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小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8,16(11)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院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72例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最后治疗结果分为两组,存活出院的患者设为A组,院内死亡的患者设为B组,观察两组基线对比情况。结果:存活出院的A组患者比院内死亡的B组患者,男性占比高,年龄更小,心功能状况较好,有合并糖尿病和心绞痛病的患者占比更少,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距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间隔时间短,肌酐平均水平和血清钾平均水平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体表心电图中J波的检出率中,A组患者比B组患者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高于I级(危险比:5.66;95%,Cl:1.45~22.02;P<0.05),心电图存在J波(危险比:4.36;95%,Cl:1.84~10.46;P<0.05),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距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间隔时间超过24h(1~13天危险比:3.01;95%Cl:0.28~6.94;P<0.05。14~30天危险比:3.40;95%Cl:1.41~8.30;P<0.05)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危险比:5.25;95%Cl:2.11~13.15;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合并症,心电图J波的存在,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距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间隔时间是否超过24h,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等,是决定其存活出院和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MI)并发心律失常十分常见。MI急性期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MI,大多能自愈,少数需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急性MI(AMI)早期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复杂,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应用可改善预后,不推荐除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性治疗。MI急性期过后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室重构、梗死区疤痕折返、低左室射血分数等有关,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及抗心力衰竭措施等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ICD作为MI后心功能受损患者心脏猝死的Ⅰ级预防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更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是导致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02例老年人AMI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对象为1995年1月~2001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AMI者102例,男80例、平均年龄68岁,女性22例、平均年龄70岁。均符合1979年WTO诊断标准,均未对心律失常作预防性治疗。 采用日本产Kenza-cardic 12道电脑 相似文献
4.
14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全部进行心电监护后,其中133例发生心律失常的病人被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使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的死亡率由42%下降至7%,使其抢救成功率大大的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心律的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简称窦缓)、心动过速、窦房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并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治疗。本文就我科收治的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窦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作一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Scys c)与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 I)的相关性,探讨血清胱抑素(Scys c)在心肌梗死(AMI)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46例作为AMI组,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入院时均抽取静脉血检测Scys c、hs-CRP、CTn I水平,AMI组恢复期检测Scys c。并对AMI组进行Scys c水平与hs-CRP、CTnI、年龄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Scys c、hs-CRP、CTn I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AMI组恢复期Scys c水平比急性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cysc与hs-CRP、CTn I呈正相关,与年龄无关。结论 AMI急性期Scys c、hs-CRP、CTn I显著升高,对AMI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期间的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溶栓及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成功率显著提高,现将 168 例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期间心律失常情况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 2003 年 3 月~2004 年 2月我院及外院住院患者 168 例。其中男 108 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 52 岁;女 60 例,年龄 41~74岁,平均年龄59岁。梗死部位心电图提示:前壁(包括前间壁、前壁及侧壁)72 例,下壁(包括下壁、正后壁及右室)96例。判断标准 静脉溶栓根据①心电图抬高 ST段于2 h内回降>50%;②胸痛2 h内基本消失;③2 h内出现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 CPK-…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8岁。间歇性胸闷、心悸3d,干活时突然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气急,双肩及两上肢麻木1h。体检:神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P 56次/min,BP 110/80mmHg,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急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65次/min,QRS波呈室上性,Ⅱ、Ⅲ、aVF导联呈R型,V_1和V_3导联呈rS型,Ⅲ、aVF的ST段轻微压低,各导联可见提前出现畸形的QRS波,其前无相关P′波,QRS时限0.12s,在Ⅱ、Ⅲ、aVF、V_1、V_3导联的早搏呈qR型,q波时限>0.04s,部分Q波振幅>R/4,在QRS波后约0.08s可见P~-波,Ⅲ、aVF、V_1及V_3导联出现连续2个提前畸形的QRS波,分别呈QRS型,QR型或rS型,Q波时限>0.04s,振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64岁。因突发胸骨后闷痛 1h入院。有高血压病史 3年。体检 :急性病容 ,BP 10 6 0KPa( 80 0mmHg) ,心率5 0次 min ,心律不齐 ,心肌酶CK -MB 2 9U L。临床诊断 :高血压病 ,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电图 (ECG)图A示 :窦性频率 5 0次 min ,心律不齐 ,QRS波形态正常 ,P -R间期、QT间期正常。V1 呈rS ,S错折 ,V1~ 6 的ST段呈斜坡形抬高 0 1~0 6mV ,V1~ 6 的T波直立高耸 ,V5的R波 =2 8mV。ECG诊断 :窦缓并不齐 ,超急性期广泛前间壁AMI,左室高电压。经及时抢救 ,情况稍有… 相似文献
10.
11.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术中心律失常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PTCA术中各种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处理体会,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入选的59例AMI患均进行了冠脉造影及PACT支架术。结果 术中共有48例心电监护发现有心律失常发生(发生率81.4%),属于PTCA再灌注心律失常35例,占全部心律失常的72.9%。非再灌注心律失常13例,占全部心律失常的27.1%,明显低于再灌注心律失常(P<0.01)。结论 AMI急诊PTCA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危险性大,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术中心律失常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与室性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我院自1990年至1997年门诊及住院共2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AMI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临床资料1.200例AMI患者均经临床、心电图和血清酶检查诊断为AMI,男性126例;女性64例,男女之比大致为2∶1;年龄30至93岁,平均年龄61.5岁,60岁以上160例(80%)。2.梗死部位:前壁105例;下壁50例;下壁 正后壁5例;前壁 下壁31例;前壁 正后壁5例;心内膜下1例;前间壁 右心室1例;下壁 右心室1例;前间壁 下壁 右心室1例。结 果1.1200例AMI检出的室性心律失常69例(34.5%),其中室性早搏59例(29.5%);非阵发性室性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早期使用倍他乐克减少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将232例急性心梗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倍他乐克25-50mg/次,一日2次;B组(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时,倍他乐克组患者发生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性死亡的患者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早期使用倍他乐克能减少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相似文献
14.
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处理准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侯熙德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9,7(4):230-231
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处理准则是:对多数缺血性卒中在发病数小时内血压增高有自发性下降趋势的病人,不宜降血压治疗;对一般出血性卒中也不宜强烈降低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血压处理与其病程的动脉瘤夹闭手术时间有关,故动脉瘤夹闭术前应用抗高血压药物,以减少动脉瘤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组室性心律失常的观测与正常对照组分析比较,结果提示心肌梗死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合并心律失常者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的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在预测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律失常表现特征及其心率变异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兰卅大学第一医院的AMI患者,根据心电图结果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下壁组及前壁组。分析各组住院期间动态心电图(DEC)资料,对比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共纳入239例AMI患者。在NSTEMI组、下壁组及前壁组间,频发室性早搏、Lown≥3级室性早搏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STEMI组和下壁组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前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ASDNN)均显著低于NSTEMI组和下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前壁心肌梗死相比,NSTEMI和下壁心肌梗死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但心率变异性损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信息分子,对心血管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对NO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了解此期间心律失常表现征象,对指导临床实践、提示患者预后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无痛性心梗死的首发症状,提高对无痛性心梗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生误诊和漏诊。方法 根据有无典型症状分为有痛性心肌梗死和无痛性心肌梗死,把确诊的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无痛性心肌梗死占总数的41.43%,其中休克发生率40.91%,心律失常70.46%,分别高于有痛性心肌梗死的9.84%、32.79%。结论 无痛性心肌梗死较常见且病死率高,正确认识无痛性心肌梗死,有益于对心肌梗死病人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72岁。反复右上腹痛、呕吐、纳差1周,畏寒发热2天,于14h前抽搐2次来院急诊。有胸闷4年余。体检:T41.2℃,HR120次/min,BP10.6/6.5kPa(80/50mmHg);急性病容,躁动不安,谵语,口唇发绀,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双肺无殊。腹部B型二维超声诊断示:胆囊壁增厚、毛糙,囊内可探及数个强回声光斑堆积,后方有声影。酶学检查:CK 2568U/L,CK-MB 71U/L,LDH 228U/L,HBDH 202U/L。临床诊断: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冠心病。入院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