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48例均行手术治疗,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双侧者行全甲状腺切除,保留背侧部分组织;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 cm)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结果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2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34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2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16例,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18例。术后发生神经损伤及甲减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5 a以上者44例,无死亡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4例,无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7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9月至200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76例甲状腺癌病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65例,滤泡状癌11例,均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予甲状腺素治疗。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4例(5.26%),平均随访2.5年(1—5年),颈部淋巴结转移5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围手术期循环血微转移存在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27例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检测外周血微转移并对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循环血微转移阳性93例(28.4%),其中74例(74/93)术后1周持续阳性、35例(35/74)术后4周仍呈阳性。循环血微转移在术前及术后1周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在术后4周时微转移阳性率仅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在术前微转移阴性者中,有34例(17.3%)术后1周转呈阳性,其阳性率仅与肿瘤大小有关(P<0.001)。 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循环血微转移与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及手术刺激密切相关,肿瘤分化程度是循环血微转移阳性持续存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有关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40例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发病因素,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结果性别、年龄对甲状腺癌的复发无明显影响(P>0.05)。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淋巴转移、手术方式及术后服药等因素对复发均有影响(P>0.05),其中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对复发无影响。结论对于可能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复发,同时也不应盲目扩大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5.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75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甲状腺切除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情况两方面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多灶性甲状腺癌占23.6%,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病和Grave病等的患者共381例,占50.2%。638例行不同范围的颈淋巴结清扫术,487例(76.3%)有颈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结论结合国外临床指南及该组临床资料分析,建议将双侧甲状腺全切术作为我国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常规手术方法,并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考虑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6.
分化型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及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428例(506侧),其中在标准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基础上简化操作过程(简称简化术式)完成手术349例侧。术后分组检测各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中行中央区淋巴结(Ⅵ区)清扫者441例侧,转移发生率为52.83%(233/441);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Ⅱa、Ⅲ、Ⅳ、Ⅴb区)者385例侧,转移发生率为44.42%(171/385),其中Ⅱa区23.98%、Ⅲ区67.84%、Ⅳ区53.80%、Ⅴb区4.68%。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即便是微小癌也有较高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对于临床颈侧区淋巴结阴性(cN0)病人也应常规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以消除病变遗漏及复发隐患,全面准确评价颈部淋巴结状态。简化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创伤,更加符合功能性根治的原则,适应证广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6年12月163例18~30岁青年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复发间的关系。结果:青年甲状腺癌复发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TSH抑制水平、复发危险度分层及是否行~(131)I治疗相关(P0.05);与性别、是否为多灶性、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包膜是否完整无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术后TSH抑制水平是影响青年甲状腺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年甲状腺癌预后较好,依据肿瘤大小、包膜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等进行个体化手术方案,结合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危险度分层规范随访监测及术后治疗,可降低患者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T1-2N0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治疗术式的肿瘤复发再手术率,探讨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28例术前评估为T1-2N0M0期,行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临床资料。参考2015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评估如果选择行腺叶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术,而不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能出现肿瘤复发的情况,并统计复发再手术率。结果 如果选择行全甲状腺切除术不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肿瘤复发再手术率35.2%(19/54);如果选择行腺叶切除术不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肿瘤复发再手术率32.7%(54/165);两者总体肿瘤复发再手术率为33.3%(73/219)。结论 选择T1-2N0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时,参考ATA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可能会缩小手术范围,增加肿瘤复发再手术率。选择手术方式时应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根据肿瘤大小、包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保证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安全前提下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原发肿物超声特征与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21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101例)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对照组(116例)。计算术前超声表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统计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超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1.1%(92/101)、94.8%(110/116)、93.1%(202/217)、93.9%(92/98)、92.4%(110/119)、8.9%(9/101)、5.2%(6/116)。转移组患者淋巴结收缩期最高流速和搏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力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原发肿物的部位、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回声的均匀性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原发肿物的数目、大小、纵横比、与被膜接触面积、微钙化、内部血流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物侵犯甲状腺被膜、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原发肿物数目、大小、纵横比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肿物侵犯甲状腺被膜、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术前超声医生应更仔细地寻找淋巴结转移征象,外科医生应据此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多为低度恶性的甲状腺肿瘤,经过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后预后较好,可获得长期生存。有淋巴结转移者需要行颈淋巴结清扫是基本的外科治疗原则,但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特殊性以及颈部解剖复杂,手术危险性相对较大,易发生意外损伤和并发症,目前国内外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原则的认识仍未完全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腔镜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行腔镜治疗的1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组织行全切或一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及对侧次全切除,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按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式进行.12例均接受术后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结果 1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2例为声音嘶哑,1例手足麻木,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清除淋巴结0~13枚,平均7.6枚/例,1例双侧淋巴结均阳性,5例一侧淋巴结阳性,6例双侧淋巴结均阴性.病理结果均为乳头状癌.12例均获30~62个月(平均50.4个月)随访,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行腔镜甲状腺切除联合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兼顾手术彻底性和颈部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期间在我院普外科诊治的13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本组13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行个体化手术、Ⅵ区淋巴结常规清扫及术后综合治疗。淋巴结转移率为53.28%(73/137),Ⅵ区淋巴结术中病理证实为阳性者加行Ⅱ+Ⅲ+Ⅳ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率为41.10%(30/73)。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穿透被膜、病理类型及TNM分期是影响Ⅵ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住院期间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4例(2.92%),短期低钙血症11例(8.03%)。术后随访1-10年(平均6.5年),发现局部复发5例(3.65%);颈淋巴结转移11例(8.03%);远处转移3例(2.19%),其中1例骨转移,2例肺转移;再手术16例(11.68%)。结论个体化手术方式选择、Ⅵ区淋巴结常规清扫、密切随访管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保障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趋势。甲状腺癌虽然仅占全身癌症的1.3%~1.5%,但它却是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1998年Ladies报道,甲状腺癌占内分泌恶性肿瘤的91.5%。与其他内分泌肿瘤早期即可引起明显的内分泌紊乱的临床表现不同,甲状腺癌一般不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改变,因此早期不易明确诊断。Byar等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细胞类型、病变范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但并不都是独立预后因素。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和患者年龄。不同组织学类型的甲状腺癌其生物学行为有很大差异,所幸81%~87%甲状腺癌属于分化良好的类型.尤以乳突状癌多见,其预后良好。而预后差的未分化癌仅占5%。  相似文献   

14.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为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别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73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 ,按照临床分期选择不同术式。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手术后出现神经损伤及其他手术并发症 3 0例 ,无手术死亡。随访期 5a以上者 91例 ,无死亡病例 ,但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4例 ,胸骨转移 2例 ,肺转移 1例。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采用手术切除加内分泌治疗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是建立在对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类型、有无颈部射线接触史、局部侵犯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等综合评价的基础之上. 一、分化性甲状腺癌 分化性甲状腺癌(DTC)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发病率分别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和10%.规范治疗应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TSH抑制以及131I治疗.  相似文献   

16.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辅以内分泌治疗,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88例(80.0%),滤泡状腺癌22例(20.0%);淋巴结转移者22例(20.0%)。手术方式包括单侧病变行患侧腺叶 峡部及对侧大部切除60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12例),患侧腺叶 峡部切除29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7例);双侧病变行一侧腺叶 峡部及对侧大部分切除18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5例),甲状腺全切除术 双侧颈清扫2例;1例肺转移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行131I内放射治疗。98例术后随访,10年生存率91.8%。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好,治疗关键是正确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3年至2000年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辅以内分泌治疗,76例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病理示乳头状癌66例(86.8%),滤泡状腺癌10例(13.2%)。淋巴结转移者46例(60.5%)。手术方式包括单侧病变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及对侧大部切除45例(其中行功能性颈清扫术42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12例(其中行患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0例);双侧病变行一侧腺叶 峡部及对侧大部切除加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0例,甲状腺全切术加双侧颈清扫术9例(其中3例一侧功能性清扫、另一侧根治性清扫);2例肺转移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行131I内放射治疗。74例获得随访,随访5~14年,中位随访时间7.8年,其中6例获得10年以上随访,5年生存率97.3%,10年生存率83.3%。结论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佳,治疗的关键是正确根据其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54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Z  Liu CP  Shi L  Huang T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5):375-377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546例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76,2%(358/470).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1.1%(6例),双侧喉返神经损伤0例;甲状旁腺部分损伤0.4%(2例),甲状旁腺完全损伤0例;喉上神经损伤0.7%(4例),术后出血0.6%(3例),食管损伤0.2%(1例).结论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应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对于肿瘤直径>1 cm的患者,还应行双侧中央组+患侧颈深组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1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行再次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加不同范围的颈部淋巴结清扫。结果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腺体和淋巴结内有残余癌的发生率为76.8%。院外首次手术后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22例及双侧损伤的1例(总发生率为16.7%),经修复后恢复19例。再次手术后新发的喉返神经损伤3例(2.2%),甲状旁腺部分损伤2例(1.4%),喉上神经损伤2例(1.4%);无食管损伤及术后出血。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癌残留的发生率较高,应再次手术。再次手术以选择双侧甲状腺全切和颈部淋巴结清扫为宜。  相似文献   

20.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与主要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409例食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胸上段癌58例,中段癌267例,下段癌84例。临床分期0~Ⅰ期23例,Ⅱa期199例,Ⅱb期31例,Ⅲ期139例,Ⅳ期17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及淋巴结清扫。术后分析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主要病理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全组术后病理示淋巴结转移率45.72%,总淋巴结转移度15.32%。统计分析显示随着肿瘤长径增加、浸润深度加深、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度呈增高趋势,髓质型较其他大体类型、中下段食管癌较胸上段癌,淋巴结转移度增高。结论肿瘤长度>5cm、浸润深肌层以外、中低分化程度、髓质型病变以及中下段食管癌者,淋巴结转移度显著增高,于术前分期、手术方式选择、淋巴结清扫以及手术前后综合治疗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