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关节镜辅助下静态牵引综合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理工学院附属黄石爱康医院骨科2017年9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3例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的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40~69岁,平均53.83岁。采用外固定架扩大腕关节间隙,临时复位固定后,无需使用专用腕关节镜牵引系统,利用关节镜系统进一步探查关节面复位情况及TFCC等相关软组织并视损伤情况进行修复。术后4周根据复查情况拆除外固定架,统计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VAS评分记录术后10个月疼痛情况,采用Mayo评分和DASH评分评价患者腕关节功能。结果 23例患者术后随访10~25个月,平均13.8个月。术后未发现外固定松动、严重钉道感染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5~6周,平均5.3周。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85~94分,平均90.7分,优20例,良3例。DASH评分7~13分,平均10.7分。活动伴有疼痛2例,为轻度疼痛(VAS评分2~3分)。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静态牵引综合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22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病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定期随访,测量术后不同时间腕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肌力并予以功能评分,检查术后的X线以及CT了解骨折复位情况、内固定位置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22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优8例,良12例,可2例,差0例。结论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背景:对于多数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通过手法闭合复位即可达到功能复位,但是此类损伤多为中青年患者,他们对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的要求更高,是否手术治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目的:分析手术与保守治疗桡骨远端中间柱掌侧Die-punch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0-01-01/2020-12-31收治的桡骨远端中间柱掌侧Die-punch骨折患者41例,其中保守组(n=19)进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手术组(n=22)进行切开复位金属锁定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术后1年,拍摄X射线片,测量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通过Scapholunate角、放射物角、小头角评估腕关节的稳定性,通过有效放射性月骨屈曲角评估病理性腕关节半脱位;检测腕关节活动度,通过臂、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及Mayo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1)41例患者获得术后平均14.5个月随访,术后平均8.5周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2)术后1年,手术组患者掌倾角、腕关节掌屈角度大于保守组(P <0.001),桡骨高度沉降值少于保守组(P <0.001),腕关节不稳定率低于保守组(18%,79%,P <0.001);手术组未出现病理性腕关节半脱位,保守组有4例出现病理性腕关节半脱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01);(3)术后1年,手术组患者DASH评分低于保守组(P <0.001),Mayo评分高于保守组(P <0.001);(4)结果表明,相比于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中间柱掌侧Die-punch骨折可获得更为稳定的腕关节、更优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腕关节镜辅助下修复治疗的合理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同济医院骨科2014年4月—2016年5月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16例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损伤均涉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破坏且合并周围组织损伤。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7~74(44.1±17.4)岁;按AO/OTA分型,B2型2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4例,C3型4例。均采用微创切口结合腕关节镜辅助复位关节内外骨折、修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及腕骨间韧带、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等内固定,根据腕关节镜下关节面平整度及下尺桡关节面骨性匹配度等情况进行骨折复位调整、软骨清理及缺损处微骨折等处理。术后2周内观察创面愈合及患腕软组织情况;术后3个月影像学评估骨折复位、愈合、腕骨间排列、下尺桡关节匹配、内固定情况等,并行腕关节疼痛VAS;术后12个月除观察上述指标外,还对患者的前臂旋转范围、握力及上肢功能(DASH)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术后随访15~72(32.1±9.2)个月。术后2周切口愈合良好,无软组织感染、坏死及血管神经并发症。术后3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均有效愈合,骨折复位无丢失,腕骨间排列及下尺桡关节匹配良好,患腕关节无明显疼痛;其中1例患者背侧1枚克氏针松动部分退出于术后2.5个月取出,余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12个月随访发现先前1例克氏针松动患者腕部出现轻中度疼痛,其握力及腕关节功能较对侧明显下降,影像学提示关节面局部塌陷呈创伤性关节炎改变;余15例患者患腕无明显疼痛,腕骨间排列及下尺桡关节匹配良好,影像学无骨关节炎表现,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范围及握力良好,DASH上肢功能平均评分为(11.3±3.5)分。结论 复杂桡骨远端骨折表现为高暴力所致的关节面等骨结构合并一种或几种周围组织的严重损伤;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能微创、全面、精准地诊治损伤组织,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在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腕桡侧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腕桡侧入路掌侧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腕桡侧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前、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和腕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评分、PRWE评分以及Gartland-We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Gartland-Werley评分下降,PRWE评分上升,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桡侧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确切,有助于缩短骨折延迟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文题释义:外架辅助复位:利用“韧带牵拉-复位”的原理,使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并临时固定,恢复桡骨长度、掌倾角和尺偏角。再行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时就可以在较小张力条件下对桡骨远端骨折进行解剖复位,操作省时省力。 锁定钢板内固定:能最大程度地复位和固定桡骨远端骨折。钉板一体的锁定结构及角稳定性能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提供“内支架”的作用,使骨折块的固定十分稳定,允许腕部早期功能锻炼,避免了外支架针道感染、腕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背景:C型桡骨远端骨折常使用单枚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达到良好的骨折复位,患肢握力明显减弱。术中如何恢复桡骨长度、维持复位并进行内固定具有挑战性。 目的:比较外架辅助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93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其中外架辅助组49例行外架辅助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随访时间6-30(14.95±5.64)个月;单纯钢板组44例行单纯锁定钢板内固定,随访时间6-24(15.38±6.27)个月。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的X射线片测量指标及腕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①外架辅助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X射线曝光次数小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在术后的随访中,外架辅助组桡骨高度恢复程度优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掌倾角及尺偏角的恢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③术后第2天,外架辅助组目测类比评分高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④在术后1年随访中,外架辅助组握力恢复程度优于单纯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⑤结果表明,两种方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能有效复位和固定,恢复腕关节功能;外架辅助组相比单纯钢板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X射线辐射少、握力恢复好等优点。ORCID: 0000-0002-4904-5483(陈孝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
背景:传统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过程中为保证骨折解剖复位,需广泛剥离骨膜直接暴露骨折端,常造成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延迟愈合等不良后果。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择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男26 例,女6 例,年龄18~76 岁,均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手术入路置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置入后随访行X射线检查,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30例平均随访16个月,骨折均获愈合,临床平均愈合时间14周;其中外踝手术切口浅表感染2例,皮肤刺激症状4例,螺钉断裂1例(术前X射线片无法诊断断裂),钢板远端断裂1例,腓浅神经损伤1例。按Johner-Wruhs评分法,功能优2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3%。说明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相似文献   

8.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方法 本组40例均为单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T型)固定,其中35例因粉碎或者嵌插致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入同种异体骨.结果 本组40例平均住院16天,均正常切口愈合出院.随访时间4~8个月,平均6个月.治疗效果优良者38例,优良率95%.结论 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术后积极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获得较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腕关节镜辅助下套针法在手舟骨新鲜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0月-2018年12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腕关节镜治疗的12例手舟骨新鲜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0~5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h~2周。患者均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套针定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CT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测定腕关节屈、伸、尺偏、桡偏角度及握力强度,根据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切口长度3.0~4.0 mm,术中出血5~10 mL,手术时间50~90 min。骨折复位良好,螺钉偏离手舟骨中轴线≤1 mm 2例,<1~≤1.5 mm 6例,<1.5~≤2.0 mm 4例,平均偏离手舟骨中轴线1.5 mm。术后12例患者均获有效随访6~15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术后6~18周经CT检查证实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1周。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屈伸活动度为75°~135°,平均107.0°,为健侧的85%;腕尺桡偏为40°~80°,平均51.5°,为健侧的88%;握力均值为355.74 N,是健侧的86%。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评定疗效,优9例、良3例。结论 腕关节镜辅助下套针法定位、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手舟骨骨折,操作简单,定位相对准确,可避免反复穿针,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早期的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和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组)48例和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夹板组)54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10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参照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钢板组优良率为93.75%,夹板组组优良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较小夹板外固定法更佳,可提供坚强内固定,最大限度恢复腕关节功能,在合理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腕部掌侧皮肤带血供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解剖观测20例成人尸体上肢标本,2例标本做带骨骼动脉铸型,18例标本做肱动脉乳胶灌注。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腕部掌侧皮肤的营养动脉、回流静脉、神经支配来源、其内的掌长肌腱。 结果 腕部掌侧皮肤主要由桡动脉掌浅支分支营养,静脉回流有深浅两种途径,神经支配以正中神经掌皮支为主,桡神经浅支为辅,游离移植可切取面积为2cm×4cm~2 cm×5cm[2cm×(4.42±0.58)cm]。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直径为 (1.25±0.24)mm, 与指动脉直径相仿。 结论 传统的腕部掌侧供皮区皮肤可以形成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复合组织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根据尺骨茎突解剖特点探讨骨折分型与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依据腕尺侧副韧带及三角软骨盘在尺骨茎突上的不同止点,将尺骨茎突骨折分为尖端骨折(Ⅰ型)及基底部骨折(Ⅱ型),按骨折损伤分型分别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法、微型螺钉、细钢丝或可吸收线、克氏针等手术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106例患者获得8~42个月(平均15个月)随诊,骨折均获愈合。腕关节功能评定采用Garland和Werley评分法进行评定,优76例,良2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2.4%。2例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桡骨骨折内固定后,骨折位置丢失,出现短缩畸形,致腕尺侧疼痛,3例固定尺骨茎突骨折之钢丝断裂。 结论 根据尺骨茎突解剖特点对骨折分型,明确受伤发病机制,依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对骨折有效、稳定固定,减少并发症出现,允许较早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 内固定结合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采用PCCP内固定结合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术治疗8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19~42岁,平均26.5岁。Garden分型:Ⅱ型1例,Ⅲ型4例,Ⅳ型3例。两次手术时间间隔7~15个月,平均9.2个月。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3个月,术后8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4.6个月,未发生骨不连或股骨头坏死。末次随访患者髋关节功能良好,Harris评分达91.7分,Matta髋关节功能评价:优7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 结论 对于青壮年不宜行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骨不连患者,PCCP结合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手术方式早期疗效满意,具有安全性高,固定牢固,愈合快,可早期负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系统(TiRobot)辅助下经皮全螺纹空心钉固定新鲜无移位腕舟骨腰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无移位腕舟骨腰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通过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腕关节Mayo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评估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9例患者术后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螺钉位置均位于舟骨中轴,术后随访3 ~ 12个月,平均6.3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4周(7 ~ 12周)。末次随访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均值95分,优8例,良1例;腕关节主动活动VAS评分平均0.72分(0 ~ 2分),被动活动VAS评分平均0.90分(0 ~ 2分)。结论 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全螺纹空心钉治疗新鲜无移位腕舟骨腰部骨折可实现精准定位置钉,从而实现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跨腕关节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跨腕关节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1~56岁,平均40.3岁。按AO分类,C2型4例,C3型12例。采用背侧跨腕关节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长度、关节面台阶方面对桡骨远端影像学进行评估。采用Jakim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3月。掌倾角由术前-10.69°±19.43°改善至术后8.125°±4.72°,尺偏角由术前7.125°±9.025°改善至术后20.500°±4.097°,桡骨茎突长度由术前(4.731±3.597)mm改善至术后(11.931±1.514)mm,关节面台阶由术前(4.294±1.594)mm改善至术后(0.563±0.550)mm。根据Jakim评分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差2例。结论跨腕关节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特别是累及干骺端和骨干的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干近1/3骨折,为临床手术提供方法。方法本院2006年8月~2010年6月18例桡骨干近1/3骨折应用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我们对其疗效进行总结并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3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4周,无1例出现手及腕的麻痹、伸拇指障碍等桡神经卡压及受损现象。按照Anderson评分标准。优16例,良1例,可1例,失败0例,优良率达94.4%。结论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是一个良好而安全的手术入路,可有效保护桡神经深支,因此改良Henry肘关节前外侧入路在手术治疗桡骨干近1/3骨折中防止损伤桡神经深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