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33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痰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73例患者痰培养结果阳性,培养阳性率为54.89%,共分离出118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03株,占87.29%;革兰氏阳性菌8株,占6.78%;真菌7株,占5.93%.排名前三位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安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高度敏感,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头孢类抗生素完全耐药。结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耐药现象普遍,约有一半患者存在混合感染,临床医师用药时应根据其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2.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致病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治疗神经外科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合并感染患者85例,采集痰、脑脊液、血、静脉插管及插管周围皮肤和手术切口分泌物,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以 VITEK32药物敏感分析卡获得最低抑菌浓度,以标准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921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菌株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判断参照美国国立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标准。结果 85例患者共收集致病菌25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0株(31.25%);革兰阴性菌176株 (68.75%),非发酵菌93株(52.84%),肠杆菌科83株(47.1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主要的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对碳氢酶烯类抗生素敏感;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常见;而革兰阳性致病菌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选择抗生素应首选能覆盖主要致病菌的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85例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分析85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资料.结果 分离的致病菌株中,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提示革兰氏阴性菌对亚安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余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 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应做好病原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测定,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4.
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分析97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资料。结果分离的致病菌株中,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提示革兰氏阴性菌对亚安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余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应做好病原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测定,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细菌流行病学特征,对其耐药性进行监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01-01—2014-01送检的1 823份脑脊液标本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性和描述性研究。结果从1 823份脑脊液标本中分离致病菌株316株,分离率17.33%,革兰阳性菌204株(65%),革兰阴性菌105株(33%),最常见的病原菌有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结论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尤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这些院内感染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社区感染严重,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择,避免不合理用药延误患者病情,加剧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在本院就诊的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病原菌和敏感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2011-06-2013-08在我院就诊的73例化脓性脑膜炎儿童的脑脊液或血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对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84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42株,革兰氏阴性菌42株;检出率前六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不同年龄段化脓性脑膜炎儿童病原菌的分布存在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对庆大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完全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红霉素完全耐药,对环丙沙星和氯霉素较敏感;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是本院化脓性脑膜炎儿童常见病原菌,病原菌的分布在不同年龄段存在差异,临床用药时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状况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神经外科病区187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 结果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包括不动杆菌属(22.2%)、铜绿假单胞菌(19.7%)、肺炎克雷伯菌(17.6%)和大肠埃希菌(5.8%), 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0.7%)为主,对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结论 需加强消毒隔离及护理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便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指导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和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我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6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检出80株多重耐药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69株(86.35%),革兰氏阳性球菌11株(13.75%);排名前五位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39.13%,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70.00%。结论 神经外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重在预防,应严格消毒隔离,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1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构成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2例急性脑卒中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2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13种、116株致病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前4位.其中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菌则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急性脑卒中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和制绿假单胞菌.对患者加强医疗护理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提高急性脑卒中并发肺炎的预见性.积极控制肺炎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继发医院颅内感染的病原学因素,总结脑电图监测意义,以期降低感染率,控制病情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1 031例颅脑外伤患者,对其中59例颅内感染者从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等方面进行总结,观察脑电图的临床价值。结果59例感染中分离出病原菌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9.15%,革兰阳性菌占35.21%,真菌占5.64%;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为主;在耐药性上,革兰阴性菌中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物有利奈唑胺、亚胺培南,余抗生素耐药性均在11.76%以上。而在革兰阳性菌中耐药性较低的抗生素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余均在16.67%以上。脑电图上,治疗2周后颅内感染检出率为55.66%。结论颅脑外伤继发医院颅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脑电图有助于防治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颅内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集的13 712例脑脊液样本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877例颅内感染,感染率为6.40%。革兰阳性菌占81.64%,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46.86%,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8.70%,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革兰阴性菌占18.36%,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出广泛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及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结论 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多数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分析近3年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的标本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 12月NICU内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对所检出细菌进行药敏检测,并用WHONET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检出363株革兰阴性杆菌,占前3位的为不动杆菌属(34.7%)、铜绿假单胞菌(24.5%)及肺炎克雷伯菌(20.4%);不动杆菌属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4.0%和15.9%。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约33.3%。肺炎克雷伯菌除了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性降低外,对其他抗菌素耐药性有增多趋势。结论 在NICU革兰阴性杆菌中,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分析其肺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伴有肺部感染的神经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肺部病原菌分布和MDRO的耐药情况,并根据其痰培养病原菌是否为多重耐药菌将患者分为耐药菌组和非耐药菌组,分析神经重症伴肺部感染患者感染MDRO的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流行病学,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对我院NICU于2002年5月至2004年4月间收治的237例患者分离致病菌的情况及其感染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共采集并分析326份标本,包括146份痰标本、87份血液标本、46份尿液标本、28份大便标本及19份脑脊液标本。结果 326份标本中,有细菌生长32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78株,阳性率54.94%,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的分离率较高。革兰氏阳性球菌107株,阳性率33.0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较高。真菌感染39株,阳性率12.04%。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感染和尿路感染。结论 加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细菌监测,及时发现菌群分布,合理使用抗生素,消除医院内的易感染因素,对有效控制NICU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of and mortality due to meningitis and compare data according to microbiological diagnosis. This was a ten-year retrospective study conducted at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Newborns with meningitis confirmed by positive CSF culture were included; those with congenital infection or malformations that made lumbar puncture impossible were excluded. The variables investigated were birth weight, gestational and postnatal age, procedures, hematological and CSF parameters, and complications.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tests were used (statistical value p<0.05). The incidence of meningitis was 0.6% and mortality was 27%. Of the 22 cases, 59% involved Gram-negative bacteria; 36% Gram-positive and 5% fungi. The groups did not differ in relation to birth weight, gestational and postnatal age, procedures or hematological and CSF parameters. Sepsis, convulsions and deaths were frequent in both groups, withou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Gram-negative cases showed abscesses and higher frequency of ventriculitis and hydrocephaly. Meningitis was infrequent, but presented high mortality and frequent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0~3月龄婴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5-01-01—2019-12-31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住院的0~3月龄婴儿的5310份脑脊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对脑脊液培养阳性的化脓性脑膜炎婴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310份CSF标本共检出细菌175株,其中革兰阳性(G+)菌的构成比为68%,革兰阴性(G-)菌的构成比为32%。早期新生儿、晚期新生儿及29 d^3月龄小婴儿3个年龄组CSF培养检出G+菌、G-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F培养检出率排名前7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B群无乳链球菌。CSF培养病原菌中耐药菌株较多,耐药率为44%。构成比位居前5位的多重耐药菌依次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2.5%)、产超广谱-内酰胺酶菌株(22.1%)、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19.5%)、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14.3%)、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菌株(7.8%)。CSF培养病原菌中G-菌的耐药率(58.9%)高于G+菌的耐药率(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0~3月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CSF培养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医师应根据菌株特点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等,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N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环境、感染部位、侵入性操作和病原菌之间的差异进行回顾分析。结果NICU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2.8%,环境检测合格率为61.96%,进行侵入性操作比未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感染部位呼吸道占61.74%。病原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0.87%。结论接受多项侵入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不合理抗生素的应用等是N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病原学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ICU 2012-01—2015-12所有脑卒中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2例脑卒中患者,发生SAP 183例,共分离出病原菌247株,G+球菌57株(占23.1%),G-杆菌161株(65.2%),真菌29株(11.7%)。所有菌株中前5位为:鲍曼不动杆菌79株(32.0%),铜绿假单胞菌26株(10.5%),肺炎克雷伯杆菌24株(9.7%),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9.7%),大肠埃希杆菌15株(6.1%),耐药较严重。结论 ICU中SAP发生率高,致病菌主要为G-杆菌,耐药严重,需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