01);参与社群互动或邻里走动的农村留守老人前测幸福度显著高于社群活动较少甚至没有的老人(P<0.05).②大学生养老志愿服务后,无配偶独居的农村留守老人后测幸福感提升极为显著(P<0.001);有生活压力的农村留守老人后测幸福感提升非常显著(P<0.01);社群活动较少甚至没有的农村留守老人后测幸福感提升极为显著(P<0.001).结论:大学生养老志愿服务介入生活负担重、无配偶(独居)、缺少社群交往的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社会效益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了解四川省安岳县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现状,为完善当地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8—11月,选取该县正在实施乡村振兴的Y村、Z村中农村留守老人225位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25位农村留守老人以女性为主,占比58.7%;年龄集中在60~70岁,占比52.9%;单身状态(未婚、离异、丧偶)达到59.6%;52.9%的留守老人没有上过学,家庭月收入1 000元以下占44.4%,2 000元以下占比接近90%;基本都患有慢性病,生活能自理占96.9%,绝大部分主要就诊于村卫生室,其次为乡镇卫生院。农村留守老人中有子女203人(90.2%),子女数量以3~4个为主,最近子女在省内其他城市占70%以上,由于疫情影响,近年来99%子女每年返乡少于2次,但每周联系频率> 2次的占78.8%;90%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对目前乡村振兴实施情况表示满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留守老人家庭月收入对目前养老满意度自...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南农村地区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9例留守老人,另取140例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匹配的非留守老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SF-36)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组的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年龄、负性生活事件、人均年收入、社会支持、婚姻与家庭是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是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提高河南农村地区留守老人生活质量需以家庭和社区为依托,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增良 《中国卫生》2014,(10):57-57
<正>医养结合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提出的一种新的养老模式。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在农村,青壮年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谋求生计,留守的空巢老人逐渐增多,还有一些孤寡老人。这些老人在生活上缺乏照顾、精神上感觉空虚,尤其是这些老人都是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留守老人慢性病自我管理与康复现状,探讨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及其覆盖范围、养老金水平逐步提高情况下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情况,加快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体化进程。方法 于2022年7月选取湖北省丹江口市蒿口村80名患慢性病的空巢老人采用问卷调查,进行农村地区留守老人慢性病自我管理与健康现状调查研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病中高血压和/或高脂血症的占比最高,多种慢性病共存率超过半数。家庭医生签约并定期复诊率均达到100%,医嘱遵从率占98.6%,95.8%的老人备有常用急救药品。基本有参与健康有关活动的习惯,其中大部分会参与繁重体力劳动。疾病对老人心理的影响较为严重,只有25.0%的人认为疾病对心情没有影响;约1/3有吸烟,饮酒率接近4成;而老人对于自身目前康复状况的评价较为乐观,68.1%的人认为目前康复状况情况良好;72.2%的人对卫生服务满意度较高,高达94.4%的人对养老保障制度满意;经常就诊地点近80%在村镇卫生室(所)。结论 当地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基础建设较好,国家相关医疗政策在当地基层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对于农村留守老人而言,在开展疾病知识宣传方面仍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老人成为日益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养老等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以青岛西海岸新区某村为例,就常态化疫情下如何确保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予以探讨。一、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青岛西海岸新区某村总人口3440人,其中60以上的留守老人755人,80岁以上的126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天水地区农村留守老人高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档案中抽取农村60岁及以上患高血压的留守老人和非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对入选老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及影响留守老人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老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低于非留守老人。影响留守老人血压的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吸烟、缺乏运动、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心理因素、社会支持、用药依从性、居住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经济情况等。结论天水地区留守老人高血压控制情况和自我保健行为较差,服药依从性低,应引起基层卫生工作者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以"西南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机构养老供给与需求研究"为例,从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对象与总体框架、研究过程等几个方面展示了其研究思路,并简要介绍了初步调查结果:民族农村地区确有一定规模的高龄失能老人需要长期照护;家庭养老仍是民族老人的主要需求;民族农村地区机构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位问题。呼吁各领域学者对民族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敬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养老模式以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敬老院养老是部分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普遍选择的养老方式。为了解农村敬老院老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以便为制定和改进相应的养老及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对苏南农村 16 6名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 ,在苏南吴县与锡山两市随机选取 5所乡镇敬老院 ,对其中所有住院老人进行调查。应查人数 194人 ,实际检查 16 6人 ,访视率达 85 …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差异,探索制约卫生服务利用的原因,为提高贫困农村地区儿童健康公平性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宁夏固原市2 017名儿童和其中1 474名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获取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和儿童卫生服务利用等信息。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四周患病率分别为34.9%和30.6%,四周内患病儿童的就诊率分别为65.4%和80.3%。结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表现出"高患病率、低就诊率"的特点,家庭经济条件差是限制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聚焦农村地区老年人养老模式这一现实问题,分析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和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现状与成效、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缓解农村地区养老压力,完善我国的农村养老政策、优化养老模式提供研究资料与参考依据,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4.
陈凌玉  曹梅娟 《健康研究》2011,(5):359-361,37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城市老人养老模式出现由传统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趋势,并呈多元化发展.文章对近年来我国城市老人养老模式发展现状做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养老模式发展中尚需深入探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以为我国城市老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提高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980名贵州省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是否独居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的各维度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维度呈负相关;除了主观支持与正性情感不相关以外,社会支持各维度与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和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结论:社会支持可能是影响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对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丽水市医疗养老的现状,探索出一个适合丽水的养老方式。 方法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式对丽水市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等地区的养老结构有所了解。 结果本文结合丽水市目前医疗养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对丽水市"医养产业"发展探索出一个新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养老模式。 结论丽水市应从政府层面作为切入点,联合社会人士以及老人子女共同建设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重庆市农村留守老人的自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留守老人健康保障政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600名农村留守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其自评健康状况,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其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自评健康为差、一般、好的农村留守老人分别占44%、40.67%、15.33%。高家庭人均年收入(OR = 0.396,95%CI:- 1.349~- 0.505)、未购买商业健康保险(OR = 0.424,95%CI:- 1.344~- 0.370)、两周内未出现不适(OR = 0.601,95%CI:- 0.884~- 0.135)、一年内未住院(OR = 0.448,95%CI:- 1.197~- 0.406)、高BMI指数(OR = 0.406,95%CI:- 1.530~0.301)的农村留守老人自评健康更倾向于积极(OR<1),医疗费用负担重(OR = 2.433,95%CI:0.313~1.464)、所患慢性病数多(OR = 5.877,95%CI:1.223~2.319)和不饮酒(OR = 2.948,95%CI:0.637~1.524)的老人自评健康更倾向于消极(OR>1)。结论 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留守老人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留守老人专项健康教育行动,降低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8.
熊萍 《大众医学》2009,(11):6-15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而随着农村城市化、家庭小型化的加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养老观念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使得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养老、儿女养老模式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只有在发展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全力营造一种新型的老人在家居住与社区服务紧密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才能解决老人的实际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0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1.49亿,其中80岁及以上老人占10.5%。有资料报道,城市80岁以上老人认为自己日常生活需要照料的占老人总数的33.1%,农村占30.4%〔1〕。高龄老人、带病伤残老人的特殊照顾依靠家庭养老是难以胜任的,机构养老作为社会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不  相似文献   

20.
居家养老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和基础,然而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与现在的养老服务需求脱节,如何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索新型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模式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民生问题?本文通过对苏州市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家老人进行实地调查,对苏州现行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模式开展现状进行探讨,对其医疗和养老的结合方式?服务内容?社区医务人员工作模式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政策建议助力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