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应用核医学实验室血清学检测、摄131I试验和过氯酸钾释放试验对诊断甲状腺疾病进行评价.方法:将11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伴甲亢组(甲亢组,50例)、药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组(甲低1组,18例)、桥本甲状腺炎甲低组(甲低2组,25例)、激素合成障碍性甲肿组(甲低3组,17例).进行血清放免TT3、TT4、FT3、FT4、TSH、TGAb、TMAb分析,2 h摄131I率测定和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结果:甲亢组血清TT3、TT4、FT3、FT4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2 h摄131I率高于对照组(P<0.05),过氯酸钾释放试验呈阴性;甲低1组、甲低2组、甲低3组TT3、FT3均低于对照组,TSH均高于对照组,2 h摄131I率均增加(P<0.05),过氯酸钾释放试验均呈阳性.结论:摄131I试验仅表示甲状腺组织的摄取功能,过氯酸钾释放试验反映的是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还应同时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TSH、自身抗体检测等系统核医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了54例Graves甲亢患者在服单剂量甲巯咪唑15或30 mg后4,12和24h的过氯酸钾排泌率,结果分别为65.8±13.0%,69.6±14.3%,59.8±21.7%或50.8±23.1%,57.6±24.5%,51.8±28.6%。5例未用药患者为4.36±1.5%。经统计学分析,15和30mg组间相同时间间隔和同一组不同时间间隔的平均排泌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提示甲巯咪唑15和30mg抑制甲状腺内碘有机化的持续作用时间相似。为临床应用单次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甲亢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的2例糖尿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及有关问题,为临床选用胰岛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连续口服2种以上降糖药物3个月以上、持续FBG>11.1mmol/L的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8岁,测定口服75克葡萄糖负荷的血浆C肽。结果:(1)糖尿病组糖负荷后30′、60′、120′C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56例糖尿病人中,不同血糖、病程、年龄的比较:①FBG>11.1mmol/L组与FBG<7.8mmol/L组比较,糖负荷后各时相C肽水平明显降低。②病程>10年组与病程<5年组比较,糖负荷后各时相C肽水平明显降低。③年龄>60岁组与年龄<40岁组比较,糖负荷后各时相C肽水平明显降低。(3)各组并发症、应用胰岛素的比较:在FBG>11.1mmol/L组,病程>10年组及年龄>60岁组,有并发症占>75%,需要胰岛素治疗占>55%。结论:(1)继发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分泌胰岛素不足可能是药物治疗失效的主要原因。(2)病程在10年以上,年龄超过60岁,FBG持续大于11.1mmol/L的2型糖尿病患,应及早采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在肝源性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放免法对42例肝源性糖尿病和42例初诊2型糖尿病进行了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检测对照.结果 两组糖尿病患者OGTT中血糖各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P>0.05),胰岛素释放试验中肝源性糖尿病为高反应型,胰岛素水平呈高基础值血症型,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胰岛素释放试验在鉴别肝源性糖尿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静脉注射法过氯酸盐排泌试验的方法和结果.它与口服法过氯酸盐排泌试验比较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判断甲状腺内碘有机化障碍的方法.在桥本氏病中阳性率85%(34/40).特别有利于对轻度碘有机化障碍的判断.简单讨论本试验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对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诊断意义。 方法 分别对活动性结核组、非活动性结核组、隐性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痰涂片分析、结核抗体检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IGRA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活动性结核组中,IGRA的敏感性为88.64%,特异性为96.67%,与其它三种检测方法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且痰涂片检测与IGRA试验比较分析显示,镜检阳性与阴性标本中IGRA的阳性率分别为94.44%和78.57%。在非活动性结核组和隐性结核组中IGRA的检出率分别为25.93%和6.67%。 结论 IGRA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对潜伏性结核感染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潜伏结核感染(LTBI)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5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结核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LTBI 30例作为试验组,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TPT)。随机抽取肺结核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规范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开始时、治疗后3个月的IGRA值。结果:治疗开始时,试验组的IGRA值为(329.53±255.34)pg/ml,对照组的IGRA值为(451.84±260.59)pg/ml,两组的IGR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试验组的IGRA值中位数为[13.50(10.00,70.00)]pg/ml,对照组的IGRA值中位数为[52.15(12.75,110.35)]pg/ml,试验组的IGR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IGRA值阴转15例(50.0%),对照组IGRA值阴转8例(26.7%),两组的IGRA阴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的IGRA值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72;Z=5.360,P<0.001)。结论:在LTBI中,IGRA值变化的程度优于普通肺结核病人。IGRA的动态变化可为LTBI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Holter观察随运动增加 ,心率增快 ,早搏频度变化的文献不少[1,2 ] ,但在大运动量时 (踏车试验及活动平板试验 )观察早搏发生的频度变化鲜见报道。作者观察了 10 3例患儿在大运动量试验中 (运动前、中、后 )早搏频度与心率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收集 1992~ 1997年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发现早搏 (房性及室性 ) ,进行了踏车试验 10 3例 ,其中男性5 3人 ,女性 5 0人。年龄 4~ 14岁。经心脏X线、心脏超声、心肌酶、心脏ECT检查及临床表现 ,依据 1994年第六届全国小儿心脏病学术会议修订《小儿病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2种不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 releasing assay,IGRA)对鉴别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EBM Review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评价IGRA在ITB与CD鉴别诊断价值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别汇总2种IGRA的敏感度、特异度及95%可信性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根据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mmery recie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得出各自的Q*值,评价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总病例数854例(ITB 367例,CD 487例)。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95%CI=0.84~0.93)、0.85(95%CI=0.81~0.89)。结核杆菌T淋巴细胞检测(QuantiFeron-TB)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2(95%CI=0.64~0.79)、0.92(95%CI=0.86~0.96)。2组的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0、0.9110。两者Q*值分别为0.8839、0.8432,比较2组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结论:T-SPOT与QuantiFeron-TB是鉴别ITB与CD的有效辅助手段,两者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1.研究背景 全球每年大约有500万患者死于脑卒中,脑血管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每年约有1500万人发生非致命性脑卒中,其中1/3致残。脑卒中发生后5年内,大约有10%~20%的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高度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 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非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的人群血压水平与首次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即舒张压每升高4~5mmHg,首次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就增加1/3。无论是高血压或非高血压者均为如此。一系列大样本随机对照的抗高血压临床试验汇总分析表明,舒张压每下降5~6mmHg,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就减少30%~40%。 有样本数有限的资料提示,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的再发危险有关,即患者血压水平越高,脑卒中再发的危险越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胰升血糖素C肽释放试验在判断糖尿病 (DM) β细胞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33例DM患者静脉注射 1mg胰升血糖素 ,注射前及注射后 6分钟测定血清C -肽值 ,与OGTT试验中C肽变化比较。结果 :1型DM患者两试验C肽最高值与基础值的差 (CPR)显著相关 (r =79) ;2型DM患者血糖未控制前两试验CPR显示无相关性 (r =0 .11) ;而 11例病人血糖控制后重复两试验 ,显示两试验CPR显著相关 (r =0 .6 6 ) ,且OGTT试验中CPR较血糖控制前明显增加 (0 .4 9± 0 .1vs0 .91± 0 .2 9nmol/ ) ,而胰升血糖素试验CPR无明显变化。需胰岛素治疗 2型DM患者 (12例 )胰升血糖素试验的CRP显著低于非胰岛素治疗 (14例 )者 (0 .30± 0 .11vs0 .6 5± 0 .2 1,P <0 .0 1)。结论 :胰升血糖素C肽释放试验较少受慢性高血糖的影响 ,较OGTT更能反应DM患者 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3.
背景:基于当前的患者选择标准,有相当一部分接受心脏再同步化疗法(CRT)治疗的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本分析的目的是确定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CRT后治疗反应的预测因素及时间特征。方法:本分析纳入在MIRACLE和MIRACLE—ICD试验中被随机分配接受CRT治疗的患者。上述两项试验被设计用于在患有晚期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35%且QRS波群时间≥130ms的患者中评估采用CRT治疗较之标准药物疗法的益处。从基线至随访6个月期间,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1的患者被认为是有反应者,那些NYHA分级没有改变甚至恶化或死亡的患者被认为是无反应者。有反应者又被细分为早期反应者(1~3个月)和晚期反应者(6个月)。结果:MIRACLE试验组224例患者中有143例(64%)为有反应者,其中有81例(57%)为早期反应者;MIRACLE—ICD试验组313例患者中有190例(61%)患者为对治疗有反应者,其中有100例(53%)为早期反应者。两项试验中均有一些因素可预测CRT反应和时问,但两组的因素不同;这些因素的灵敏性高(89%~90%),但是由于特异性差(31%~49%),其预测准确度仅为中等(66%~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