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癌是术后复发率较高的癌肿之一,为了探讨血清AFP岩藻糖指数对肝癌复发的预测作用,本文以18例术后AFP未能转阴的肝癌患者的对象,研究手术前后血清AFP岩藻糖指数的型,并结合随访结果进行队分析,结果表明,2例术前AFP及岩灌糖指数均较低,术后两值无明显变化,1年后未见复发;5例术前两值较高,术后两值明显降低,1年后亦无1例复发;11例发后AFP明显降低,甚至达很低水平,但岩藻指数为化不大,其中7.例在半年内复发,1例在9个月复发,提示AFP岩藻糖指数是肝癌的特异性敏感指数。观察肝癌术后AFP岩藻糖指数变化,有助于我们判断肝癌是否得到根治切除或余肝是否存在肝硬变活动,从,而准确地疗效,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2.
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坚  王洪林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1):753-756
目前,肝癌是肝移植的适应证之一。根治性肝部分切除的5年生存率仍然在30%左右徘徊,而肝癌肝移植的5年生存率已达到50%左右。虽然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效果良好,但肿瘤复发和转移导致的远期低存活率严重制约了肝癌肝移植的开展。现就国内外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再切除在肝癌复发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再切除在肝癌术后复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1999年30例肝癌复发再手术切除的随访资料。结果 对30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人共行33例次手术,首次手术后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3.3,56.7,36.7%。第一次再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3,23.3,13.3%。肺转移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42.9,28.6%。结论 肝癌术后复发行再切除能显著提高病人远期生存率,是目前肝癌术后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刘念 《肝胆外科杂志》2007,15(5):323-323
肝癌行肝切除术后的高肿瘤复发率是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长期生存率始终无法令人满意的主要原因。术后肝癌复发是否需再次手术治疗及再次手术治疗的疗效一直存在争议,对此争议本研究选取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肝癌术后复发再手术的意义进行了讨论。作者选取了1990年1月~2004年12  相似文献   

5.
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与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预测或预防肝癌的复发转移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应用RT-PCR技术来检测肝癌患者特异性的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mRNA),该技术对肝细胞癌微小转移,复发的早期发现,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 (以下简称肝癌 )术后复发与肝癌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肌体的免疫状态有关。我们对肝癌切除术后病人应用胸腺肽治疗 ,探讨胸腺肽在预防肝癌复发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一般材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本组共收治肝细胞肝癌获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住院病人共 5 7例。其中男 4 9例 ,女 8例 ,年龄 30~ 6 6岁 ,平均 4 8岁。2 .随机分组 :5 7例病人以入院先后次序为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8例 ,为单纯手术切除组。治疗组 19例 ,为手术切除后结合胸腺肽治疗。胸腺肽使用方法 :术后第 1周开始皮下注射胸腺肽α1(日达仙 ,…  相似文献   

7.
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Tα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57例肝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手术切除组(n=38),治疗组为手术切除加术后Tα1治疗(n=19)。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84.2%比86.8%(P=0.542),复发时间分别为7.0个月比5.0个月(P=0.06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0个月比7.0个月(P=0.0039)。结论 Tα1有助于肝癌术后延缓复发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血管侵犯(MVI)对原发性肝癌(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7例肝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MVI阳性组(64例)和MVI阴性组(113例)。比较MVI阴性组和MVI阳性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癌肝移植受者的预后及危险因素。结果  177例受者中,64例(36.2%)MVI阳性,113例(63.8%)MVI阴性。与MVI阴性受者相比,MVI阳性受者的肿瘤分化程度低、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高、肿瘤最大直径大、肿瘤数量多、伴卫星灶多、不符合米兰标准的例数多(均为P < 0.05)。肝癌肝移植受者1、3、5年累积生存率(OS)和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80.2%、62.1%、58.5%和66.3%、57.5%、51.2%。MVI阳性受者的1、3、5年OS和RFS分别为70%、39%、35%和53%、39%、33%,低于MVI阴性受者的86%、75%、72%和73%、6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8 cm、术前AFP水平≥20 ng/mL、肿瘤中低分化和MVI阳性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 < 0.05),MVI阳性、肿瘤中低分化以及术前未降期成功是影响肝癌肝移植受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 < 0.05)。结论  MVI对预测肝癌肝移植受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我院2003年4月至2007年11月期间76例HCC患者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是否有复发分为复发组(n=23)和未复发组(n=53),总结肿瘤复发的特点。结果 76例患者中23例(30.3%)术后复发。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P=0.449)、年龄(P=0.091)、术前是否治疗(P=0.958)、肿瘤数目(P=0.212)和是否伴有HBV/HCV感染(P=0.220)与肿瘤的复发无关,而肿瘤包膜完整性(P=0.009)、肿瘤分期(P=0.002)、肿瘤直径(P<0.001)、血管侵犯(P<0.001)以及术前AFP水平(P=0.044)与肿瘤的复发有关,其中肿瘤直径<5.0 cm(P=0.001)和术后2个月AFP水平恢复正常者(P<0.001)1年复发率更低。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01,OR=6.456,95%CI为2.356~17.680)、血管侵犯(P=0.030,OR=10.653,95%CI为1.248~90.910)以及术前AFP水平(P=0.017,OR=2.601,95%CI为2.196~5.658)是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肿瘤直径>5.0 cm、伴有血管侵犯以及术前AFP水平≥400μg/L尤其术后2个月AFP水平仍高于正常者术后需加强监测,必要时尽早给予抗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肝癌(HCC)高发大国,世界年新发病例的半数在我国。肝切除、局部消融(主要是RFA)与肝移植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后两者的指征选择主要针对小肝癌及符合米兰标准者,加上器官短缺,使肝移植的采用明显受限,因此肝切除与RFA是最常用的第一线治疗方法。由于早期诊断与外科技术的发展,尽管肝切除的死亡率已接近零,但肝切除后70%~100%的患者在5年内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与R0切除术后生存和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获R0切除术的582例HCC患者.其中男性488例,女性94例;年龄31 ~ 73岁,平均年龄51岁.比较术前AFP> 20 μg/L组(阳性组,323例)和AFP≤20 μg/L组(阴性组,259例)常见临床病理因素和1、3、5年生存率的差别,并分析阳性组R0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阳性组年龄、组织学分化程度低于阴性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肿瘤最大径、TNM分期、早期复发率高于阴性组,阳性组孤立性HCC少于阴性组(x2=8.509 ~ 32.293,P<0.05).生存分析显示,阳性组和阴性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5%、53.9%、40.2%和89.2%、69.8%、50.3%,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6%、38.4%、29.6%和81.7%、51.0%、42.1%,早期复发和非早期复发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10和62个月,从复发到死亡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和14个月(x2 =11.884~45.013,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孤立性HCC和组织学低分化是影响HCC患者早期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HR =3.712,P=0.005;HR=1.477,P=0.000).结论 术前血清AFP水平增高提示HCC存在早期复发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2.
肝癌切除加免疫化疗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癌切除免疫化疗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121例患者分成4组:手术组(OP),手术加化疗组(OC),手术加免疫治疗组(OI),手术加免疫化疗组(OIC),化疗经肝动脉及门静脉途径;免疫治疗采用LAK细胞及白介素-Ⅱ。结果:4组3年复发率分别为76.7%、55.6%、45.2%、36.4%。OI组及OIC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OP组。结论:术后免疫化疗有助于降低肝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42例肝癌术后豌豆凝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AFP-R-PSA)不同于AFP的变化特点以及与复发的关系,分析部分患者AFP变化与疗效不相符合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29例术后AFP-R-PSA随AFP转阴而消失,10个月内无1例复发,提示手术彻底。4例术后AFP下降至低浓度,AFP-R-PSA随之下降至低值,10个月内亦无1例复发,提示手术彻底,但余肝可能存在肝硬化活动。9例术后AFP-R-PSA未随AFP下降而下降,其中6例在半年内复发,1例在9个月时复发,提示手术不彻底,体内尚存在来源于同一克隆的残瘤。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肝癌术后在观察血清AFP含量变化的同时,比较AFP-R-PSA变化,有助于准确地分析病情,了解疗效,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14.
冷冻肝切除对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ou XD  Tang ZY  Yu Y  Ma ZC  Wu ZQ  Zhang BH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7):439-441
目的探讨冷冻肝切除对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的价值。方法对84例原发性肝癌行冷冻肝切除,即对可切除肝癌,先用液氮(-196℃)冷冻,将癌块冷冻成冰球然后立即作常规根治性肝切除。术后定期随访。复发率和生存率用寿命表法统计。结果术后恢复均顺利,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冷冻肝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7%、83.9%和64.0%。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5.1%、30.1%和39.0%。结论冷冻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有可能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冷冻肝切除与常规肝切除的远期疗效比较,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LIP、NCCN、JIS、TOKYO、MELD 5个预后评估系统对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3月生存率、6月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253例进展期肝癌患者,使用CLIP、NCCN、JIS、TOKYO、MELD 5个不同的预后评估系统对进展期肝癌患者初次诊断时进行评分,并进行随访。应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每个预后评估系统,评价各个预后评估系统对3月生存率、6月生存率预测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的预测价值。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各个预后评估系统的晚期肝癌总生存率,应用似然比检验(LRT)评价各个预后评估系统对晚期肝癌总生存率的预测价值。 结果:在预测3月生存率时,CLIP、JIS及TOKYO评分系统对于3月生存率的预后价值相似。CLIP的A值与MELD、TNM对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在预测6月生存率时CLIP、JIS及Tokyo评分系统对于6月生存率的预后价值相似。CLIP的A值与JIS、TOKYO、TNM、MELD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 〈 0.05)。LRT检验发现CLIP的预测总生存率能力最好。 结论:CLIP对晚期肝癌3月生存率、6月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预测的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 探讨外生型肝癌(PHCC)的临床病理特点、外科治疗方式、手术远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五科于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的65例P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按照肿瘤所在位置分为两类:膈面生长型PHCC组(27例)和脏面生长型PHCC组(38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肿瘤病理特征、围手术期结果和远期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与膈面生长型PHCC组相比,脏面生长型PHCC组具有更大的肿瘤直径(9.8 vs6.2 cm,P=0.048),更可能合并破裂出血(31.6% vs 11.1%, P=0.046)和伴有微血管侵犯(71.1% vs 44.4%,P=0.03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死亡,膈面和脏面生长型PHC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9%和31.6%,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在远期预后方面,该65例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OS)和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82.6%、51.5%、41.6%和78.3%、60.3%、35.1%。膈面生长型PHCC组的1、3、5年OS和RFS分别为88.1%、64.0%、47.4%和85.0%、55.0%、45.9%,显著高于脏面生长型PHCC组的78.7%、42.7%、37.4%和73.4%、33.8%、3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42)。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合并肝硬化、Child-Pugh B级、脏面生长型PHCC、合并破裂出血、合并大血管侵犯是影响PHC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脏面生长型PHCC、合并破裂出血、合并微血管侵犯、合并大血管侵犯是影响PHCC患者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HCC是一类特殊类型的HCC,肿瘤体积较大,手术切除是主要根治性手段,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40%以上;膈面生长型PHCC的远期预后优于脏面生长型PHCC,肿瘤生长部位是影响PHCC患者OS和RF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目前已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其根治性的方法主要是肝脏移植和肝脏切除术,对于小肝癌而言,射频消融的效果接近肝脏切除。近年来,不管如何改进肝癌的治疗方法,肝癌的远期疗效都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肝癌根治术后区域化疗预防复发的价值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评价肝脏区域化疗预防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行肝癌根治性切除105例。全部病例均在术后4~6周经肝动脉或联合门静脉行术后肝脏区域化疗,此后每隔2~4个月重复一次。结果随访4~40(x=22.7±9.7)个月。105例中2例分别于术后12、13个月时死于重症肝炎,但无肝癌复发。103例存活者13例复发,其中余肝复发11例,肺和腹腔转移各1例。术后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15%和18%。复发距手术时间为10—22(X=15.3±2.9)个月。结论术后肝脏区域化疗可明显降低肝癌根治术后复发高峰期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亚洲国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我国肝癌患者中乙肝重度指标阳性者高达70%~80%.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强调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性治疗,但是手术切除后的复发和转移一直是影响病人疗效和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在肿瘤转移和复发前对其作出预测和在临床微转移灶刚萌芽时作出早期诊断,并积极探求更为有效的预防转移发生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当前肝癌研究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癌家族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复发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79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家族发病情况、术后复发率、1、2、5年的生存率,按有无家族肝癌史分为2组:有家族肝癌史的原发性肝癌组为FH组,34例;无家族肝癌史的原发性肝癌组为NH组,45例.对所有患者行术后随访,随访周期为3个月至10年,中位随访时间48.5个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 结果 FH组34例肝癌来自33个家族,共计104例肝癌,平均3.2例/家族;单个家族中发生3个或者3个以上肝癌的有6例(17.6%);家族中父亲和(或)母亲患肝癌的有13例(39.4%).FH组术后半年、1年、2年复发率为15.1%,22.3%,40.1%,与NH组的10.3%,17.4%,2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x2=5.762,6.434,5.987,均P<0.05);FH组1、2、5年生存率为57%、46%、40.3%,与NH组的85.3%、75.2%及61.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x2=8.986,9.765,7.634,均P<0.05).结论 肝癌家族史影响HCC患者手术预后,有家族肝癌史的肝癌患者比没有家族肝癌史的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