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胸闷伴咳嗽1个月余入院。既往体健,无吸烟史。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肿大,气管居中,右下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明显的干湿性哕音。胸部CT示:右下肺条索高密度影(图1),伴有部分肺不张可能。纤维支气管镜示:右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开口有新生物(图2),右肺下叶背段开口外压性狭窄,病理活检为支气管黏膜慢性炎症。入院诊断:右肺下叶不张.肺癌?入院后复查胸部增强CT示:右下肺少许炎症,基底段管腔内可见新生物。在我科行右肺下叶切除术。肉眼观距支气管切端1cm处支气管腔内见一灰白色肿块,大小1.2cm×0.8cm×0.5cm,切面灰白,质硬,常规病理检查提示右肺下叶错构瘤伴骨化(图3)。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出院,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2.
造口旁疝是指与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是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现报道2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0岁。因直肠癌术后3年余,造瘘口周围可复性肿物2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因直肠癌于我科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半年左右于造口处突出一肿物,质软,平躺可消失。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7岁。洲“咳嗽发热2个月余”入院。入院后胸部CT检查示:左主支气管开口处有新生物.左肺感染并实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爪:左主支气管开口有一新生物完全阻塞管腔,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图2)。因担心mm引起搴息.未行活组织检查。术前临床诊断为左主支气管良性肿瘤,完善相关检查后手术。手术中患者先仰卧位,局部麻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创伤性支气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行支气管修补术,8例行支气管重建术,2例保守治疗,1例行全肺切除术。术后多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同时吸痰并修剪吻合口肉芽组织,保持通畅。结果18例行支气管修补或支气管重建患者有1例因支气管针尖样狭窄行右中下肺叶切除术,余均通畅良好,肺复张满意。结论创伤性支气管断裂容易误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最重要的手段,后期在切除狭窄段支气管时瘢痕要切除干净。  相似文献   

5.
气管支气管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晚期气管、支气管破裂的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北京协和医院1988年10月至2010年8月收治气管、支气管破裂患者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8~48岁,中位年龄28岁。分析其临床特点,包括临床表现、胸部X线、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行气管修补术2例,气管造口1例,支气管重建8例,支气管修补7例,全肺切除1例。结果死亡2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较术前有明显改善(96.80%±1.59%vs.88.40%±3.90%,P〈0.01)。治愈的17例随诊3个月~2年,无气道狭窄发生,无需要气道内放置支架或扩张的病例。结论气管、支气管破裂的诊断依靠外伤史,胸部X线,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采取气管、支气管重建或修补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73岁,因发现原膀胱造瘘口处可复性肿块3年而入院.7年前因前列腺癌于外院行双侧睾丸切除加膀胱造瘘术.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造瘘口外侧无痛性肿物,站立时出现,平卧后可自行回纳,肿块渐增大,无明显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半年前入院行前列腺电切术加造瘘口回纳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0岁。因间歇咯血2月,CT示:有中间支气管闭塞,右下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右中间支气管有息肉样阻塞,病理活检为鳞状细胞癌。于1991年4月2日入院,诊断:有中心型肺癌,4月6日8时在全麻下行右全肺切除术,手术顺利,12时30分术毕转入ICU,患者已醒,自主呼吸弱,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Newport150i型),惠普监护系统持续心电监护,介入性血压监测,持续氧饱和度监测,HR109次/分,窦性,律齐,血压13.5/8.4kPa,通气方式为A/C(辅助/控制),呼吸频率为17次/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合并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术后支气管残端瘘1例和肺瘘4例患者均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均需应用呼吸机治疗。支气管残端瘘患者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4例肺瘘患者应用同步间隙指令呼吸模式。结果应用呼吸机时胸腔引流管均有Ⅱ-Ⅲ度漏气。残端瘘患者由于瘘口较大,大部分气体由残端瘘口处逸出,引起呼吸机运行不稳定,且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在氧浓度(FiO2)达0.60时仍持续于0.90—0.92。试用气管内球囊封堵瘘口后使SaO2达0.93—0.95。2例肺瘘自动闭合;另2例亦经胸内注入纤维蛋白原2.0g后封闭肺瘘口,均未致其他呼吸支持并发症或胸腔感染。结论瘘口大小决定处理重点,对较大支气管瘘,应先保证气道闭合性;术后肺瘘亦有自愈的可能;术后注重营养支持,引流管的局部护理应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择呼吸机参数。  相似文献   

9.
双肺移植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肺移植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的治疗经验。方法 1例接受双肺移植术的患者术后发生双侧支气管吻合口粘膜坏死和狭窄。经过13个月的球囊导管扩张(22次)和激光烧灼治疗(5次),效果不显著,术后11个月。在使用异丙酚的情况下结合局部麻醉行硬气管镜治疗,用不同口径的中金属空圆柱管做扩张器,左侧治疗2次,右侧治疗3次。结果 左侧支气管吻合口直径维持在8-10mm,以后未再扩张,右侧扩张效果差,右上支气管开口闭死,右中间干虽能勉强扩开,但造影证实其远端以下支气管管腔闭死,后因右肺的反复炎症,不得已行右全肺切除,切下的右肺及支气管壁均有结核病变。现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生活自理。结论 肺移植术后的支气管吻合口狭窄与术后支气管缺血,大剂量使用激素和结核感染有关,应早期在神志镇静,局部麻醉下通过气管镜对狭窄进行治疗,中空金属圆柱状扩张器的效果优于单纯的球囊扩张。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7年入院。患者出生后即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偶伴发热,曾多次按肺炎给予抗菌素治疗后症状缓解。随着年龄增大咳嗽症状逐渐加重,饮水或进流质食物时较明显。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气管后壁憩室入院,入院后查体无特殊发现。胸部X线片示:双下肺野纹理增多;胸部CT示(图1):食管明显扩张,上段可见线样分隔影(箭头所示,上方为气管,下方食管明显扩张),右肺中叶斑片状阴影;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图2):碘油于食管中段(第6胸椎体平面)右前侧壁进入右侧主支气管;  相似文献   

11.
经支气管切口切除支气管平滑肌瘤1例张冉郭权郭斌崔宏伟曾文龙病人女,41岁。咳嗽、痰中偶带血丝30天。X线气管断层及CT片均清晰显示右主支气管内球形占位病变。纤维支气管镜检见右主支气管内距隆凸约1.5cm处有一突入管腔肿物,表面光滑,镜身未能通过。活...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脂肪瘤一例胡翠庭,张世范,陈文庆,邢传平患者男,62岁。因刺激性咳嗽3年,持续低热半年入院。查体:右下胸部呼吸音低,有散在罗音,痰细胞及痰菌检查阴性。胸片示右肺中、下叶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右侧中间部支气管有表面光滑的黄色肿物突向管腔,堵塞...  相似文献   

13.
【病例资料】 张超住院医师:患者女.76岁,因“体检发现左乳肿物1天”以“左侧乳腺癌”入院。患者单位体检触诊发现左乳房肿物,无局部和全身不适表现。无头晕、胸闷、心慌、胸疼。既往高血压病史22年,最高达180mmHg(1mmHg=0.133kPa),口服倍他乐克,血压控制好。3年前因头晕恶心,CT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控制后改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血压控制在140~150/50~60mmHg2年。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0岁。右上腹饱满隆起2年余,活动后气促3个月。查体:气管向左侧移位,右胸部饱满隆起,右胸腔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胸部CT示:右侧胸腔可见一巨大肿块(图1),大小约26cm×20cm×16cm,右肺明显受压于胸腔顶部,纵隔受压向左偏移,纵隔未见肿大的淋巴结。纤维支气管镜示:右主支气管后壁隆起,右上及右下支气管狭窄接近闭塞。经胸部穿刺肿物活组织检查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诊断:纵隔巨大节细胞神经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分析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科在2018年至2019年20例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病例采用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先行胸廓造口开窗引流术(OWT)换药引流2~4周后,残腔感染有效控制的病人选择行光导纤维气管镜下房间隔封堵器封堵支气管胸膜瘘口。结果 全组患者有效地控制胸腔感染后,封堵瘘口治疗后疗效根据临床症状、胸腔及肺部感染控制情况和瘘口闭合情况进行评价,全组20例病例封堵术后达到治愈(CR)标准:瘘口愈合,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持续1个月,被封堵器封堵瘘口,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持续;随诊6~12个月,其中8例患者封堵术后3~6个月行简单的胸廓关窗术,避免行形体改变大的胸廓改形术,7例患者全身症状改善可耐受择期手术,行余肺切除术+支气管瘘修补术,3例患者部分缓解(partial, PR),瘘口未闭合,部分被支架封堵,临床症状部分缓解,2例患者出现移位分别在术后8月和术后12月气管镜下取出封堵器。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围手术期均无不良事件包括封堵器脱落,气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治疗方法具有微创及性价比高的特色,因支气管胸膜瘘的瘘管解剖特殊,与房间隔缺损瘘口结构类似,使用房间隔封堵器治疗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作为一种在气管镜下特殊治疗技术应用,能快速、有效地封堵瘘口,降低再次感染风险及呼吸衰竭的发生,为结核性脓胸伴支气管胸膜瘘病人提供一个有效治疗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9岁,因"发现右大腿前内侧肿物伴进行性增大3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脑脓肿"住院治疗,后遗留右下肢活动轻度受限及言语不清;1年前因"小脑梗死"住院治疗后痊愈;3个月前发现肿物时约鸡蛋大。入院查体发现右大腿中段前内侧肿物(图1),无明显搏动。双小腿皮肤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17.
男,45岁.右髂部肿物3个月,右大腿外侧麻木不适10余天入院体检:行骼嵴内侧有肿块,无红肿及压痛,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差.髋关节活动不受限,有大腿外侧浅感觉减退、(线片:有髂骨、部分坐骨可疑肿瘤性病变。CT检查:右髂骨外方多发肿瘤,源于附近肌肉组织的可能性较大(图1)。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33岁,锅炉工。工作时被煤粉淹埋超过10min,挖出时神志不清,急送当地医院行气管切开术后转入本院。入院查:血压(BP)110/72mmHg(1mmHg=0.133kPa),心率(Ha)90次/min,脉搏90次/min,呼吸频率22次/min,体温37℃。患者神清合作,呼吸困难,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痰鸣音,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性肺炎、急性肺损伤。急查血气分析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9.1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53.6mmHg,pH7.369。胸片示:两肺可见渗出性病变。拟行急诊全麻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及大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主因“直肠癌Miles术后23年,造口周围溃破溢脓2月”于2020年6月1日入院。患者23年前因直肠癌行Miles术。近半年来出现大便干燥,造口排便困难,需强力挤压腹部,手法协助排便。2月前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疼痛破溃溢脓,在当地医院给予局部换药抗感染治疗,无好转。1月前皮肤红肿横向发展至对侧腹壁,并破溃溢脓,继续换药后无好转。入院查体:体型偏胖,腹部略饱满,中下腹正中纵行绕脐手术瘢痕,长约15 cm;下腹自左至右横行排列3处瘘口:左下腹结肠造口、左下腹造口旁皮肤瘘口、右下腹皮肤瘘口。两皮肤瘘口相距约14 cm,中间皮肤红肿隆起,探针可对口通过。结肠造口黏膜红润,指诊容一小指尖通过。按压造瘘口周围皮肤,可见溢液溢脓,间断有气体排出。探针探查,左下腹造口旁皮肤瘘口可经皮下自结肠造口肠腔内穿出。既往冠心病病史8年,2型糖尿病病史6年。否认肝炎及肺结核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输血史。入院诊断:造口旁瘘、造口狭窄、腹壁感染、直肠癌术后。入院检查胸部CT、全腹CT、肿瘤标记物均未见复发转移。给予局部换药,控制并监测血糖。腹壁切口冲洗换药半月余,肉芽组织新鲜,普通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造口旁瘘无愈合趋势,遂于2020年6月19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造口切除重建+腹壁瘘管清创引流术。术后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年余,造口及腹壁均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1岁,51kg,6年前因胸部外伤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脱险,但后遗气管食管瘘。入院时查R25/min,HR88bpm,BP 13.3/9.31kPa,吞咽时有呛咳,大量脓性痰,肺部右侧呼吸音粗糙,有湿啰音,纤维气管镜检查见隆突上1cm至9cm处气管与食管相通为共一管腔,正常隆突形态消失,左总支气管开口处瘢痕挛缩呈扁平状,因条件限制未作肺功能检查。拟全麻下行瘘口修补及右肺切除术。术前先后开放静脉,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测平均动脉压。经鼻腔插三腔管至食管下段并将远端小气囊注气。快速诱导后插入自制内带吸痰管的F36号气管导管(见图1),并将三腔管的食管气囊注气,阻断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