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家属喂养+常规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于入院后48h内采用能全力经鼻胃管滴入行EEN治疗,连续3周.比较2组营养指标、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但对照组ALB、PA及H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降低,患者意识状态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 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而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给予EEN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2):93-94
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经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护理.方法:2007年12月~2009年5月在我科住院10例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待肠蠕动恢复后由此管注入流质到拔管,均能耐受营养管的留置,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能满足患者每日的营养量,减少了静脉输液量和卧床输液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效果良好.结论:早期留置营养管并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既满足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需要又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临床营养支持研究的深入,肠内营养(EN)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认识。EN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维护肠黏膜屏障,明显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家庭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就此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5例确诊为SAP的患者早期放置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观察疗效。结果:30例患者均治愈,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鼻空肠管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科学的护理有助于肠内营养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机体抗病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例胃癌患者,在精心护理的基础上观察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约75h,无护理失误、残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以及切口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进行循证护理,观察循证护理期间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给予肠内营养的68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64例耐受良好,肠内营养时间最短为6天,最长为22天,平均(16.62±4.28)天,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均康复出院,未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有效率为94.12%。有4例患者在开始注入营养液后2~3小时内出现3~5次水样腹泻。结论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于改善负氮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护重要脏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ICU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肠内营养前的评估、营养液的配置、营养液的输注、空肠管的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营养支持前后患者的营养功能指标。结果: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后,患者总蛋白、肝功能及体重等指标明显优于营养支持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的应用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肠内营养患者减少腹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实施肠内营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保留胃管常规护理;干预组除给予保留胃管常规护理外,实施速度、温度、浓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腹泻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腹泻与对照组发生腹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避免或减少腹泻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护理患者,减少由于腹泻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脑出血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护理满意度情况,并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6%(7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62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但能大大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更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意识和吞咽功能障碍,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利用,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2002年6月-2005年6月,本院ICU对入院的36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较好,现将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卢丹凤  沈晔  沈佳佳 《新中医》2020,52(24):146-149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105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 52 例予以肠外营养联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 53 例予以肠内营养联合早期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对比 2 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指标、神经功能指标、昏迷情况、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 2 周,2 组各营养指标较前改善 (P<0.05)。观察组护理 2 周后白蛋白 (Alb)、血红蛋白 (Hb)、总淋巴细胞计数 (TLC) 和血清总蛋白 (TP) 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护理后 12 周神经功能指标较护理前改善 (P<0.05)。观察组护理后 12 周,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 蛋白(S100B)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 12 周,2 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Barthel 指数(BI)和简易精神状态表(MMSE)评分较前改善,观察组护理后 12 周,GCS 评分、BI 评分和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优化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昏迷状态,增强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同时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脑出血术后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与治疗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医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包括情志护理、针刺、穴位按摩、饮食护理。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F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NFDS、Barthel指数、FIM、HAMA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FDS、HAMA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Barthel指数、FI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2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WHOQOL-BREF生理、社会、心理及环境领域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相似文献   

13.
宁创举  孙萍  张美月 《新中医》2020,52(24):125-12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10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 组均进行保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2 组均连续护理 4 周并随访 2 个月。根据头颅 CT 检查测定患者脑血肿体积,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根据Barthel 指数 (BI) 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调查 2 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 组脑血肿体积、NIHSS 评分、B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脑血肿体积、NIH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 98.00%,高于对照组的 86.00%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整体疗效更好,有助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出血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观察了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后康复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无论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及脑水肿的消除,还是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方面,疗效均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表明早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于脑出血患者的病后康复有着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脑出血探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救治急性脑出血意义重大。方法:分别从脑出血后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方法及所存在的弊端、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脑出血的方法等三方面论述。结果: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存在诸多优势,即可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程度、提高患者总的生活质量。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是救治急性脑出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对19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为主加中药安慰剂治疗。根据1995年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结束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为(6.47±7.87),对照组在治疗结束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为(9.53±8.1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疗效评分上明显改善(P<0.05)。按NIHSS分值评定愈显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在治疗结束后分别为91.92%和76.54%,两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能降低NIHSS评分,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使用降化合剂治疗早期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90例均为急性脑出血患者,两组基本治疗相同,治疗组早期加鼻饲降化合剂,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划分对比疗效。结果:治疗观察有效率95%显著高于63.3%,两组对照比较有明显性差异,χ2=211.36 P〈0.01,治疗组血肿吸收快,复查脑CT无软化灶,无穿透性伤害,生存率明显升高,致残率明显降低。结论:早期使用降化合剂治疗急性脑出血,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出血属中医中风病范畴,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自2006年1月到2007年8月,我们应用中西医联合方法治疗急性脑出血80例,并与单纯西药对照组做了对比观察,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病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本病患者 2 0 0例 ,疗效显著 ,现介绍如下。早期患者急诊手术后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危症 :1 .昏迷、高热 :可应用物理降温及消炎痛栓纳肛 ,或应用激素治疗。如上述方法无效 ,患者高热不降 ,伴呼吸急促 ,面色潮红 ,舌质红  相似文献   

20.
笔者1995年5月~1999年10月共收治了9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8例,并与用纯西药的30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8例患者除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其中十二指肠溃疡56例,胃溃疡14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21例,急性胃炎4例,应激性溃疡3例。全部病例大便隐血均阳性,伴呕血者3例,休克者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68例,男性45例,女性23例,年龄20~76岁,平均46.2岁;西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30例,男性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