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癌调强放疗对腮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2005-06~2008-02间,在我科因鼻咽癌行调强放疗及常规放疗的患者25例,分别于放疗前、放疗后及放疗后3个月腮腺功能检测及口干程度的比较。结果调强组口干症状分级:Ⅱ级9例,Ⅲ级2例;常规放疗组Ⅱ级3例,Ⅲ级11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随访3个月中,调强组口干恢复或减轻者9例;而常规放疗组3个月中口干症状无明显好转。放疗后两组腮腺分泌指数(EI)有显著差异(P<0.05),各时间点摄取指数(UI)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明显保护了腮腺的分泌功能,减轻口干症状,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口干燥症的程度。方法:分析本院初治鼻咽癌患者85例,其中调强放疗组45例,三维适形放疗组40例。按照RTOG/EORTC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分别于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评价患者口干程度。结果:放疗结束时,IMRT组口干症状多为1、2级,3D-CRT组口干症状多为2、3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8,P0.05);放疗后3个月,IMRT组口干症状有一定缓解,3D-CRT组无明显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7,P0.05);放疗后6个月,IMRT组和3D-CRT组口干症状与各自放疗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P0.05;Z=-0.1,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9,P0.05)。结论:调强放疗可明显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口干燥症,能够提高患者与口腔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金叶败毒颗粒防治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接受三维适型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放疗期间,对照组(50例)给予薄荷水,观察组(50例)给予金叶败毒颗粒。比较两组患者口干主观评分和动态唾液分泌量。结果:用药后观察组口干主观评分(2.24±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23±1.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时,观察组10 min动态唾液分泌量(5.23±1.35)m L,明显高于对照组(2.56±1.24)m L,放疗后1个月;观察组10 min动态唾液分泌量(7.13±2.93)m L,明显高于对照组(2.46±1.82)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10.57±0.87)ng·L-1、IL-6(13.36±0.95)ng·L-1、IL-8(2.02±0.58)ng·L-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口腔干燥发生时间(17.5±5.3)d、愈合时间(10.1±4.2)d、咽喉疼痛评分(3.5±0.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叶败毒颗粒防治鼻咽癌三维适型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唾液分泌量的增加,减轻其口干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调强放疗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方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共132例临床资料,其中62例接受常规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另70例接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方案治疗(试验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危及器官最大/平均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神经及视交叉危及器官最大/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耳、脑干和脊髓危及器官最大/平均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急性腮腺损伤和听力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调强放疗方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能够有效降低放疗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整体疗效接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药九节茶防护方内服和含漱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在开始接受放疗时采用生理盐水含漱;观察组30例,在开始接受放疗时采用水药九节茶防护方内服和含漱。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3个月、6个月检测2组患者的唾液分泌量,并在各观察时点检测唾液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评价治疗放射性口干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和放疗后6个月唾液分泌量及EGF含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和放疗后6个月口干分级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药九节茶防护方内服和含漱能提高患者唾液EGF水平,减轻患者放疗导致的口干程度,有利于放疗治疗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勾画颌下腺在鼻咽癌三维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对患者放疗后口干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IMRT,实验组采用在勾画颌下腺并限制颌下腺剂量的基础上进行IMRT,比较2组患者颌下腺平均受照剂量(Dmean)、放疗后颌下腺体积、放疗后口干症状分级和唾液分泌量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 结果 2组患者患侧Dmean均显著高于健侧(均P<0.05);放疗后对照组患侧颌下腺体积显著低于健侧(P<0.05);实验组健侧和患侧Dmea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颌下腺体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放疗后不同时间的口干症状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放疗后的基础和刺激唾液分泌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的各项生活质量领域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在鼻咽癌三维调强适形放疗中采取勾画颌下腺并行剂量限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颌下腺的受照射剂量,提高患者放疗后唾液分泌量,降低放疗后口干程度,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耳鼻喉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常规放疗和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干、张口受限、听力下降和放射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性龋齿及颈部纤维化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在治疗鼻咽癌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放疗,且能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危鼻咽癌单纯调强放疗对比顺铂同期放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初治的40例中危鼻咽癌(T1-2N1/T2-3N0)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RT组,n=20)、同期放化疗组(CCRT组,n=20),放疗方式均为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生活质量及治疗后1年的生存状况。结果:两组患者鼻咽部及淋巴结肿瘤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T组口咽黏膜反应、白细胞反应、胃肠道反应、脱发反应等毒性反应明显高于RT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疲倦、疼痛等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另外,CCRT组治疗后在情绪功能、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不振等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后LRRFS、OS、PFS、DR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危鼻咽癌(Ⅱ期及T3N0)患者调强放疗加入化疗无明显疗效优势,但急性毒性反应大,患者依从性低,生活质量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调强适形放疗技术在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行调强放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按1∶1配对选择同期行常规放疗的84例初诊鼻咽癌患者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副反应.结果 调强放疗组患者的急性皮肤反应、颈部纤维化、张口困难、口干均明显轻于常规放疗组(P<0.05);两组的急性黏膜反应、骨髓抑制、听力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能减轻患者的放疗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吕国庆  吴恒  张雨洁 《吉林医学》2010,31(27):4661-4662
目的:通过对Ⅱ、Ⅲ期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胸壁、锁骨上区放射治疗后评价三种放射治疗方法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方法:对156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放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放疗组(A组)全程电子线照射50Gy/25f;常规+调强放疗组(B组)电子线照射32Gy/16f,调强照射18Gy/9f;常规+适形放疗组(C组)电子线照射32Gy/16f,适形照射18Gy/9f。结果:三种放疗方式照射胸壁、锁骨上区,放射性肺损伤、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放疗组与常规加调强放疗组比较,放射性肺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两两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放疗方式照射胸壁、锁骨上区后,常规+调强放疗组能减少放射性肺损伤,较好的控制远处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