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仪对156例中老年冠心病人行24h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异常ST-T改变检出率高。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种有效、无风险、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的检测方法,对中老年人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态心电图诊断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诊断方法分成两组,将100例行常态心电图诊断患者设为对照组,将100例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诊断价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检出96例,检出率为96.00%;对照组检出80例,检出率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种心电图连接下,总共有60例检查出ST-T差异,且差异主要为肢体导联上的差异,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反映ST-T改变更加显著;患者心率为每分钟61~70次时,显示ST段抬高0.20~0.29 mV,患者心率为每分钟51~60次时,显示ST段抬高0.30~0.39 mV。结论于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中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提高其检出率,便于尽早确诊,且可反映ST-T段变化特征及患者心率关系,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可记录24 h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资料,特别是对于短暂性、阵发性、一过性心律失常和ST-T变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仪,能够发现潜在的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1].2003年5月-2004年6月,我科对81例有发作性心悸、胸闷等症状的患者进行24 h 12导联Holter监测,并对提高心律失常以及ST-T异常改变的检出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AECG)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40例,进行12导联AECG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检出率[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2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P0.05)。观察组左右束支阻滞、房室阻滞、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及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单支、多支病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12导联AECG检查可提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改变。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自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息心电图,观察组采用常规诊断外加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经过研究结果对比表明,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与检出率明显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静息12导联心电图相比较,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周静 《临床医学》2022,(3):87-89
目的 比较12导联动态心电图(DECG)与常规心电图(RECG)在冠心病(CHD)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济源市人民医院疑似CHD心律失常患者102例,均进行12导联DECG检查和RECG检查,以冠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统计12导联DECG和RECG诊断的诊断结果及诊断...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在心脏起搏器患者随访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人工心脏起搏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起搏器功能是否正常的判断是临床上一项重要工作。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由于描记时间短,对于一些间歇性、短阵性起搏器功能异常和心律失常不能及时记录下来,而动态心电图(DCG)可连续24h不间断监测,能更及时准确的捕捉起搏器功能异常和相关的心律失常,从而为调整起搏参数和预防心律失常发生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记录其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了解患者在安静和动态情况下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对2004年3月-2005年3月483例病人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减少了干扰因素,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满足了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9.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心电图亦称为Holter监测心电图,它可以连续监测人体24小时的心电活动及其与各项日常活动、症状、疗效间的关系,其主要价值是用于发现各类心率失常及ST段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我科Holter检查采用美国PI公司200A-B型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记录12导联心电图。我科自2005年3月份至今对608例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早期复极综合征在临床上容易误诊及漏诊,旨在探讨其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率。方法:对有头晕、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静息心电图正常,无明确器质性心血管病史的患者,进行24小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监测。结果:发现6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动态心电监测能较好地反应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结论:24小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监测是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监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分别应用常规的心电图监测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结果:在所有患者完成监测的情况下,常规的心电图监测确诊有58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阳性率是58%;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有96例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心律失常阳性率是96%;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明显比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准确,且患者的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室性早搏、房早二联律、三联律、房性早搏、心房纤颤、短阵室速、窦性停搏、短阵房速、窦房的传导受阻、束支的传导受阻以及房室的传导受阻检出率皆比常规的心电图检出率高,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监测价值较高,监测敏感性较好,能有效提高心律失常的检测准确性,有利于尽早治疗以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发生规律及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应用24h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64例,占总例数70%,ST段缺血性改变在12导联中大多数导联均可见到,发生高峰在上午6—12时,下午13~22时次之,凌晨0—6时最少。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多于有症状性的心肌缺血,为1.9:1,比例与年龄正相关;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能较好地反映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点,提高检出率,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及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89例疑似老年CHD患者,分别采用冠脉造影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并统计对比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阳性率。结果:以冠脉造影作为金标准。89例疑似老年CHD患者,确诊为80例老年CHD患者。12导联心电图确诊为78例老年CHD患者,其诊断准确度为97.75%(87/89)、特异度为100.00%(9/9)、敏感度为97.50%(78/80),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符合率为0.944%(Kappa指数=0.675);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单支病变阳性率为97.92%(47/48)、双支病变阳性率为95.45%(21/22),相较于冠脉造影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或左主干病变为100.00%(10/10)。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在老年CHD患者中诊断准确度较高,且对于冠状动脉支数阳性检出率存在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与标准监护Ⅱ导联监测心肌缺血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方法以标准12导联心电图作为判断心肌缺血的标准,将50例有ST段改变的心脏病患者设为病例组,45例无ST段改变的心脏病患者设为非病例组,比较标准12导联与标准监护Ⅱ导联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结果50例经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发现存在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时经标准监护Ⅱ导联检测仅发现15例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差异有极显著性(χ^2=53.846,P〈0.01),且标准监护Ⅱ导联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改变假阳性率为11.1%。结论标准监护Ⅱ导联心电图并不能有效发现心肌缺血,在l临床监护中需同时描记标准12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临颍县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确诊的78例冠心痛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对78例患者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告知受试者要书写完整的动态心电图生活日记,观察78例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及心肌缺血sT段改变发作次数与心肌缺血类型的关系。结果78例患者中心肌缺血检出67例(85.90%),其中59例(88.06%)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有症状心肌缺血检出8例(11.94%),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例心肌缺血患者中共检出缺血型ST段改变发作的次数为205次,其中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ST段改变169次,检出率为82.44%,有症状心肌缺血ST段改变36次,检出率为17.56%,有症状心肌缺血ST段改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较高,特别是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较高,这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收治的78例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患者,分别采用12导联心电图(列为A组)、24 h动态心电图(列为B组)进行监测。比较2组方案的起搏器功能异常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变化及术后心肌缺血检出情况。结果B组起搏器功能异常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47.4%、80.8%,均分别高于A组的7.7%、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B组24 h内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每5 min时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及24 h内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均方根值(RMSDD)分别为(137.25±15.98)、(132.92±15.43)、(39.25±11.36)ms,分别高于A组的(91.39±14.36)、(87.15±17.61)、(21.65±9.2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术后心肌缺血ST-T改变检出率为26.9%,高于A组的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进一步提高起搏器功能异常、心律失常检出率,其HRV敏感性较高,且有助于提高术后心肌缺血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张莉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7):3991-3992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门诊治疗的36例心律失常患者。均采用12导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分析两种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 12导动态心电图对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束支传导阻滞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导动态心电图对偶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90.91%,较常规心电图的36.3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12导动态心电图在门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明确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还有利于提高对偶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监测的价值。方法:对276例冠心病患进行24—72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并与常规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的心律失常检出率达100%,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为26.8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61%及5.80%)。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及时发现冠心病患的各种心率失常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对于预防和防止急性心梗和心源性猝死较常规心电图更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起搏器植入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起搏器植入术治疗,术后均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心功能。比较两种方式诊断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12导联常规心电图(78.33%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诊断中,24 h动态心电图应用价值显著,通过实时监测患者心功能,能够提高心律失常检出率,减少漏诊,在有效时间内展开治疗,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王蛟佳 《临床医学》2022,(11):39-41
目的 分析屏气发作儿童12导联心电图变化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屏气发作患儿为观察组,并以1∶1配比选取48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均采用心电分析仪对两组儿童进行12导联心电图描记,比较两组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V5导联P波振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VR导联、V1导联ST段振幅负向增高,aVL导联、V5导联、V6导联ST段振幅均较高(P<0.05);观察组V6导联T波振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屏气发作患儿12导联心电图变化明显,且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临床应高度重视心电图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