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探讨预防术后复发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2001-2008年收治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15月~8年,再次手术术后优良率90. 1%,术前术后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复发的原因为: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摘除不彻底、术后瘢痕粘连、合并或继发侧隐窝狭窄、术后继发腰椎不稳等.二次手术要注意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病例的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及相关防治措施.方法:对2001年至2008年间收治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中51例再次手术,术中证实复发性椎间盘突出36例,新发突出9例,神经根管狭窄6例,侧隐窝狭窄6例,瘢痕组织粘连压迫神经根或硬脊膜囊29例,术后继发性腰椎不稳16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1个月~16年,平均4.2年.随访15个月~8年,平均随访4年10个月,再次手术术后优良率为90.1%.术前JOA评分为13.25,术后JOA评分为15.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60,P=0.000),再次接受手术者术后改善率为68%.结论:初次手术时术中应正确处理神经根管及椎管狭窄与椎体稳定性间的关系,行预防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术中既要避免椎管狭窄减压不足导致术后效果不佳,又要防止过分减压导致术后脊柱不稳,可有效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二次手术除摘除突出的髓核、解除椎管狭窄外,须注意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发节段复发病例的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发节段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经术前检查和术中证实为原发节段复发突出,行后路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神经根松解减压,或椎体间融合术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27例从原发侧突出,9例从对侧突出.其中继发椎管狭窄10例,髓核摘除不彻底13例,疤痕增生过度6例,原骨性狭窄未解除2例,术后腰椎不稳9例.再次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5年,按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优良率为91.7%.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发节段复发与外伤、长期过度负重及术后缺乏有效的康复锻炼有关,且多为原发侧.再手术时如需切除大部分关节突或合并有脊柱不稳者,则推荐进行椎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4.
王其友  徐义春  戎利民  陈瑞强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1):1152-1152,1242
目的探讨髓核摘除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的患者,根据术前腰椎过伸过屈位片对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椎间Cage融合术。根据术前术后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3年随访,平均16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5.24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平均12.78分,平均手术改善率为73.4%。结论对于存在椎间失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椎间可扩张Cage融合术治疗,术中有限开窗,摘除髓核组织并重建椎间稳定性,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文生   《中国医学工程》2011,(6):74+77-74,77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疗效,并实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自2001年9月~2009年3月收治的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总结性的分析。结果发现初次手术效果不佳需再次手术的原因有:术前诊断不明确及定位错误、原间隙椎间盘再突出、椎间盘切除不彻底、髓核复发、遗漏或遗留过多、合并椎管及侧隐窝狭窄未处理等。结论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原因有多种,而术前全面检查,尤其是必要的辅助检查;术中准确定位,仔细探查,彻底减压;术后充分引流,定期随访及正确的恢复期指导均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进行了再手术,根据再次手术前的病史、体查、腰椎正侧位片、CT、MRI结合再次手术中的发现,分析复发原因。结果:对22例再手术患者随访1~5年,平均3年,优良率90%,总有效率96%。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原因有髓核摘除不彻底、术后继发椎管狭窄、疤痕增生等6点。手术精细,减少创伤,最大限度的减少瘢痕的形成,稳定脊柱的植骨内固定方法,预防术后继发椎管狭窄,尽量多地切除髓核等方法能尽量保证首次手术的成功,预防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7.
MED与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70例(MED组)行MED手术,采用旁正中小切口,在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78例(ODD组)行ODD手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髓核重量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JOA评分及术后疗效等.结果 MED组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ODD组,髓核重量及术后并发症组间无明显区别.两组术后JOA评分和改善率均明显提高,MED组术后疗效优良率高于ODD组.结论 MED及ODD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尤其是MED手术具有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1例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67-68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切除不彻底术后再次突出者5例;游离髓核脱入椎管手术遗漏摘除3例;并发椎管狭窄未给予充分减压仅切除椎间盘者15例;术后瘢痕与硬膜囊、神经根粘连8例;神经根管侧隐窝狭窄未处理者6例,硬膜囊破裂后未予处理者3例;术中定位错误3例.手术中发现多个椎间盘突出而漏切8例.结论 初次手术处理不当以及术后腰椎局部生物力学的改变是间盘突出复发的主要原因.对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的再次手术治疗,在同时解决减压和稳定两个问题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曾辉 《中外医疗》2014,33(1):36-3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收集76例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患者,根据腰椎突出的间盘组织压迫的程度和症状的轻重程度及椎管狭窄的程度,分别选择上下半椎板切除开窗髓核摘除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小关节融合术,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阐述本人的体会。结果上下半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30例,术后基本治愈的25例,术后仍感疼痛但明显减轻的5例,其中术后1年复发l例,其中术后1年再发疼痛的3例(复查磁共振腰椎间盘突出症没复发,但出现腰部疼痛的患者),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37例,术后基本治愈的37例,1年后取出内固定,取出内固定1年内再发疼痛的2例,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小关节融合术的9例,基本治愈9例,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术后观察2年,无再发疼痛。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方式,但应考虑椎间盘病变前后会出现腰椎不稳情况,是否解决腰椎不稳情况和椎管及神经根减压是否彻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评定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疗效评定,优8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不等,患者术后2周以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板彻底减压、髓核摘除配合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MED)治疗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及自制器械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手术治疗。结果50例随访6—18个月,按Nakai评定,优34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为94%。结论后路显微椎间盘镜加自制器械治疗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后遗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的特点,是目前该类疾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结果:86例初次手术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60个月。初次手术出现术后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需再次手术治疗,初次手术失败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占41.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未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治疗效果,探讨此技术的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患者实施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并对病人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均可在术后7 d内出院,无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2个月,优良率为99.0%.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肯定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结果:86例初次手术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60个月。初次手术出现术后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需再次手术治疗,初次手术煞败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占41.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赤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15.
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中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并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随访4~1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3%。46例中硬脊膜囊破裂2例,间盘残留复发1例。全部病例无神经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后路椎间盘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治疗。但巨大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者不适合内窥镜下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创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后复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MED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症状复发73例.统计其症状复发的时间、原因及再次手术方式.结果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复发平均时间为(5.6±2.3)个月.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侧隐窝狭窄未解除33例(45.2%),原位突出14例(19.2%),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未发现8例(11.0%),椎间盘炎8例(11.0%),相邻椎间盘突出5例(6.8%),术后腰椎不稳3例(4.1%),神经根粘连2例(2.7%).再次手术方式:MED 8例,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29例,半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术21例,半椎板切除、横突间融合单侧椎弓根螺丝钉固定术4例,全椎板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7例,前路椎间盘摘除术1例.前3种术式占再次手术总数的79.5%.结论 MED治疗LDH术后复发时间一般在术后6个月左右.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合并侧隐窝狭窄未解除和摘除椎间盘不彻底致原位突出.MED治疗LDH术后复发多数可采用MED、椎板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治疗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结果优38例,良16例,可2例,优良率98%。结论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手术,采用术前定位手术间隙,充分止血,减小开窗范围,避免损伤小关节突,神经根彻底减压松解的手术技巧,使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手术具有出血减少、减压充分、脊柱稳定性破坏降低、损伤明显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治疗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结果优38例,良16例,可2例,优良率98%。结论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手术,采用术前定位手术间隙,充分止血,减小开窗范围,避免损伤小关节突,神经根彻底减压松解的手术技巧,使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手术具有出血减少、减压充分、脊柱稳定性破坏降低、损伤明显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期间,对26例老年人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病例的采用双侧潜式扩大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减压术治疗,并采用Nakai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26例经过平均18月的随访,以Nakai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2.3%。结论: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采取潜行双侧椎板间隙开窗减压及突出椎间髓核摘除方案,在减压的同时,能保持较好的脊柱稳定性,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探讨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成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1995~2002年间本科收治的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22~63岁,平均37岁.包括侧隐窝狭窄12例,术后复发4例,术中定位错误7例,神经根粘连6例,下腰椎手术后失稳10例.初次手术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者17例,症状有暂时性缓解而后复发者20例.二次手术间隔时间7天~15年,平均2.4年.再次手术前临床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者14例,下肢放射性疼痛者10例,腰背部疼痛者7例,间歇性跛行者6例,会阴部麻木4例,全部患者患侧小腿外侧后侧皮肤感觉减退.再次手术方式为,扩大开窗及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19例,半椎板切除术8例,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术10例.随访6月~6年2月,平均随访3年10月,再次手术术后优良率97.2%.结论术前周全的检查、准切的定位及术式的合理选择是防范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关键;术中应正确处理神经根管及椎管狭窄与椎体稳定性间的关系,既要避免椎管狭窄减压不足导致术后效果不佳,又要防止过分减压导致术后脊柱不稳;CT及MRI对于引起腰椎手术失败的多数病因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二次手术除摘除突出的髓核和解除椎管狭窄外,一定要注意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