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为13.4%~5.75‰[1~3],城市2006年精神障碍疾病的死亡率为3.4/10万人,列死亡原因构成的第十位[4],2005年列第九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区精神医学发展,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主要应在社区完成,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缓慢。因此,积极开展有效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有利于提高社区整体卫生服务质量,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1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社区精神医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美、英等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兴区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现状,为加强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大兴区近三年动态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截止到2013年全区检出登记精神障碍患者3 769人,其中属重性精神障碍3 041人,管理率和病情稳定率处于较好水平。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位居重性精神障碍的前四位。2011年2013年针对全区累计举办培训75次,新发病96人,新建档952人,累计723人享受免费服药,入户送药2 644人次。结论:大兴区社区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建立系统的网格化社区联动服务机制是当前应切实加强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少数民族农村社区重性精神障碍综合防治模式的效果。方法调查项目实践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检出率和防治康复措施的覆盖率;在项目试验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实施社区防治康复管理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在未实施防治康复管理社区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价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措施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病情、社会功能和复发的影响,以及对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结果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检出率和防治康复措施的覆盖率逐年提高。研究组的规则用药率、显进率和社会参与率逐年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社区精神障碍防治康复措施,可使患者家庭每年减少治疗费用1 146元/人次。结论少数民族农村社区重性精神障碍综合防治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检出率和防治康复措施的覆盖率。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控制患者的病情,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防止其复发,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接触到精神疾病患者的第一线医疗单位。本文阐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精神疾病患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规范管理模式及实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规范管理模式,并评估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2月常住(连续居住半年及以上)克拉玛依地区5个社区的6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昆仑、金龙两个社区为开展规范管理试点区,共计85例;胜利、银河、天山3个社区为仅开展常规住院治疗和门诊随访的非试点区,共计211例。建立地区三级防控网络管理体系以及基础、个案、应急处置的规范管理模式。以住院率、管理率、病情稳定率、社会活动参与率、治疗率、治疗脱落率、应急处置率、轻度滋事率、肇事肇祸率评估实施效果。结果 试点区2013年、2014年、2015年住院率均低于非试点区(P<0.05)。试点区2012年住院率分别高于试点区2013年、2014年、2015年住院率(χ2=12.66,P<0.01;χ2=4.67,P=0.03;χ2=13.07,P<0.01)。试点区与非试点区社会活动参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点区管理率、病情稳定率、治疗率均高于非试点区,治疗脱落率低于非试点区(P<0.05)。试点区2014年患者应急处置率与201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4);2015年患者应急处置率低于2013年(χ2=5.49,P=0.02)。试点区2015年轻度滋事率、肇事肇祸率均低于2012年(χ2=7.37,P=0.02;χ2=8.27,P=0.02)。结论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规范管理模式的建立,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可考虑在其他社区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5 0年代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提倡开展精神病患者非住院化运动 ,以减少精神病人的住院人数 ,使更多病人重返社会 ,社区精神医学逐步形成。经过 4 0多年的实践 ,社区精神医学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 ,并逐渐完善 ,形成了以多种形式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为主结合急重性精神病人入院治疗的良好的精神疾病诊治模式。由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开展 ,使精神病院病床数大幅度下降 ,病人及家属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大幅减少 ,病人生活质量获得较大程度改善 ,复发率显著减小 ,社会功能明显恢复。这为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好…  相似文献   

7.
积极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全科医师的重要职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特别是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已在全国各地深入发展并稳步推进。就全科医师而言,虽发展不平衡,但医师整体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如此,不少地区的全科医师还在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不断探索并推出各种适应我国国情并适合本地区的服务模式。正像张文康部长在1999年“统一思想,锐意进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实施近一年来,政府重视程度不断增强,财政经费投入明显提高,社区服务管理逐步规范,我区精神障碍的临床诊疗与社区防控管理等工作的服务质量、效果及患者家庭认可度有了明显改善.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对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各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精神卫生工作的专业人才培养、社区服务机构建设、规章制度保障和公众意识与认知的培养和改变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有关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方针和政策进行讨论,阐述了法律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精神障碍社区防治的影响,为社区医生和全科医生依法开展精神障碍诊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肖红 《医学文选》2000,19(3):363-364
社区医疗作为一种医学模式而不断拓展,儿童的健康水平及发生疾病后的防治工作有着广阔的医疗资源,为探索社区儿童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对策,我们对本社区325名儿童及其家庭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为我院医疗辖区常住户籍,1986年5月1日以前出生的儿童。1.2 调查方法 采用询问式,制定统一询问卡,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持卡入户,与调查对象家长直接恳谈,并进行核实而填写调查表,询问内容[1]包括儿童的出生史、生长发育史、保健史、患病史,并对儿童的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情况及疾病防治问题进行反馈。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治疗对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4月前来我院门诊求治及住院的且符合686项目免费用药条件的189例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社区管理治疗,评估其干预前后暴力级剐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其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社区管理治疗18个月后,189例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级别降低,SDSS评分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管理治疗模式能有效减少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改善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改良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模式在社区慢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广前社区在册的144例慢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抽取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基本公共卫生常规服务模式,试验组接受改良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模式.连续观察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与康复情况,使用简明精...  相似文献   

13.
重性精神病军人一级亲属的心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病军人的一级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此特定人群的心理辅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CL-90、SAS、SDS量表对南战区重性精神病军人的一级亲属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常模对比。结果重性精神病军人的一级亲属的焦虑、抑郁程度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结论重性精神病军人的一级亲属多伴有抑郁、焦虑情绪,在对精神病军人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对病人家庭成员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遵医嘱服药是患者病情稳定和全面康复的基本保障,服药率是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质量的核心指标。了解本地区居家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进一步提高患者服药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无锡市12个街道/乡镇的1 285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服药依从性问卷(自行设计)、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共1 220例患者完成全部调查,有效应答率为94.9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75.33%(919/1 220),其中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服药依从率分别为78.56%(667/849)、75.49%(154/204)、69.57%(16/23)、47.06%(8/17)、35.71%(25/70)、85.96%(49/57)。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监护人关系、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诊断、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社区健康讲座、家庭与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患者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类型、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健康讲座、家庭离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9个因素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增设精神卫生服务网点、重点关注精神发育迟滞及新发病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消除病耻感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家庭心理治疗在社区精神卫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新民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876-877
社区精神卫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其中家庭心理治疗对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防治精神障碍和解决心理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家庭的心理功能特点出发,分析和讨论了家庭心理治疗在严重精神疾病的康复、神经症的治疗、青少年成长、正常人群生活及社区内部问题解决等方面的优势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因自知力欠缺及高复发性、高致残性等特点,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做好社区面访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定期面访患者本人,可以更好地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服务质量。目的了解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患者的面访服务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0—12月,利用2019年底江苏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系统中建档管理的无锡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础档案及随访管理信息,分析当年度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规律面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7 778例研究对象,其规律面访率为81.08%(22 523/27 77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本地户籍〔OR(95%CI)=0.704(0.640,0.775)〕、年龄≤44岁〔OR(95%CI)=0.522(0.472,0.578)〕、学历为高中及以上〔高中/中专OR(95%CI)=0.493(0.446,0.545),大专及以上OR(95%CI)=0.470(0.415,0.532)〕、目前有正式工作〔OR(95%CI)=0.715(0.668,0.766)〕、未婚〔OR(95%CI)=0.746(0.665,0.838)〕、经济状况为非贫困〔OR(95%CI)=0.587(0.517,0.666)〕、没有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OR(95%CI)=0.491(0.440,0.548)〕、服药时长0~10年〔OR(95%CI)=0.881(0.778,0.998)〕、不是"以奖代补"监护补助对象〔OR(95%CI)=0.807(0.704,0.926)〕、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OR(95%CI)=0.844(0.716,0.996)〕是患者规律面访的消极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率尚需进一步提高,应重点关注非本地户籍、年龄≤44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目前有正式工作、未婚、经济非贫困、没有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服药时长0~10年、不是监护补助对象和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的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通过制定倾斜性政策、开展宣传教育、降低患者病耻感、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加强患者社会支持等措施提高患者规律面访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云南省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84例, 其中男性144人 (50.7%) , 女性140人 (49.3%)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建档率、村医随访率、免费体检参与率和健康教育接受率分别为89.8%、84.9%、73.2%和56.7%.女性患者接受免费体检服务的情况优于男性患者 (P<0.05) ;有工作和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及其照顾者接受该疾病健康教育的情况优于无工作和病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及其他们的照顾者 (P<0.05) .结论 应采取措施加强对男性患者的体检工作力度, 加大无工作和病情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段李博  郑宏  庄建林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6):2072-2076
背景 严重精神障碍残疾人参与就业有利于精神康复已成为全球共识,多学科参与的支持性就业服务项目近年来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这种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急需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以为服务项目的建立提供指导与评价。目的 为多学科服务团队介入严重精神障碍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建立科学、规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德尔菲法,建立评价指标框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2019年7-9月邀请10名专家,通过前后两轮函询,根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对指标进行增减和修改,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及权重系数。结果 通过两轮函询,构建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组织与资源投入、服务过程和工作结果)、13个二级指标和60个三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专家积极系数为100.0%,熟悉系数、判断系数、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0.850、0.890,两轮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27和0.621,意见有较好的一致性(P<0.001)。结论 专家的积极程度高,权威性和协调性较好,两轮咨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筛选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多学科服务团队介入严重精神障碍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服务的评价提供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借助政府平台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背景 乡镇卫生院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管理人员(精防人员)是农村精神卫生工作防治网络的坚实基础,是保障农村精神卫生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力量,了解其现况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鲜见相关文献报道。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乡镇卫生院精防人员人力资源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方法 2018年1—6月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理位置将其分为5层,每一层按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好、中、差的标准随机抽取3个县,每个县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卫生院选取当天在岗并且从事精防工作半年及以上的 精防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精防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和薪酬情况等。结果 本次调查的45所乡镇卫生院中,服务人口4 274~110 043人,平均(34 328.2±20 135.4)人。每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覆盖行政村数4~29个,平均(12.2±5.8)个。45所乡镇卫生院均未设置精神卫生专业科室,但95.6%(43/45)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精神疾病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管理工作,其余乡镇卫生院由公共卫生科负责。本次共调查精防人员102名,其中男44名(43.1%),女58名(56.9%);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4.3±8.9)岁;职称:副高级以上8名(7.8%),中级22名(21.6%),初级或待聘72名(70.6%);学历:本科17名(16.7%)、大专50名(49.0%),中专或高中35名(34.3%);受教育专业:临床医学42名(41.2%),护理学26名(25.5%),药学14名(13.7%),预防医学4名(3.9%),非医学专业16名(15.7%),无精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精防工作年限0.5~10.0年,平均(4.8±6.3)年。专职从事精防工作人员27名(26.5%),兼职从事精防工作人员75名(73.5%)。45所乡镇卫生院共投入精防人员培训经费10.5万元,平均0.23万元。精防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3.6±6.0)h,52.0%(53/102)的精防人员每周工作时间>40 h。45.1%(46/102)的精防人员对承担工作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精防人员月均收入2 500~6 500元,平均(3 380.5±1 004.9)元。7名(6.9%)对薪酬很满意,18名(17.6%)比较满意,49名(48.1%)一般,19名(18.6%)不太满意、9名(8.8%)很不满意。结论 乡镇卫生院精防人员职称学历不高,专职人员缺乏,人员流动性大,人力配置不足,人员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精防人员培训经费少,缺乏专业进修学习;工作时间长,工作满意度低;工资收入不高,薪酬满意度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