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下颌第一磨牙最早萌出恒牙,最易患龋,因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接受根管治疗的概率也大。由于其根管系统变异较大,常给治疗带来困难。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常为1根,偶有2根;近中根常为双根管,为3根管者较少,偶有报道[1-2]。我院收治了1例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3根管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00个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类型的透明牙观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的类型,为提高根管预备的效果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透明牙技术用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对该牙根管类型进行观测。结果 300个离体牙中,共检出八种根管类型。其中1—1—1型、2—2—1型、2—2—2型最多,占91.4%。远中舌根的发生率为24.7%;双根管口率:近中根为78.3%,远中根(不含远中舌根,下同)为19.3%;双根管率:近中根为88.3%,远中根为23.3%;双根尖孔率:近中根为56.7%,远中根8.3%,单根管口而有双根尖孔,近中为6.7%,远中为3.3%。结论 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的类型复杂,充分了解其根管解剖对提高根管预备效果、减少根臂遗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放射治疗分次间(Interfraction)和分次内(Intrafraction)的摆位误差,探讨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为临床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2年10月到2013年5月共1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儿童腹部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所有患儿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进行CBCT扫描,CBCT扫描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记录左右方向(Medial-Lateral,ML),头脚方向(Superior-inferior,SI)以及胸背方向误差(Anterior-Posterior,AP),从而得到分次间和分次内的摆位误差。结果:若按照每周一次图像验证,则摆位误差为:左右方向5.3mm,头脚方向5.7mm,胸背方向5.2mm。若按照每日CBCT图像验证,这种情况下的摆位误差仅为:左右方向2.1 mm,头脚方向1.7 mm,胸背方向1.4 mm。结论:每日CBCT图像扫描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摆位误差,缩小CTV到PTV的外放边界,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范围。正常组织受照范围的减少对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有很大意义。在确定CTV到PTV的外放边界时,内边界(InternalMargin)的大小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锥形束CT既是一种全新的CT成像技术,也是图像引导下放射治疗系统的关键设备。针对锥形束CT图像的低对比度,散射伪影较大的缺陷,在MATLAB平台上对CBCT去噪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寻找合适的锥形束CT去噪方法。方法:首先应用不同去噪方法,如邻域平滑,中值滤波,小波去噪方法等;再应用Contourlet变换进行锥形束CT去噪,设计不同的拉普拉斯塔式滤波器和二维方向滤波器组,寻找最优的滤波器组合;Contourlet变换是一种新的图像二维表示方法,具有多分辨率,局部定位,多方向性和近邻界采样和各向异性等性质。利用Contourlet变换在处理图像几何结构方面的优点,提取图像中边缘连续特征,来区别噪声和边缘,从而增强图像边缘和细节信息,同时抑制噪声。比较常规去噪,小波去噪,Contourlet去噪和不同滤波器组合去噪效果。结果:结合头部,胸部,盆腔各10组临床图像进行去噪效果统计和分析,表明小波阈值量化法和Contourlet法在锥形束CT图像去噪上各有优势,在Contourlet法中,滤波器组合"pkva8"和"9-7"的去噪效果最好。结论:Contourlet去噪方法和小波阈值量化法都比空间邻域平滑法,中值滤波法和普通小波去噪法有优势。而Contourlet去噪方法更能有效改进CBCT图像质量,特别是胸部图像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将三维锥形束CT(CBCT)用于人牙咬痕的认定,并通过猪皮载体上的实验咬痕开展其有效性分析。咬痕按照美国法医牙科协会(ABFO)指导原则进行数码拍照。嫌疑人牙模采用两种方法扫描采集数据:第一种是扫描仪扫描,再由常规方法Adobe Photoshop8.0软件生成比较overlay;第二种是使用CBCT三维扫描自动生成比较o-verlay。本研究将咬痕的数码相片分别与两种方法采集的牙模数据进行盲法比较认定,评定使用ROC曲线来分析灵敏度、特异度,并计算95%可信区间。结果显示CBCT法获得较大的ROC曲线下面积:0.784(SE=0.074,95%CI=0.639~0.929);获得相当高的特异度(特异度98.7%,95%CI=94.5%~99.8%)。由此,本研究证明了CBCT是用于人牙咬痕认定的一个有效而准确的工具,具有较强的排除嫌疑人能力,同常规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比较的过程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加强其用于咬痕认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多尺度分析工具之一的Contourlet变换运用到锥形束CT(CBCT)图像去噪领域,并对Contourlet不同阈值去噪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基于Contourlet变换结合半软阈值方法对锥形束CT去噪,并论证去噪效果。方法:利用Contourlet变换的多尺度多方向性以及平移不变性,对低分辨率锥形束CT图像进行拉普拉斯塔形滤波和方向滤波多层分解后得到变换系数,随后对变换系数采用不同阈值方法进行处理,最后逆序反变换得到去噪后图像。通过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在Contourlet变换中的应用,提出半软阈值结合Contourlet变换方法对锥形束CT图像去噪。通过对头,胸,盆腔各10例临床锥形束CT图像的去噪,比较三种阈值去噪效果。结果:半软阈值法在胸部和盆腔部锥形束CT图像去噪中比Contourlet硬阈值去噪在PSNR上平均高出1.40 d B和3.11 d B,但在头部锥形束CT图像处理中无优势,而Contourlet软阈值去噪后的锥形束CT图像在消除噪声的同时,信号自身的能量被消弱最多。结论:本文半软阈值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硬,软阈值函数的缺陷,结合Contourlet变换在处理图像几何结构方面的优势,为锥形束CT图像去噪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背景:髁突是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不对称的咬合关系可能会导致其形态的变化。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测量单侧后牙正锁牙合髁突体积和表面积,观察单侧后牙正锁牙合对髁突形态的影响。 方法: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正畸科就诊患者中选取29例成年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为实验组,同期从门诊检查者中选取32例成年正常咬合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无经正畸治疗史。拍摄锥束CT,用 Mimics 10.0软件对髁突影像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锁牙合侧髁突表面积和体积均大于非锁牙合侧(P < 0.05),实验组体积和表面积的不对称性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结果证实,单侧后牙正锁牙合患者双侧髁突对称性较差。 关键词:锁牙合;锥形束CT;髁突;体积;表面积;数字化图像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3.018  相似文献   

8.
锥形束CT研究正畸治疗前后的单侧后牙正锁合的髁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研究分析单侧后牙正锁合患者的双侧髁突形态及其在关节窝内位置的差异,以及正锁合解除后,患者髁突形态及位置的代偿性改建情况,以期为正畸临床诊疗提供早期依据。方法 选择单侧后牙正锁合18~28岁患者2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安氏Ⅰ类轻度拥挤错颌18~30岁患者25例为对照组,进行面部锥形束CT拍摄,利用3D Examvision成像系统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描记测量髁突形态及位置的点和线,对7个不同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畸治疗前,对照组左右两侧髁突形态及其在关节窝内的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正锁合侧关节窝深度及髁突高度高于非锁合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71,t=15.278, P<0.01)。正畸治疗正锁合并稳定保持3个月后,实验组正锁合侧关节前间隙、关节后间隙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24,t=-5.119,P<0.01),关节前间隙治疗前大于治疗后; 关节后间隙治疗前小于治疗后。实验组非锁合侧治疗前后髁突形态及其位置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后牙正锁合患者双侧髁突形态及其在关节窝内的位置存在差异,矫治正锁合并稳定保持3个月后,锁合侧关节有向前下移动的趋势,而髁突形态并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的冠状位及矢状位锥形束CT(CBCT)影像表现。方法 :收集涉及上颌窦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结果 :右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分别主要为斜形型、平坦型,分别占55.80%、53.4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凹面型,分别占84.80%、61.30%;右侧上颌第一、二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74.90%、69.8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61.40%、64.30%;左侧上颌第一、二前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分别主要为斜形型、平坦型,分别占52.60%、53.6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凹面型,分别占71.90%、50.30%;左侧上颌第一、二磨牙牙位上颌窦底矢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77.20%、67.50%,冠状位形态均主要为平坦型,分别占58.70%、64.90%。骨嵴出现率为33.44%。结论 :本研究测量了各个牙位上颌窦底形态及其骨嵴分布情况,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三阶段层递探查法探查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MMC)的成功率,并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MMC的解剖形态学特征。方法收集近期拔除的下颌第一恒磨牙60颗,采用肉眼直视下探针探查、显微镜辅助探查、显微镜辅助超声预备三阶段层递探查法探查下颌第一恒磨牙MMC,最终对未发现MMC的离体牙采用透明牙染色法,以此为对照评价上述三阶段探查MMC的成功率;分析MMC的形态分类以及在各年龄段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层递探查法各阶段探查离体牙MMC的发现率分别为5.3%(3颗)、8.8%(5颗)、21.1%(12颗);经透明牙染色法确认后,有1颗离体牙的MMC被遗漏;体外三阶段各自的探查成功率分别为23.1%、38.5%、92.3%;第一、二阶段MMC发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阶段与第一、二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C的根管解剖学分型多为融合型(3-2型、3-1型);MMC在21~40岁组中的发现率最高(33.3%)。结论体外三阶段层递探查法能有效提高下颌第一恒磨牙中MMC的发现率,在显微镜辅助超声预备下探查MMC的成功率明显较高;MMC的解剖形态相对复杂,与近中主根管间的联系紧密,且随着年龄的增长,MMC的发现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12.
背景:根据弯根牙牙周膜应力分布为口腔临床工作者提供正畸施力的方式和大小,以此来优化正畸力系统设计。 目的:探讨上颌第一磨牙弯曲牙根受到正畸力作用下牙根及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情况。 方法:选用正常形态和牙根弯曲的上颌第一磨牙作为建模素材,应用CT机扫描,ANSYS Workbench 11.0 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膜的有限元模型,应用6种不同载荷方式对模型进行加载,分析其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与结论:弯根牙应力集中区主要在牙颈部,其次是根尖部,牙齿在做整体移动时其牙根、牙周膜、牙槽骨应力最小。对于弯根牙的矫治需要更准确的定位以及更合理的牵引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面神经及耳科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例成人头部标本,以眦耳线(CML)为基线,获得间隔为1.0mm,厚度为1.0mm的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摄影(HRCT)图像,扫描后的头部标本按原定位截取以耳颞区为中心的组织块并将其制成厚为1.0mm的连续横断簿层切片。标本切片与HRCT图像对照,对颞骨内面神经、听小骨、骨半规管、前庭、耳蜗等结构进行观测。结果:面神经膝状神经节(GG)多位于外半规管层面;匙突多与锤砧关节位于同一层面;锥隆起多位于鼓岬层面。结论:面神经水平段起始部、OG、面神经迷路段三者在外半规管层面内呈倒"V"字型排列;面神经垂直段位于面神经隐窝深面,面神经隐窝、锥隆起、锥隐窝三者在鼓岬层面内从内向外呈"ω"字型排列。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quantitative, morphological and posi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tibial footprint and anterolateral meniscal root (ALMR) insertion and investigate an intraoperative landmark to estimate their boundaries.MethodsThirty-three fixed human cadaveric knees were evaluated. After resecting the components, the anterior fiber (AF) and posterior fiber (PF) of ALMR, the tibial center of ACL bundles (anteromedial (AM) and posterolateral (PL) bundles) and ACL were marked. Insertion morphology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nd the distance and relativ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F/PF insertions and the center of each attachment were measured on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F of AM and ACL (P = 0.16), but both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AF of PL (both P < 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F of ACL and PL (P = 0.99),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PF of AM (both P < 0.001). Morphology of the ACL tibial insertion was classified as follows: triangular, 15 knees (45.5%); oval, 18 knees (54.5%); none, C-shape. Quantitative and positional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AF insertion was significantly closer to AM and ACL centers in the oval type than in the triangular type. Excluding two cases, the AF/PF insertion was located laterally to the ML center of the medial and lateral intercondylar tubercles.ConclusionProximity of ACL tibial footprint and ALMR varies by their footprint morphology. The medial and lateral intercondylar tubercles were useful landmarks for ALMR injury prev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