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9月该院血液透析中心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98例的临床资料,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分析年龄、原发病、置管部位及留管时间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有52例,感染率达到13.1%。革兰氏阳性菌34例,占65.38%,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18例,占34.6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患者年龄<50岁感染率7.48%,≥50岁感染率16.33%(P<0.05);糖尿病肾病感染率19.72%,非糖尿病肾病为9.38%(P<0.05);股静脉置管感染率24.14%,明显高于颈内静脉10.25%及锁骨下静脉5.26%(P<0.05);置管时间≥2周较≤1周、1~2周组患者感染率明显增高,18.43%(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高龄、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2周及股静脉置管都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诱因。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临时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操作步骤、临床应用,以及导管保养中的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的处置。 相似文献
4.
《河南医学研究》2018,(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菌群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安阳地区医院38例经血液透析治疗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采集导管血及外周血实施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38例患者共分离出43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0.47%(26/43),革兰阴性菌占39.53%(17/43);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丁胺卡那敏感性较高,金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氯霉素、丁胺卡那、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摩氏摩根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棒状杆菌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主要致病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可为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用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长期留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延长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期限及影响因素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本组243例临时性导管置管患者应用情况总结,观察置管部位、效果、舒适度、并发症对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1)采用右颈内静脉置管144例,成功率98%,经股静脉置管75例,成功率99%,经右锁骨下静脉置管24例,成功率95%。(2)导管血流量、透析前后尿素下降率、透析充分性Kt/V值等同长期留置导管和内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与长期导管(7.0±6.5月vs10.7±7.4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导管退出原因:感染、导管功能不良,其余为内瘘成熟、肾移植和死亡。其中感染65例发生率,平均感染率2.92次/1000导管天;治疗有效58例,拔管7例。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等。结论临时性导管易操作并发症少,感染与导管功能不良是影响长期留置的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置管部位,严格的局部护理及感染的早期检测和及时处理是延长留置期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致病菌及有效治疗。方法分别进行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390例次,与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40例次,股静脉置管150例次,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共出现68例次导管感染。每例次导管感染均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结果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总感染率为11.7%,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主要致病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表皮葡萄球菌。股静脉置管导管感染发生率高于颈内静脉置管。结论抗生素全身应用或封管局部应用及拔出中心静脉导管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中心静脉留置术行血液透析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感染率为20.1%;糖尿病肾病、股静脉穿刺、留置时间较长、血流速度较慢是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颈内静脉穿刺、尽可能缩短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增加血流速度,可显著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乔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3(1):68-69
血液透析(HD)是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而建立有效的血液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必要条件,而中心静脉插管则是急诊透析、长期血管通路建立前的过渡性措施,使用它简便快捷,减少患者的忧虑和痛苦,使用和护理好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可以明显降低相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期限、降低病人的费用、节约医疗材料,随着近年来的大量临床应用,已基本上被患者及其家属所认可。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的感染并发症──病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260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透病人的导管相关感染情况。导管相关菌血症发生率为32%和4.95次/100个导管留置日,感染源有局部皮肤感染和导管感染,采用抗生素封管方法后导管相关菌血症发生率减少至4.82%和0.19次/100个导管留置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在减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CRI)中的作用。方法将248例在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随机分成普通中心静脉导管组(对照组120例)和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组(抗感染组128例),观察两组CRI的发生率和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抗感染组的CR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3%vs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I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白色念珠菌,但两组患者CRI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可明显降低ICU患者CR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常见细菌分布和易患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7例股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血培养细菌及药敏情况、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长期卧床、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局部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共培养出16种菌,有3例同时培养出两种菌。其中葡萄球菌属14例(46.67%),其他革兰阳性球菌7例(23.33%),革兰阴性菌6例(20.0%),真菌3例(10.0%)。葡萄菌属、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置管局部感染与导管相关性感染成正相关。结论我院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菌血症菌群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经验性治疗可选用万古霉素,同时警惕革兰阴性菌的院内感染和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前采用的建立临时性血液透析通路的方法很多,以往应用最广泛的动静脉外瘘,因其并发症较多,故基本上已被淘汰。其次应用较多的动、静脉直接穿刺,但对某些血管情况较差的患在动、静脉直接穿刺不成功的情况下,多做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及股静脉插管术,且简便易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心静脉导管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感染率明显增加,中心静脉导管在医院中应用于药疗、输液、全胃肠外营养、血液动力学监测、血液透析等,感染是其严重并发症,并导致病人死亡率上升,在美国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死亡率10-20%,ICU病房大于25%,因此降低感染率是非常重要的旧。本文对186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导管留置时间与其引起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学分析,探讨抗菌药物的优化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135例患者,对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感染25例占18.52%,分离出病原菌31株,革兰阴性球菌占48.39%(15株),最常见的为绿脓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占51.61%(16株),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相关性感染因素有基础疾病、管留置时间及插管部位,采用抗生素联合抗生素封管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血液净化期间不同方式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病原学以及预后。方法: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API细菌鉴定试验条及配套软件对129例次不同方式中心静脉留置管共29例次导管相关性感染进行病原学诊断,并分析其预后。结果:确诊为29例次导管相关性感染,确定29株病原菌,菌种绝大多数为表皮葡萄球菌(51.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0.8%),其中以临时性股静脉留置管发生率最高(13.8/1000d导管留置日),其次为临时性颈内静脉留置管(1.5/1000d导管留置日)。而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管最低(1.1/1000d导管留置日)。结论:导管相关性感染是中心静脉留置管常见的并发症,合理选择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留置导管、抗生素.抗凝剂封管技术等是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ICU中最常用的监测和治疗措施,但其同时存在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风险,从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病死率升高。选择锁骨下穿刺径路、使用抗生素导管可减少CRBSI的发生。应用集束化预防措施进行置管及日常护理是预防CRBSI发生的重要措施,包括严格的手卫生、应用2%氯己定和70%乙醇混合液消毒皮肤、最大消毒屏障以及定期更换辅料。定期更换导管及使用抗生素封管对预防CRBSI效果不明确,不作为常规推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对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CVC-RI14例,局部皮肤反应50例,发生率分别为14.0%(14/100)、50.0%(50/100),导管保留时间为(151.3±10.6)d。结论:护理干预在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感染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