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眉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及优势。 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眉弓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患者20例为观察组,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本院接受经冠状额下入路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患者1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肿瘤切除完整、症状改善以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野暴露程度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输血例数、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颅咽管瘤全切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头痛、内分泌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嗅觉障碍、视力减退、多尿症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66.67%(P<0.05)。 结论 经眉弓入路锁孔显微技术治疗颅咽管瘤,可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脑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输血例数较少,头痛、内分泌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2年3月手术治疗的7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传统手术入路48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31例。纳入标准:TLICS评分均/〉4分,均无需椎管减压。分别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测量两组手术前后的各放射学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伤椎前、后缘高度/伤椎上下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均值,伤椎Cobb角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随访3~28个月,平均13个月。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较传统正中入路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3月VAS评分、术后1周及3个月ODI评分具有优势;而在感染率、术后2天VAS评分、骨折复位、脊髓恢复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手术入路相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在骨折复位、脊髓恢复及感染率与传统手术入路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微创治疗的方法,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小切口微创治疗的方法,并行跖肌腱包裹跟腱断端。  结果 出院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2年,优良率达100%,未再次发生跟腱断裂。  结论 用微创的方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并行跖肌腱包裹跟腱断端,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手术方式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髂骨开窗入路行骶髂关节感染手术的优势及可行性。 方法 2013-2015年,我院采用经髂骨开窗入路治疗5例骶髂关节感染患者,其中3例骶髂关节结核,另2例骶骨感染累及骶髂关节。依据CT测量骶髂关节在髂骨外板的投影数据,结合病灶的具体位置确定髂骨开窗位置,充分暴露病灶行清创手术。术后随访感染治疗效果及该入路对骶髂关节功能的影响。 结果 本组5例患者均获得大于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骶髂关节感染消除,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平片及CT检查未见骶髂关节脱位、不稳征象。 结论 经髂骨开窗入路显露充分,避免损伤关节周围韧带及前侧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减少对关节稳定性影响,手术风险小。与经典的前、后侧入路相比优势明显,可以作为骶髂关节手术入路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跟腱断裂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20例,占66.67%,研究组总有效29例,占96.66%;两组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创手术对新鲜闭合性跟腱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利于提高质量效果,还有效减少患病部位感染概率以及皮肤坏死现象,并有助于手术治疗后创伤部位功能的恢复,让治疗患者容易接受该手术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镜下侧脑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侧脑室、第三脑室的重要解剖学结构,为神经内镜下治疗脑室病变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成人尸头分别采用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三角区及后角3种入路在神经内镜下观察脑室结构并测量数据。结果 (1)侧脑室前角入路可清晰显示侧脑室前角和体部,室间孔的Y形结构,且可以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2)冠状缝前穿刺点到侧脑室、室间孔距离为(28.7±2.6)mm、(55.1±2.8)mm,侧脑室前角到室间孔距离为(30.8±2.3)mm,室间孔长、宽径为(5.6±1.4)mm、(3.2±1.1)mm,中间块长径、宽径为(6.3±1.8)mm、(3.4±1.2)mm。(3)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入路可以观察到侧脑室体部结构及脉络丛。结论 (1)冠状缝前侧脑室前角入路是处理侧脑室、室间孔区及第三脑室病变的理想入路;(2)侧脑室后角入路是治疗侧脑室后角及三角区病变的理想入路;(3)侧脑室三角区入路应用价值低。  相似文献   

7.
肘前、外侧两种手术入路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露桡骨头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法采用肘前侧手术入路显露桡骨头并结合微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12例,其中2例MasonⅢ型骨折的骨折块于前臂完全旋后时位于桡骨头的前侧。采用传统的肘外侧手术入路10例,显露桡骨头骨折并用微型空心螺钉埋头固定。结果前侧手术入路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20.7分,外侧入路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11.6分。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前侧入路组优良率为92%,外侧入路组优良率为90%,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肘前侧入路可有效显露并固定桡骨头骨折,降低桡神经深支损伤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治疗前臂完全旋后时桡骨头前侧骨折这一特殊类型骨折。两种入路可视具体情况加以选用。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手术入路较多,但由于髋关节周围肌肉丰厚,关节位置较深,骨科手术学及外科学教材上介绍的各种手术途径,都存在损伤大、出血多、暴露不彻底等弊端。作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髋关节周围解剖关系,总结出了一种髋关节手术———正前方手术入路途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和微创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piriformis-sparing approach,Mis-PL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 方法 44例高龄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入路随机分为DAA组(n =22)和Mis-PLA组(n =22)。2组均完成术后2年随访调查,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早期疼痛及并发症情况、术后早期坐位的能力、弃拐独立行走的时间、术后6周及2年患者功能活动Harris评分及术后2年死亡率。 结果 (1)与Mis-PLA组相比,DAA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术后72 h患肺炎的人数较少,术后24 h VAS评分减低,术后患者可坐位1 h的时间及弃拐独立行走的时间较早(P<0.05)。(2)术后6周,DAA组在穿袜系鞋带及坐椅子方面Harris评分优于Mis-PLA组(P<0.05),两组上楼梯方面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在功能活动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随访2年,2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DAA入路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可以较Mis-PLA入路更有效地降低术后长期卧床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更早更快地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应用自制简易装置微创治疗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跟腱断裂患者共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自制的工具小切口修补跟腱断端,统计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率、皮肤坏死率、术后腓肠神经损伤率、再断裂率,住院时间,记录术后6、12、18个月的AOFAS评分.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文题释义:跟腱断裂:即跟腱组织的断裂,一般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引起,以跟腱局部明显肿胀、疼痛、跖屈无力、不能踮脚站立、跛行为主要表现。体格检查可触及跟腱断裂处凹陷,无法完成单足提踵功能,Thompson试验(+)。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跟腱断裂部位。跟腱缝合方法:由于肌腱愈合的机制特点,术后极有可能产生粘连,故在缝合材料和缝合方式方面有特殊性。跟腱断端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卵圆钳辅助穿针修复术、带线锚钉修复术、Achillon吻合器修复术以及内镜下修复术等,缝合方法主要包括Bunnell缝合、Kessler缝合及Krackow缝合。背景:传统开放缝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可以明显降低腓肠神经损伤以及跟腱再次断裂的风险,但却增加了切口相关并发症以及组织粘连等问题。虽然Krackow缝合法强度更大,但难以做到小切口微创手术,以及过多的锁扣加强缝合可能会影响跟腱血供。而经皮编织改良 Kessler缝合法不仅缝合处光滑平整,相对牢固,而且张力较强,跟腱功能恢复好,还可以做到微创。目的:通过与开放缝合术对比,探讨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7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放组和腱内侧微创组(n=36),分别采用常规开放改良Kessler缝合手术治疗和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①与开放组相比,腱内侧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P < 0.05);②腱内侧微创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ATRS评分和AOFAS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P < 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ATRS评分和AOFAS评分却无明显差别(P ˃ 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腱内侧微创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 < 0.05),其中主要为切口相关并发症;⑤结果表明,与开放改良Kessler缝合术相比,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围术期指标突出、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疗效显著等优点。ORCID: 0000-0003-2610-5380(王小龙)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对于跟腱断裂,临床传统修复方法是应用踝周自体肌腱移位修复,自体肌腱取材有限,供区损伤,以牺牲正常的动力和稳定结构为代价;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具有来源丰富,取材方便,不破坏宿主正常结构,保持其原有生物结构特性等优点。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8年8月至 2011年6月收治30例急性、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4例陈旧损伤有2-5 cm不等缺损,应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缺损,移植后短腿石膏固定患肢,4周后拆除石膏行功能锻炼。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治疗结果。 结果与结论:住院时间平均12.5 d。移植后25例获得随访,随访1-3年,未见再断裂病例。按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25例中优2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2%。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3 例跟腱与邻近组织粘连, 影响踝关节背伸, 足部蹬力无明显下降。2例考虑排异反应,经对症处理痊愈。1例出现少许皮缘坏死、切口感染,扩创换药,行邻近转移皮瓣覆盖后痊愈。所有患者出院时切口均愈合。结果显示,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跟腱断裂效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选择。但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的Giftbox缝合法联合束状捆扎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2月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8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17~73(39.2±16.8)岁,左侧18例、右侧20例。均采用改良Giftbox缝合联合束状捆扎法行跟腱切开缝合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的变化;末次随访时,对比患者两侧小腿周径,采用跟腱完全断裂评分系统(ATRS)进行评分,并以Amer-Lindholm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本组3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9.1±3.4)个月。末期随访时:患者AOFAS评分为(90.7±3.0)分,较术前的(45.2±4.4)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7, P<0.001);ATRS评分为(80.3±6.3)分;患者小腿周径患侧为(38.9±4.3)cm、健侧为(39.3±4.4)cm,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01)。按Amer-Lindholm评分评价,本组疗效优20例、良17例、差1例,优良率为97.4%(37/38)。结论 利用改良Giftbox缝合法联合束状捆扎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效果确切,跟腱长度和强度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关于非手术及手术修复急性跟腱断裂一直存在争议,相关研究多为回顾性分析,缺乏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系统评价非手术与手术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临床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期)、CBM、CNKI、Ovid及WanFang Data,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检索时限均从建库或建刊至2014年2月,纳入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提取文献数据及质量评价后,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9篇随机对照文献,患者共874例,非手术组441例,手术组43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手术组相比较,非手术组总的并发症率更低[OR=0.41,95%CI(0.26,0.63),P < 0.000 1],但跟腱再断裂率高[OR=2.86,95%CI(1.62,5.02),P=0.000 2],瘢痕粘连=0.07,95%CI(0.03,0.19),P < 0.000 1]。而两者在患者满意度、浅表感染、恢复正常运动、深部感染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非手术修复与手术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相比,可有效降低总的并发症及瘢痕粘连率,但跟腱再断裂率较高。受样本量及方法质量学的限制,以上结论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腓肠肌腱膜V—Y延长结合带线锚钉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11月,采用腓肠肌腱膜V—Y延长结合带线锚钉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7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功能和疗效评判。结果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由术前69.34±4.97分增至90.98±2.03分,VAS评分由术前2.74±1.56分降至0.78±0.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腓肠肌腱膜V—Y延长结合带线锚钉可有效的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纠正足部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修复跟腱断端瘢痕组织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21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1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20~73(43.5±16.0)岁;右侧11例,左侧10例;患者均采用修复跟腱断端瘢痕组织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以及日常活动、运动恢复时间;比较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末次随访时患者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TRS)、Arner-Lindholm评分、单足提踵试验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50 min(平均41.1 min),手术切口4~7 cm(平均5.6 cm);术后无感染、腓肠神经损伤和再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术后获6~40个月(平均18.5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4.4±0.7)个月、恢复运动时间(11.1±1.5)个月。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63.5±6.9)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9.9±4.8)分,疼痛VAS评分由术前4(3,4)分降低至末次随访的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45、Z=5.69,P值均<0.001)。末次随访时ATRS达(92.7±3.6)分;Amer-Lindholm评分评价优15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单足提踵试验阳性率9.52%(2/21),单足提踵恢复时间4~7 (5.1±0.9)个月。结论 修复断端跟腱瘢痕组织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背景: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较传统可吸收线编织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生物力学强度大的优势。 目的:观察应用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采取两种方法修复跟腱,实验组采用带线锚钉材料以编织法行断端缝合,对照组采用可吸收缝线以编织法行断端缝合。随访1年观察患者足踝功能修复效果。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足踝功能、跖屈肌力、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带线锚钉材料可更好修复跟腱断裂,保护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Modern humans have the longest Achilles tendon (AT) of all the living primates. I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this anatomy increases locomotor efficiency and that its elongation may have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origin and early evolution of the genus Homo. Unfortunately, determining the length of the AT in extinct hominins has been difficult as tendons do not fossilize. Several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estimating the length of the AT from calcaneal morphology, but the results have been inconclusive. This study tes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ea of the superior calcaneal facet and AT length in extant primates. The superior facet is instructive because it anchors the retrocalcaneal bursa, a soft tissue structure which helps to reduce friction between the AT and the calcaneus. Calcanei from 145 extant anthropoid primates from 12 genera were photographed in posterior view and the relative superior facet size quantified. AT lengths were obtained from published sources. The relative area of the superior facet is predictive of AT length in primates (R2 = 0.83; p < .001) and differs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great apes and humans (p < 0.001). When applied to fossil Australopithecus calcanei,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ustralopiths possessed a longer, more human-like, AT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locomotor capabilities of Australopithecus, including their capacity for endurance running and climb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